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帝王画眉 >

第38部分

帝王画眉-第38部分

小说: 帝王画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我这么粗粗罗略了一下,他炎景翊的家底,就硬的吓得我咂舌!
若是炎景清退下太子之位,下一任太子是炎景翊已是钉子钉在铁板上的事了。
我看着炎景溯,脸色不禁暗了暗,连母族都没有的他要怎么跟拥有如此强大外戚支持的炎景翊斗,
“七哥,你现在最好助太子一把,莫要让炎景翊将太子和卫家一窝端了,到了唯他独大的时候,你跟他斗可就难了。”我附在炎景溯耳边低低道,只见他脸色深沉。

第六十六章 冬猎(4)
更新时间20111223 23:19:05  字数:2672

 在元媛郡主之后,慕容俊婷、上官瑶等也一个个纷纷上了场,而且连左相府长孙女年仅十三岁的卫琳琅也上场弹了一曲古筝,让武昭帝眉开眼笑。
今早五更天就起了,本来想在马车上再睡一会儿的,但由于是第一次去冬猎,情绪比较激动,所以自五更到现在我是压根一点也没休息过,现在我窝在炎景溯怀里望着浓黑嵌星的夜空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炎景溯摸了摸我有点怠倦的脸蛋,接过海棠递上的披风盖在我身上道:“我们先回去。”
我睁眼看四周众人都还在,不想让炎景溯过早退场惹人闲话,于是摇摇头道:“七哥,我闭闭眼就好,再待一会儿吧!”
炎景溯道好,并吩咐四周的随侍小声点,就在我闭眼休息没一会儿后,前方骤然响起了小小的一阵骚动,我被吵得烦闷也睡不着索性睁开了眼,入眼的是慕容寒茹和萧承两人手牵着手双双上前行礼的场景。
慕容寒茹今天穿一身粉红色罗裙,梳百合髻,中间嵌以一朵牡丹花,显得很是惊艳。当真觉得她整个人就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美而不妖,艳而不俗,千娇百媚,无与伦比。
她一脸娇羞着上前跪在地上对武昭帝道:“皇上,臣女艺拙,但臣女想跟萧世子合奏一曲,权当给大家助个兴,还请皇上恩准!”
武昭帝一听,甚是大喜,“好好,慕容家这丫头……朕瞧着甚是欢喜。”
淑贵妃也看着慕容寒茹和萧承两人,附和着武昭帝笑道:“皇上,瞧他们一个英俊潇洒,一个兰质蕙心,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卫皇后端着雍容华贵的笑容也道:“臣妾看萧都尉和慕容家小姐也实在班配的很,真是好一对金玉良缘!”
为了众人表演方便,武昭帝桌案前的空地上,本就放着箜篌、筝、琴、瑟四样乐器。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只见慕容寒茹在摆放七弦琴的位置上落座,而萧承也站到她右侧,从腰间抽出一支玉箫,轻轻移至唇边。
好一个琴箫合奏!萧承,我竟不知你还会吹箫。我心底一时恨得咬牙切齿。
满场皇亲贵族的目光都纷纷凝视着他们,几乎皆是一副赞叹两人天作之合的样子。
慕容寒茹脸上微晕红潮一线,仿若桃花腮红,很是娇羞妩媚,随着她婉转悠扬的琴声响起,萧承的箫声也跟着响起。
上好的檀木质地,百鸟朝凤的琴身,紧若游丝的琴弦,只见慕容寒茹纤纤玉手轻轻抚过琴弦,场地上顿时陡然响起层层泛着涟漪的音乐声,琴声高低起伏不定,偶尔委婉,偶尔激烈刚毅。委婉的时候,音色犹如一汪清水,清清泠泠似夏夜湖面上的一阵清风,引人心中松弛而清新;激烈刚毅的时候,如银瓶乍破水浆迸,又如铁骑突出刀枪鸣……
而萧承的箫声悠扬中带着低沉,初闻时有些干涩,而后顺畅,忽高忽低,宛若千里之外,又似作耳边轻语,箫声不断,微微带些清愁。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时感情宣泄,我不禁喃喃起了李清照《故雁儿》的诗句。吹箫人去玉楼空,起码她有过曾经,而我连曾经都不曾有过。
