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267部分

重启大明-第267部分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看着飞奔过来的刘铁,他就又笑了起来:“子坚先生,肥球这二百多斤就卖给你了!”他冲了上去,狭窄的壕沟无法发挥军阵之利,零散的鞑子与雷霆书院的学生交错在一起,所有的不利,全是肥球这没事就打架斗殴的刺头的长处,真上了军阵,他便逃不过,所有的武勇都和先前一样,如昙花而逝。

壕沟里,几乎就是肥球的天下,他很快就救下了吴全义三人,这回直接把那鞑子拍着鼻子都塌了进去,不过腿上挨了一刀。但他还在向前,太高深的道理他不懂,太崇高的理想他也不清楚。

肥球只知道有雷霆书院的学生活着,他的盼头就能实现。

刘铁杀到时,肥球一人就做掉了五个鞑子,刘铁砍翻了一个想来趁危偷袭肥球的鞑子,扶着他道:“肥球,撑住啊,他娘的,我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到的!你还没有子侄,你他娘的死了,我怎么还你这份人情啊!”

被创累累的肥球,又呕了一口血,咧嘴笑道:“子坚先生,好困,让俺磕睡一下,再帮你卖命……”

凭仗着肥球的血性,终于在刘铁那三百轻兵杀到之前,没有学生拉响手榴弹。

说实话以鞑子的战力,就算三百轻兵,也不见得就能扛得下这五十人。

鞑子要好打,朝廷早就一统关外了。

但在冷兵器的战场上,勇将往往能够改变一场战事的胜负。

肥球也许改变不了太多,但连杀五人的他,还是让这些鞑子胆寒了,三百轻兵手持刀盾从壕沟上方直扑下来,连接又砍杀了七八人,其他鞑子立时就失了斗志,还有三十来人,竟被七连的学生捅翻了六七人,其他都降了。

而这时通过交通壕翻到一号通道二线阵地的杨守随,带着两个连加入了一连、二连的射击行列,很快最后几百鞑子都跪地投降了,他们受不了,草原的军马,并没有什么血战到底的传统,一旦胆寒,他们就会撤退,而此时被困在战壕里,根本就退无可退,投降就是唯一的选择。

“整队!整队!”杨守随高声呼喊,边上鼓手也努力地敲打传达着他的命令。

第七连和警调连此时除去伤患,凑起来也就一百来人了,吴全义挨了鞑子一下近身攻击,都起不了身,于是便把七连也交给李云聪指挥。这时刘铁奔了过来,着急地问道:“杜展之方才领着三百骑向西边兜去,看怕是要找机会从三号通道杀出去!这边得把鞑子缠住了,杜展之才有机会啊!”

杨守随咬了牙咬,望向李云聪:“你知道我想怎么办。”

“我没意见。”李云聪手里揣着一把遂发枪,却正在四处翻找不知道掉到哪的枪通条。

“全体都有了!胸墙前方列队!”

排队枪毙战法,第一次在沙场上,登上了战场舞台。

第八十二章雄鸡一唱(十三)

列队,相对于蒙古人来说,孤小单薄的雷霆书院,便在一号通道的第一道胸墙前方,抛开了所有的阻碍,能带给敌人麻烦、能保护自己的那些壕沟和工事,堂堂正正地阵列于前。狭窄的通道于双方都是公平的,并不会因为雷霆书院的学生进入通道,便会无缘故地扩大。

所以当他们阵列于前的时候,六百余人的队伍也不得不排成三十余列。这个时候,从浓烟里踏出来的蒙古步卒,带着混杂了硝烟的强烈的膻腥味道,吼叫着,看上去如同无穷的怪兽从浓烟里冒出来。

“一连第一排,前列跪姿,后列立姿,预备,放!”杨守随果断地下达了命令,他身边的鼓手,毫不停憩地敲打着鼓点,“全体都有,向前一步走,一连第二排,前列跪姿,后列立姿,预备,放!”

单调、冷漠、机械,是杨守随的口令乃至于传令鼓手的鼓声里,全部的感**彩。

西风劲吹,这一次浓烟并没有维持上几息便被卷散,而那些趴在一线壕沟里看守俘虏的军余,就这么看着两列、两列的雷霆书院学生,沉默地按照口令,越过身前的同学,近乎麻木地发射。

一轮,又一轮,相比于鞑子的嚎叫、怒骂、叫喊来说,雷霆书院的学生,气势上似乎要弱上许,他们就如果一部庞大的机器,每一个齿轮就按着自己的轨迹,一次又一次的转动,机器不需要有激情,机器有的是效率。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连一线壕沟那些刚刚看不下去的军余,振臂高呼好几声:“大明万胜!”、“大明威武!”的军余。看着看着,也不得不咋舌道,“奶奶的,这不跟抢收时,田地割麦一般?”

