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617部分

重启大明-第617部分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士出身和不是进士出身的鸿沟,就在这个上面,不是进士出身的,是很少有可能当上首领官的。

“此话当真?”王公子原本倒也是看上那几位在丁一身旁的玉人,但此时已然完全不去往这方面想了,连眼光之中也全不在那几位侍妾脸上流连。除非真的是色中饿鬼,或是要动到自己的女人,要不然的话,权力和事业,总归会比美色更加让人兴奋。

特别是王公子这种人,尽管他也考中了举人,算是个小学霸,但正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小学霸,才知道要进士是如何之难!他父亲严州同知,也是举人的出身,干了几十年,官场上人脉也是不俗的,能力也颇为出色,要不然他刚才也不敢陪着丁一说话,全不顾李大公子尴尬。

可是又如何?不是进士出身,正常来讲,就是当不了首领官!

不服也是没用的,当然一个半个是有,例如杨善那样的,算是运气和官路真的很顺了,虽然他也没被放到地方去当布政使或是知府,但至少在部院还是能当上正卿,这很不错了,因为他站队站对,靖难之役,他是站在燕王也就后来的明成祖这边的。

除了皇位轮替时站队沾光的,或是极个别的因素,否则不是进士,有能力?那就县丞、主薄、通判、同知之类,慢慢玩吧。反正不论是县是州是府,要当上首领官,那是难上加难。至于入阁?那别想太多了,会把自己想出毛病的。

要不然当年丁某人为何坚决辞官,重走科举路?当然他有恃无恐,知道就什么不干,过几年英宗出来,这念旧的朋友,怎么也会拉他一把。但其中一部分原因,也就是在大明官场混,不能进士出身,从布政使到府、州、县等等的首领官、中枢的六部尚书、阁臣,那是全不用想,老实去当千年老二吧。

所以王平之很熟切,丁一还没回话,他主动又加了一句:“咏之兄,小弟不才,春闱考了两次,都是名落孙山,虽然家父意下还是教小弟再去考,但看怕进士是无望的了。兄说四海大都督府,愿去海外任职者,可以举首领官?这是要进士出身吧?”

事关仕途,他不得不仔细。

丁一笑了笑,刚要开口,刚才丢了脸的李大公子在边上冷笑道:“王世兄,你就等着上当受骗,这年头,托辞自己有诸般关系,骗取钱银的骗子,也不是一桩两桩,只是大家都知道丢脸,不敢公诸于众。你倒好,这边严州士林诸位看着,哈哈,日后此事宣扬开去,王世叔想来是脸上很有光的!”

王原听着愣了一下,这当口他还真不敢还嘴,评论诗词,他自然敢表态,因为好与不好,丁一的词摆在那里,那是很明显的优劣,真是稍有点阅历的人读上一遍,都能有个答案,他怎么不敢表现出对丁一的亲近?单是随着他和李大公子出游的歌伎,回了严州府之后,必会把丁一这词传唱开的,他自然是不畏的。

但李大公子说的骗子这一节,倒就让他背上发凉。

面前这位丁夫子,说的话可不可信?到底是不是骗子?要真当这么多人受骗,那怕在严州,至少得大半年抬不起头来。

这时那刘姓地主和几位李大公子的帮闲,就在边上嘲讽道:“丁夫子还能知道四海大都督府的章程?别说你姓丁,容城先生也姓丁,是远亲吧?”边上刚才还安坐着的士子,更有拍案而起,戟指丁怒骂道,“这话今天放在这里,丁夫子你敢说和忠国公有亲,学生就敢撕了你的嘴!忠国公的大兄早逝,就只一人,便只有征北伯和他嫂嫂拉扯着长大的!”这位看怕还是丁一的崇拜者,对丁某人的家世了解得清爽,也正因为如此,他方才如此气愤。

丁一抬了抬手,示意他们静下来,有几个不肯闭嘴的,诸如刘姓地主,那是恨不得咬下丁某人一块肉的,哪里肯消停?丁一却是冲着李大公子,向刘姓地主指了指道:“大公子似乎不单诗词不太擅长,驯养犬畜之道,似乎也不怎么样啊。”

李大公子听着颇觉丢脸,操起边上盘子砸了过去,才教那刘姓地主消停了。

“四海大都督府的章程,是要考核的,也就是有着举人身份,又想出任首领官,那么,报名之后有半个月的培训,连同你要带去赴任的三班差役、六房书吏、都是要接受培训之后,进行考核的。考不过,不好意思,那你得出钱了,你带的人在培训期间的花费,培训的费用等等,是得掏银子的;考得过了,那不单不用你掏银子,四海大都督府会派舰队护送你去上任,还会酌情给予一些火器装备等等……”

这时李大公子却就突然问道:“慢着,你这么说,听着也是在理,只是如何知道,你不是骗局被识破,编话来诓骗我等,以求脱身!”

