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寂寞宫花红 >

第82部分

寂寞宫花红-第82部分

小说: 寂寞宫花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是还未受封吧?那这会子先称姑娘,等诏书一下,就要改口称妹妹了。”

“可不,锦姑娘都搬到螽斯门上去了,离万岁爷真够近的,别说咱们了,就连章贵妃都没有这么大的脸子。”宜嫔扶了扶燕尾上的通花笑道,“姑娘真有造化!”

多贵人嗤地一声,坐在楠木圈椅里瞟了她一眼,“宜姐姐这话就不对了,怎么是锦姑娘有造化呢,应当说是咱们万岁爷有造化才对!万岁爷为她费了多大的心力,闹得赫赫扬扬,这后/宫之中谁不知道?”

锦书听了她们这通阴阳怪气的论调,碍着有太皇太后在,也不好回敬什么,自己又气又恨涨红了脸,只有咬着唇不搭腔。

太皇太后板起了脸,喝道,“越说越不着调!怪道宫里有那么些个爱嚼蛆的东西,原来是你们这些做主子的不尊重,起了这个头。我就说,盐打哪儿咸的,醋打哪儿酸的,果然无风不起浪!你们都是官家小姐出身,什么该说,什么说不得,自己掂量着点儿,别弄出一股小家子气来,叫我和你们主子跟着不受用。”

这话一出,花枝招展的嫔妃们刹时噤了口。她们垂手站起来蹲安,齐声道,“奴才们失言了,乱了章法,请老祖宗恕罪。”

锦书呆在跟前也无趣,心里又记挂着和崔总管说话儿,便回太皇太后道,“老祖宗,万岁爷这会子该下朝了,奴才这就告退回值上去了。”

太皇太后颔首道,“我也不虚留你,你去吧,仔细着伺候你主子。”

锦书应个是,却行退至明间外的廊庑下,远远看见崔贵祥拢着手在东值房门前站着,正朝明间张望,她忙提了袍子疾走过,请个双安,低低唤了声“干爸爸”。



寂寞宫花红正文 第108章 禾黍高低
'更新时间' 20120102 09:00:31 '字数' 3399
崔亲亲热热应了声,“小锦儿,这会儿怎么得闲来了?”

“万岁爷视朝去了,我手上没差使,又逢给老祖宗绣的春袜子昨儿夜里赶了一工绣得了,就给送过来。”锦书跟着他进了太监值房里,在高座上坐下来,八仙桌对面的桌角上搁着半盏茶,边上放了两颗胡桃,因着在手里揉的时候长了,表面上了蜡似的油光锃亮。

老北京祈份上的人没事儿爱揉胡桃,一则解闷子消闲,顺带练练五指的灵活性,怕上了年纪手脚不听使唤;二则多少也有些显摆的意思,在四九城里晃荡,您要是不遛鸟、手上揉俩胡桃,缺了那份骄奢之气,您都不敢往有家底儿的大爷中间站。

这股子从容闲适的劲头是身份的象征,在宫里揉胡桃更是体面到了极致。做奴才的,能泡上一壶茶,悠哉哉盘玩那东西的,绝对是太监里的大拿,除了掌印太监就是总管太监了。

锦书起身往杯子里续了茶水,冲崔总管道,“我往后不能在您跟前了,您多保重。要是有什么事儿就打发人来找我,我卸了差就过慈宁宫来瞧您。”

崔摇了摇头,“我不值什么,你只管当好差,别惦记我这里。我虽是个废人,却也知道老百姓的人道伦常,做爹妈的哪个不盼着儿女好的?既然你给我脸,叫我声干爸爸,我就得有个做长辈的样不是?你安心在御前当差吧,李玉贵那儿我托付过了,没有为难你一说。”崔端茶喝了一口,笑了笑又道,“兴许是我咸吃萝卜淡操心,有主子护着你,你不能有什么不顺遂的。可老话说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如今树大招风,保不齐有人下绊子使坏。万岁爷就是个千手千眼的菩萨,也有顾及不到的地方,何况政务又忙,难免疏漏,下边有人照应着你,我也放心。”

锦书低低应了声,“您为着我,我都知道。我怕报不了您的恩,叫您白替我操心。”

崔脸上尽是慈爱的神色,他摇头说,“咱们爷俩不谈这个,我认了你做干闺女本就是高攀,哪里能图你报答我。”

锦书原想和他商量出宫的事儿,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到底现在还没个准信儿,何况人心隔肚皮,万一有个闪失,自己真要一辈子困在深宫之中了。

崔贵祥看着锦书犹豫了片刻,他想开解开解她,眼下到了这一步,也别存别的什么念想了,身子给了谁就和谁踏实过日子吧,万岁爷为她连太皇太后都得罪了,这样的隆恩足以叫她受用的了。于是他道,“这话原不该我问,万岁爷那里是什么打算?没有给内务府传口谕吗?”