一曲闭,全场赞喝,而我却是独自泪流满面,炎景溯在一旁微微叹气,极低,可我却听得十分清楚,我拿过他递上的帕子胡乱擦了擦脸嘤咽道,“七哥,我没事!”
武昭帝拍手道好,又夸了慕容寒茹几句,然后赏赐了她一对玉如意。我想武昭帝的意思再也明显不过了,他是希望慕容寒茹与萧承两人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等慕容寒茹与萧承谢完恩,紧接着有人请话道:“父皇何不让崇华妹妹也上来奏上一曲,想妹妹及笄那日一曲琴技名满帝都,想必也是技艺超群,也好让父皇母后和在座的众位大人一饱耳福。”
我乍惊,循声望去,发现出声的竟是宁王妃慕容俊婷。
我小时候学过古筝,不过后来觉得不喜,学了不到一年便没学了,但好歹也是有点底子的,再加上被炎景溯教了几个月,又加之及笄那日超常发挥,所以那日弹琴时到不曾出丑,现在让我在重大打击之下,跟学琴十余年的慕容寒茹比弹琴或者古筝,她慕容俊婷摆明了是想让我在众人面前出丑,同时也好显示她妹妹慕容寒茹有多好。
炎景溯嘴唇紧抿,眼见他要上前替我说情,我眼疾手快的拉住了他道:“七哥,我能应付。”
在他的注视下,我嘴角噙着冷笑缓缓上前,上官玥见我走来神色有点不自然,在我经过她身旁时,也出列同我一起走到表演的空地上,半路的时候我换上一个温婉的笑容,等我站定还没开口行礼,上官玥便抢了先对着上面的武昭帝行礼请话道:“皇上,既然有慕容小姐和萧都尉琴箫合奏在前,臣妾也想陪妹妹琴舞合奏一曲,还请皇上恩准!”
武昭帝扫了一眼我和上官玥笑道:“如此甚好!”
淑贵妃也在一旁赞叹道:“想不到少王妃与郡主如此姑嫂情切!”
这时,武昭帝身边的玉妃突然惊讶道:“咦——皇上,臣妾发现少王妃与郡主两人长得很相似。”
“哦?”武昭帝挑眉。
卫皇后看了我和上官玥,最后视线落在武昭帝身上笑道:“皇上,臣妾也觉得玉妃妹妹说的在理,刚刚瞧见崇华丫头与少王妃远远走来,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过走近一看,倒是相差了许多。”
然后淑贵妃也笑道:“皇上,臣妾想美人儿大抵都是一个轮廓刻出来的。”
说罢,众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我跪着地上抬头看着武昭帝道:“父皇,儿臣一连昏迷五年,才艺自是比不过各家嫂嫂和众家小姐,就不献丑了。况且儿臣想父皇看了这么多的才艺表演,也看得有些累了,不如让崇儿给父皇来点别的解解闷,怎么样?”
武昭帝一听,笑道:“崇儿想给朕表演什么?”
“父皇,儿臣窃以为国之安定才能享乐,而国家安定,骁勇善战的的大将自是少不得,但善于谋略、懂得行军不阵的军师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儿臣不才,想给父皇和在场的众位大臣讲几个谋略解解闷,权当是给大家助个兴。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哦?崇儿还会谋略,倒是有趣,给父皇说来听听。”武昭帝边颔首,边示意上官玥退下,算是准了。
我起身缓缓道:“崇儿给父皇说五个计谋。第一计叫做瞒天过海,所谓的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第二计叫做围魏救赵,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第三计叫做借刀杀人,所谓借刀杀人,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第四计叫做以逸待劳,所谓以逸待劳,是当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
我边说着,边也观察着众人的脸色,只见众位大人的神情由一开始的看好戏,到我说出第一计时的脸色微变,等我说出第二计时,众人脸面之色皆是震惊,等我说完第五计,话音落,满场静默,就连齐王也是一脸的震惊,仿佛难以相信说出这五个计谋之人竟是他女儿。