刚才被丁一所吸引的那十数名老少举人,也纷纷用着狐疑的眼色瞪着丁一。

刘姓地主又得意了:“丁夫子啊,你老老实实把侍妾送与老夫,何来这样的事?何苦来着?一个谎话接一个谎话地编,这倒扯到忠国公他老人家头上去,老夫看看邓明府这番却是如何为你脱罪!”

第十章依红傍粉怜香玉(六)

他说着,极为幸灾乐祸地冷笑了起来,还加着一句:“忠国公那是什么人物?大明的架海金梁、擎天玉柱,丁夫子,不怕实话跟你说,出了这镇子,老夫便派家人南下泉州,去那船舶司的四海大都督府守备处出首!教你恃才傲物,终是坏了自家的性命!”

丁一微微笑了笑,那是根本就懒得去理他。

在淳安和这厮来往,本也没把他当个人物看,要真在江浙弄出个侯大苟的计划实施起来,刘姓地主这份量的,还排不上挨刀的份呢。丁一接触他,是因为要找一个切入本地士林的圈子。若是由着邓廷瓒来引见,那还不如亮出身份呢。

只是因为着要找这么一个不着痕迹的机会,丁一才会与这厮应付,此时显然目的已达成了,丁某人得多闲才会去理会这厮?所以根本就不理会,提起酒杯起身来,左右一示意:“请。”座间的士子,都纷纷持杯起身,与丁一遥遥相敬之后胜饮了此杯。

“要随汝海外赴任的人手,六房书吏的,至少要通文墨;三班差役的,至少要身强力壮。若是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书吏,风一吹就要倒的差役,那去报备,必是过不得关,到时被乱棍打出来,平之兄却就莫要怪我了。”丁一闲闲与王原述说,如何去报备为成海外殖民地的首领官,对于下属又有什么要求,大致什么样的考核标准

愈听着他说,王原的眼神都直了,愈是着迷其中。

因为这细节一拉扯出来。更加让人明白,丁某人不是在唬人的。

这当口。不单是王原听得入了神,连原本过来挑衅的那些个举人。都用心地听着。

人是有需求系数,与衣不遮体的乞丐说起人生三不朽,正常来说,乞丐会觉此人是失心疯。他想着的是如何果腹,如何活下,什么见鬼的三不朽?

有没有例外?有,当个小亭长,见着始皇帝车驾,“嗟乎。大丈夫当如是!”;卖草鞋想着中兴汉室;当和尚想着驱逐鞑虏,光复神州。到大明这里,几千年,也就这三位了。

其他的,伐纣的本就周国之王、春秋崛起本就是诸侯的底子、始皇帝本就是秦王、汉武传下来的位子又有文景之治、汉光武也是宗室其父更有百里侯的底子、晋代司马本是魏朝重臣、唐太宗生来就是大隋数一数二的门阀公子、宋太祖原就是大军头……真的除了那三位,就没例外了的。

到了举人这里,不是农夫,不是村妇,对于能不能进士。进士到底有多难?

没有人比这些举人更清楚的了。

但他们不甘心啊,中了举以后,就有依附在他们名下的土地,衣食怎么说也是无忧的。

有秋风钝秀才。可听说过秋风钝举人?那是没有的事。

物质上到了一定的层次,必就想往上爬,可要是任官。当千年老二,大多数人。是不太乐意,又不是过不下日子。何必去受这个罪?举人了,见官不跪,纳粮出役不用,办个什么事,有的是同年学友,去混个不入流的典吏之类,谁愿意?还是花上许多钱,去当个从九品副巡检还是正九品的主薄之类,永远也不可能升一把手的佐贰官?别小看这从九品,要弄这官身,也得不少花费,却不是每个举人都拿得出来的。

这时听着丁一的话,他们的心思就动了。

“丁夫子,老夫信你!”王原还没开口,刚才带人过来挑衅的举人里,有个须白都灰白了的老举人,激动把着丁一的手,“此间诗会,老夫便不参与了,现时便回淳安,筹备人手,去泉州的四海大都督府守备处报备!”

