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406部分

重启大明-第406部分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某当为制军取下思机发的首级!”宫聚倒是意气风发,不单手下五千新军,换了那他认为极为精良的钩镰枪,而且在他看来,丁一让田丰改口,说是被白莲妖人所持。也就是不打算跟景帝翻脸了,那么抱上丁制军的大粗腿。更让老都督觉得有奔头。

唯一他不明白的是,丁制军是如何能找到昆明的白莲教窝点,并且把他们一网打尽,连他们号称有神通的佛母,也被丁制军杀了去呢?他当然不会明白,因为他不知道丁一手里就掌握着一个当代的“唐赛儿”,而这个“唐赛儿”供出来的资料,大江以北她不太清楚,大江以南的白莲教组织,丁一却是已跟这“唐赛儿”知道的一样多了。

被杀的佛母“唐赛儿”也不是丁一手上的唐赛儿,严格来说,应该是丁一手上那唐赛儿一旦身死的接班人。没错,这种神神怪怪的玩意,一旦捅破了,也就是一层窗户纸:白莲教的高层专门收养了许多面目酷似当年唐赛儿的女孩,把她们按着年龄段,安排着她们出现,来营造一个青春永驻的佛母形象。否则的话,天底下哪有杀不死的人?

不过这些对于现时的丁一来说,都是很细末枝节的事,白莲教,至少大江以南的白莲教,之所以没有被丁一连根拔起,是因为丁一需要一个垃圾箱,一旦出现什么丁一不想直接冲突的事,就可以拖出这个垃圾箱来扔垃圾,就象这一次一样。

丁一看着老都督宫聚,却对他笑道:“不,有没有思机发的首级不重要,我要的是孟养。征服孟养,控制孟养,才是我想要的战果,至于思机发,若他要逃,便教他逃。”他能逃,大明军队就能追,到时,也就不会师出无名,追歼逆贼,绝对是一个极好的籍口,好到丁一能让他麾下的军队,一路跟着思机发的尾巴开拔过去。

“末将遵命!”宫聚在马上躬身行礼。

丁一点了点头,随口对宫聚说道:“孟养待诏归来日,我与将军解战袍!”在场武将纷纷称赞,制军真是文曲星下凡,出口成章尽显探花郎的本色。其实也是这句诗直白,他们大致能听得懂,但到底好在哪里,却是说不出,不过拍马屁的人,能听得懂,本就难能可贵了。

倒是监军御史万安在一旁,却眉头一紧,心里却在寻思:“我与将军解战袍?朕与将军解战袍?只怕先生原先是想用朕字,方才显得气势的……”却又想起当年丁一所说的,死后唯愿墓碑上题着明故四海大都督丁侯之墓,与曹操的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如出一辄!

他没有随着别人喊彩,只是心中却暗自有了计较:“先生是好有才干的,也罢,万某当不了荀彧、郭奉孝,贾诩却是末必不能试一试……”或者就在此时,大明今后少了一个伟哥首辅,却多了一个狠毒至极的毒士首辅出来,也未可知。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却说宫聚领着五千手持钩镰枪的新军,背负着拆了铁笼的手榴弹,又带了数千民夫运输粮草,便出营往孟养而去;丁一这边却就传令,余下三万军兵,除了二千骑兵之外,其他由副总兵官张锐统领,留驻大营;总督行辕由二千骑兵护卫,尾随新军,尽数开付伊洛瓦底江以西扎营!正如丁一所说,他不在意,思机发的死活,他要的是孟养这块地盘。

而跟随着大军出发的,还有从广西辗转经过曲靖军民府的运输车队,要在孟养扎下根,不是单单打败思机发就可以实现,若是不能在当地山民之中得到支持,打跑打死了一个思机发,还会有第二个思机发,那绝对不是丁一所愿意看到的事。

沐芷兰便在路边望着西去的军伍,可惜无论她如何眺望,也无法看见让她芳心驿动的身影,倒不是丁一专门要避她,而是将军不骑白马,对于丁一来说,已经是一种下意识的选择,连四蹄踏雪也染了几缕杂色,看上去象是一匹生滋的癞子马,除了骨架高大些,是和神骏全无相干,至于丁一,更加不会骚包地招摇。但她不在意,她看着那杆旗,那总督的认旗在队伍里飘扬,她就知道,他必在那旗下的,这就足够。很多时候,并不一定非得朝朝暮暮。

