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655部分

重启大明-第655部分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总算开始登陆抢滩了。丁一自然不会给朝鲜籍士兵配发火器,他又没有疯掉了,至少目前的大明,还没有底气,可以毫无忌惮地使用外籍兵团。所以外籍兵团的配备,要比团营改编的师,更低一级。

不过对于朝鲜士兵来说,他们已经很满足。

长枪兵能得到低碳钢淬火的枪刃;刀盾兵能得到熟铁锻压出来的鸡胸甲——只有前胸是金属,后背是皮革。也就是如果他们转身背对敌人,那将得不到防护;至于弓箭手则几乎搬空了全罗道和汉城左近都护府的库存。

已经算是武装到牙齿了,对于他们来讲。

“派通迅船,命令苏欸及其率领的团部,在建立滩头阵地之后才允许他们上岸!”丁一在甲板上,举着望远镜看着几十艘冲锋舟的前进,马上对传令兵这么下令。

很明显苏欸想带领着都是由荣一团和警卫团老兵组成的团司令部、后勤部军官,统同大约三十名久经沙场的精锐官兵,装备着步枪和左轮的老兵。抢先上岸建立滩头阵地,以免朝鲜籍的新兵,在抢滩时遭到太大的损失。

“先生,只要能打赢的话。苏叔这么做似也无不可。”刘吉低声地在边上进言。

丁一没有放下望远镜,只是也压低了声音:“也无不可?如果当你面对倭寇时,你希望枪膛里有一颗子弹。还是有一个朝鲜籍新兵?我绝不讳言,对我来说。我选择前者。”

刘吉听着,立时明白过来。拱手笑道:“弟子谨领教诲。”

其实他明白的意思,跟丁一这话本身还有区别。

丁一是认为,得让新兵接受沙场的磨练,这可以让他们快速地成长起来,哪怕会因此带来一些挫折,也是必须承受的事,否则的话,现时一个朝鲜籍士,还不如一颗子弹可靠。

但刘吉的理解,却成了:一个朝鲜籍士兵,还不如一颗子弹有用,他们的定位,就是炮灰,绝对的炮灰!所以必须拒绝让苏欸为了这些炮灰,去浪费哪怕一发的子弹。

“祐之,刀不磨不快啊。”倒是边上李秉这么对刘吉说了一句,看起来,他倒是能真正理解丁一的意思,在冷兵器战争里,能打赢游牧民族的统帅,对于军略上悟性,那真不是刘吉可以相比的。

一场在丁一预料之中,乱糟糟的抢滩登陆就这么开始了,有三艘冲锋舟在还没靠岸时就因为划浆不协调而翻船了,船上那些身着半边鸡胸甲的朝鲜士兵,有十数人就这么被淹死。甲胄必定是有重量的,对于水性不好的人来说,披甲落水,绝对就是死亡。

付出了非战损的十几条性命,外籍兵团第一团终于开始登陆。

让丁一没有料到的是,他们居然成功了。

除了落水被淹死的十几人之外,外籍兵团第一团的一营,没有再付出什么代价,就这么成功登陆,并开始建立滩头阵地。然后其他三个营也陆续上岸,早在边上等着的团部,也终于得已上岸。

对马岛上的倭人,直到第一团建立好完整的滩头阵地,挖掘好了工事,才召集了人手,派了几个使者去滩头阵地,如果谈不拢的话,就准备把外籍兵团第一团赶下海去。

“动作太慢了。”丁一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他说的不是第一团士兵,而是倭人。

这是绝对不可能谈妥的事情,于是倭人也开始集结,手持长竹枪的足轻,持武士刀的武士,还有骑着矮马、身皮漆得极为漂亮的竹甲的将领,他们开始用比外籍兵团第一团,更加杂乱的阵势,发动了对马岛上第一次冲锋。(我的小说《重启大明》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二章明敕星驰封宝剑(二)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启大明》更多支持!

