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天凉好个秋 >

第6部分

天凉好个秋-第6部分

小说: 天凉好个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贫道还曾说过,小姐命格特殊,家人不宜过于关注疼爱,两位可还记得?”

这一次罗氏和林徽都没有说话,一开始,他们确实是按照长春道长说的做的,后来芯秋七个月后身体逐渐好转,从此没生过病,他们也就放松了警惕,难道芯秋这次生病跟他们还有关系?

长春道长接着说:“三小姐灾气重,身体虚弱,若继续待在家中,恐对她更不好啊!”

罗氏这时也算明白了丈夫他们的想法了,开口问道:“那道长的意思是让小女去寺庙,以避她身上的灾气?可是这里是她的家,道长为何说小女待在这里更不好?可是有别的事情?”

“这个…”道长面有难色,似有难言之隐,这事关乎林府内宅,他一个道士,实在不便多说。

“道长有话不妨直说”罗氏却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长春道长想了一下,决定还是说出来为好,“贵府三小姐与府中现有孕的那位姨娘相克,却与那姨娘腹中的孩子甚是相和……”

道长的意思是芯秋与刘氏相克?却与她的孩子相和?这是什么意思,罗氏左思右想也不得其解,“那为何非要秋儿避出府去?”难道就不能让刘氏避出府吗!

“夫人想的过于简单,那姨娘与小姐的妨碍并不是太大,况还有肚子里的那个可遮挡一下,最大的因素还在于小姐的身体……老道也是思虑周全才说与二位,最好还是将小姐送到南方的济源寺为好。”

“那要避到什么时候才好?”罗氏脸色灰败许多,事关女儿的身家性命,就算再不愿意,她也只能勉强接受。

“避过四岁方可。”

“家人或可同行?”

“千万不要,恐加重小姐负担。”

林徽没有意见,罗氏也抹着泪答应了芯秋远行,长春道长松了口气。

只那一个正在床上睡的昏天暗地、标准的无神论者的事件的主角,丝毫不知她已经被她一向讨厌的臭道士给编排着去了千里之外的济源寺。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今天的一章~终于发上来了~一个留言都没有,亲们难道就那么不喜欢吗?




7

7、第七章 。。。 
 
 
罗氏回了自己院子,坐那越想越憋气。

长春道长说芯秋与刘姨娘相克,这话她深信不疑,犹记得一年多前,那时她正怀着芯秋,因为是阔别九年之后又一次怀孕,她当时年龄已近三十,因此一直小心非常。

林徽对她很好,尤其是她怀上芯秋之后,他们夫妻二人都很期待这第三个孩子降临,那时她整日沉浸在蜜罐里,谁想一日酒宴回来,林徽竞领回来一个女子。

这女子就是刘姨娘,进门二话没说直接抬成姨娘,罗氏当时就气到了,她与林徽结婚十多年,夫妻感情融洽,啥时受过那样的憋气,所以她对刘姨娘很冷淡。

刘姨娘是从代王府上出来的,这样的女子又岂是省油的灯,她比罗氏年轻,比罗氏有手腕,也着实把林徽拽她那边去不少时日,同时也没少在罗氏面前秀她得到的恩宠,这一来二去罗氏没有与她争,倒与林徽别扭上了,夫妻二人进入冷战。

其时罗氏还不知道,林徽根本没有被刘姨娘所迷,他对刘姨娘不过是表面功夫,给代王个面子而已,可是他是个大男人,也不屑于跟妻子解释这些,就任误会一直发展。

罗氏怀着孩子,又伤心又气愤,竟然大病一场,就此伤了根本,等芯秋生下来后才一直体弱。

罗氏忍了一年,芯秋也避过了长春道长所说的劫,罗氏想着为女儿办个盛大的周岁,同时也给她定下名字,谁想又爆出了刘姨娘怀孕的事,直接而又响亮的打了她一耳光,让她心里不舒服又不得不忍下,之后芯秋就生病了。

开始她倒还没往刘姨娘身上想,那样问长春道长也不过随口一问,不过长春道长的回答到真证实了她的猜想,芯秋果然与刘姨娘相克。

可是为什么还说与她肚子里的孩子异常相和?刘姨娘害的芯秋这样,怎么能与她肚子里的孩子相和。

这事果然要细细思量才可以。



芯秋知道自己将要远行,已经是半月以后,就算是想说什么,也无济于事,因为她就是想说也说不出来。 

说起来芯秋现在也已一岁有余,可是语言系统却好像还没发展似的,有时觉得话就在嘴边,却吭哧吭哧的无论如何就是说不出来,她也试过自己的发声并没有问题,芯秋就想可能是跟自己的心里有关系的。

