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487部分

重启大明-第487部分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官内侍不是受过队列训练的大明第一师,但至少在丁一清晰无比的命令下,乱糟糟的枪阵里,那些内侍的心头便定了几分,将是兵胆,指挥官不乱,下面听命的士卒自然就多了几分底气,加上丁一的传闻凶名,更让这扭扭曲曲的枪阵,顶住了第二波的刀盾手。

丁一伸手一把揪过那曹太监,不由分说左右开弓给了他两耳光,倒是把这手脚发抖的魁梧太监扇得清醒过来,只听丁一沉声问道:“天亮之前,守住这里,可能做到?”

这曹姓太监手底也不是知有多少条人命的角色,刚才方自一刀杀了自己的同伴,主要是肖强的出现,让他感觉到身陷重围,然后万念皆灰,被丁一这两耳一抽,又看着自己的手下居然就顶住了两波刀盾兵冲击,他也就定了下来,喘着气答道:“能做到!”

“大声点!你身为男儿,于此地,为苍生,为大明而战,拿出几分男儿豪气来!”

男儿,自从被阉割之后,曹太监就习惯了自己和同伴的尿骚性,也习惯了自己是个阉人的身份,尽管在宫中努力往上爬,会找对食,会寻菜户,在宫外的院子里,也会收些女子……但内心深处也好,市井眼光也好,谁当他们是男儿?

所谓的皇宫之内,除了皇帝,便无一个男人!

但丁容城,却说他是男儿,要他拿出几分豪气,曹太监一下子那泪水就飚出来了,用尽吃奶的力气,尽管那阉人特有的尖锐嗓音和雄壮威武没关系,但他就生生吼出了海豚音:“誓能做到!”又对结成枪阵的手下吼道,“孩儿们,先生教我等拿出几分男儿豪气来!”

一时之间,那组成枪阵的中官内侍,便如打了鸡血一般,爆发出一阵阵尖锐地吼声,硬是把残余的刀盾兵压入了前方长廊拱门内。当然这种气势不可能会持久,但至少在这一刻,所谓气势如虹,用于他们身上,绝对不是妄言!

丁一拍了拍曹太监的肩膀,对他道:“最迟撑到天亮,也许不用到天亮。”

然后丁一纵身踏上长廊的栏杆,用力一蹬,跃起之后双手攀着屋檐,一个标准的单杠卷腹动作,已然上了长廊顶上,上面七八具尸体插着羽箭,却都是曹太监的手下,丁一几乎是毫不停滞扯起一具尸体,发力向北掷出,人在层顶上做了一个战术滚进,果然破空之声响起,那具尸体重重摔落之时,已多了七八根羽箭。

没有箭阵,却有神箭手,至少六十米的距离,也许这才是内红铺真正的杀着和底气。

左轮手枪并不可能在这种距离下,保证准确的命中率。

丁一在屋顶爬行着,象一只猫,不发出一点声响,白色的长衫和檐上的积雪混为一体,就算是在月光之下,六十米外,也很难清楚地看清正借着尸体和檐上雕塑掩护,慢慢爬行的丁一。

当爬行到前方一具尸体边上,丁一抽出刺刀,撬开了瓦片,黑夜里,长廊中正在作战的双方,没有人发现上方的月光渗了下来,也没有人发现随着月光渗入的,还有两柄冒着青烟的手榴弹,倒是顶上扯着尸体滚开的丁一,所带出的声响让下面肖强手下的刀盾兵,不觉抬头张望。

于是他们就看见了那个破洞,也看见了死。

面对着手榴弹,为了冲破长枪阵而组成的密集刀盾兵阵型,就是密集的死亡。

除了那些跃出长廊栏杆,准备从侧翼给长枪阵致命冲击的刀盾兵之外,大约七八米的长廊,在剧烈的爆炸声和火光之后,就是死亡所笼罩的地界。其实对于数百人的刀盾兵来说,伤亡也真的不太大,哪怕是这么密集的阵型,这两颗手榴弹也只带来了二三十人的死亡和重伤,还有数十人的轻微伤,战果再辉煌,终究也只是两颗手榴弹,不可能再高了。

但是那些刀盾兵,就在这瞬间之后,出现了小规模的崩溃,特别是在不知谁嚷道:“丁少保出神通了啊!”就开始出更多的溃兵,以至肖强捅死了两个内侍,也很难挽回这种势头。

但对于丁一来说,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因为他为了防止太过倒霉被穿过屋檐的弹片命中,扯了一具尸体滚动并把它垫在身下的行为,使得那七八个神箭手发现了他的位置,七根羽箭就钉在他的周围,三根钉在丁一身周的屋顶,三根钉在丁一上了屋顶就掷出、现时处于其身前的尸体上。

还有一根,被丁一咬在嘴里,吐出这枝箭,他也吐出一口血来,不是内脏受伤,是牙龈被震伤。这时便有声音在前方响起:“少保束手就擒吧,十步之内,我等是不会射失的。”七个神箭手,已然迫近了十步左右,也就是二十米的距离,他们太过谦虚,应该说,十步之内射一只蚊子,大抵也不会射失的,何况以七对一?

