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331部分

重启大明-第331部分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时却是知府送丁一出了厅堂来,丁一微微颔首,向赵辅做了个眼色,后者扯了扯亲兵。不敢多话跟着丁一,由知府亲自送着出了府衙。上了马方才对丁一说道:“晋公,大事不好!这府城民乱突起,还是由末将护送晋公杀回怀集吧!千错万错都是末将的错,不该去请晋公历这险地……”

赵辅很是后悔,当时重伤之下昏了头,去请丁一过来,结果石璞没救出来,反倒把参知军务的丁一也陷在梧州,这叫什么事?现时想起,他真是悔不当初,丁容城拿什么去救石璞?就那训了几个月的所谓大明第一师么?当时若是死心塌地领着数千部下直接去投丁一,怎么说自己也能有个周全啊,反正石璞身陷重围是全然无法,至于广西大局,还轮不到他一个小小参将来考虑啊!

他却不知道,如果当时他真的不理会石璞,直接带了数千边军去怀集投丁一,只怕当场就被丁一拿下之后,押解上京问罪去了。丁一之所以还愿意接纳赵辅的投靠,也是看在这厮在那当口,还念念不忘救出石璞,觉得这人至少也算一条汉子。

“慌什么?也是做到参将的人,一点城府都没有。”丁一冷声训斥了赵辅一句,才好声教那亲兵过来,向他问道,“什么事?是不是民愤滔天,群情汹涌之下,那出卖百姓图谋不轨的知县,因着附逆的不道之事,已然被城中百姓千夫所指,无疾而亡?”

那亲兵愣了一下,还有这说法?不过想想还真是,那些被百姓捶死的士绅,不就是无疾而亡么?当下低头禀道:“回老大人,那些士绅那个、那个无疾而亡了,知县只怕接下来,也是、也是……”

“怎么连说个话都不利索?”丁一笑着拍了拍那亲兵的肩膀,对赵辅说道,“你这厮定然是平日时欺压他们多了,弄得他们有点小事,就紧张成这般模样,这可要不得,若是日后要跟着学生办差,军中不许体罚这一条,却是一定要遵从的。要让士卒明白自己不是什么赤佬,而是军人,是有尊严,有荣誉的才行。”

赵辅一脸苦涩,口中只能称是,心中却急得不行:丁大人,丁大爷!您要收买人心也找个安全的地方再弄成不?这关节梧州就要民变了,您还有这里收买个鬼的兵心啊?您这是用生命来买人心?

但这话听在那亲兵的耳里,却就莫名生出了温意,尊严,这个词真是没人对他们说过,就对亲兵好的将领,也不过就是让人放开吃喝,随着主将升上去,给亲兵弄个出身,或是平乱时睁只眼闭只眼让他们捞点钱罢了。

越是没钱的人,越是不希望别人感觉到他穷;越是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越是渴望得到尊重。尤其是至少还不愁吃喝的亲兵,听着丁一的话,真的眼眶就湿了,因为他听得出,丁某人这话不是虚言,是发自于内的,有一股子理所当然的味道。

“不要慌,你去知会校场的兄弟,我等军饷粮草,尽是民脂民膏,除非百姓向军兵冲击,否则切切不可去为难民众,可记住了?此非民乱,乃是义民啊,百姓何罪之有?一边是附逆的狗官,为祸府城的劣绅;一边是为国奋起,不顾身家性命的义民,你想想,怎么能向百姓动手?快去传令吧!”丁一好声对那亲兵吩咐着,对此赵辅倒是没有觉得丁一越过他这直属上级,去对亲兵下令有什么不妥,他倒是很有一个武人的自觉,感觉被上级的文官指使,是很正常的一个事。特别他铁心了投靠丁一之后的现在。

那亲兵领了令策马而去,在马上不觉伸手拭去眼角的湿意,却暗暗下了决心:这容城先生迂是迂了些,但却是好官,比那石太保可是亲切得多……一会无论如何,也得保着容城先生杀出梧州才是!

待到丁一与赵辅来到校场的时候,百姓已静了下来。

而且他们很惶恐,见着丁一就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府城里怕是有近半数人等,都挤在这校场,男女老少怕有万余人,黑压压一大片的。丁一驱马而来,便见这些百姓如同矮了一截地跪了下去。

他们惶恐的根本,是在于他们杀官了。

知县被汹涌的民众也活活打死了,然后他们开始慌乱起来,有人想逃回家去,有人是杀红了眼,激起心中的兽性,想去把差役或是平时得罪了他的人也一并杀死……倒是那传了丁一命令的亲兵,福至心灵跳上台去,拿着那个大铁喇叭高声吼道:“容城先生训示:百姓何罪之有?此非民乱,乃是义民!除非百姓向军兵动手,否则我等军兵,不得为难百姓!汝等民众,稍安莫噪,敢冲击军兵,容城先生说了,我等却就不能坐视了!”

