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洋枭雄 >

第193部分

北洋枭雄-第193部分

小说: 北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珍可以在南方使用省军,那是因为对面的南方联邦部队水平更渣。

然而对面的王英楷是什么人,他手底下的老北洋部队可不少,而新编的那些部队也都是主力部队,至于战斗力很差的那些省军王英楷虽然也有几个旅,但是谁也没把他们当回事。

这场直奉战争里,不管是省军还是巡警这种炮灰都是不管用的,真正能够决定胜负的还是双方的主力部队。

当投入的是精锐的主力部队时,这一场试探性的旅级进攻战就死伤五百余人,这已经是足以让赵东云亲自下令第十九旅停止进攻了。

他可不想这还没打下京师呢,部队就死伤过半,要都是这样的话,等他拿下直隶的时候,剩下的岂不是只有小半不到的残兵?要真这样还谈什么坐镇京畿,掌控中央啊,还不得被人再一次拍回关外去。

“直接从唐山南部防线正面进攻自然是不可取的,不过我们从西北方向突进也不是好事!”一旁的林永权道:“如今卢永祥他明明知道兵力远不及我等,为什么还要屯兵唐山外围,不就是为了阻挡我们继续东进嘛!如果不先把卢永祥给击溃的话,我们贸然抽调兵力向西北方向进攻,兵力少了不行,多了唐山这边恐怕也是危险,而且西进部队的补给线恐怕也是不好维持,王英楷手底下的骑兵也是不少的!”

奉军虽然有着国内规模最大的骑兵部队,但同处于北方的直军手底下的骑兵部队也不少,单单是满编制的骑兵团就足足有两个,而值得注意的是,直军以及国内其他军阀,包括南方联邦部队的部队编制还是老北洋编制,也就是说他们的一个骑兵团是有足足一千人的,不是奉军里的六百骑小团编制。

直军虽然没有骑兵旅,但是有着两个骑兵团以及数个骑兵营,这骑兵加起来少说也有三千之数,数量上虽然不如奉军的近万骑,也无法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或者防御作战,但是这三千骑兵用来袭击补给线还是轻松的,所以分兵从西北方向进军,后勤线如何保障就是个大问题了。

“按照我看啊,其他的先不管,得先把卢永祥的第一师给灭了,要不然的话我们是别想离开唐山哪怕一步了!”陈光远也开口了。

不过徐邦杰也道:“打第一师是自然的,但是怎么打?这正面强攻没有三五千人死伤恐怕是拿不下来,这要是发起强攻的话,要打掉卢永祥的第一师,我们少说也得废掉一个师。”

“如果我们打欢喜庄那边的话行不行?防守欢喜庄的第一混成旅虽然是老部队,不过只要我们集中兵力,以绝对优势发起进攻的话,有希望在短时间内拿下这欢喜庄,然后转道南下,配合南部战线侧击第一师,如果我们能够抽调更多的兵力,再遣一部从唐山南部绕行,如今也就能够对银丰一线的敌军形成三面夹击的态势。”李纯开口道。

“这样的话,唐坊方向的直军前往增援怎么解决?”方壁永开口道:“还有如果攻击欢喜庄,欢喜庄北部的直军第十一师势必不会坐视不理,届时南下增援的话,我进攻部队岂不是要陷入被两面夹击的态势?”

这奉军的将领你一句,我一句,几乎争论了大半个小时后,坐在上首一直没有说话的赵东云这才轻咳了一声,当即会议室里就是瞬时安静了下来。

在场的人都是跟随赵东云多时的了,很清楚赵东云的会议习惯,尤其是这种军事会议的时候往往前面就是自由讨论的时间,而上头的赵东云一般是只听不说,或者是偶尔问几个问题,但是一般不会发表自身的看法。

等到众人争论的差不多了,赵东云才会亲自开口,而这一开口往往就是做出了决定。

“如今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王占元的第七师已经进入了直隶境内,再等多几天的话,怕就是要到唐山这边来了,而且吴帅那边也是给我来了电报,说他们的压力比较大,王汝贤可已经是亲自率领第八师北上了,而且有情报消息说,王士珍的一个旅也已经准备北上了。”赵东云的语速并不快,反而是显得有些刻意的慢:“吴帅驻防石家庄一线的部队不过万余,而且只有四千多是老北洋的部队,其他的都是新编的省军,这拦截王汝贤的一个师就已经很难了,如果王士珍的一个旅再北上,恐怕到时候吴帅那边要抵挡不住!”

