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525部分

重启大明-第525部分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向柳依依说道,“每桩生意的帐目,你都记录清爽么?”

明明柳依依才是主母,才是正妻,奈何张玉每一句,问将出来,偏偏教柳依依听在耳里,便是极为不安,急急起身道:“都记着,妾都对好了数目的,夫君又教了妾身那借贷冲销记帐法,绝对是不会出错……妾便去取帐目来……”

张玉却微笑着道:“姐姐且宽坐,不必如此。”

然后她望了丁某人一眼,丁一对于钱真的没什么概念,看着张玉望来,却也就道:“是啊,一家人,不必如此的,张玉也只是随口问问。”

张玉却没就着丁一的话头说下去,却是对着丁一说道:“君谅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入了丁家,我便是丁家人,这家中事务,总得问个清爽才是。”又向柳依依问道,“不知姐姐可介怀我问多两句?”

“自然是不介意,妹妹只管问便是。”柳依依是依旧的干练,她自恃着自己的帐目上的修为,说不好听,便是有心做假帐,也不会让人拿着把柄,何况压根就是没有半点虚假,她怕什么?但她却没有想到一点,就是自己原本是没有必要去回答张玉的问题的,这年头,正妻和妾的地位,那是差得远的,哪怕是英国公府出来的女儿。

ps:拉个票,年终盘点了,请觉得本书还行的各位看官打开书页时顺便点一下简介上面那个“投票”,不胜感激!

第二章远航(八)

广州府是没有雪飘的,只不过,来到过年的时分,却是寒意里带着几分湿寒,比起北方的干冷,另有几番难受。张玉的声音却就有一股暖意,教人听着,心窝里生出热气来,就算她明明问得很直接,也不会教人觉得严厉难受:“请问姐姐,丁家这么大的生意,若无先生在背后,可需上下打点?若无先生,要接那军伍的订单,可需花费应酬?”

“自然是要的!”这点柳依依倒不含糊,她出身商贾世家,这打点关节之事,如何不知道?甚至请相关的官吏吃花酒什么的应酬,往往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她父亲在她没出阁之前,把帐目交给她,却没把整盘生意交给她的道理,一个女人,如何能去做得这般应酬?

张玉点了点头,又喝了一口茶,再问道:“现时姐姐可有把这一份打点的花费,另计出来,交与先生?”看着柳依依愕然的表情,张玉摇了摇头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若有日丁郎失意,这生意如何继续下去?或是百年之后,丁家无跳脱子弟出头,来为这家遮风挡雨,这家里生意又从来没有打点上下关节的费用,到时如何做下去?各房又按着旧时的帐来清查,到时必定每年都是亏的,便只好分家了,姐姐,不知我这愚见,可有他山之石的用处么?”

“是,是妾身错了,当划出一份上下打点的费用,交予夫君当分润才对。”

这时天然呆吃得嘴角还带着食物的残渣。伸手把茶盘里不管谁的茶盏,都取来喝了,连接喝了三杯才停下。却笑道:“医院里每有结算,我都会给师兄分一份的!江湖儿女,吃独食的算什么好汉?自然大家都有份!”

众人无不绝倒,便连张玉,持在手中的茶杯,也不住地颤抖。

一杯半茶,张玉能把统领甲士的将军如玉说得敌意尽消、珠泪滚落;能把商铺开遍大明州府的商贾奇才柳依依。说得低头认错。但对于天然呆,她真的是没有办法了。特别是当天然呆又一边往嘴里塞着果铺,一边瞪着她的大眼睛。满脸无辜地问道:“我说错了么?真的啊,江湖上的大侠,要不豪气,要身上有银子不舍得给兄弟们花。那谁当他是个人物啊!”幸好她很快又把注意力。集中千层糕上去,要不然只怕这一室的人,这一晚都要笑得不能动弹了。

“怕是朝堂上,近来会有人弹劾先生了。”张玉饮尽了第二杯茶,却是冲着丁一说道,“别说忠国公府是有旨意落在广州府的,便是左都御史致仕,落户到广东。布政使司那边,没有替先生安置宅院。都说不过去。揭某人看着是仗着与如玉有些烟火情份,摆起资格,要等先生去见他,偏生这边忙着西征,先生只怕也没空去见,揭某人恐怕心中是不喜的,四海大都督府八大处办事,难免会与布政使衙门有所牵连,寻着籍口,难免就会发作,上表弹劾。而朝廷之中,应该有不少人,等着这边的折子上去,才好有由头办事。”