有活路,谁喜欢去找死?再说这些边军都是跟鞑子打老了仗,一个个五大三粗,又是披甲顶盔的,手里刀枪也是明晃晃倒映着日光,百姓听着喝话,似乎丁大人说他们不是民乱?还说大伙无罪?无罪那闹腾个啥?跑个啥?就有些不安生的后生,也让自家长辈拿拐掍砸老实了。

此时看着丁一过来,大伙就等着丁某人给个说法了。

“今日梧州府百姓,因知县会同劣绅附逆而激于义愤……庶民思沐皇恩……忠君爱国……”丁一毕竟中过探花的人,作这样的破题全无半点问题,何况这本来就是他昨晚缉拿士绅之后,就预料到场面。

公审批斗之后,只要引导恰当,民众会如何反应,这个问题只怕没有人比丁某人的理解更为深刻了。所以赵辅和边军所担忧和害怕的事,丁一真的不慌乱,得知道不是随便在几百年后,扯个上过大学的人,就能做得出这年代的八股文章并且得中探花的。丁一能中探花,那比这时代的人所多出来知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在于他善于去适应,善于去学习,善于倒空自己。

民众会如何反应,百姓情绪该如何引导,这年头和人说乌托邦,鬼才知道是什么东西吧?该说什么话来引导,丁某人早在昨晚就有腹稿的了,有什么好慌?眼看丁一开始训话之后,校场上百姓情绪很快就平复了下来。

但是赵辅和那一众边军,却就心中大骇:城头狼烟起!

这便是有大股人马奔袭而来的讯号了,几乎不论是赵辅还是那些边军,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都峤山里的侯大苟所部义军。看起来杨守随那千把人是全没了,侯逆又来围梧州了!

第二章拯救两广总督(十七)

“不要慌,怎么老是跟个小孩一样?”二十出头的丁某人,平淡地这么说着三十多岁的赵辅,而后者除了苦笑真的无语以对,被丁一说是象个小孩一样也好,被他说没城府也好,这种言语上的东西,真的冷静下来,想想人家做到正三品文官大员,倒也没有什么想不通或是憋屈的,丁某人是有资格开这口。

但现时侯逆都发兵来围城了啊,真打起来自然边军是不会怕他们,但义军把城一围,不用多,只要有两万老底子,数万新附等着捡便宜的义军,这几千边军杀出去就陷入重围,不杀出去被他们这么围着,等到粮食耗尽,又能如何?

所以此时当是立马溃围而出,就算把这府城让给侯大苟的兵马也是不怕的。赵辅来广西这么久,算也是明白了,如果无法杀伤侯大苟的有生力量的话,据于一城一地,那真的绝对只会被拖死。

“怀集那边的山地旅派了二零一团过来罢了,你去支应一下吧。”丁一微笑着对赵辅扬了扬手,示意他赶紧去办,这边却已经开始引导百姓了,“诸位父老乡亲,今日义行,下官当上奏朝廷……为我梧州义民贺!”

那些百姓被他煽得晕乎乎的,又听着丁一提什么跟怀集一样,组织起论道堂等等,又是什么官绅一体纳粮。怀集这些日子没遭兵祸大家倒是知道的,还有人过来梧州府城这边收山货、贩卖一些紧俏货物,听说日子过得红火。

丁大人看着是个青天老爷。再说让官老爷一块交粮,大伙又有什么不乐意?不患贫患不均向来就是人类最根本的习性了,自然无人反对了。虽然接着说每月要让青壮抽出三天来操练。这个大伙有些不乐意,不过丁大人也说了官府那三天会管吃喝——平时出役都是自带干粮的,官府能管吃食,那还有什么不行的?当下就马上有人在叫喝:“大老爷!俺刘老二就有两膀子力气,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真管饱,俺天天都去操练!”

然后就是教这些百姓分批回家去。再等官府通知推选论道堂的长者等等,这一切办完之后,丁一方才向城门处行去。领路的是赵辅留下的那队亲兵,跟着丁一他们倒是很自觉地狐假虎威,立时就有数骑先奔了出去驱赶沿路无关人等清道,丁某人路上倒是没有什么阻滞。去到城门口却听着那先前清道的几个亲兵。在与守城兵丁说话,只听那守城的兵卒笑道:“真就一路站着,吴哥,你说吧,那些家伙是傻缺么?”