赵东云继续道:“现在我们不能继续等下去了,准备了那么久最后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第两百五十八章视察前线

“卢永祥的第一师是硬骨头,我们就先不管他,如今这个年头,打仗不能总是想着强攻,要善于迂回作战,这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利于部队的机动,他卢永祥不过四万人,能防守多大的地方?他能守二十公里的宽度,我们就从三十公里外绕过去,他能守三十公里,我们就从五十公里外绕过去,他们要是离开工事来拦截我们,这就变成了野战,到时候就好打多了。”

听罢刚才这些将军们的讨论,言辞内外都是强攻二字,赵东云觉得有必要让自己的这些将军们知道‘迂回进攻’的重要性,别老是想要打仗就是强攻。

奉军的将领,尤其是高级将领的素质其实赵东云是很不满意的,相对来说奉军的低级军官的素质只能说一般,因为奉军的大量低级军官基本上来之于第三镇随营学堂、奉天武备学堂时代的速成班,至于奉天武备学堂东三省陆军军官学校时代的正式班,尤其学制比较长,其实今年刚毕业了一期而已,而中级军官这个群体因为存在大量的留学生、进修生素质还算不错,乃是奉军体系里水平最为优良的一个群体,而高级军官群体基本出身于天津老武备,极少数是留学生。

这些人的素质虽然放眼国内已经算不错了,但是眼界往往已经趋向于保守,而且日俄战争的爆发给予他们太大的震撼,所以指挥作战的时候深受日俄战争的影响,具体体现下来就是战术部署倾向于防守作战,嗯,说实话奉军的防守能力的确是相当不错,要不然前几天也不会只靠一个第七混成旅就挡住第一师和第一混成旅的进攻。

但是进攻的话,首先是高级将领普遍缺乏积极进攻的想法,总是想着和日俄战争的时候一样,让敌人自己冲上来送死。而有限的进攻,往往也是和日‘军一样,采用反复的正面冲锋击溃敌人。

至于迂回作战嘛,说实话擅长迂回战术的高级将领屈指可数,唯一有过大规模迂回指挥经验的只有一个第六旅旅长顾蓝玉,其他的哪怕是玩迂回进攻,也是抱着强行攻破敌人的某部阵线然后侧击敌人,比如刚才说进攻欢喜庄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什么叫迂回作战?迂回说的直白一些就是绕过敌人,偷偷摸摸跑到敌人的背后捅它一刀子,而不是集中兵力攻打敌人的侧翼,取得突破后向敌军主阵地发起进攻就叫迂回作战了。

“这一次发动进攻,首重的还是尽量避免在前期就和敌人主力部队发生交战,我们兵力充足,哪怕是分兵迂回进攻,在唐山正面也足以给予敌军庞大的压力!”赵东云道:“作战处这边更要注意,制定相关作战计划的时候要多多利用我军的优势兵力!”

这场军事会议很快就是散场了,表面上看没有取得什么直接的效果,但实际上这场军事会议的讨论只是为了让作战处制定后续作战计划提供更多的意见而已。

奉军里采用了大量的参谋制度,而参谋部下属作战处的存在强化了参谋的权力和作用,别看作战处只是一个处级机构,主官杨德明不过是个少‘将而已,但实际上该部门的权力极大,几乎是掌控着整个奉军的指挥权力,作战处制定了作战计划后,那么是孟恩远这个军中大佬都得乖乖听从命令。

当然了,各种的作战计划表面上依旧是赵东云制定并批准的,作战处只是一个提供作战建议的机构而已。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作战处的庞大权力,这种掌控全军作战的感觉可是连孟恩远、林永权他们体会不到的。

奉军里的几个中‘将们,比如孟恩远指挥的是一个军,陈光远、林永权指挥的是一个师,然而杨德明这个区区少‘将指挥的却是整个奉军。

至于赵东云自己,他把握的只是大方向,他的工作是处理整个东三省的军政事务,把握战略发展方向,简单说就是赵东云的工作就是决定什么时候打什么人,至于怎么打就是杨德明和孟恩远这些将军们的事了。

毕竟赵东云不是拿破仑,他亲自率领第二军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亲自指挥部队作战,而是为了掌控部队的权力,同时也是为了提高部队的士气。

