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洋枭雄 >

第317部分

北洋枭雄-第317部分

小说: 北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时,他关心的只是胜利和第十四师战斗力的提高,为了胜利付出几千人的死伤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为了让第十四师迅速成长为和第三师一样的军队,哪怕是死伤十个新兵,换回来一个经历战争洗礼的老兵,那也是值得的。

也许有人说这是一种理智,但是理智往往却是最残酷的。

也许有人说战争是一种艺术,是值得夸赞、赞扬的事,但战争实际上是残酷到普通人不愿面对的一种事。

兴许普通人在小说、电影里看到战争有多么辉煌,但是你真让他到现实的战场里走一圈,看过了满地满地的尸体,支离破碎的躯体,保证这会是他一辈子都挥不去噩梦。

所幸的是,奉军在金陵外围打扫战场的时候,没有普通人存在,那些带着口罩的士兵们把一具具阵亡士兵堆积在一起,里头有穿着青灰色军服的奉军士兵,也有着穿着深蓝色军服的皖军士兵。

尽管奉军打扫战场的时间比较早,但是如今已经进入四月份,在江南的这片闷热潮湿的土地里,失去了生命的尸体腐烂的非常快,更别说还有众多破碎到连人型都拼不出来的肉块了。

战斗过后的战场,再加上太阳已经下山,灰暗的天色下的这片土地彷佛人间地狱一般。

在这片人间地狱的旁边,则是有着众多身穿青灰色军服的奉军士兵排着队超前走去,他们的神情大多平静,偶尔有人会朝着旁边的那些尸体看一眼,然后很快就是收了回来,这些都是第三师的老兵们。

和第十四师里的士兵都是新兵蛋‘子不同,第三师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从军多年的老兵,历尽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对于死亡已经是司空见惯,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知道,兴许有一天自己就会成为那些尸体中的一员,但是那又何如,以后会怎么样谁知道呢。

再者,奉军虽然总体伤亡较大,但实际上死伤的绝大部分都是新兵,像第三师的这些老兵们,在顺风顺水的战斗里其实死伤比例是相当低的,只要不遇上什么苦仗硬仗,部队不遭到击溃甚至围歼的话,这些老兵们活到战争结束的机会非常大。

这些老兵们迈着平静的步伐超前走着,在他们的前方还有更激烈的战斗等着他们呢。

自从昨天第十四师率先突破皖军的外围防线,攻入金陵城区的时候,皖军为了加强金陵城区的防御力量,同时为了避免外围防线的部队陷入半包围的态势,也是收缩了防线,主动放弃了城区外的其他半数外围防线,进而把兵力全数撤入金陵城区以及金陵东南部的外围防区。

这就相当于把金陵城区外围西南方向的数公里防御阵地纵深全部放弃。

皖军主动撤军了,第三师也就不费一兵力推进了近四公里,而前几天第十四师为了推进这四公里,可是付出了超过两千人的伤亡。

当第三师直接用行军的方法向前快速推进,以跟上第十四师的步伐时,在后方的第四军临时指挥部内。

参与金陵战役的诸多奉军高级将领再一次齐聚一堂,以商讨后续的金陵战事。

和以往一样,孟恩远还是坐在主位上,左右两侧分别是第三师师长顾蓝玉、第九师师长林永权、第十四师师长杨德明,第一混成旅旅长鲍贵卿,另外还有几个步兵旅的旅长,第四军参谋长顾奇志为首的几个第四军作战参谋。

此时第四军的一个中校参谋正手拿指挥榜,为这些长官们简单介绍目前的战局。

“在北线,我军第十四师在昨日突入到金陵城区后,目前该师已经是围绕着北城区的相关战术要点和皖军进行争夺,但是皖军的抵挡力量非常大,而且第十四师那边的伤亡较大,继续发起强攻取得突破的话难度较大。

在西南线,由于皖军的主动撤退,第三师没有遭到多大抵抗就已经是推进到了城区,预计明日就能够配合第十四师发起进攻。第一混成旅目前还在迂回当中,有望明天抵达预‘订阵地,第九师则是在第三师和第一混成旅的后面,随时对这两部提供战略上的支援!

而敌军防线,我们已经累计发现了敌军五个师的番号,但是根据我们的侦查,这些部队的番号有些杂乱,我们暂时还不能得知敌军的详细番号情况,只能确定敌军第四师的三个旅已经是全部在金陵。估计敌军目前依旧有五万人以上!”