“你他娘的才是傻缺吧?”那亲兵跟着赵辅日久,却是有点见识,“那大汉将军的花架子,也是有皇帝在时才摆出那架势。能真的从怀集赶过来,还能这么呆着不动的。大汉将军都干不来,能这么耐操,绝对就是精兵!”转头听着马蹄声,却连忙赶了上来,“老大人,那怀集的弟兄来了,赵大人已下去安排人手准备汤水,因为没有您的训示,不敢擅开城门……”

丁一听着点了点头,看来这赵辅还是守本分,当下摇头对那些亲兵说道:“去跟赵辅说,不用麻烦了,他们马上就要开拔。”不理会那些亲兵闻之呆滞的表情,丁一撩起袍裾就踏阶而上,去到城墙上往下一望,却见千余的部队,穿着手工染制的迷彩服,就沉默地列队站立在城下。

带队的军官看着丁一上了城墙,立马下达了口令:“立正!”在他身边的鼓手,敲击出简明短促的鼓点,所有的士兵都马上听从命令做出了一致的动作。然后军官转过身,向城墙方向举手行礼,丁一还了一个举手礼。

“报告先生,大明第一师山地旅二零一团,奉命前来,应到一千二百七十人,实到一千二百人,留守七十人,请先生训示,团长毛驼,报告完毕。”那团长看上也就是十六七岁的模样,却也是丁君玥、杨守随那一期的学生,随着丁一在密云前卫打过鞑子,在怀集城外战过侯大苟的军兵,倒也算是老兵了。

丁一扶着城墙向他说道:“按乙号方案行动。”

“是!”毛驼敬了礼,转过身去,开始对部队下达命令,于是各营带开,安排值班部队和岗哨,没有轮值任务的就地开始垒灶生火烧水,尽管只是完成了新训,但是有着容城书院和南京书院的学生,在里面充当班排连长,执行起来倒也是井井有条。

事实上,全脱产,每天从早操练到晚,并持续几个月的千人以上部队,在这大明朝,真的是没有的。到了戚继光的年代,也不过是三天一小操,五天一大操,就是精兵了。不是不想操练,而是要士兵这么操练,营养得跟得上,至少得吃饱。

多累多苦倒罢了,要一天吃一顿饭,没事半夜就来搞紧急集合,起床就五公里,再加上正课试试?是个人都受不了啊,就算不闹兵变,这兵也该练残了。这不是说知道怎么练兵,然后照着搞就得,经济上没有一个坚实的支持,换个人来,压根就学不了丁一这么操练的。

赵辅在城墙上看着,真的下巴都快掉地下,哈喇子要流一地了:“精兵啊!他娘的,这真是精兵啊!晋公,拔五百人给末将……不不!一百人,一百人就够,用这一百人当种子,末将麾下的兵马……”他是个知兵的,先前第一团一直在营地里操练,基本就全封闭,他压根就看不到这场面,哪怕夜里行动也没这么震憾,

因为杨守随、丁君玥这些人,还不太出名;但是杜子腾和邢大合、胡山他们从几年前就跟着丁一,不论是军伍里还是江湖上,都不乏他们的声名,所以赵辅先前是认为,这几位丁一的弟子领着的亲卫,才那么彪悍罢了。

这时候一整个团千多人的阵列,以及分派行动纹丝不乱,犹其在城墙上望下去,那是极为直观的,这种震摄力,赵辅真的是感觉到被吓住了,并且随之极为眼馋了,所以情不自禁向丁一开口讨人。

“一日三餐,中晚餐有鱼有肉,白米饭管饱,足额双饷。”丁一用只有他和赵辅听得清的音调,这么缓缓地向后者说道,“一百人你供得起,有什么用?你供得麾下几千军兵这般用度么?”

说着他拍了拍赵辅的肩膀,留下一脸铁青的后者,转身下城而去,他还有许多事要办,无论是在梧州府城变相的“打土豪,分田地”——那些被百姓打死的官吏、士绅家中,有着大量的良田,这也是丁一为什么会突然离开校场,接到消息也故意来迟的根本原因;而如何建立民兵制度,也是他现在必须筹划的事情。

丁一并不太开心,因为越来越多的事,让他感觉自己象一个阴谋家,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