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演讲谋略与技巧 >

第26部分

演讲谋略与技巧-第26部分

小说: 演讲谋略与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好长时间,我一直记住父亲的教导。
 
我的生活目标,是想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然而在我向这个目的地前进了一小段路之后,就发现在罗马施展不开。该怎么办?是自甘失败,止步不前,还是动脑筋、想办法,另找一条前进的路?
 
于是,我来到全世界的时装中心——巴黎。
 
 
我仔细测览了一遍那些著名的时装设计,没有一种能引起我的兴趣。然而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朋友,她穿着一件非常漂亮的毛线衣,颜色虽朴素,但编织得极其巧妙。
 
“你身上的毛线衣是自己打的吗?”我问。
 
“不,”她回答,“是巴黎一位太太打的。”
 
“多美的针法啊!”我赞叹道。
 
朋友介绍道:“这位太太叫维黛安,是在她的出生地美国学会这种针织法的。”
 
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种更新颖的毛线衣的设计。接着,一个更大胆的念头涌进我的脑海:我为什么不用我父亲斯奇培尔利的商号开一家时装店,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可以先从毛线衣入手嘛!
 
我画了一张黑白蝴蝶花纹的毛线衣设计图,请维黛安太太先打一件。打好后,我一看,实在漂亮极了。我准备让人鉴定一下,便穿上这件毛线衣参加一个时装商人瞩目的午宴,结果使我大喜过望。纽约一家大商场的代表立即向我订购40 件毛线衣,要求两星期年交货。我愉快地接受了,像踩着幸福的云朵似的走了出来。
 
当我站在维黛安太太面前时,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你要知道,编织这么一件毛线衣,我几乎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啊!”她说,“两星期要40 件,这绝对不可能。”这下子我垮了——眼看胜利在望,可此路不通了!我垂头丧气地告辞了。走到半路,我又猛然止步,心想: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啊。必定另有出路。这种毛线衣虽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可以肯定,在巴黎,一定还会有别的美国妇女懂得这种编法。
 
我走回维黛安太太家,向她陈述了我的想法。她觉得有道理,并且乐意协助我。
 
我和维黛安太太好像侦探一样,调查了住在巴黎的每一位美国人。通过朋友们辗转介绍,我们终于找到了20 位懂得这种编织法的美国妇女。两个星期后,40 件毛线衣按时交货,从我新开设的斯奇培尔利时装店出发,装上了开往美国的货轮。此后,一条时装和香水的河流,从斯奇培尔利时装店里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了。
 
使我终生难忘的是那一次时装展览,那真是对我的最大挑战,幸亏有父亲对我的教导,才再一次帮助我冲破了艰难险阻。
 
我正忙于筹备冬季时装,突然——离展出只有13 天了——缝纫姑娘在另一家时装商店的挑唆下跑光了。只剩下我自己同缝纫车间的一位负责人。她叫苦连天地说道:“糟糕了,我们自己又不会缝纫,该怎么办啊?”我同她一样沮丧。
 
面临这场严峻的考验,我又想起父亲的教导——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但是这回该从哪儿找一条出路呢?我焦急地苦思苦想。看来,我们的展览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好把那些未缝成的衣服拿出去展览。啊!我突然转念一想,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未缝成的时装展览会呢?
 
我们极其紧张又无比兴奋地筹备着,过了13 天,斯奇培尔利商店时装展览按期开幕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展览会呀!有的大衣没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我们展出的时装处于最初阶段。有的只有一片布样。但从中仍可以显示出这些时装缝成后的颜色和式样。
 
 
这次与众不同的展览意外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更加激发了顾客的兴趣,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父亲的教导实在正确——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二、叙事型演讲的基本要求
 
