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767部分

重启大明-第767部分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那里。会不会有许多好玩的玩意?”不满十岁的克里斯蒂娜,冲着伊莎贝拉这么发问。这个问题自从得到授衔以后,她在心里藏匿了许久,但她不敢向招娣发问。

招娣和那个排。在巴黎,背地里被称为“波塞冬的寒冰卫士”。他们的冷漠就象盔甲,把自己包裹起来。那种生人莫近的感觉,比他们在一个月里。于四十七次决斗里杀死四十七人,更让人不寒而颤。

是的。决斗,大家都认为,新罗马帝国要完蛋了,但毕竟那是一个帝国,那是无敌于海上的波塞冬的国。能打脸的话,以后也是自己的一项资本。所以酒会、舞会的宴请极少;决斗的请求,很多,多到每天不止一桩。

招娣拒绝了所有的舞会邀请,接下了所有的决斗。

然后她和那个排的士兵,用巴黎人的话来说:“不论是轻松杀死对手,或是在对方杀死自己之前,杀死对手,他们都没有得胜的喜悦,没有面对生死的惊恐。他们从不欢呼,这就是波塞冬的寒冰卫士。”

而丁一对此则是极为愤怒,当招娣回到士麦那之后,包括那个排,都受了他的训斥:“十三人轻伤,四人重伤,一人在向马赛前进时牺牲,一人在返回的航行中牺牲!这就是你给我交的答卷!我给你的任务,包括了接受四十七次决斗吗?”

因为巴黎也有短火铳的,按规则,决斗双方;各自拿枪背靠背,双方各自走出等同的步数,才能回头开枪。牺牲那两名士兵,就是对手并没有按决斗规则,提前偷步开枪了。

其他四人重伤的,大致也是如此。

不过他们在中弹之后,依然用左轮击杀了对手。

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和医药,所以就算中尉的本职是外科医生,仍有两名士兵,没能捱回来。

“让他们嘲笑好了!不论是嘲笑我,或是新罗马帝国!大炮都压倒一切的嘲笑声!为什么要用生命去冒险?为什么要去接受那决斗?不,什么见鬼的面子!你要能让他们活过来,我他妈的宁愿去巴黎街头舔对方的靴子!”

“士兵可以死,但士兵不应该这么死!”

面对丁一的狂怒,招娣和那些士兵,齐刷刷地跪下,他们说:“愿为陛下效死!主辱臣死,百死而无悔!”

丁一愣住了,他没有想到会这样,他走上前,一个一个地把他们搀起来:“你们在做什么?你们为什么从军?你们为什么会跟随着我,飘洋过海,来到这里?什么狗屁主辱臣死?皇帝不过是一个名词而已!咱们来到这里,为了华夏文明的延续,不是为了我丁某人啊!”

他喃喃地说着,全然没有面对诸国使者的强硬,也没有面对京师朝廷大佬时的气度。

人心里总有柔软之处,他的柔软之处,便在这行伍里。

便如他所说的,在行伍里,他总能找到让他心安的感觉。

中尉和士兵,都能感觉到丁一那种感情;但丁一也能感觉得到,他们炽热的信仰。

当丁一挥手教他们退下去时,招娣跟那二十几名士兵,低声地说道:“唯粉身以报。”

“唯粉身以报!”那些士兵纷纷和应,他们的眼里,大都噙着泪光。没有人会觉得丁一这样失态,有损威严。他在意这些士兵,他视他们如手足兄弟。于是,他们愿意为他效死。

是的,一点当家作主的觉悟也没有,从这方面来看,丁一的思想教育是完全失败的。

但从对军队的统御上来说,他便是军魂,他就是军心。

而在司令部里,刘吉却就得到了丁一的命令:“刺客、雇佣兵、杀手,不要用我们自己的人动手。把命令发布到巴黎,安排五十万两银子的经费上限,我要那六个不遵守规则的家伙,付出代价。”

“先生,他们都已经死去了。”

“这不够。”

“是,先生。”

丁一的脸色很冷:“如果你觉得,我为了四名士兵这么干,有点大动干戈的话,你可以找一个理由说服自己。”

刘吉长揖道:“教彼等诸夷知晓,犯我强秦,纵身死而不宁!”

