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演讲谋略与技巧 >

第19部分

演讲谋略与技巧-第19部分

小说: 演讲谋略与技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章演讲中的语言技巧
 
“对语言的追求是一个方面,是一种基础,而对语言力度的掌握却远远超过了这种追求,那是如何让语言发挥其最大作用的一种途径,任何需要语言的地方,语言都很难以它最美的形式出现。”
 
高尔基
 
与用语言进行交流的任何方式一样,演讲同样需要遵循语言的一般规律。如合乎语法、讲究修辞等。但由于演讲者是在公众场合与众多听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因此演讲更讲究视听结合的效果、情感参与的作用和临场应变的能力。
 
一、形象、个性、口语
 
使听众的视觉偷悦,那么你的观点就更容易让听众接受。为了使演讲效果更好,演讲者除了应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和手势语言外,更应注意的是,演讲者要善于将抽象的哲理物化为活动的景象,让空洞的说教转化为鲜明的画面。
 
演讲要做到形象化,运用比喻和打比方是最有效的手段。如蔡顺华的题为《小狗也要大声叫》的演讲:
 
各位朋友,到这个讲坛演讲的,应该是曲啸、李燕杰、邵守义那样的大人物。我这个嘴上无毛的青年人站在这里,很不般配哟。(停顿,提高声调)
不过,我很欣赏契何夫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应因为大狗的存在而慌乱不安,所有的狗都要叫!”小狗也要大声叫——就按上帝给的嗓门叫好了!今天,我这个自信的“小狗”,就来大胆地叫几声。
 
这新颖滑稽的开场白引起观众注意后,蔡顺华简单阐释了契河夫比喻的本意,又很快从“小狗叫”引入了正题:
 
试想,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倘若只充斥着极少数名家、权威和当权者的声音,虽不算“万马齐喑”,但群众,尤其是最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的智慧和声音被压抑了,哪里会有真正的“九州生气”?
 
蔡顺华的演讲结尾更是围绕着“小狗叫”作了如下结论:
 
那些腹有经纶但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的奶油小生是不敢“叫”的;那些虽“嘴上无毛”但已深谱“出头椽子先烂”等世俗哲学的平庸之辈也是不敢“叫”的;响亮而优美的“叫声”,往往发自那些有胆识的开拓者与弄潮儿。
如果我国的第一位“小狗”都发出了自己的“叫声”,那么地球也会颤抖的!
 
蔡顺华的演讲,通篇利用了“小狗叫”这生动、新奇又幽默的比喻,贯穿始终,使听众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了一个普通而又严肃的话题。
 
使演讲通俗形象,道理深入浅出,还可选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论点。
一位大三的学生,从农村返校后,发表了《实习归来谈观感》的演讲:
 
当我在湘西北革命老区南镇的街头,看到一位农民脚穿破草鞋,手哆哆嗦嗦地拿着一把枯黄的烟叶,因为讨价还价而遭到卖主辱骂时;当我在靖州平茶乡,听说有的农民已经20 年没有看过电影时,有一位19 岁的盲人青年,为了参加乡政府组织的文娱晚会,让人牵着步行60 多华里山路,只是为了在
 
 
简陋的台上唱一首歌的时候,我的心被震撼了……
 
这位大学生以在农村中的见闻引出他的演讲主题:农民是大学生的衣食父母,但他们仍然未摆脱贫穷和落后,大学生理应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诚奉献给他们。演讲者引用了生活中的实例,大大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某些演讲需要运用数据说明问题,但仅仅把一连串枯燥的数据抛向听众,就会影响现场活跃的气氛。高明的演讲者很善于将数据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美国记者爱德文。史路森就是一个化枯燥为生动的典范:
 
我们知道,美国境年有几百万穷人,吃不饱,穿不暖,然而在尼加拉瀑布这儿,却平均每小时浪费相当于25 万条的面包……每小时有60 万枚新鲜的鸡蛋从悬崖上掉下去,在漩涡中制成一个大蛋卷。如果印花布不断地从一架像尼加拉河那样宽达4000 尺的织布机上织出来那也就表示同样数量的布料被浪费掉了。如果把卡耐基图书馆放在瀑布底下,大约在1 或2 小时年就能使整座图书馆装满各种好书。我们也可以想象,一家大百货公司每天从伊利湖上游漂下来,把它的各种商品冲落到160 尺下的岩石上。
 