在现代那样言论自由的环境中待了三十年,她早已经习惯了现代的说话方式,现在突然把她发配到这儿,她很确定自己适应不了,至少是现在适应不了。

城外十里亭,所有送别的人基本上都是从这里分开的。芯秋无奈的看着抱着她一句分别的话也说不出的母亲,眼泪汪汪,两眼已经红肿,神情憔悴,一点也没有在家时那种养尊处优的雅致了。

这个女人是真的很爱她,芯秋心里很感动,但也仅限于感动。在家时并不是时时刻刻与她一起,短短几个月,芯秋也只能把她归到比较亲密那一栏里,现在又要离开,再过几年,芯秋都没有把握自己还会不会记得她的样子。

抬着胳膊去擦罗氏脸上的泪水,芯秋不忍心看她这样,想叫声母亲安慰安慰她,结果母了几次都没母出来。芯秋懊恼了,什么他母亲的,叫妈妈多好,这么简单她也就勉强叫了。

家里能来送行的都来了,三个姨娘两个姐姐在旁边也是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有几分是真假不知道,可是至少看上去她们都很伤心,二哥三哥基本没什么感觉,二哥还是一个娘的呢,也没看出来伤心,林府大家长林徽同志则是自己一个人跑一边去了,离的不算远,只不过一直背对芯秋,芯秋瞧不见他的脸,自然也不知道他是种什么态度。

结果一直到最后芯秋上车,全家人对于她的远行也只憋出了一句话,并且还不是对她说的,都异口同声的嘱咐月红妈妈:一定、坚决、必须的照顾好她。她真为她的这些家人犯愁啊!一个朝中大员,一个家中主母,居然把这好好的送别搞的不伦不类,悲催中透着简单。

跟着芯秋一起去南方的是月红妈妈和赵妈,当然还有把她编排出去的长春道长,因为要轻车从简,另两个也都是妈妈级人物,所以四人就勉强同坐一车了。

赶车的小僮拉开架子,马车就渐渐在烟尘中越走越远……

芯秋靠在赵妈怀中,不错眼珠的使劲瞪着那臭道士,她觉得自己的自控力正在持续的消失中。

好想踹他几脚,就因为他那装模做样的几句话,她就要以一岁稚龄被迫背井离乡,真是没有天理了。

可那臭道士自从上车起就再没转过头来。

车中沉闷,待的越久,芯秋越觉得愤恨的感觉难以消除,挣扎着从赵妈怀中滑下来,因她现在已能自己站立,赵妈并没过分的管着,慢慢挪到臭道士腿前,揪紧他的衣服稳住身子,抬腿便踢。

没想到此举反倒引起那臭道士的注意,小心翼翼的抱起腿边女娃。“你可是在怨我害你离家?”
芯秋自然不能回答,只还拿眼睛瞪他。

月红妈妈和赵妈自然也看到了芯秋的小动作,惊的睁大眼睛,似是不敢相信,才周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心计吗?

怕长春道长生气,月红妈妈赶紧解释:“道长莫放心上,小姐还小,并不是存心如此,她或可能是在跟您闹着玩呢。”

臭道士不理月红妈妈,还是认真看着芯秋,目光深邃,其中似是含有什么,却让人无法看清。

“不愿回答,看来你真的在怨贫道。”说完就把她递给赵妈,不再说话,转头依然盯车门帘去了。

芯秋默了,月红妈妈和赵妈也默了,看他刚才那态度,还以为他还得有后话呢,结果这事就这么完了?这人可真够怪的!