“回去吧。”伴在她身边的姐妹,看着她可怜,真的不敢用什么泼辣的言语去劝她,去向她剖出血淋淋的真相来,都担心着她受不了那刺激,会做出什么傻事来,沐十一娘平素可是出了名的女霸王,不知道是什么孽缘,遇着丁容城,竟就把女儿家那份柔肠全勾了出来。

她听过许多丁容城的传闻,她质疑过,不屑过,甚至觉得丁某人恐怕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她原是不相信有这等文武双全的人儿,直到听着丁一辞官去科举,她渐渐便不再嘲讽了,不过总是觉得,这丁容城,只怕是生得极丑陋的,想来只有先天不足的人,才能把一腔心血都付于学问之上,付于战阵之中,方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但渐渐地又听说,丁容城六尺有余,相貌堂堂,白面有须……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里,她渐渐地熟知了丁一的每一件可以打听出来的事,渐渐地丁一便在她心中扎下了根。直至亲眼见着丁一,见着他在所有人都以为绝境无路,连她都顾不得他人闲话,去求二夫人领家将来援的时候,她的丁容城,谈笑间,已然从容破敌,甚至连那传闻里饱饮人血的两柄长刀,都不曾出鞘……

沐芷兰没有答话,她只是痴痴地望着那旗远去,骑兵尽管是牵着马走,但毕竟甲胄装备大都在马上,走起来要轻快许多,所以倒是过得很快,不一阵就快要过完了,那旗在此地望去,已然分辩不出来了。

“家里要给我说的那门亲事,那人长得什么样子?走!咱们去看看,要是长得不俏,我可不依!”沐芷兰回过头对着陪同她的姐妹这般说道,看着姐妹们惊愕的表情,她满不在乎地歪了歪嘴唇,“怎么?觉得我没殉情求死,这说不过去?你们疯了么?日子总要过下去的!”

说着她跃身上马,扬鞭之下,胯下骏马长嘶奔跑起来,身后那些姐妹连忙跟上,大伙都松了一口气,这方才是大家平日里熟悉的沐十一娘啊,丁制军走得好啊,要是他不走,这十一娘怕是回不来了!

只是她们都跟在后面,看不见,纵马长驱而的沐十一娘,被风吹干的泪痕,多少相思如那珠泪,尽于风中追他而去,随他而逝。她也不知道自家为何会这般模样,说得清楚的是生意,是门阀之间门登户对的联姻,正是这说不明白的情丝,方自才会剪不断,理还乱。

第三章飞地(四)

世家门阀的女儿自然不会嫁给穷小子,要是真发生了这样的事,大抵是在戏台上、评书里,要不然就是世家已经开始败落了。而沐公府自然不是一个开始败落的世家,所以沐芷兰的婚事,当然也就由不得她,不单单不可能嫁给丁一,而且连由着她自己选择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不过,沐十一娘因着受得沐家的老祖宗喜爱,她倒是还是比起其他姐妹,多了些选择。

尽管她没有自己选择嫁给谁的自由——事实上这个年代,几乎所有的女人也全都很少有这种自由,但沐芷兰还是可以在几个候选人之间去做一个选择。不要小看这种选择,特别是对于世家子弟来讲,这已经算是一种很少有的特殊待遇了。

只不过先前几个沐芷兰都看过了,没有一个是能入得了她的眼,事实上她用来选择对象的标准,基本上就是丁一,大明朝年轻才俊何其之多,但硬要找丁一来做标准,一个多出这个时代所有人几百年知识,受过千百年后的大学教育,还是兵王出身的家伙,来到这大明朝,还被几乎所有活着的状元轮流虐了两年左右……普天之下,选谁不好,选丁一,说来也是那些提亲豪门的倒霉了,怎么也让沐十一娘看不上眼,因为她的标准,其实还不是丁某人,而她想像中的丁容城。例如她上回就向那知府的儿子提了个问题:“你是举人,读书人。不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么?我问你个事,你能说明白。你们家想去下聘,也不是不行。”

对方听着倒是很高兴,看起沐十一娘倒也不是传说中的女霸王,毕竟总不能找个丈夫是个迷糊蛋,一个事情都说不明白吧?于是就点头答应,请沐十一娘只管说便是,结果这位官二代举人。就听到她这么问道:“容城先生提出质能等式,能量就是重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又叫如晋等式。请问你能否说一下,为何如此?何以会用重量乘以光速平方便是能量?”