1。心灵火花,迸发主题在作叙事型演讲时,演讲主题来自于演讲者从自身经历事情中精心选取的一个思想焦点。
 
不管演讲者经历的长短,所遇人和事的多寡,命运的好坏,事业的成功或失败,只要他是一个思维健全的人,他都会有若干感受、感想。有的感想可能是偏狭的、一时的,因而没有多少价值;有些则可能是典型的、经久难忘的、终身受益的,因而是有价值的。这种有价值的感受就可以成为演讲者演讲的主题。但要注意的是,在准备演讲时,一定要对感想进行归纳和提炼,以便找到一个既反映了自己的实际经历、又闪耀着人生哲理的光辉的思想凝聚点。这个凝聚点是演讲者心灵的依托、行动的指南、智慧的结晶、力量的源泉。演讲人只要把这一思想凝聚点提炼成富于哲理性和形象性的语言,就可以作为演讲的题目和主题。如前面提到的著名企业家伊尔莎。斯奇培尔莉的那篇演说的题目“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就是演讲者的思想凝聚点。这就是她事业成功的经验总结。演讲者以父亲的教导,对标题的含义进行解说,进而把这个思想凝聚点升化为全篇的主题。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你就走另一条路试试。”
 
于是,演讲者在演说所讲的故事,都得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主题段一般在演讲的开头部分出现。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主题段及早出现,对听者与演讲者,都有一种警策作用。一方面,它能给听众一个概括的认识,给他们抛出一条清晰的线索、一座闪光的灯塔,吸引他们认真地听下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演讲者提纲挈领,把纷坛、复杂、间断、散乱的故事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2。事因情起,理以事显所谓“事因情起”,是指演讲者因情绪激荡,想起了她一生中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某些事情。所谓“理以事显”,是指演讲者沿着人生的轨迹,讲述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事情,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得演讲所要表达的道理在演讲者所述的事情中自然显现。演讲也就达到了目的。
 
叙事型演讲,一般按照演讲者的经历、由远而近,娓娓道来。《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正是这样安排层次段落的。具体分析,其层次如下:
 
(1)小时候,父亲带我爬上塔楼时,向我讲述人生的哲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2)我活学活用,用新招说服妈妈,使她心甘情愿地向校方反映学校午餐质量大差的问题。
(3)我起初在罗马搞服装设计,无法取得进展。“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促使我来到了世界时装中心——巴黎。
(4)我接到第一批定货,欣喜若狂,但只有两个星期交货期限,又使我走投元路。我再次想到了父亲的教导,找到了解决办法,如期完成第一批定
 
货,在事业上首次获得成功。
 
(5)事业发展中,我遇到了最大的挑战,在大型时装展览前夕,裁缝姑娘全部被别人挖走,给我留下一大堆未缝成的服装。在心急如焚的时候,耳边再次响起父亲的教导,于是别出心裁地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未缝成”时装展览会,结果大获成功。
(6)我深深感到父亲的教导的正确——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这样的材料安排,完全遵循演讲者生活经历的进程,显得自然真实,清晰顺畅,使听众不自觉地陷入“听故事”的愉悦状态中。而演讲者要阐述的人生哲理,也就在听众的这种愉快的精神状态中,得到了潜移默化。同时,这样的演讲,对演讲者本人而言,也像一次愉快的人生旅途的回顾一样,轻松自然。
 
3。长藤结瓜,疏密有致在演讲中,更应注意的是:演讲者要善于依据主题选择材料。通常应截取人生历程中一两件或两三件最典型、最有说服力、最生动的事例来演讲,切忌事无巨细。在对所选的两三件事的讲述中,也要详略得当。一般的过程,可以粗略地介绍,一笔带过;能说明人生哲理的细节,则应详细描绘,一定要写得具体生动。这种演讲过程很像一根长长的西瓜藤上结出两三个大西瓜。一般过程是藤,具体细节是瓜。人生经历自然是越丰富越好,越丰富越有选择余地。不过,丰富的经历并不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常见有人唾沫飞溅,声嘶力竭,将自己从穿开裆裤一直讲到胡须白,而听众竟没有听明白他到底要谈什么。虽然,该演讲者有好的思想,也有丰富的经历,但他没有选择材料的本领。他将夺目的鲜花,统统掩盖在数不清的绿叶、枝蔓和杂草丛中了,这就做了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善演讲者,精力主要不在“讲故事”
而在“说思想”上,他所讲的故事,处处都在为说思想考虑。若一两个或两三个故事,都能说明思想,他就会果断地将其余的故事忍痛割爱,只字不提。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篇演讲,正是这样选择材料的。例如少年时的事,作者只选了说服妈妈去学校提意见这么一件事。在事业的发展中,也只选了“第一批定货”与“大型时装展览会”两件事。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当然不只这三件事儿,但这三件事既表现了演讲者人生中的几个阶段,同时也能说明他所要阐明的人生哲理。因此,既然这三件足以说明问题,其它材料岂不是画蛇添足吗?
 