丁一听着却就不以为意了,摇头道:“无妨的,只要当今还坐在龙椅上,他们再怎么折腾……”

“此言大谬。”张玉毫不留情地批驳着丁一的话,便如先前送别丁一或是郊外相迎一般,并没有因为入了丁家的门,便改变了态度,不是她不能改变态度,而是她懂得,丁一喜欢的不是一个花瓶,他看重和着迷的是两人之间的沟通,“天子便是孤家寡人,先生何能存在友朋之念?便是为天子做了多少事,也不可想着皇帝会念着旧情。”

丁一再一次摇头:“他不一样,我的朋友本就不多,他的朋友就更少,只有我了。”

张玉听着,皱了皱眉,却没有就这个问题纠缠下去:“便如先生所言吧,然则天子也非真的为所欲为,于此先生应无异议。”这一点,丁一就不得不点头了,终明一代,除了太祖、成祖之外,真没哪个皇帝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沐公府不过镇云南,而先生镇两广。”张玉从另一个方面去分析这个问题,“且立八大处,亦非沐公府所有;云南本荒芜,两广虽边陲,却远比云南早服汉化,其中乡间豪绅、士人之辈众多,先生在梧州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已然教朝中大臣不喜,今日为教先生远离中枢,自然不加留难,但先生一离京师,彼等必不容四海大都督府这等衙门安存于两广如藩镇!若假以时日,广东亦如广西,朝廷所任总兵官按先生意思上奏折、布政使自称门下沐恩徐某之日,却就不容得他们动手了。这道理,先生知道,首辅也知道,大司马自然也是知道。”

丁一听着,却就解说道:“我并不打算做个藩镇,把工业化推行开了,立宪事宜稳定下来,自然就按朝廷分派流官,只不过现时两广本身的官僚制度,对于推动工业革命很不利,官绅不纳粮出役,也是教这老大帝国如果背上一身的吸血虫……”

“无利不起早,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张玉截住了丁一的话。

“并非人人如先生一般,一心为国。

“先生想不想做藩镇是一回事;事实上两广是不是被先生经营成藩镇,又是另一回事。

“西征之前,若朝廷发难,当如何应对,还望先生有个章程,以免事出突然,到时先生又在万里之外,这两广基业任人宰割摆布,想来就非先生本意所愿了。”

这时却就门外有警卫高声喊道:“报告,杜子腾及黄萧养……”

丁一没等他说完,就不耐烦地道:“叫他们自己进来,都说了,不用通传了,以后再犯,你作好准备留守,别想跟着我西征!”那警卫吓得缩了缩脑袋,连忙出去把黄萧养和杜子腾等人请了入来。

一看着黄萧养,丁一就埋怨他道:“又不是营里,也不是公事房,自己家里,哪有大舅子过来要通报的?”又对杜子腾骂道,“大过年的,你立什么规矩?这点你却不如刘子坚了,那来这么多臭规矩?雪凝到张玉边上来,教小杜斟茶!”

黄萧养叫了一声“一哥”,便给柳依依等人见礼,从“阿嫂”、“三嫂”、“四嫂”一路过去,柳依依和雪凝、张玉也都纷纷起身答了礼,不过去到丁如玉,黄萧养却就有点尴尬,抱拳道,“玉妹头,听讲你越来越好打啊!”丁如玉难得今晚心结解开,居然没有和平时一样,冷冷点头就算了,起身抱拳还了礼,倒是让黄萧养颇有些惊讶,至于天然呆,黄萧养叫了一句“师妹”,回答他的却是一块扔过来的千层糕,和一句“很好吃啊,黄师兄你快试试看……唔,你是不是又把钱拿去喝酒喝光,没钱过年了?不是?那就好。”然后她又接着埋头对着那堆零食奋战起来。

杜子腾是讲规矩的,又是过年,自然是先给丁一磕了头,又对一众师母磕头请安,去到丁如玉时,刚要开口叫“师叔”,却被张玉伸手拦住,低声笑道:“五师母。”杜子腾本就是聪明人,听着磕下头去,却是称道:“恭喜五师母,贺喜五师母!子腾给您请安了!”却把如玉羞得不行,一个劲往张玉背后躲,这当口,哪里还有半点喊打喊杀的意思?