日式射手特有的短射程大箭,对于非铁甲的目标,是有着可怕的杀伤力,但这也就牺牲了射程,所以他们向两翼展开,以其贴近大明外籍兵团第一团,达到足以杀伤的距离。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丁一早就遇过斯波义敏的部队了,早就对他们的武器装备有所了解。

所以没有等倭人的侍弓兵射手到达他们所需要的距离,大明外籍军团第一团的弓箭营,已经开始第一轮抛射,应该说,第一轮的抛射还算整齐,但第二轮开始,就很凌乱,第三轮?连弓箭营的正副营长都放弃了指挥,自己扯下弓开始加入乱射。

因为第一轮抛射之后,严重地创伤了倭人的正面部队,对方有好些持着长刀的武士被命中,不得不纷纷撑起从后面递过来的盾牌,可以说这一轮抛箭完全地压制了倭人的势头。这让弓箭营的士兵开始失控,不是恐惧,是兴奋,但没有谁去考虑,为什么能造成这样的战果,至于团指挥部所强调的:“抛射三轮之后,保持队列间距,向后转,退出队列后方。”根本就没人去理会,连队列中人和人之间的间距都乱了。

这下不单单是按作战计划,要从间距中穿行而上的刀盾兵,根本就无法上前,连等着弓箭手下来之后。上去补位的长枪兵,都一样被堵死在那里。而被堵住的刀盾兵开始咒骂前方的弓箭手。这让前面的弓箭营,开始下意识地向前挪动。认为这样能给后面的袍泽让出空间,至于对面的倭人?至少在现在来看,弓箭营的朝鲜籍士兵,觉得就算只有他们弓箭营,也能将对方打败!

“外籍兵团第二团,准备登陆。”丁一透过望远镜,看着形势“一片大好”的战况,果断地向传令兵下达了命令,“告诉赵二虎。只要他能稳住滩头阵地,外籍兵团的骑兵营,会随后补给他。”

赵二虎是原先跟着石璞去广西、又投了丁一的边将赵辅的家丁,现时赵辅跟着许彬在埃及挖运河,赵二虎倒是入选了警卫团,这遭放出来当第二团的团长,不过终归是边军出身,对骑兵营是情有独钟。

“先生,倭人也是杂乱不堪。混战之下,这朝鲜兵未必尽墨。”得了个望远镜的李秉,看着战局,却是这么对丁一说道。因为日本人的军阵的确也是乱成一团,“若倭人弓兵出阵前对射,不至如斯。”

他的意思就是侍弓兵站到前面来。哪怕射程比外籍兵团第一团弓箭营稍短,也不应该被这么压制。

丁一听着点了点头。李秉是有见识的,不过这个年代。华夏就算能战的统帅,也很少有去研究日本人的战术,更多是放在草原那边,地理位置使然。

而实际上,在倭人的军阵里,站在最前方是一种荣誉,就是最精锐,最敢战的武士,才有资格站在最前排,哪怕到了火器传入日本,火铳手也是在前排打乱敌军的队列之后,就退开让精锐武士去冲锋的。

还没等丁一跟李秉解释,倭人的反击就开始了。

因为外籍兵团的弓箭营,脱离了滩头工事,在新兵眼里,那几条壕沟,边上几堵用挖沟的土拍起来的矮墙,而是几块岩石数簇树林,似乎除了影响他们的视野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意义了,所以在后面刀盾兵的咒骂里,他们轻松地抛弃了这些工事,以一种大无畏的姿态,去面对敌人。

于是刚刚被压制的倭人侍弓兵,发现弓箭营进入了他们的射程,而且,从两侧列阵的侍弓兵,形成了天然的交叉火力,只射了一轮倭人特有的大箭,三百多人的弓箭营,就有近二百人当场倒下,就算没有死去,一米的大箭贯穿了躯体,还能有什么战斗力?弓箭手可没有披甲啊。

紧接着倭人的侍弓兵,第二轮的齐射倒是战果寥寥了,因为弓箭营残余的士兵看着身边袍泽的惨况,他们崩溃了,恐惧,如同方才的激动与兴奋一般突如其来,他们逃离了阵地,推掇着后面的刀盾兵。

因为先前的狂热,让弓箭营没人理会队列间距这个问题,所以在他们后面的刀盾兵,自然也见针插针往前挤,当然也就不可能留下什么通道让他们可以退下来,混乱,绝对的混乱。

但倭人并没有留给外籍兵团去平息混乱的时间,骑着小矮马、披挂着漂亮漆甲的倭人将领,马上就下达了冲锋的命令,那些高举着长长太刀的武士,带着手持竹枪的足轻,疯狂地向明军滩头阵地扑来。

毕竟是倭人侍弓兵那种大箭都能齐射的距离,步兵冲锋,也就是几息的时间罢了。

“先生见微知著,学生钦佩。”李秉长叹了一声,到了这个时间,他自然也看出了问题,而愈加佩服丁一在战场上,已方占优时,就已看出败迹。

而刘吉军略上的弱势真就是开口就露怯:“迂斋过了吧?后面还有三个营呢!”他指的是外籍兵团第一团,在弓箭营后面的刀盾营、两个长枪营。

李秉笑了笑,根本就不屑去跟刘吉进行军事上的讨论。

这时第二团已在赵二虎的指挥,开始登上冲锋舟了,不过他们就没有第一团上冲锋舟那么雄纠纠、气昂昂了,死人啊!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了三个月的同袍,就这么死在滩头上啊,谁不胆寒?