在叙述事件中,也应详略得当。例如,在听父亲上那“塔顶生动的一课”
之前,她劝妈妈向校方提意见而遭拒绝的过程,只是一笔带过。可是在生动的教育课后,对妈妈改变说服方法,终于说服妈妈去提意见的经过,却讲得具体生动。
 
这就是善于选材,善于剪裁,疏密有致,详略得当。
 
4。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文如见山不喜平”。叙事型演讲也不能太平铺直叙。演讲过程中,也要有变化、有波澜、有转折。波澜亦即悬念,它能引人入胜。没有悬念,不仅听众会打瞌睡,演讲者自己也会因为叙事的平淡无奇而提不起精神。《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篇演讲,使用了转折技巧,使故事波澜起伏。例如,演讲者是这样叙述她得到第一批订货的!
 
纽约一家大商场的代表立即向我订购40 件毛衣,要求两星期年交货。我愉快地接受了,像踩着幸福的云朵走了出来。
 
 
当我站在维黛安太太面前时,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你要知道,编织这么一件毛线衣,我几乎要花上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啊!”她说,“两星期要40 件,这绝对不可能。”
 
尽管“山重水复疑无路”,毕竟“柳暗花明又一村”。《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篇演讲稿,讲完不过8 分钟,但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所以演讲时注意形成波澜是十分重要的。
 
5。夹叙夹议,凸现主题叙述型演讲只叙不议不行,以夹叙夹议为宜。“议”一般“夹”在叙述过程之间。它一般起两个作用:第一,能够突出强调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二,便于承上启下,使叙述转折自然。
 
夹在叙事中的“议”,可长可短,完全根据演讲内容而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中的议,十分别致,反复出现在叙事中的只有一句话,即“我又想到父亲的教导: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作者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因为她的思想光辉全都包含在这一句话中了。其次是因为这句话生动形象,富有哲理。第三,这句话在叙事过程中不断出现,很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给人带来一个鲜明生动的主题。第四,这句话多次重复出现,形成一种类似音乐上的那种“回环曲”式的美,产生“一吟三叹”的艺术效果。“议”在叙事型演讲中运用得好,可以使演讲增色不少。
 
6。高度投入,如临其境在叙事型演讲中,演讲者叙事时一定要投入,要逼真,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千万不可蓄意矫饰。一虚假,演讲就毫无效果可言。《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演讲者在叙事时十分投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能对听众产生很大的影响力。(风阁1996:128—138)
 
三、叙事型演讲的声腔处理
 
1。前奏:舒展明净,从容不迫从容不迫、舒展明净的语调有先声夺人的效果,使整个演讲如行云流水般潇洒流畅,同时应保持一定的神秘感,设置一点引人入胜的悬念,这样容易引发听众的好奇心,增加听众兴趣。
 
2。主题:庄严凝重,铿锵有力对主题段、主题句以及叙事中议论的演讲内容,语言要变得庄严、凝重而铿锵有力。这样讲诵,才能使整个演讲“纲举目张”,才能给听众留下难忘的印象。这类文字如果讲诵得随便、轻飘,甚至含糊不清,整篇演讲就垮了一半,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3。尾声:精神百倍,气力十足演讲结束段,要讲诵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