其实丁一是有点害怕的,这位看着怎么也有四五十了,海上风浪不是人人都如杨善那老头,身体那么强劲,一点事没有还能去委内瑞拉弄上几个小妾好么?搞不好没到地头先死在船上啊!所以丁一连忙对老举人劝道:“我兄拳拳报国之心,着实教人敬仰,只是这诗会乘兴而来,此时抽身……”

他的意思,是希望这位冷静一下。

谁知道老举人听着,马上摇头道:“诗词,小道尔!安能治世?安能济民?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丁夫子不必劝!”

“海上风浪恶啊!”丁一无奈,只好说出实话来了。

谁知这老举人拍案喊问:“我辈开蒙读书,是为如何?”

此人在淳安的士林之中,看来是颇有些声望的,他一出声,许多士子便起身,拱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当真是掷地有声的,立时丁一真的也无法劝下去。

人家都说了,就是要追求这个,丁一要再跟人提海上风浪恶,提土著也是凶残的,人能啐他一脸吧?毕生追求啊,这是信仰,高于生死!别管是不是真的,反正人把横渠四句扔出来,至少面上就是这样,怎么劝?

当下不单是这老举人,还有其他五六位年轻些的举人,也纷纷表示,不再参加诗会了。

这时那刘姓地主,突然跳出来指着丁一说道:“诸位高才,却别被这厮蒙了!这马车说不定就是伊故意高价购来,设局的道具,以引得诸位入殻!三思啊!此人根本就无法证明,他和四海大都督府能拉上关系?”

丁一还没开口,同知的公子王原先开口了:“人不要脸皮是有的,但若脸皮掉了,还忙着把脸上的肉也自己扒拉下,那就少见了——若不是四海大都督府赏赐,这四轮马车,你倒是让李大公子弄一辆出来让我开开眼。”王平之不冷不淡地冲着刘姓地主这么说了一句。

严州知府的大公子这回真的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扒条地缝钻下来,抡圆了巴掌左右开弓,把刘姓地主的后槽牙都扇得松,暴喊道:“滚!”

老举人为首的数人,便开始招呼下人收拾东西,要回淳安去准备人手,然后去四海大都督府报备了。而其他诸般人等,此时又多了若干人,也是说要回淳安去;王原自然也不想弄这劳什子的诗会,也是急着赶回严州,把这事跟他当同知的父亲商议参详,看看如何着手去操办。

于是这诗会眼看就散了。

这时李大公子却高声喊道:“慢!诸位且留步!”

所谓天才,往往是能识时务,能伸能屈的,李大公子来到丁一面前,行礼道,“丁兄高才,学生钦佩至极;更是博闻多识,教人叹服。今日学生是无礼冲撞了丁兄,还请见谅!”

说罢更向周围作了个罗圈揖道:“诸位作个见证,今日学生无行,尽是学生的错处,却于此给丁兄赔个不是了。”然后又是冲着丁某人一揖到地,停了数息,丁一来搀他,方才直起了腰。

他把身段放得这么低,又是如此诚恳,如此真挚,丁一还真的不好跟他计较什么。

于是接下去,这一伙文人骚客,就打了个回转,又往淳安而去了。

李大公子和王原自然就直接往严州府而去了,与老举人那些淳安士子分道扬镳之后,身边帮闲就向李大公子问道:“大公子,这番倒是教那姓丁的得了便宜!不若小的去寻几位大侠,看看要是丁某人离了淳安,便在路上把他做了!若是不然的话,岂不是人人都敢来犯公子的虎威?”

“莫得胡来。”李大公子马上就否定了帮闲的提案。

倒不是他突然变了性子,而是这人当真是不俗的,他看出了关键:“陷丁某人易,断了彼与四海大都督府的关系,才是难事。一日没拿住他到底与四海大都督府是什么来去,万万不可轻动此人,你不懂得,一旦招惹到丁容城,那真的就是小事变大祸!”

“公子啊!难道就任得这姓丁的逞威风么!”刚被扇了两巴掌的刘姓地主,在边上捂着腮帮子叫道,他倒不敢怨恨扇他巴掌的李大公子,按他想来,寻常人还挨不上这巴掌呢!是李大公子把他当成亲信心腹,才会有这待遇来着。

但是对于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