没错,一层又一层的鞑子,就这么倒下,当三十余列的雷霆书院学生,轮番前进了不到四十步也就是大约七十米的距离,便已躺下了一路的鞑子尸体。他们开始踏着鞑子的尸体向前一步。以口令和鼓点中所传递的讯息之中要求的动作要领,跪姿,或是立姿,完成射击。

然后身后的同学就越过他们,刚刚发射完的学生。便在鞑子尸身上,开始装填弹药。有受伤没有死的鞑子。挣扎着想起身。但阵列于前的雷霆书院学生,可就不象在壕沟里施展不开,十几把工兵铲劈砍下去,本来就负伤的鞑子,没有什么幸免的可能性存在。

吞哥儿觉得有点不对劲了,因为他处在下方。所以西风把浓烟都向这边卷了过来,使得他对于前方的战况看不分明。但对于吞哥儿这种沙场老将来说,有些东西并不是单单用眼睛看的。

草原一方的步卒的呐喊声、咆哮声,已渐渐地弱了下来。整个战场之上,除了火铳的开火声,单调而规律的枪声之外,几乎已听不到别的声音,这对于吞哥儿来说,已可以说明很多问题,至少,明军的军阵并没有被攻破,而且,正在缓慢而稳定的向他这边推进,因为枪声越来越清晰了。

“这怎么可能!”吞哥儿不禁失声这么说了出来,话一出口,方知失言,身为一军主帅,他不应该这样自乱军心,所幸的是边上的蒙古军马都紧张地望着西面,没多少人留意到他方才的话。

“骑兵撤出来!撤出来!”他也顾不得许多了,连忙高喝起来,于是留守在吞哥儿身边的数百骑里,便响起了号角声,草原上的军马,更加习惯使用这种号角来传达军令,正如丁一领导出的鼓手,敲打着的进行曲一样,都是彼此各自独有的风格。

这时秋风的风向在渐渐地改变,从西风变成了西北风,这是西伯利亚的高压所致,于是浓白的烟雾开始被抹向南边。

而蒙古步卒就在西北风把浓烟吹散时,崩溃了。

因为一阵风的关系,让他们看清了前方的同伴,并不是正冲进明人的营盘里,把明人的好东西往怀里揣,也不是正在把明人细皮嫩肉的女人压在身下——浓烟淹没了真实的战况,而正是这种臆想让他们奋不顾身地向前。

这阵风让他们看清了,前方就是密密麻麻的尸体,全是他们的同伴的尸体,没有金银财宝,没有女人,没有粮草,只有,死。然后他们还看见了那杆旗,也正在那些矮小的明军阵尾,缓缓向这边移动,阿傍罗刹的旗。

自成吉思汗崛起之后,他让草原上的人们,感染上了一种宗教式的狂热,相信草原民族是深受长生天之命,就算是成吉思汗死去以后,在战事顺利的时候,倚仗长生天的力气,依然能给予他们极大的疯狂与嗜血、悍勇。

但当战损达到一定程度,他们的崩溃,如同吸食毒*品的人,清醒过来之后的虚弱一般,不可避免。

所谓承受战损伤亡的强度,并非指蒙古军马里有人专门在计算着战损,达到某个数字,便下令:“崩溃吧!”

而是草原人并没有太强大的家国的概念,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当发现部落里的谁,已经看不见了,部落里出名的勇士,也不知所踪了,他找不到自己的熟人,所有认识的人,都已无音讯。一个接一个认识的人的死,让他们开始怀疑这场战事已方是否能取得胜利……

而当他认识的人,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回答他的响应时,他会怎么办?