丁一在京师书院和学生讲课时,刚好都察院和厂卫的人在旁边,他就无耻地抄袭一些物理公式。将其据为已有。籍此扬名。沐十一娘也是重金从厂卫手里买到讲课记录的,才看到这一条,真的不是脑残粉,是不可能背得出这拗口的东西。这位官二代就傻眼了,天见可怜,这叫丁一来说,杀了他也是绝对推导不出来,能做出一加一等于二。那基本人人都会;要证明一加一等于二,哪怕前面有人证明出来了。不是大数学家都绝对搞不掂吧啊!

要知道在物理学上,也不是每个物理学家都能做推论自己的理论,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了洛伦兹变换,但他并不能解释这种现象为何发生,尽管这个洛伦兹变换后来通过相对论就能从纯理论上推导出来,但这位物理学家当时也只能是根据观察事实写出经验公式。

所以她要人家推导所谓的如晋等式,也就是后世爱因斯坦的e=mc2啊!

把这官二代的脑子绞碎榨汁也弄不出来吧?这世上,包括丁如晋在内,就没一个人能弄出来的好么?结果那官二代想了一夜,哪里可能想得出来?黯然而去,从此不敢重提此事。

故之她的姐妹在赶上她之后,却是劝她道:“这回不要为难人家了,别再提那些高深莫测的问题,便是问点诗书什么的,哪怕兵法,也便是了。”她听着倒点头听了劝,只因见着丁容城,教她觉得,这世上,便再没有比得上他的大丈夫!既然已是如此,何必再苦苦追寻?

“随便看看,只要脾气好,长得顺眼,就算了,女人总归是要嫁人的。”她现时倒是想开了,不论自己再怎么找,也找不到一个如他一般的人,他便是独一无二的丁容城,所以她说,“再说,若再看不上,府里大约也不会容得我再挑下去了。”

这倒就让她的那些姐妹,放心了许多,于是便答应她回了昆明,过两日便陪她去悄悄看看那姓唐的巡检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对于丁一来说,沐十一娘从来就没有挂记在他的心里,不是他无情,是他不敢留情,不单单他对沐芷兰并没有什么爱慕之意,而且两人是注定不可能走在一起的,那么,他有什么理由去把她记住?他现时的全副心思,都放在即将开始的孟养之役上面。

伊洛瓦底江也就是大金沙江,总督行辕和二千骑兵就驻扎在大金沙江的东岸,尽管丁一下令,将总督行辕移至伊洛瓦底江以西,但也不可能真的前方情况不明,就冒然渡江过去,别说他现在是两省总督,就算是一支特种小队,也不应该这么干,所以只能在东岸扎营,等着跟随宫聚过江的五千新军,派回来哨探报知前方情况,再做打算。

结果这边东岸的营盘还没扎下,西岸那边的传令兵,就带着几个缅族人过来,求见大明督师。丁一听着禀报,心中却有些惊奇,这还真是万国来朝么?因为来求见的缅族人里,就有三个国家和一个大明属下的安抚司!要不是丁一知道历史上大致的走向,真的还感觉大明颇有些中央之国的味道。

因为缅甸总共也就是六十多万平方公里,还没青海大,比四川略大些,差不多云、贵加起来略大一点。而这些来见丁一的缅族人,来自好几个不同的国家,不过是缅甸的小国罢了。此时蒲甘王朝灭亡,缅甸进入大分裂时期。缅甸北部形成掸族统治的以阿瓦城为中心的阿瓦王朝,而南部则形成孟族统治的以白古为中心的白古王朝。除了这两个大国之外,尚有东吁、木邦、孟养、孟密、阿拉干等势力,其中尤以缅族的东吁最强。

而来求丁一的缅人,就是木邦、孟养、孟密、阿拉干四国。丁一原本只想接见孟密的使者,因为大明出兵,就是因着思机发要夺孟密安抚司的地盘,才会发兵的。不过这时万安却低声道:“先生,学生有事禀奏。”待得丁一挥手教相关人等先出帐候着,万安方才对丁一说道,“先生为制军,若不见宣抚司、宣慰司人等,只恐彼等不知自省,反而自外。”

大明这时虽然战事四起,但还没到明末那么弱的地步,云南布政使司,除云南本土之外,还辖有南甸、干崖两个宣抚司和麓川平缅、木邦、孟养、缅甸、……等等十个宣慰司。其中车里宣慰司就是现代的西双版纳,木邦宣慰司更是万历三十四年才沦陷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丁一才会不打算见木邦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