实际上,皖军在金陵一线投入的兵力远远不止五万人,除了第四师这个主力部队外,段祺瑞或整师抽调,或者一个旅,一个团抽调,已经累计从苏南、浙北地区抽调了总数四万以上的两江陆军部队。

这还不算那些提供后勤运输的民夫,壮丁呢。

当然了,皖军没算这个,奉军也是没算的,大家一般统计兵力的时候只统计现役兵力,不会把那些壮丁算上去。

不然的话,把这些民夫、壮丁之类的算上去,奉军的在江南一线的兵力还得超过三十多万啊。

皖军在金陵、当涂一线先后投入的兵力已经是超过十万,而被击毙击伤,失踪加起来,已经损失至少超过两万人。

别的不说,单单是一个两江第七师的全军覆灭就是让皖军直接损失将近一万五千人。

随后在金陵战役里又是损失了七八千人,如此才造成了超过两万人的损失。

奉军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去,第九师、第十四师都算得上是死伤惨重,这两部加起来的损失就超过五千人了。

再加上其他部队的损失,奉军的总损失也是将近万人的。

只是奉军教育部对前线部队一直保持了高强度的兵力补充,这能让奉军各部一直保持比较充足的兵员。

从这一点上来说,奉军比皖军要好太多。

奉军由于教育部的存在,是可以统一招募,训练,补充新兵的,前线将领根本就不用操心新兵的事。

然而皖军那边就不同了,皖军和其他军阀部队一眼,依旧停留在北洋老常备军的模式里,各部队相当,自己征兵,训练,补充,人家段祺瑞根本就不管,也没办法管。

所以你会在江南地区看到很多皖军的部队在各地设立的征兵站,仅仅是在金陵里头,林立的各部队征兵站就超过了十几个,这些大多分属不同的皖军部队。

新兵的不统一,也就导致了皖军各部队在打仗的时候,能不能够得到补充全靠自己,而且更残酷的是,他们往往得不到合格兵员上的补充,只能是就地强行征召壮丁,民夫。

这就导致战争期间,甭管多强的部队,一旦遭受兵力上的损失后都很难恢复过来。

就算是第四师这种段祺瑞的嫡系部队都难以避免,他们要想恢复补充的话只能是在战后,而没有办法和奉军一样,战斗刚损失了兵力呢,这第二天教育部就把新兵给送到了眼前,前线将领完全不用操心。

而这也就造成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状况,奉军将领打起仗来往往比皖军的将领更加不珍惜士兵的性命。

为什么?因为奉军将领只需要考虑怎么打赢就行了,士兵死了后头第二天就给你补充上了。而皖军将领一般都比较注重伤亡,因为麾下的士兵可都是他们自己招募训练的啊,死一个他们就得心痛一下,而且死的多了还会有变成光头司令的危险。

“既然第十四师那边的进攻遭到了顽抗,那么就先缓一缓,等第三师到位后,再适当的发起一定攻势,不过能不能拿下金陵,还是要看第一混成旅能不能成功迂回到金陵东面去,只要能够占据金陵东部,就能够掐断皖军在金陵和镇江等方向的联系,届时金陵之敌就算是完全落入了我们的包围圈,而段祺瑞要不想被困在金陵的话,他就只能撤退,而他只要一撤,那么我们的江南战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孟恩远说道后,把目光投向了林永权:“林师长,你第九师要及时跟上第一混成旅的步伐,保障第一混成旅的侧翼安全!”

第四百二十二章攻克句容

四月六号,持续了大半个月的金陵战争依旧进行的如火如荼,金陵城西南城区,安玉龙正意气风发的指挥着所属的第三师第十一团三营朝着对面的皖军控制的一片城区发起进攻。

自从前天第三师和第十四师相互配合对金陵城区发起进攻后,虽然一度受到了不小的阻拦,但是总体上依旧是比较喜人的,尤其是第三师这边,稳扎稳打已经是想前推进了好几片街区,第三师的顾蓝玉甚至对孟恩远胯下海口,再给五天时间他就能够打进城中心,把城内的皖军一切为二。