耗时一月,四人终于到了大齐国第二大城市楚州,直到这一刻,芯秋才算是感觉到了古代和现代不可调和的差距,那就是路况,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那简直不是人走的。

两眼昏花,四肢无力,正是芯秋现在的状态,反观真正古代的那三人,出力比她多,坐的比她直,却比她不知好了多少倍,感情这感觉还跟着灵魂跑呢。

济源寺位处楚州西南,在楚州最有名气的风景秀丽的锦盘山脚下,占地一百余倾,幅员辽阔,进入山门,寺中佛像林立,从南向北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观音殿,座座鸿伟大气,香火极盛,前来拜祭的络绎不绝。

济源寺虽不是大齐国最大的寺庙,却无疑却是最有灵气的,而有这种说法,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济源的住持空闻大师。

长春道长到了楚州也未做停留,直接出城去了济源寺。在寺中问清空闻大师的所在,长春道长亲自抱着芯秋出去,却强硬要求奶娘和月红妈妈留下。

芯秋无奈之下单独跟着长春道长到了空闻大师清修之处,经过小和尚的通报,两人一起进了屋子。

“大师别来无恙,多年未见,一向可好?”长春道长向大师行了一礼。

空闻大师还礼后才说:“道长有礼了,老衲一向还好,多谢道长挂念。”

长春道长抱着芯秋坐到大师对面,说道:“大师,实不相瞒,贫道此次来此,却有一事不明,想请大师一解疑惑。”

“道长不必客气,请讲。”

“大师看我怀中这女娃,可觉得有什么不对之处?”长春道长一说这话,芯秋心里一惊,难道这道士这么厉害?看得出来她并不是她?随后却又定下心来,有缘人也说这是她的前世了,应该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大师也仔细观察了一下,稍顷才说:“这女娃天庭饱满,双眼凝神,骨骼匀称,是个极有福气的,只一点,略显薄陷,恐命数不长。”

长春道长听大师说这些,面含认同之色,只不过话风一转,接着说道:“实不相瞒大师,贫道曾在她刚出生时为她卜过一卦,当时卦象显示,此女三月有重灾,就算侥幸闯过,也绝活不过七个月,贫道占卦从未失手,只此一女。”长春道长略停一下,才继续说:“月余前,贫道又为她占卦,却无论如何也占不出来了。”

说完这些就停下了,看着对面的大师。

芯秋直到这刻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来这儿,恐怕这才是主要原因吧!这个臭道士,自己算不出来她的未来,不甘心,居然一路把她拐来这儿,太恶劣了。

大师还是那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说道:“道长何必太在乎,这世间你我算不出来的又何止一二,这女娃命数七个月时已断,以后的路全靠自己走,算不出来正合乎天理啊!”

“多谢大师指点,有大师这一句,贫道才算是释怀了。只是这女娃身体依旧虚弱,贫道已答应她的父母,不知大师能否收留于她,助她度过灾劫?”

原来她误会长春道长了,他还真是为她身体着想才把她送来的。

“自然可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衲自当尽力。”

从大师那出来,芯秋觉得自己心里舒服了点,以后的路没有对错,不管怎样走,都会是她自己的人生,她觉得这还是比较能接受的。找到等待的奶娘和月红妈妈,跟着带路的小和尚,她们去了以后三年要待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周二的~~没有留言简直一点动力都没有~




8

8、第八章 。。。 
 
 
严格来说,芯秋和两位妈妈并不住在寺里。

在寺庙后院东北角,有个不起眼的小角门,直接连通后面的一个小院子,三间青瓦正房,两边各连着两间配房,不大不小,正适合她们三人住。

三人一起粗略的看了一下,基本是什么都不缺的,客厅布置一套普通的木头桌椅,虽不多名贵,但尚算整齐,西稍间是个小佛堂,供着个彩衣净瓶的观音菩萨,看案上的香灰,这儿是每天都有人上香的,东稍间则是个卧房,一张大大的木头架子床,被褥齐全,靠北面的窗子下面还有个单人的卧榻,到好像真为她们三人准备的一样,只不过看这些家具磨损程度,这儿曾经有人住过,时间应该还不短。

除了能通向寺里的角门,在西边配房旁边还有个单独出入小院的门,整个院子即可以说是独立的,也可以说是寺里的偏院。

送她们过来的小和尚跟在她们身后,不停的给她们解释:“两位女施主可还满意?这院子虽小,但如果只有三位应该是够住了。”

“多谢小师傅了,我们主仆三人来的匆忙,也不曾准备齐全,全赖大师多方照顾,这点银子就权当我们孝敬的香油钱,还望小师傅平时多照应了。”月红妈妈一边道谢一边拿出来二十两银子递给小和尚。

小和尚接过银子说:“多谢三位施主。还请三位施主不要见怪,因寺里不方便留宿女客,才让三位住到这儿,这院子虽也是属于寺里的,但西边有小门能单独出入,与寺里联系并不大。”

月红妈妈略微一想,就明白了小和尚话中意思,“但凡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