“秦?”丁一听着有点没反应过来。

“泰西大秦本是华夏对罗马古称,弟子以为,已得士麦那诸地,当定都,当立国号。”

其实所谓泰西大秦,丁一的印象里,似乎也并不专指罗马。但这当口却也没有必要去较真。丁一听着点了点头,对刘吉道:“这事你行文到苏伊士总督衙门,几内亚,雅典等处,询问一下大家的意见,定个章程上来。”

立国定都,的确已是确不容缓的事了。

只有定下来,才能让跟随着丁一到西方来的士兵、士麦那和其他诸处的民众,有一个归属感。不然和现在一样,到底这个团体叫什么?罗马吗?还是拜占庭?丁一给诸国君主的信件,也都是用的私章或是大明靖海郡王的大印。所以刘吉提出的立国,倒也不全是为着自己升官,是真的有这么个必要。

而在这个征询丁一麾下各方意见的过程里,克里特岛宣布脱离威尼斯,投向丁一。

过程就是风起云涌的人民战争,淹没了克里特的所有贵族。

在夺取了政权之后,刘吉派出的政工人员和李东阳派出的两名举人,开始了土改分田。

好了,一切完毕之后就有了一个问题:谁来庇护克里特岛?谁来庇护他们分到手的田地?

当然这个问题,是被刻意提起来,毕竟无论那两名举子,还是刘吉派去的政工人员,都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里,占着一个主导的地位。甚至,起义军的那些冷兵器装备,其实大部分也是从埃及这边过去的船只提供的。

于是克里特人选举出来的几名领袖,很快就得出一个结论:波塞冬。

这让欧洲诸国无比震惊,感觉到不可思议,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是真实的。

但并没有让欧洲的主流意见有什么改变,甚至连威尼斯人也没有什么反应,连派来向丁一抗议的使者都没有。因为大家都在等待,都认为丁一会撤回华夏。

穆罕默德二世也没有再向士麦那集结军队,也根本没有打算向雅典和塞萨洛尼基进军。

用穆罕默德二世的话说:“帝国的士兵尽管众多,但没有必去做无谓的赴死。”

没有必要,他也认为丁一的撤离,是马上就要到来的事,撑不了太长的时候。

特别是丁一没有同意安茄的玛格丽特的求见,只要派人授予称号和装备,更是显得外强中干:“波塞冬已经开始在把自己抽离欧洲的事务了,否则的话,以他的性格,这种可以瓜分英伦三岛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

第七章风萧萧(十四)

“陛下,教皇想请问您是否还愿意按之前约定履行诺言?”这是庇护二世派来的使者,向丁一提出的问题。并不见得庇护二世对丁一特别有信心,而是他在整个欧洲,都已经很难拉起一支实际存在的反奥联盟。

而丁一是唯一正面回答过庇护二世的君主,并且承诺了出兵的人数,集结的地点。

所以就算西方对于丁一都是极度不为看好,教皇仍然派出了自己的使者,来找丁一,希望能兑现许下的承诺。使者其实自身都不看好这次出访,他很清楚,整个西方上流贵族圈子,都管他这次出行,称之为“溺水者的稻草”。

不过对于无计可施的教皇来说,他倒是表露出诚意的。

例如这使者先前呈上来,册封贞德为圣女的文件。

又如现在这使者,很无奈地苦笑着说出的话:“陛下应教皇所请出兵,教皇愿到士麦那,为陛下这样的圣徒亲自施洗。陛下,这是教皇临行之前的原话。”

丁一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对方的意思,可以说,庇护二世也不是个简单角色。

他穷尽所能地组织反奥斯曼联盟,为此拿出了他所能拿出的东西:册封丁一为圣徒。

“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圣徒是指一些已经死去、如今与耶稣基督一同在天上的人;他们在世度过圣洁的生活,有高尚的德行,死后被教会册封为圣徒。”丁一向着使者这么问道,他的脸上有着从容的笑意。

但面对他的使者,却有一种被看穿的战颤。

以至于先前准备好的话语。一时都很难流利地说出,只能强笑着道:“陛下。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男爵,不是教廷的牧师。更不是红衣主教。宗教上的问题,我并不太懂,毕竟只有因信而知,没有因知而信。教皇的原话便是如此,想来在这信里,应当有详尽的解释。”

教皇的信里的确有详细的述说这个问题,并且阐述了很多的宗教上的道理,以证明册封丁一为圣徒,与教义并没有冲突。

圣徒。听上去跟丁一似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一个连洗礼都没有做过的东方人。

但事实上,如果教廷铁了心要来办这件事,却就不见得不能够办得成。

而这个称号对于丁一来说,有没有意义呢?