最高统帅亲临战线,带领着士兵们一起作战,这对于部队的士气提升而言是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的。

这也是赵东云抵达唐山的第二天,军事会议刚开完后就是带着一票将军们巡视前线阵地的理由,赵东云巡视前线可不是为了了解实际情况,而是为了鼓舞士气。

冒着炮火,赵东云等一票高级将领们亲临前线,和前线基础指挥官们亲切的交谈,和士兵代表们一一握手,随行的军方记者则是及时的拍摄了照片,不用多久,东三省和奉军的官方喉舌‘奉天日报’就会刊登赵东云亲临前线,巡视战线,慰问士兵的消息。

奉天日报,该报是1905年赵东云担任盛京将军的时候创办,从一开始该报就成为了东三省官方的喉舌,而随着赵东云掌控整个东三省后以及关内唐山地区后,该报的的发布几乎是遍布关内外,和葫芦岛商报成为关外地区的两大报纸之一,而葫芦岛商报也算是半官方,一开始只是葫芦岛工业区用来发布商情的小规模手抄报,但是很快加入了各种商家广告以及国际商情等内容,发展到现在上头不禁可以看到国内诸多商业资讯,而且还能看到伦敦、纽约等国际市场的一些商业资讯,比如对东三省影响重大的大豆在伦敦市场的行情更是诸多人的关注重点,基本上北方的那些资本家们每天看一份葫芦岛商报已经是成为了这两年来的习惯了。

相对于葫芦岛商报满篇幅都是广告和金钱,这奉天日报就要显得严肃很多,基本上有半数内容都是刊登官方消息以及对这些消息的解读等内容,而剩下的一半则是刊登国内外的各种重大消息,除了极少数出得起大价钱的商品广告外,诸多版面很少有广告,而且奉天日报和当代国内其他大大小小的报纸不同,那就是奉天日报不搞那些所谓的辩论,这是一份相当严肃的纯新闻类报纸。

当代国内报纸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辩论,一群笔杆子你来我往说着什么才能救中国之类的,历史上出名的那些报纸,尤其是革命党人所办的报纸绝大部分都不算是报纸,因为他们都是在说朝廷或者北洋政府多么多么无能,这种载体的报纸和新闻两个字无关,反正国人看这些报纸看来看去绝对不会从这上头看到什么新闻的,能看的基本都是你骂我,我骂你。

所以清末民初时分的国人看报纸,看的不是新闻,而是吵架,就好像革命党和立宪派在台上唱戏,国人坐着板凳,啃着瓜子看戏。

而奉天日报却是没有这些争论,主要是刊登消息为主,偶尔的解读也仅仅是对东三省颁布的政策进行详细解说,但是不会刊登评论性的文章,这就让该报成为了很多人了解国内形势的重要来源,可以说东三省的民众对于国内形势的了解,对直奉战争的了解几乎都是从奉天日报。

而这个时候奉天日报三天两头弄个假消息人们偶尔也信了,比如赵大帅某某日大发神威,亲率部队对敌军发起进攻,并亲自用‘镀金镶钻版’的福造88式步枪一枪打中八千米外的直军火炮,造成炮弹炸膛炸死敌人上千,嗯,更多详情可以参考后世朝‘鲜,大陆,台湾等地区的语文教材。

抛开那些明显抬高赵东云、奉军的报道不谈,奉天日报对时事的报道还是相当及时和准确的,这也是读这一份报纸的不仅仅是东三省的各级官员,而且国内其他省份的人也是通过该报来了解奉军的最新动态,了解赵东云的政治主张的原因。

而毫无疑问,数日后刊登赵东云亲临前线慰问的消息又会让人们认识到,赵东云可不是只会在后头坐看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个亲临前线的军事统帅,这对于提升赵东云的个人形象而言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巡视完前线后,赵东云傍晚时分又是马不停蹄的视察了福元机器厂附属医院,该院从名字上就可以看的出来,乃是福元机器厂的附属医院,福元机器厂包括兵工厂和钢铁厂在内,工人数量超过一万多人,连同工人的家属就有四五万人,那么多人总是有人会生病的,而唐山随着福元机器厂、唐山钢铁厂的建立以及诸多配套的中小工厂,煤矿,铁矿等,已经是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小规模工业城市。

为了解决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