不过这可不由得他们了,通过新兵结业考核之后,都是签了合同的,战场上不服从指挥,就是杀头。丁君玥其他不提,杀人这一节,倒真很有丁某人的传承,那是毫不手软的,左轮一拔,领着充任宪兵队的老兵,当场在运兵的大福船上,就撩倒了二十多个。

李秉看着向丁一请命:“先生委任学生参谋处副处长之职,提督军纪事乃学生职责,还请先生容学生前去调停。”丁一听着也点了点头,虽然丁一本来的意思,是让他监督四海大都督府自己的军兵,外籍兵团,至少在目前来说,丁一还不认可,他们能称为明军的一份子。

但的确军纪这事是给李秉去操持的,他要连外籍兵团都去管,当然也无不可。

李秉搭着通讯船上了大福船,那些外籍兵团的士兵看着这宽袍长袖戴着乌纱的官员过来,顿觉是自己的救星,有人痛哭涕流,有人膝行过来抱大腿,特别是当李秉对丁君玥说了一句:“这样杀人不妥的,上天有好生之德。”

这就更让那些被按跪在船舷,准备直接枪毙之后踢下海去的朝鲜籍士兵,如同黑夜里看见了光亮,挣扎着冲那李秉磕头。却就听着李秉对丁君玥说:“不教而诛谓之虐,这样,先割耳,若不愿往,再割鼻,仍不愿往者,再杀不迟。”

这几个月里的新兵训练,因为要入大明军籍得考大明官话,所以这些朝鲜籍士兵,多少是能听懂一些明话的,要是李秉引经据典倒也罢了,这么直白的割耳割鼻,真是不难听懂。

于是脑子转得快的,已然拍着胸膛改口:“愿往!愿往!”得了吧,上去抢滩不一定会死,再不去可不是死,是零碎地死,谁也不是二愣子啊。

不过这时候丁一所在的旗舰上,又发来了旗语:“第二团暂缓登陆。”

李秉举起望远镜,映入视野之中的,是雪亮的太刀,长长的竹枪,如风卷残云一般,已然跟第一团接触在一起,那百余残存的弓箭手,大半已然被砍倒了。不论是长长的竹枪还是雪亮的太刀,足以对无甲的弓箭手,造成致命的伤害。

而刀盾兵的阵型也薄了许多,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不见了,不见了的人当然不会隐形,那是被砍倒、撩倒之后,被敌军踩踏而过,基本上不死也是重伤了。正常来说,竹枪和太刀,对于鸡胸甲是很难造成什么伤害的,何况他们手上还有盾牌,只要队列齐整,怎么也不至于如此,但因为前面弓箭手的缘故,刀盾兵根本就没有队列。

而更加可怕的,是有许多人害怕了,扔下刀盾,转身而逃。

他们后背可就没有铁甲的防护,竹枪也许不一定能捅穿皮甲,太刀绝对可以劈得开的。

李秉看着叹气:“兵败如山倒,莫过如此!”但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丁一会下令,让第二团暂缓登陆?这是必败的节奏啊!难道丁一觉得,这些朝鲜兵如此无用,让他们死光好了,免得浪费粮食?救回来还得给他们医治?

他没有在阵地上,没有听见那混乱里的呼吼:“犯大明天威者,杀无赦!”尽管人数不多,但那声音,象是永不退让的礁石,无论如何汹涌的波浪,也无法使其退却,它便峙立于此,孤独而坚硬。

但在望远镜里,李秉还是看到了一杆旗,不是外籍兵团第一团的军旗,是一面小小的三角战旗,被缚于外籍兵团第一团的军旗上方,上面有一个字:明。

尽管三角形的小旗,连风中招展都做不到,但它极骄傲,极倔强,在杆头。(小说《重启大明》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二章明敕星驰封宝剑(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