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小小娇妻驯将军 >

第264部分

小小娇妻驯将军-第264部分

小说: 小小娇妻驯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朴哥夜夜,难道不想他?”
她有个主意一直不能说,对郭夫人先笑着找个援助:“母亲,几时再去看一回朴哥。”郭夫人在给郭世保做过年的小围领子,闻言道:“十一房里爷们上个月就对我说过一回,这一回我也得去,旧年里送念姐儿去见的人,都送出瘾来。这不在京里的,也殷勤地到京里来,对我说路上好山好水,听说你们还带着马坐船。这船得多大,我只坐过中等的船。”
“母亲也去?”凤鸾喜欢得一直身子,带动郭世保呀呀几声,格格自己笑两声,把手里碎点心抹到凤鸾嘴里,凤鸾总是受宠若惊样子:“乖乖,真是好吃。”
顾氏看得有趣,郭夫人只看一眼就低下头:“我说凤鸾,这儿子要摔打着带,你天天亲着,念姐儿对我说过两回,说这多吃包子,怎么总不睡觉?我说不是睡得挺多,她又怪他总睡着你要看着,还有二妹,一天告他一回状,看到你生这三个,我就觉出一个的好,你这三个简直就是捣蛋三个。”
凤鸾有些心虚:“念姐儿不会,从来懂事。”郭夫人不敢相信的听这句话,后来一想:“是了,你并没看到。”
“母亲告诉我?”凤鸾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自郭朴不在家,她自知是多陪郭世保,可是两个女儿也放在心上,并没有怠慢过。在她心里,是这样来想。
郭夫人见房里人人要听,道:“中秋节进宫,我说朴哥不在,我们请辞吧。贵妃说一定要去,念姐儿又要会人,你在宫中坐着,我去找念姐儿,见文夫人和念姐儿说话,我无意中听到几句。”
略一沉思回想起来,郭夫人就着烛光道:“文夫人说郭大姑娘,你母亲房里还有谁?念姐儿说你想知道谁?”
听到这里,凤鸾气得浑身颤抖,下面的话不用再听。别的人要听,郭夫人再道:“文夫人下面说,女子要贤淑,说你母亲房里居然没有别人,这样叫嫉妒不好。”
凤鸾稳定下来,见郭老爷子笑得不放心上,郭有银身为公公,觉得应该评论一下,道:“这京里地面上,倒比家里复杂得多。”
周士元跟上:“孩子们外面见人,要当心。念姐儿还好,来往的都是官宦的小姐,二妹我真担心她,她父亲不在,我无事就只盯着她,那汾阳王府里,就不管管小王爷。”
顾氏不会说狠话,只有一声叹气:“唉,要管紧!”
郭夫人最后下个定论:“以前让孩子们在京里长大,想着好,现在看来,还不如那时候我接回家去,亲戚们嘴里有三言两语的,还可以还她。”
“怎么念姐儿回来不对我说?”凤鸾不能接受的是这个,她对儿子亲香是一回事,女儿有话不对她说,凤鸾心里失落不少。
郭夫人劝她不要恼:“是我不让她说,朴哥走了,何必你又添气。”凤鸾冷静下来,见郭世保伸手去抓茶碗,把他小手收起来,对着长辈们关切的眼光看过来,说出自己心底的主意:“我想,住得离朴哥近些。”
满室中人都惊呆!
什么?不会吧?没有一个人不是瞪圆眼睛,幸好年纪都不小,又都恢复自如,彼此互相看看,笑声此起彼伏。
凤鸾唯一懊恼的是:“就怕皇上不答应,”
“去求贵妃和公主,”最先赞成的,是婆婆郭夫人。凤鸾底气下去三分:“对公主说过一回,我说世保才这么小,怎么能不见父亲。公主说,”她嗫嚅道:“说将军出征,家人留京!”
郭老爷子马上道:“我留京里,其实我也想去,不过路上远,你们肯定不让我去。”周士元很想说自己也留京,后来一想自己不能算,至少皇上眼里,自己应该不算忠武将军家人,只能算九族之一。
雪夜里大家闲谈的一个话题,让所有人有了谈话的兴趣。郭世保越到晚上越有精神,不时啊啊几声,再尿上一回以示自己的存在。
错开几间窗户,念姐儿和二妹在房里坐着,低着头小声商议着。念姐儿手里握着一个纸条,二妹还认不全,也看得认真,再仰起头问姐姐:“这是真的吗?”
念姐儿嘟嘴,一脸的揪然不乐:“我不瞒你,你可千万不能告诉母亲。”二妹拍拍胸脯:“当然不说,不过这是真的吗?”
她就要过七周岁生日,依然是稀里糊涂:“张家的公子,要和刘家的小姑娘定亲?他原本是和齐家的姑娘定亲?”