第五章夺门(十七)

在月芒之下,紫禁之颠,丁一站了起来,哪怕在七名神箭手的包围之下,他依旧从容,紧了紧别在腰带上的袍裾,丁一笑着对扇形环伺身前的七名神箭手说道:“诸位是不是放松一些?以七对一,用得着这么如临大敌么?不过……”丁一对着面前二十米开外的那名神箭手说道,“……别人倒罢了,我不太信你不会射失,你的手,不稳。”

“少保不妨试试。”那名神箭手冷笑着说道,他对于自己的箭,特别是在这个距离里,是有着绝对的信心,就算是名满天下的丁容城又如何?一箭足以夺其魄!所以他叫丁一试试,只要丁一敢有异动,他便敢取了丁某人性命,事实上,他希望丁一反抗,丁一如果束手就擒,孙太后是让他们不要杀丁一的,但若丁一反抗,那么他就可以名正言顺,把这景泰年间,江湖公认第一条好汉的丁容城的性命,一箭而取!

并非人人都讲大义,不是个个都顾家国。

例如这名神箭手,他更在意的是高官厚禄,江湖上的声名,谁坐龙椅?什么外敌内患?关他底事?至于什么立宪不立宪,更不要提,别说他不知道,就算他知道,听说了,也不会摆在心上。

“你不会射失?”丁一似乎放弃了抵抗,这让这几名神箭手有点失望,略略松了手上的劲道,搏杀大明第一条好汉的殊荣,眼看便要溜走。这让他们在回复丁一时。都带了火气:“少保不必废话了,若真如江湖传言一般混身是胆,便试一试。十步之内,不是夸口,便是闭着眼睛,我等也绝对不会射失!”这已不是劝降,而是挑衅了。

丁一听着,点了点头,笑道:“这个距离内。我也不会。”

说着他的右手猛然向下一拍,左手快速拔动击锤。

弓箭终不可能比手枪更快,但开弦的手。可以比扣动扳机的手更快;

特别是足以被成内红铺底牌的神箭手;

就算是丁一,扣动六次扳机的手,也不可能比这种水平的神箭手更快;

不过丁一没有扣动扳机,他用手撸击锤来施展牛仔拔枪术。

甚至为了提高第一发的开火速度。丁一连左轮都没有拔出来。直接在枪套里直接射击。

这需要很熟练的技巧,不然的话往往会把自己的脚打烂;更需要绝好的枪感,因为在撸动击锤的同时还要瞄准六个不同目标,而偏偏这两者对于丁一来说,都不是问题。

六声枪声在不到半秒的时间里,听起来就如同一枪,然后丁一踢起了身前的尸体同时,用左手拔出了腿袋上的另一把左轮。一把左轮只有六发子弹,但他有七个敌人。那名没有中弹的神箭手松开了弓弦。长箭呼啸着破空而来射中那拦在身前的尸体,而斜斜侧倒下去的丁一,扬起了左手的左轮手枪,就在那滞空的尸体下方,火舌迸现,枪声响起。

一秒半,前面六发子弹用了不到半秒,而第七子弹,拔枪到射击,用了一秒多。

在这一秒半过后,在丁一的身体还没接触到屋顶之前,一切就已经结束。

然后丁一跃起,举枪,行于屋顶如履平地,在不到半秒的时间里六发全中,又是二十米左右的距离,不可能每一发子弹都能击杀一名敌人。所以丁一在行走中扣动扳机,为一个胸口中弹挣扎着想爬起的神箭手,补上一枪;再前行,再为另一名大腿中弹、跪在屋檐上准备咬牙开弓的神箭手补上一枪……

这时周围宫殿的屋顶上,跃上七八个身影,他们吹动了哨子,是急促的冲锋号。

不太可能丁一真的装逼到没有内应,没有接应人手,就这么孤身入后宫。

丁一冲着他们点了点头,晃开手枪的弹巢,一颗一颗地装填上子弹。

“先生,潜入宫中无法携带装配,我等八人,有弓三张,刀五把。清宁宫左近尤有这些日子发展出来的冲锋队三支,但无军械、训练……”这七八人,就是潜入孙太后宫中的山地特种大队战士,内皇城的盘查向来极严,又不是丁一这有着带刀舍人身份的,想夹带装配进来,明显是不太可能的话。