刘吉是认为很有意义的:“景教自唐传入,先生便是信了,也是无碍的。”

他会这么说,是因为他后面分析的利害关系:“蒙元鞑子西进,于欧洲称之‘黄祸’。今我立国,虽有大秦传承,然后在有心者操纵之下,未必无黄祸重来之调再起。若先生领了这圣徒的名号。则与泰西君主无二,料应能其戒心消弥。”

“不。祐之,有些事是不能从权的。我并不抵触天主教。但信就是信,不信就是不信。”

“若是一个人。连自己的信仰都是为了利益而改变,那还有什么是他必须紧守的底线?”

丁一的倔强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其实刘吉所说的景教。数十年后就被天主教会称为异端的,因为景教不单是不承认玛利亚为天主之母;不承认罗马教派所谓死后涤罪说,而且崇拜祖先。并且它基本华夏化了【四福音书的作者,均改以“法王”称呼:马太是明泰法王、路加是卢珈法王、马可是摩距辞法王、约翰唤成瑜翰法王;教堂叫作“寺”;大主教叫“**王”;教士自然叫作“僧”。上帝的称呼则取叙利亚文alaha音译,叫作“皇父阿罗诃”,亦有按道教规则以“天尊”称之者。】连经文都按照儒家经典《中庸》的格式撰写了。

如果丁一要受洗,祖宗拜不得吧,封禅祭天不得吧,总之,一切华夏的传统习俗,基本就要抛弃的了。对于刘吉来说,他觉得无所谓——刘某人这号人物,真是不论生在哪个时期,这都是必能当得大官的角色。表面一套该怎么弄就怎么弄,有利益就好;私底下爱怎么干就怎么干。

但丁一不成,这可以说是丁某人致命的弱点。

他回复教皇的使者是这么说的:“我不方便受洗,但如庇护二世一定要认为我是圣徒,当然我也不会拒绝。”这听上去自相矛盾的话,使者也不敢多问,记下之后就去回复庇护二世了。

教皇对丁一这个回复,并没有太多的不满。因为随着使者回来的,还有二千人的马木留克骑兵,由爱琴海舰队运载到安科纳港口集结待命。教皇的亲信去看了,那都是精锐的部队,跟教皇自己杂凑而成的军队,完全两回事。

法王和教皇的不和,就不必提了,主要是彼此不是一条心的。

教皇所关心的宗教侵略,法王关心的是国家利益。

所以,当整个欧洲都唱衰丁一的时候,罗马教廷那边,却在商讨什么样把丁一弄成圣徒。

二千马木留克精锐,这已是一个足够的诱惑,可以预见,如果能满足丁一的要求,更多的军队是可以期待的。

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对此倒是没有怀疑:“波塞冬要离去了,他不可能带着这些人马回到东方,成本太大了。据说,在那流着蜜和奶的东方,和许多的士兵都忠于波塞冬,只要他的大旗树起,就会有无数的士兵聚焦。就算这传闻只有三成是真的,他也不需要带这些马木留克仆从军回去。”

“那么,埃及的女法老王尽管已经不太得到他的宠爱了,但终归是他的妻子。他要佑护女法老王,就必须在欧洲留下一支力量可以牵制穆罕默德二世!庇护二世毫无疑问,是最坚定的反奥斯曼者,所以他把军队赐与教皇。这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

不过路易十一对此也是有想法的,所以他接见了留在巴黎的萌娘骑士团。

在接见之中。他隐晦地向伊莎贝拉表达了一个信息:如果丁一离开西方,法国愿意和埃及结盟。并且他提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丁一的长子见堃,作为王国的联姻。

“万能的蜘蛛,名不虚传啊!”当丁一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笑起来。

所谓万能的蜘蛛,就是路易十一的绰号。

他诡诈、机智、老练,利用继承权和外交作为手段,软硬兼施,纵横捭阖,以达目的。

这边在跟奥斯曼谈联盟呢。这头就表示法国可以跟埃及结为联盟。

而且路易十一他是保留着他父亲建立的常备军,尽管他看起来很弱势,但一旦他出兵,很少有失败或空手而归的。勃艮第公爵、伯爵领地,皮卡迪,布洛纳,安茹,曼纳和普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