“二妹,你太小了,真不应该让你知道。”要十周岁的念姐儿埋怨的是自己。二妹瞅着她稚气的面庞:“可你只大我三岁。”她三根小手指比划着,咧开嘴问姐姐:“什么叫房里有人?”
念姐儿倒吸一口凉气,吸过才发现自己学的是别人。这是她相处好的几个闺友,小姑娘们无话不谈,念姐儿问过她们:“房里为什么要有人?”别人倒吸凉气,念姐儿深以为自己问得不对。
她从小生长在家里,父亲不在,亲戚们中房里有人有,不过没几个往大姑娘面前去。不是不知道,是一直很纳闷,问过母亲一回,把凤鸾乐了半天。本着不懂就问,却被笑的念姐儿放下没多久,就到了京里。
闺友们无话不说的时候,彼此会说家里的事,房里有人这句话,再一次被念姐儿问出来。现在二妹问,念姐儿也给她一声凉气。
二妹是糊涂,又从来是个处处不服气的孩子:“不能问吗?”念姐儿颦着小眉头:“房里有人,就是父亲多了侍候的人,”
“是丫头,我知道了,母亲房里有好多人,”二妹马上明白状。念姐儿笑嘻嘻:“不是,就是侍候多了父亲会疼她,我问过褚先生,先生说妾是侧室,母亲最大,”
二妹一听父亲会疼她,就要皱鼻子不喜欢:“父亲多疼丫头?我会打她!”念姐儿费尽唇舌解释了一会儿,她自己尚且不太明白,没有亲眼见到,只知道姐妹们都不喜欢。
有的人是家里有妾贤淑,也是一样的不喜欢。有的人压根儿就是不喜欢。带得念姐儿也不喜欢。
二妹跟着姐姐,现在也不喜欢。把这件事解释清楚,念姐儿把指间小纸条要收起来,刚一动,二妹问题又来了:“是刘家的小姑娘要给张家的公子当妾?那齐家的姑娘以后可以打她?”她扮个鬼脸儿:“看在齐家的姑娘和姐姐好的份上,我可以帮她打架。我最会打架,小王爷说,对了,”
她飞快跳下榻去,寻自己的弹弓:“小王爷说明天带几个活的东西给我打弹弓。”慌里慌张打了一回,喊她的丫头。
念姐儿对着烛火又看一遍,想为自己朋友齐姑娘掬一把同情之泪,奈何二妹让丫头打开房门,冷气呼呼进来,二妹还在高喊:“小鸽子,取我的弹弓来!”
念姐儿最后笑起来,笑嗔妹妹:“丫头不能叫小鸽子。”二妹的丫头名字,凡是她起的,都稀奇古怪。
郭家在纵容孩子们方面,也算是京里首屈一指。
第二天念姐儿去上课,二妹照例先在房里玩上一通,她现在打拳也好,打鸟也好,凤鸾都不再怪她,反而怂恿着二妹一早打拳,让自己想一想郭朴在时,一大一小身影在一处,二妹的独家拳法实在好笑。
每每挨几下,二妹才老实不打扰父亲。
褚敬斋进来,师徒坐下,当师傅地先问:“今天姑娘们可有信来?”念姐儿恭恭敬敬回答:“先生料得不错,张家小公子果然要退齐家的亲,要定刘家的姑娘。”
要是让郭朴听到这些话,不知道会不会剥褚敬斋的皮。要是问褚先生,他会翻着眼睛振振有词:“公子不纳亲,保不住小姑娘们遇到这样人,我当先生的,当然是教以致用。”
凤鸾多么相信他,郭朴多么相信他,情投意合的一对夫妻,不是没有考虑过女儿长大的事情,但是现在还小,十二岁再说不迟。
这京里的环境,让念姐儿提前开了蒙。
褚先生摆出高人架势:“大姑娘,你贤淑贤德,外面不贤的人多得是,处处要小心。”念姐儿和褚敬斋几年相伴,很有感情,她手托小腮帮:“要是,和父亲一样的人,多好。”
“像公子这样的人,千年万年难遇一个。”褚先生清咳一声,拍拍书:“今天我们学三十六计中第二计,前天学的一计瞒天过海,那刘家的姑娘已经用得很好,是不是?”
念姐儿佩服地点着小脑袋,褚先生更有得意:“今天我们学围魏救赵,就是分散敌人兵力。比方说那齐家的姑娘,给刘家的姑娘定一门亲事,也就是了。”
小小惊呼从念姐儿嘴里逸出来:“真的,”她想一想,似乎是可以。褚敬斋对她的惊呼不满:“大姑娘坐好,坐要端正。”
念姐儿嘻嘻一笑,收敛笑容坐直。褚先生满意时,再缓缓道:“刘家的姑娘和齐家的姑娘是表姐妹,所以才能瞒天过海,让张家的公子以为她是齐家的姑娘见到面,一直在来往。现在很好办,齐家要是有聪明人,给刘姑娘定上亲事,这就无事!”