农耕民族的军队,还有祖坟、祠堂、田地等等要守护,而游牧民族是不存在这些概念的,那么,为什么不逃呢?为什么还要作战呢?何况草原军马向来不是什么服从性很强的团队。除非能带着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铁木真。

吞哥儿尽管很优秀,但他不是铁木真。

他根本什么也做不到,在他跟那些步卒一样,看清了前方惨况的时候。

除了眼睁睁看着自己处于前方的步卒崩溃之外,他束手无策,尽管他不停地试图阻止那些四散而逃的军马,但一点用处也没有。没有一个步卒去理会那号角声,就算有人停下,也马上被其他人裹着回逃。

此战之后,存活的蒙古人,几乎都发誓,那杆旗会收割草原人的性命,吸取魂魄。

这样会让他们的失败,听起来更好接受一些。

随着步卒的回卷,和他们高呼着的话:“快跑!阿傍罗刹来了!”、“都死了!都死了!”、“他们是妖魔!阿傍罗刹从地狱带出来的妖魔!”那一千骑兵也极快地随着崩溃了,因为出来的五千人,此时死掉的、被俘的已在二千左右,四成的战损。加上眼前的惨况,还有奔逃的同伴。

那一千骑兵也找不到再去冲锋的理由了。吞哥儿很努力地派出亲信,收罗着兵马。

但一切都是徒劳无功,反而,他身边原来的几百军马,又在这个过程里,跑掉了百十骑。

不得不说,草原之中,真的是不乏血性男儿。

吞哥儿就是其中一个。

当六百来人的雷霆书院学生,走到了通道,在原野上列出六道战列线时。

吞哥儿抽出了他的弯刀,对着身边最后的五百骑呼吼道:“长天生在上!六百个明人,只是六百人明人!杀光他们!”他身边那五百骑的亲信,呼喊着抽刀而出,跟随着吞哥儿,进了最后的一次冲锋。

持着明字战旗的骑兵排,护卫着丁一就在这六条战列线的左侧,看着杨守随望向自己的眼神,丁一淡然地冲着对方笑道:“不,这是你的工作,指挥官。”他并不打算去接替杨守随的指挥。

“第一列跪姿,第二列躬身,第三列立姿,目标,正东方,预备,放!”杨守随的口令随着鼓点响起来,足足三百发铅子,就将冲锋而来的五百蒙古骑兵扫掉了薄薄一层,而随着前面三列的退后,后面三列再一次的发射,又将驰近的蒙古骑兵再扫掉一层。

但跟随着吞哥儿冲阵的蒙古军马,都是他的亲信心腹,都跟随着吞哥经历过许多的战事,他们爱敬他,也信任他,他们随他赴死,跟他向前,哪怕是踏着自己同伴摔倒的躯体、战马向前,也绝不犹豫!

不得不说,这种悍勇绝对不是无用功,相反,它对于整个战事来说,就是一管兴奋剂。

那些四散的骑兵,千来人马大都停下或放缓了溃逃的马蹄,他们在回首,在张望。

吞哥儿成功地唤起了这些溃散军马的血性与斗志,以燃烧自己为代价。

如果他们能冲到阵前,就算他们都死了,也许那些蒙古骑兵,也会被他们这五百军马的血勇所感染,重整旗鼓再杀回来!

只可惜,离吞哥儿一百步外,趴在长草之间,只有十二人的小小队伍,他们的指挥官却不这么想。丁君玥沙哑地对着身边的小队成员说道:“每刹那五步左右,进入五十步,自由射击。”然后她自己却握住了枪。

看着缺口、准星和远处的吞哥儿,她觉得,这只兔子很活泼。

第八十二章雄鸡一唱(十四)

她所说的数字,是风速,就是根据那杆明字战旗,旗帜下底边和旗杆所成夹角来推算的。

一百米以内,正常来讲可以不计算风阻,因为风力还没作用,子弹就命中目标了。

而两百米,却就不得不计算,四点四米每秒的风速,会让飞行三百多米的现代枪械发射的七点六二口径子弹,移离目标三十四厘米左右。而对于丁君玥他们手中这种直线膛的枪械来说,这种影响,只会更大。

但她还是举起了枪,尽管距离百步,二百米,九米每秒的强风。

然后压下了扳机,大约在离这个狙击阵地一百五十米的距离、杨守随那六条战列线八十米的距离上。

首发命中。

然后跟随着吞哥儿的骑兵下意识地拔转马头向两旁兜过去,他们不可能连主将也一并踏死。

然后他们就溃散了。

吞哥儿倒下了,全无声息,没有呻吟,也没有惨叫,大抵被子弹掀开了头盖骨的人,都会这般的沉默。那么,他们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他们就四散而逃了,把已经下令:“手榴弹预备”的杨守随,呛得口瞪目呆愣了至少二秒,才重新下达了命令,“取消!取消!拧回手榴弹后盖!”

“那鞑子头目的运气很差。”丁君玥在事后是这么说的,“看着是个大官,我本来是瞄准他的马头……”她很伤感,因为她有着莫名的担心,“先生说,最可怕的事,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