不过城区内的第三师行动顺利,但是后方的孟恩远却是并没有把获胜的希望放在第三师身上,因为哪怕是第三师攻势顺利,但是在城区作战还是会受到诸多阻碍,进而造成极大的伤亡,如果伤亡的只是第十四师的那些新兵,孟恩远并不会顾忌什么,但是把第三师这种精锐部队浪费城区消耗战里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所以尽管第三师的攻势比较顺利,但是孟恩远并没有给顾蓝玉太多的压力,甚至一度让第三师缓一缓,等一等。

等什么?第一混成旅迂回到位,等第九师及时跟上第一混成旅的步伐,进而迂回攻占金陵的东部郊区。

奉军擅长进攻,但是城区作战依旧不算他们的特长,他们真正擅长的还是野战进攻。

进攻金陵的过程中,实际上孟恩远只在城区投入了小半的兵力,而第一混成旅、第九师却是投入到了金陵外围地区,也就是金陵的东部地区,准确的说是金陵到句容的这一线。

金陵战役,虽然说是围绕着争夺金陵而进行的,但实际上这场牵制到双方十余万兵力的战役分部的极为开阔,整天战线超过五十公里。

奉军实际上是同时朝着金陵、句容、溧水三地发起进攻,同时在当涂阻拦敌军第二混成旅。

目前奉军第四混成旅、第九师之第三十三团在当涂一线,第二骑兵旅南下溧水,第一混成旅朝着句容进军,第九师则是在金陵和句容之间,第十四师负责对金陵城区的主要攻势,第三师一部投入了金陵城区作战,另外一旅则是配合第九师作战。

在这场战场宽度达到五十公里以上的战役里,对金陵本身的进攻实际上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句容,溧水,当涂方向的战事的重要性实际上比金陵方向的战事更重要。

就在孟恩远对句容、金陵一线投入重兵发起进攻的时候,鲍贵卿和林永权等奉军将领也没有让孟恩远失望,他们对超过自身兵力的皖军发起进攻,打的皖军是节节败退,第一混成旅在四月八号攻克句容这个金陵东部的重要外围城市。

第一混成旅顺利攻克句容,这和皖军在这一方向部署的都是两江省军有关,皖军的主力部队就两支,第二混成旅在当涂,第四师则是龟缩在金陵抵挡奉军第三师、第十四师的进攻,这样一来,段祺瑞能够抽调出来抵挡第一混成旅和第九师的部队也就只剩下那些皖军两江省军了。

第一混成旅的战斗力虽然说不如第三师这等强军,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是老北洋部队,又历经一年多的激战,战斗经验非常丰富,要攻克第四师的防线或者很难,但是攻克两江陆军还是不是手到擒来。

句容失陷,让皖军的战略布局一下子就变得恶化起来。

金陵城内,段祺瑞背着手看向天空,此时此刻他的脸色非常沉重,句容的失陷让他的诸多战略布局一下子就化为了泡影。

在他的战略里,是要用金陵、句容一线把奉军的攻势给拖住的,从而等待第二混成旅突破当涂一线,直接进攻奉军的后路,这样两面夹击之下,奉军不死也得残,就算情况不顺利,但至少也能够解金陵之危。

然而第二混成旅虽然在当涂方向比较顺利,彷佛第二天就能够突破奉军的防线,但是让段祺瑞一天一天失望的是,不管第二混成旅怎么努力,彷佛都无法最后突破奉军第四混成旅的防线。

第二混成旅迟迟不来,这让被动防守的皖军一直都无法挽回战略主动权,在勉强支撑了大半个月后,终于是把句容给丢了。

“难道上天真的抛弃了我吗?”面对如此糟糕的战略局势,段祺瑞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悲观情绪。

他不懂,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扩军,练军,编练出来的军队为什么还是打不过皖军,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那么看好赵东云,列强给他善后借款,无数的年轻人北上给赵东云效命。

这两年来回国的那些留学生们,尤其是众多袁世凯时代派遣出去的官派留学生回国除了极少数会选择去南方联邦和皖军外,绝大部分都是会选择北上为赵东云效力。

如果他对上的是王英楷也就算了,但是他赵东云凭什么啊?

段祺瑞不甘,然而现在的不甘又能怎么办呢!

心中的诸多想法并没有改变现在皖军陷入困局的现实!

再一次看向地图,他不禁想到,难道自己真的要放弃金陵,放弃整个江南,然后逃窜到闽浙甚至逃到广东吗?

这样的话自己和当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