锦书臊红了脸,宫里没人不知道皇帝把她从慈宁宫扛到养心殿的事儿,似乎她侍寝是顺理成章的,连李总管也给绕进去了。

“什么事儿也没有,”她淡淡的说,“您误会了,万岁爷守礼自律,并没有对我怎么样。”

崔贵祥颇感意外,喃喃道,“竟有这样的事?那也好,没有牵扯,大家干净。”

锦书看了看座钟站起身道,“万岁爷眼看着要退朝了,干爸爸,您宽坐,我这就回去了。”

崔贵祥送到门外,千叮咛万嘱咐,叫好歹要仔细伺候。锦书应了,蹲个福又去和春荣话别,这才出慈宁门,撑着伞往乾清宫去了。

皇帝罢了朝不回养心殿,要上南书房批阅奏对,一时拿不定主意的要传南书房行走商议,批完了折子进日讲、察问诸皇帝课业,还要应付递牌子求见的京官们,大大小小的政务极繁琐,有时甚至要过问朝廷命官们的家务事。

锦书替他换了石青色的常服,他坐在宝座上看折子。天不好,屋里暗暗的,总管怕他伤了眼睛,忙命人掌了琉璃灯罩的鎏金烛台来。他歪在灰鼠椅搭上,司礼监太监进来打千儿,“启奏皇上,督察院佥都御史寿国方奉旨觐见,另有户部侍郎耿宪忠递牌子求见圣上,奴才请万岁爷的示下。”

皇帝撂了手里的奏章,笑道,“这郎舅俩来得倒齐全。去,宣进来。”

司礼太监退出去,稍后两个红顶子垂手进来打袖磕头,一个说“微臣恭聆圣训”,一个说“微臣恭请圣安”,拉着脸,谁也不瞧谁一眼。各说各的话,各行各的礼,哪里像郎舅,更像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锦书有点摸不着头脑,竖起了耳朵,凝神静气侍立在御座旁。在她想象中,内外大臣应当是温文有礼,一堂和气的,怎么能在皇帝面前斗气耍横呢?

皇帝随意说了句“起喀”,看着这两个斗鸡一样的朝廷大员,只觉头痛不已。事情的起因就是耿宪忠的一道折子,他弹劾姐夫寿国方宠妾灭妻,听小妾的挑唆,一巴掌把正房太太扇回了娘家。一过三个月,从此不闻不问,既不见休书,也不接回府去,姐姐终日在家里啼哭,两只眼睛都快哭瞎了。耿宪忠坐不住了,他在奏表上义正严词的申斥道:“如此昏懋心冷,全然不顾结发之情,岂非禽兽之行哉!”

皇帝瞥了一眼寿国方,“知道朕为何宣你南书房来见吗?”

“臣惶恐,臣也冤枉,请万岁爷替微臣做主。”寿大人虽有惧色,更多的却是不屈的倔强,他作个揖道,“事出有因,圣上容禀。”

皇帝点了点头,“你说。”

“我们家那个,简直就是母老虎!”寿大人很愤怒,他再也没法文绉绉了,指着耿大人道,“你姐姐心如蛇蝎,我真后悔当初娶了她!明知道我寿家子孙单薄,她自己不能生养,还不许别人生。”寿大人对皇帝一揖到底,声泪俱下,“请万岁严惩恶妇!她平日骄纵善妒,臣受制于妻,在群臣中惧内名声大如雷霆,这些臣都能忍。臣和耿氏结发十六载,她再悍再哏,臣始终相信她尚有一颗善心,可她现在干出这种抿灭良知的事来,臣士可忍,孰不可忍!我那可怜的儿啊,已经六个月了,被她使了人活活从娘肚子里掏出来,臣的心都要碎了……万岁爷,臣寿家要绝后了!”

锦书抬眼看皇帝,心想这位寿夫人要是放到宫里,那不就是第二个万贵妃吗!女人狠毒起来果然很可怕,。以前不过是听说,这回见着真的了,听着叫人寒毛乍立。

皇帝看着耿宪忠道,“这么说来,耿大人是告黑状了?”

耿宪忠跪下磕了个头,拱手道,“万岁爷,您不能听他一面之辞。家姐素来善性儿,怎么能像他说的那样?明明是那个小妾坐不住胎,年下就喊肚子痛,进了三九头天就见了红,家姐打发郎中请脉,已经是胎死腹中了。死胎不拿出来,大人也没命,数九寒冬的,鼻涕都冻成了冰茬子,半夜里请稳婆来接生,跟着巴巴的熬到大天亮。”耿大人冷笑道,“寿大人那时候在保定府办案子,回来听爱妾一哭,三句话不问,抡起蒲扇大的巴掌就打人。是啊,发妻人老珠黄,怎么及如花美妾得人意儿?只是您好歹也掌管督察院,后院失火都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我要是您,都没脸领朝廷的俸禄!”