要想不理会充满形象的演讲,就好像要求歌迷对自己心中的偶像在舞台上精彩的表演不能喝采。法国哲学家艾兰曾说:“抽象的风格总是差的,在你的句子里应该充满了石头、金属、椅子、桌子、动物、男人和女人。”这就道明了语言应选用形象化的语言。
 
世界上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就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演讲者曾力求演讲出自己的风格,创造出独特的“讲”。每个演说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如鲁迅先生是分析透彻、外冷内热、富于哲理的演讲风格;郭沫若先生是热情洋溢、奔放跌宕、文辞富丽的演讲风格;毛泽东同志则是通俗风趣、逻辑严密、民族特色浓郁的风格。这就是继形象化后的又一演讲技巧——个性化。
 
演讲的个性与演讲者自己的个性密切相关。每个人的个性形成与人的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气质、职业等因素有关。如一位女药剂师在第一次品尝啤酒时,脱口而出:“哎哟,就像喝颠茄合剂一样!”
女药剂师的职业敏感使她把啤酒和颠茄合剂联系在一起,而不像一般人把啤酒比喻为潲水。
 
奉系军阀张作霖在1924 年8 月要作一次战前训话。大帅府的秘书们连夜赶写了一篇10 多页的“训话文稿”。谁知张作霖一看就发了火:“你们这帮耍笔杆儿的,准叫墨汁灌糊涂了!文绉绉的长玩意儿,多耽误事!说的人费劲,听的人难受,简直是活坑人!……”于是秘书们又火速八易其稿,好歹剩了1000 多字。开始训话了,张大帅气字非凡地走上讲台:“军人说话,贵乎明简,军人说话,贵乎明简。呵咳呵咳!”张大帅只是干咳,再也接不下去了。原来,张作霖把“贵乎简明”错背为“贵乎明简”。一经颠倒,就再也想不起下文了。全场一片死寂。突然,张大帅把胡子一持,扯开嗓门,来了个即兴训话:“……今天个,咱们就说大实话!前年夏天,咱们跟吴某人老小子干了一仗,大家还记得吧?!”军人们沉默不语,他稍停片刻,“嗯,丢人的事都记在我帐上,你们别磨央不开。眼下,姓吴的又在找茬了!……
你们说,该咋办?!“群情激昂,振臂高喊”打“!”好!打!咱们丑话说在前,这回,许胜不许败,胜的,升官得奖;死的,多给恤金;败的,军法论罪!我说话算数!你们好好合计合计。我的话完了!“
 
张作霖的即兴发挥,以其紧密的结构,极强的号召力,通俗的语言,深
 
 
深地感染了与他文化层次相近的军人们。粗鲁率直的用语正是张作霖军人出身的生动体现。
 
张作霖的即兴演讲说明,当演讲者的个性与演讲词的风格不一致时,演讲者的演讲是很难动情的,也很难感染人。演讲者文化层次很低,大谈一些极其深奥的哲理,只能是囫囵吞枣的背诵而即使背诵出来也只能显得极其牵强;平时很严肃的演讲者,生硬地念充满幽默情趣的演讲稿,总会显得不伦不类。与其这样,不如用符合自己气质、个性的语言进行演讲。
 
演讲风格的个性化还体现为演讲中所涉及人物的个性。对于演讲中涉及的人物个性不应是一种平白的交待,而要通过生动刻画、语言模拟等手法充分展现。如一篇题为《美在召唤》的演讲:
 
在上海的南京路上,忽然有三个穿着花衬衫、蓄着过耳长发的青年大叫着追逐一个少女,吓得姑娘惊惶奔跑呼救,眼看就要追上,路上的行人拥了过来,怒目而视:这三个流氓阿飞怎么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追逐妇女?人们看着这三个穿着花衬衫、留着长发的青年,简直是一幅流氓的形态、坏蛋的嘴脸。有些人已经准备拔刀相助来保护姑娘了。这时,三个青年已经赶上来了,其中一个气喘吁吁地叫住了姑娘:“哎,同志,这是你丢失的手表吧!我们看到的,还你的表,你跑什么呢?”
 