再说丁一持两把左轮,别人看不懂什么,以为是铁如意,也就罢了,反正带刀舍人带两把防身的铁如意,也不违禁;若是这些潜入宫人的士兵,可没有带防身兵器的资格,身上有什么别人看不懂是什么的东西,那必定会仔细盘查的,这玩意,一查哪里还得了?必定出事。

“现在,你们有十把弓了。”丁一指着那七个被干掉的神箭手,对这八个山地特种大队的士兵说道,“我要去一趟乾清宫,再回来算帐,你们先在这里潜伏着,除非她要逃,否则不必出手。”

“是,先生。”

乾清宫就是皇帝的寝宫,也是这内皇城里,没有太大骚乱的地方,丁一走近了乾清宫,就听着兴安的声音:“不论是谁,天亮前有人过来,都给咱家放箭放铳!听到没有?”那边是一众内侍的应答之声。

“兴安,你想清楚了没有?”一身白衣的丁一,就在乾清宫那长长的台阶之下,袖手而立,朗声这么问道。在景帝身边潜伏着的人手是有的,但是他们也没有接收到发动的命令,几乎在丁一的声音响起之际,乾清宫的屋顶就站起了两排弓箭手,而从乾清宫两侧涌出大量手持火铳和弓箭的内侍。

足足一千多平方米的乾清宫里,至少涌了四五百人,可见景帝对于自身的防护,并没有放松,众多的火把将这黑夜照着通明,许多箭簇上,映射着教人心寒的光芒,至少有上百把火绳枪,张开的机头上夹着燃烧的火绳,居高临下的,就这么对着丁一。

“如晋少爷,您怎么这时候进宫来了?”任是兴安身为司礼监大太监,这时声音也是禁不住有些颤抖,他咽了一口唾沫,就站在那长长的台阶上方,向丁一问道,“这辰光,如晋少爷还是先回去,等得天亮了……”

丁一撩起袍裾,就在长阶之下,盘膝而坐,他没有抬头,似乎在这黑夜,能从地板上看出什么奥秘:“我不进宫来,皇帝出了什么事,谁来担当起这责任?设使今夜宫中无学生在,不知宫中几人横尸;不知几人被凌辱;不知宫妃于乱兵之中如何自处;不知印玺落于何人之手;不知宫殿几处火起;不知天子安能苟全!”

兴安一时被丁一呛得说不出话来,因为丁一所说的,兴安深知,尽是实情,丁某人一路过来,那纷乱便一路平息,内外皇城诸门示警铃声响起,却也无没大规模的刀枪交错、战士惨号,很快就平静了下来,便没有乱兵涌入宫中,如果没有丁一的话,这一切,这个夜,不会如此的平静。

火把犹在猎猎作响,丁一安坐于阶下,依旧没有抬头,只是平静地说道:“学生有一事要请教皇帝,劳烦公公去请皇帝出来答话。”兴安没有动,毕竟皇帝是九王之尊,怎么可能被丁一这么一句话,就招之即来。

丁一终于抬起头来,望着那些持枪执弓的内侍,却微微笑了起来,“兴安,这就你的凭仗?你不妨下令教他们放箭、放铳,看看有没有人听你的。”他摇了摇头,对着那些内侍说道,“学生从东安门孤身行到此处,只杀了七人。你们都是上过学堂的内侍,可知道为何?”

宦官的学堂,是宣宗创立的,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也好,明成祖朱棣也好,都是雄主,但到了宣宗的年代,已很难如那两位一样,把皇权与相权都掌握到皇帝的手里,无论是诸部尚书还是内阁,都努力地从皇帝手里抢夺着相权。

为了与内阁和诸部争夺相权,宣宗就创立了太监学堂这个东西,来鼓励和教导宦官读书识字。因为如果坚持明太祖朱元璋的方针,不允许宦官识字的话,太监批红、阅读奏折等以及其他与文字有关的行为,就很难进行了。那么利用内廷来抑制内阁和诸部权力,就难以实施起来。

能贴身保护着景帝的,自然都是上过宦官学堂的内侍,也是内侍之中机灵、聪明的人物。

但在这个时候,聪明人并不太好用,因为聪明人总会联想到许多事,特别是没有严格纪律和信仰的聪明人。这是丁一为什么敢于孤身前来乾清宫的原因,不单单是这里也有内应,更为重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