皇帝一听,两边说的都有理,平白的也不好断,只道,“朕这老娘舅看来是做不成的。要弄个水落石出也不难,把郎中和稳婆找出来就成。朕瞧着交大理寺查办吧,不偏袒谁,也不冤枉谁。”这一团乱麻绞得人头疼,他挥了挥手,“清官难断家务事,到底朕在这上头也有限,问过了朕也知道了,你们跪安吧!”

“臣等告退。”两位大人也不能再说什么了,皇帝是办国家大事的,不能纠缠在这些鸡毛蒜皮上,于是知趣儿的齐打了千儿,退到书房外头去了。

皇帝见锦书晃神,故意清了清嗓子,挑着眉毛道,“没想到吧,皇帝还要办这样的碎差。”

“是没想到。”锦书老实的说,“主子真是不易,奴才领教了。”

皇帝恬淡一笑,“世人都以为皇帝好做,每天喊一嗓子‘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就齐全了。瞧瞧朕这劳心劳力,不单单要处理政务,还要管那些个鸡零狗碎的杂事儿。”

锦书唏嘘道,“当真是乱成了一团浆糊,那二位大人都是一肚子委屈,不会到外头打起来吧!”

“凭他们掐去,朕眼不见心不烦。”他踱到窗前,推了屉子,随意倚着窗,听琉璃瓦顶溅落的雨声。站了半晌方道,“你才刚上慈宁宫去了?”

锦书躬身道,“回万岁爷的话,奴才给老祖宗送春袜子去的,在那儿停了不多会儿就回来了。”

皇帝嗯了声,又道,“老祖宗和你说了什么,你只听着就是了,别往心里去。和朕也不必拘着,用不着一口一个奴才,朕不爱听。”顿了顿道,“怎么和太子说就怎么和朕说。”

锦书觑他一眼,“那奴才可不敢,回头定个藐视圣躬的罪,又该叫慎刑司打奴才板子了。”

那声调糯软,语气里有股如糖似蜜的味道,皇帝那小心肝几乎扑腾出嗓子眼儿来。他恍惚觉得离修成正果不远了,她能这样似嗔似怨的同他说话,他真是连做梦都没想到。

“朕……朕赦你无罪。”皇帝心里嗵嗵急跳,说话都说不利索了,“在朕面前只管敞开来说,朕不是主子,你也不是奴才……你听见了没有?”

皇帝看见她缓缓扬起笑脸,那明媚旖旎的姿态,还有弯弯的眼儿,雪白的贝齿,皆叫他失了神魂。

她嗯了一声,“这可是您说的,金口玉言,不能反悔的。”

皇帝无比快活的应承,“朕绝不反悔。”

书房内侍立的太监宫女,都被李大总管的一个眼神支了出去。锦书见状也不动声色,挨过去接替了顺子伺候文房,一边研磨一边暗琢磨,这会儿可不能掉链子,既然甩开了脸子,就可着劲儿的讨好表亲近吧!横竖为了出宫拼上一拼,英雄还为五斗米折腰呢!何况她换的是后半辈子自由自在的生活。


寂寞宫花红正文 第109章 海棠正好
'更新时间' 20120103 09:40:18 '字数' 3352
锦书抿嘴儿一笑,“听说您今儿上朝出洋相了?大人们让万岁爷保重圣躬,您是怎么说的来着?”

皇帝看着那张笑脸,觉得这世上就没有什么能叫他困扰的了。南方的水灾,北方的霜冻,甚至连鞑靼人的骚扰都不是大问题,他都能轻易的解决好,只要她愿意待他像待太子那样,他便已经无欲无求了。

“也没什么,朕说昨儿起夜磕着的。”他旋身在楠木椅里坐下,“朕吃你的亏也不是头一次,时候久了也就习惯了,只要你在朕身边,就是朕的福泽了。”

锦书慌忙别过脸去不敢看他的眼睛,他说这话令她大大的不安,仿佛她的心思被他窥破了。鼻子有些发酸,眼角有些湿润,她突然发现自己是个凉薄的人,有着人性最黑暗的一面。她也自私,也会工于心计,她没有一刻不在惦记着算计他。一边算计一边心疼着,可是怎么办?她不奢望报仇雪恨,只想逃出宫去过普通人的日子罢了,这样的愿望不算过分吧!

她转过身去悄悄擦了眼泪,低声道,“昨儿您可淋着雨?”

皇帝意外的抬头,“嗯?什么?”

“我知道您昨儿夜里瞧我去了,我隔着雨搭也能看见您。”锦书齉着鼻子说,“您这样,叫奴才怎么能心安呢?这么大的雨,万一受了凉怎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