“先生,曹吉祥那里搞出这么一桩事来。”杜子腾行罢了礼,却是低声向着丁一汇报,把这一日下午,运输处那边搞出来的事,仔细地报备了,广东广西的安全衙门人员,退役之后直接转入八大处里,却是人手齐备的,连揭稽上折子弹劾丁一、左右参议附署的事,杜子腾说将起来,都没半点含糊。

丁一听着笑道:“嗯,随他们折腾去吧。”

“先生,要不要把第一旅也调过广州来?”杜子腾来之前显然是有些腹稿,此时说来也是从容,“粮草方面不用担心,就是打上五年,按着现时的部队消耗也顶得住……第三旅压在梧州,湖广那边就是下来十万之众,也是从容的;云贵那边各有几个补充团看着,一旦有事,苗寨的民兵连也拉得出来应急……广西那边动员起来,几个民兵师是不成问题的……再说有云远拉扯着,云贵方面也不太敢全力而来……不若把第三旅放到潮州,以防福建那边的动静,把丁君玥的第一旅拉到广州……”

“一哥,如果按着阿养讲,使鬼甘麻烦?送奏折的信使被我地截住的,直接做瓜!今晚阿养就领着西海舰队的陆战旅,杀入那个含家铲揭稽府中,鸡犬不留全部怼烂!”黄萧养这个独眼龙,说到杀人放火,似乎兴头就上来,颇有点章程,“我地手头正好有一班萝卜头倭狗,就屈他们认数!话系他们做的!甘唔系就得拉!”

张玉听着这信报,脸上不禁泛起忧色的,她是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却没料到这么快;丁如玉心结得解的喜悦,也被这消息冲得荡然无踪,她知道轻重,自然也是柳眉紧锁。

“喝茶。”丁一摇了摇头,微笑着伸手一让,对着在座一众忧心重重的人这么说道。

第二章远航(九)

丁一没有马上决定要怎么应对,黄萧养匆匆喝完杯中茶,颇有些着急地催问着丁一,到底要怎么办?尽管他本来是海贼,但他也知道,有人往朝廷说丁一的不是,总归是件麻烦事:“一哥,听讲你和皇帝是手足,只不过离得甘远,若是有人成日讲你衰野,讲耐左,都唔好啊!”

“大明,不是皇帝说了算。”杜子腾很无奈地,一边换着淡了的茶叶,一边低声这么说道,“只怕这奏折,会给朝廷里的大佬,发作的由头。”这话倒让张玉对他点了点头,原本以为丁一用杜子腾镇着广西,是因为他的忠心和军略出色,现时看来,杜子腾倒也有几分大局观的。

“这是第一封弹劾我的奏折。”丁一喝了茶,放下茶杯笑道,“但不会是最后一封。以后有人弹劾怎么办?如是在河南,在山东,就跑去杀了他们?要是我们的情报网没有收到消息呢?不要太慌张,我信得过他。”

外面在这时远外就传来了爆竹声,丁一对众人道:“走吧,让府里也把鞭炮点起来。”

一直没有抬头的天然呆,这回倒是反应极为神速,其他人还没动静,她一下子就扔下糕点跑到门口,急急道:“快去、快去!我来点,要让我来点!”说着又跑入来拉柳依依、雪凝、丁如玉等人,还催促着丁一,“师兄,快点啦!别象个老头子!”

丁一笑了笑,招呼着其他人也出来。看着天然呆不知从哪里寻着的线香,寻过去点了鞭炮,又大呼小叫捂着耳朵跑过来。鞭炮声响起来,在这年关的夜里,把一丝丝寒意都驱走了,把空气染上了硝烟的味道,这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也许,在这新的一年里。丁一觉得,硝烟的味道,将长时间地陪伴着他。熟悉而让他安心的味道。

他环视着身边的人们,他所关心的人们,丁如玉低垂着头,张玉却正好转过头来与他对望。这教丁一心头暖意生起。他鼓起勇气,展开双臂,把张玉和丁如玉都拥入怀中,在鞭炮声里,天然呆看着却蹦跳了过来,不由分说的也挤进丁一的怀里,似乎嘴里还叫着:“见者有份!吃独食的不是好汉!”之类的话。

丁一突然有了一种归属感,一个明朝人的归属感。不必为了什么将来,不必为了什么华夏。便为这怀中人,他也要让这大明,长久地站立在世界之巅!

正月初一皇帝是要上朝的,而且是大朝会。不过揭稽弹劾丁一的奏折还没送上京师来,直到元宵过,那奏折才送了上来,而一送上来,吏部实际视事的王翱就跳了出来,开始就着这折子攻击丁一,勾结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