他一拍案上响木:“三十六计说完了,我们来上课。”
课到中间,念姐儿趁褚先生出去走动散乏时,飞快写好一个小纸条,交给晚来的二妹:“帮我送到齐府去。”
二妹对于出门儿跑的事,从来不讨厌。又是姐姐交待的,她去回凤鸾:“让长平哥哥带我出去逛。”
长平跟着,凤鸾也是放心人。二妹一个人大摇大摆坐上车子,长平跟着,先装腔作势在街上逛一回,再大模大样去齐府:“我去看她们做什么,好回来对姐姐说。”
没到齐家门口,遇到程知节,认出来是郭家的车,欢快地叫一声:“二妹!”他和母亲汾阳王妃坐在轿子里,汾阳王妃点他一手指头:“舅舅对你说过的话,你都忘了!你过了年,就要定亲,不要再二妹二妹的!”
马车里欢快回出来一声:“小王爷,随我办事儿去。”汾阳王妃抿紧嘴,这都是什么话!有心说郭家的孩子不好,自己儿子先这么样!
程知节又欢快答应一声:“好,我就来!”见母亲面色不豫,程知节猴在她身上缠:“让我玩一会儿,我才陪你见过客,晚上还要见客,”
“记住了,你是小王爷,是个男孩子,那是郭家二妹妹。”汾阳王妃再狠狠交待,程知节答应着,如脱缰野马般出轿子,他新会骑马,披紧斗篷在轿后小马上,随着二妹马车去齐家。
汾阳王妃拿他没有办法:“人家的小公子都斯文得如女孩子,怎么我们这一个?”随她轿子的贴身丫头笑:“这是王爷的主张,王爷年青的时候,也不是斯文人。”
要是斯文,也不会误闯庵门,无意中见到长阳侯府的二小姐。
把儿子当斯文女孩子养的,比如公主府上,养大了只让廖大帅扼腕叹息,悔之不及。把儿子当男儿汉养的,比如汾阳王,只要有人跟,没有太多拘束。
到目前为止,不过就是爱和郭家的二姑娘玩,这在古代可以纳妾的制度下,不是什么大问题。
忠武将军家,不是系出名门,至少是个可靠家庭。
程知节带着几个人,好似郭二姑娘的一份仪仗,边走边高谈阔论:“我才养了一头鹰,还不熟,不能带出来给你看。父亲说我现在不能学熬鹰,其实我想学人熬鹰,弄不好就被鹰叨一口,你敢吗?”
“我敢,你取来给我!”二妹牙尖嘴利。长平跟着笑,二妹遇上小王爷,从来要占上风。到齐家二妹进去就出来,外面雪落遍地,见程知节身上不时积雪,从人给他拂去,二妹诚心邀请:“你要坐车里吗?”
长平重重咳一声:“嗯哼!”程知节愣一下,他和念姐儿一般年纪,大声道:“我今年才十岁,二妹七岁!”少年脾气上来,对身后的人道:“抱小爷下马,我要坐车!”
长平碰了一鼻子灰,在车外和跟小王爷的人左看右看打眉毛官司,大家心照不宣跟在车后。
车里说话声就没有断过,说了十几句全是打架打猎射箭弹弓,指着二妹说一句衣服首饰,那只有在家里夸自己母亲姐姐祖母的时候。
忽然声音低了,是程知节小声问二妹:“你去齐家有什么事,进去就出来,肯定送什么?”再小声问:“知不知道他们家有丑闻?”
二妹反问:“什么叫丑闻?”程知节小声道:“就是不好听不体面的事,齐家的姑娘,被人要退亲。”
“哦,我知道,我姐姐给她们出主意,嘘,你可不许说。”二妹扯扯程知节衣袖,把小拳头握紧:“我打人!”
程知节握紧自己拳头,怎么看都比二妹的大,和二妹碰了一下,外面就有人敲车厢问:“小王爷,车里暖和不要睡着了。”
长平不甘示弱,也道:“二姑娘,招待客人。”车里一没了说话声,又是两个健谈的孩子,不由外面人十分担心。
程知节送二妹回家,郭朴不在,他胆子大上不少,登门入室当了客人。和念姐儿几个人玩了一会儿围棋回家。
过上几天,常来拜汾阳王妃的人闲话,程知节踩了一身雪水来换衣服并吃东西,把外面的话听到耳朵里:“张家现在又不想退亲,倒是齐家一定要退亲。想想也是,齐家是女家,被张家小公子不懂事,当着人扬言要退亲,怎么能过得去?”
闲话无人不爱,汾阳王妃笑问:“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