为了阐述如何统一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论点,演讲者引证了三个衣着标新立异的青年给人们带来一场虚惊的实例。三个青年的形象在演讲者对现场细节描写和对话模拟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演讲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某些演讲,即使对其立意和材料挑不出毛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绝妙好词,但就是不能给观众留不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何在呢?其根本就在于演讲者没有把握住演讲词的风格,或者演讲者的个性与词的风格迥异。演讲并不是任何人拿着演讲稿上台照念一遍就行了,还要注意其鲜明的个性,适当采用语言摹拟、神态模仿等手段。
 
在演讲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形象化、个性化,还要注意演讲语言通俗易懂。若要使每一句话都深入人心,这就必须讲求语言的口语化。听众是否清晰地接受了演讲者的话还是演讲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演讲语言不同于书面语言,听众在现场中不可能有余暇去理解某些生僻的词语和隐晦的意思,更不可能像阅读文章那样进行多次的反复领会。口头语言的接受特点就决定了演讲语言的特点既要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文化层次较高的演讲初学者,往往容易写成很书面化的演讲词。如以下的两段演讲词摘录:
 
(一)《朋友》
 
“朋友”这是一个让人心中油然升起融融暖意的词,一个曾演绎了无数回肠荡气的故事的词。
 
当寒风萧萧,长夜漫漫,你独向青灯的时候;当愁绪茫茫,疲惫无助,你欲说还休的时候;当前路黯黯,凄风冷雨,你独为异客的时候……
 
我们是真的需要朋友呵!需要朋友驱走长夜,需要朋友互吐衷肠,需要朋友伴我天涯,共你风雨……
 
可是,让我曾经拥有那份真挚和美好的旧日朋友,你可知道我心依旧的伤痕?
 
 
一个人在行将失去他曾非常亲切的东西的时候,是要经验到一种难言的感伤的,更何况是友谊,我怎忘得了我的痛苦的颤栗……
 
(二)《请珍惜今日》
 
存在的短促与存在意义的创造,或许也是一种原罪。
 
百代而下,芸芸众生无法摆脱为之思奇的阴影而苦恼不堪,并且,在现实的创造中,还得负荷悲剧或荒谬。基督徒用礼拜去赎罪。那么,我们怎样来减轻这种与生俱来的悲哀或荒谬呢?
 
珍惜今日,意味着没有背叛昨日。昨日孕育了今日,今日摆脱了昨日,今日的诞生是以昨日的阵病为代价的。所以,虚度今日就像轻掷生命,首先是对“十月怀胎”的母亲不尊不敬一样,是对昨日的背叛!虚度今日还意味着对昨日创造的否定和扼杀。事物的运动总是循序渐进的,生命意义的创造自然也不例外。今日的空白使这一运动夏然而止,创造天折了,存在的意义也随之中逝……
 
阅读了这两段演讲词后,可以感觉到演讲者确实煞费苦心。《朋友》侧重于宣泄内心的情感体验;《请珍惜今日》则努力追求对今日哲学的思辩。
但是,这两段演讲词的演讲效果都不好:听众都会因迷失在众多的长句和深刻的思辨之中去而无暇接受演讲者的观点。抛开其他方面的缺陷不说,这两段演讲词书卷味很浓,更适合于“看”而不适合于听。
 
对于初学演讲者来说一定要掌握书面语和口语的分寸。如果不是为了特别的修辞需要,写演讲同时,须遵循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尽量使用短句,少用长句,以保持语意之间足够的停顿;
 
第二,尽量使用清晰明快、言简意赅的语词,少用生僻、晦涩的古词、或专业性强的术语。毛泽东的《矛盾论》就是简明的例子:
 
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子,而石头不能转化为鸡子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它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
 
毛泽东选用了最通俗易懂的词语,使深奥的哲学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体面”与“堂皇”、“驼背”与“佢偻”、“寒冷”与“凛冽”等几组近义词或同义词,每组的后一个词语更书面化,能体现使用者的文化素养,但在一般情形的演讲中,使用后一个则不如前一个。而你若面对的是文化素质极高的听众,那使用后一个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