第六十七章 步摇(1)
更新时间20111224 23:01:49  字数:1970

 篝火晚会一结束,一大群禁军就开始忙活着在那片空地上搭建起看台来,等第二日巳时,我再次到那里时,看台上早已人满为患,帝后居中,旁边文武百官成一字状按职位高低依次坐着。
广场四角的高台上,陈红漆金铆钉大鼓摆立,前面数名红衣鼓手手持玉槌站立等候着,只等武昭帝一声令下,奋勇击鼓。上空明黄金边和玄黑金边的绣龙旗子迎风猎猎扬起,围场四周每隔十步便有身着玄甲手执铁戟的禁军侍立守卫。
看台下,皇亲贵族的青年俊彦们纷纷穿着各式华丽的骑装,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之样。他们周边,是武昭帝的亲卫一身盔明甲亮的羽林军,风咋起,吹得他们头盔上的红缨扬起,剧烈抖动。
我抬眼扫过众人,又望了望蔚蓝的天,心里十分复杂。到目前为止,武昭帝只准了炎景溯在帝都过完冬猎,若是过完这几天,炎景溯还不回洛阳的话,御史台的那些官员想必就要弹劾他了,到时候太子和宁王手下的官员势必也会参与一把,说炎景溯蓄意留在帝都,居心莫测,那时候情况应该会十分的糟糕,所以一定要提前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再者,齐王有隐退之意,武昭帝正需人接手三军。所以,今日的狩猎,炎景溯一定要拿第一,每年狩猎的第一名,武昭帝都会应他一个请求,炎景溯可以借此机会,向武昭帝讨赏赐,准他重返帝都,入主三军任职,虽不能一下子当太尉统领三军,但起码也在兵部站稳了脚。
所以,成败在此一局!若是今日败了,炎景溯想重返帝都可就难了,更别说去争皇位了。
这次狩猎,武昭帝出了个新点子,比赛要求是,太子及四王从他们自己身边的人中各挑九个出来,加上自己,组成一个十人的队伍,比赛从午时初开始到未时末结束,哪位皇子在这两个时辰中狩猎最多,谁就是胜利者,便可向他讨一个赏赐。
等武昭帝吩咐下,赵郡王于这阵子感染风寒,身子不适为由,退出了比赛,如此一来,便剩下了四组。
虽然武昭帝这点子暗里藏锋,暗批各王结党营私。但随着他身子每况愈下,现今朝堂上,哪些人投靠了哪位皇子,已是泾渭分明之事,所以众位皇子也就没什么好避讳的了。
太子当下就点了卫家三子卫愠及六子卫宽,还有宗正府和太仆府各一子,剩下的皆由他手下神威卫中挑出的好手补足整十之数。
至于宁王一组,宁王与宁王妃慕容俊婷俱是骑射好手,再加上骠骑将军元子裕,骑射一流的元子朝和羽林军右都尉淳于泸,这五人的实力已然不可小觑,剩下五人中两人是慕容俊婷的一兄一弟,两人是宁王府随行侍卫中挑出的骑射好手,最后一人,宁王请了炎溆,不想炎溆竟是同意了。
而韩王那边,可怜两个善于骑射的舅舅都哥哥挑走了,所以剩下的元家那些表兄弟都归了他,总共有三人,分别是长房元子裕的二子次子,二房元子朝的长子,余下六人,因着淳于泸的关系,加入了两名羽林军的侍卫队长,剩下的,皆是平时与韩王交好的官家子弟还有韩王的随行侍卫。
至于炎景溯,可就惨了,为了不让武昭帝和太子、宁王等人瞧出实力,他并未带暗卫过来,随身的只有荣膺、陆星及几个睿王府的普通侍卫。
武昭帝见炎景溯这边没人,便叫他从禁军中挑几人,被炎景溯婉言谢绝,然后武昭帝想了想,又出声道:“老七,朕记得廷尉府两丫头的骑射功夫倒是不赖,虽比不得崇儿,但与老八媳妇也相差不到哪儿去。”
上官玥刚产子不到百日,自是不能上场,炎景溯看了一眼上官瑶,对着武昭帝回道:“瑶儿这几日身子不适,儿臣怕她太劳累了!况且儿子这边人手也差不多齐全了。”
想来是为了顾全上官玥的面子,炎景溯特意加了廷尉府的一对双生子上官文、上官武进去,虽然廷尉府的儿子女儿从小都有学骑射,但他们毕竟才十四岁,怎能跟太子、宁王那些具有上乘骑射功夫的人相比,我是对这对双胞胎一点信心也没有。
上官瑶笑着看了我一眼,对着武昭帝道:“父皇,郡主的骑射儿臣早些年也见识过,与众位皇子俨然不相上下,想来有郡主陪在王爷身边,王爷如虎添翼,一定能旗开得胜。”
那边炎景翊听了,上前似笑非笑道:“父皇,十妹妹当年精湛的骑射大家有目共睹,这些年儿臣虽年年有练,不过到现在怕是也不及妹妹五年前的十分之一,有妹妹在七哥在身边,岂止是如虎添翼。”
上官瑶一番小小的恭维加炎景翊一番大大的恭维,顿时将我推上了风尖浪口,在众人的注目下,我嘴角勾起笑意,端庄娴雅,可心底却不禁暗骂:炎景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