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枭雄 >

第466部分

清末枭雄-第466部分

小说: 清末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立才常年在南京工作,并经常向林哲汇报一些战舰设计的事务,所以见林哲的次数是比较多的,此外胡立才和寻常的海军将领不同,他虽然挂着海军少将的军衔,但实际上他并不算严格的军人。

他是一名军舰设计师,准确的说是一名船舶设计师,而在很多年前,他的地位就已经是攀升到了顶点,作为舰政部部长,他已经是没有再可上升的渠道了,因为他已经是爬到了最高位置。

而且他并不是靠这么战功之类的爬上来,他升上来是因为他杰出的战舰设计能力,而这个能力在国内暂时是无人可以取代他的。

懂打仗的海军将领多了去,但是懂战舰设计的设计师却是不多,而能够设计出一款优秀战舰的设计师,更是少之又少,在目前的全中国里,能够根据帝国海军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出一款优秀战舰的设计师不超过五指之数,而胡立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到了胡立才这个地步,他追求的已经不是什么晋升、富贵之类的,因为这些他都有了,他现在想要的东西很简单,那就是作为一名战舰设计师,希望设计出最强大的战舰,在后世的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他多年前开始,就一直负责主持帝国战列舰的设计工作,蚩尤级战列舰就是他的作品,随后他又在蚩尤级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幅度的修改,设计出了应龙号战列舰,不过由于改动的幅度并不大,应龙号战列舰的性能和前面两艘战列舰的性能相当。因此依旧被归类为蚩尤级战列舰,是为蚩尤级战列舰的三号舰。

当应龙号的设计定稿之后,胡立才并没有闲下来,开始准备四号战列舰的设计工作。

虽然现在连蚩尤号都还在施工当中。最早也要到明年才能够完工,但是并不妨碍海军高层对新式战列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军高层对舰政部提出的新式战列舰的要求是:拥有不逊于蚩尤级的主炮火力,同时副炮的火力必须得到加强。装甲带的覆盖比例要比蚩尤级战列舰大百分之二十以上,装甲带的最薄地方必须保持在七英寸以上,核心区域的装甲厚度必须拥有十二寸以上。航速上不得低于十五节,同时必须加强适航性,尽可能的避免船首上浪以及在风浪中航行的危险性,八节航速下,续航距离不得少于两千五百海里。

然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造价不得超过两百四十万圆。

实际上海军对四号战舰提出的要求并不算过分,大体上就是从蚩尤级上的基础而来,主炮火力依旧,加强适当的副炮火力以及装甲带覆盖面积,同时要求比蚩尤级提高零点五节的航速,适当的加强适航性以及续航距离。

但是这些要求虽然看上去并不高。但是除了主要火力没有提高外,其他的都是全面提高,而一项提高一点,那么汇总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尤其是在现在各方面的工业技术并没有得到太大改变的情况下,胡立才要想完成海军高层要求设计,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为了达到海军高层的目标,胡立才是带着一群舰政司的设计师们反复研究,新式战列舰的设计是吸取了嫦娥级装甲巡洋舰的诸多理念以及技术,并融入到了原来的蚩尤级战列舰之上。

最后完成了胡立才手中的这份四号战列舰设计方案。

该战舰的标准排水量为一万零五百吨。

该方案的主炮布置依旧是保持了四座双联装的两百五十毫米舰炮,副炮则是分部于两侧。

火力方面和蚩尤级相差不大。顶多就是副炮的布置上有所改变。

动力系统方面,则是采用林德机械公司的最新研发的倒缸式蒸汽机,这种蒸汽机比以往的蒸汽机,在同等重量和体积下。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功率,并足以推动这艘庞大的战舰跑上十五节,比以往蚩尤级的蒸汽机有所改进,整体性能提高了大约百分之十左右。

如果上火力和动力上的变化不大,那么装甲方面的变化就比较大了,在这艘四号战舰上。胡立才首次尝试使用了江南矿务公司提出来的新式装甲解决方案。即‘钢面铁甲混合装甲’。

自从多年前帝国海军大规模运用锻铁装甲后,帝国海军并没有停止对新式装甲的研发,因为锻铁装甲一开始虽然说防护力足够,但是随着各国陆续装备九英寸和十英寸级别的火炮,并且火炮的身管长度也是在不断加强,以往的锻铁装甲为了继续保持防护能力,不得不继续加强装甲的厚度。

从以往的四点五英寸,再到后来的七八英寸,然后是现在的十二英寸,甚至十四英寸,可以预见的是,等到了1875年左右,各国的一等铁甲舰如果没有十二英寸以上的装甲带,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了,有些比较奇葩的战舰更是把装甲厚度堆到了十四英寸甚至十六英寸。

而装甲越厚,代表着越重,需要占用越多的排水量,并带来动力不足,船体变大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帝国的两大舰用装甲供应商,江南矿务公司和北方煤铁公司都是积极展开对新式装甲的研发,而研发的方向都是朝着钢化装甲前进。

去年的时候,天津煤铁公司率先开发出来了钢面装甲,但是海军对这种钢面装甲进行测试的时候,发现这种装甲虽然硬度足够,但是却是太脆了,对于一些中小口径的炮弹防护能力不错,但是对于大口径重炮的炮弹,威力并没有比锻铁装甲好多少。

但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江南矿务公司却是拿出了一款钢面铁甲混合装甲,这种装甲是以钢和铁混合在一起,保持钢甲的硬度的同时,以锻铁来加强韧性。

经过海军的测试后,发现这种钢面铁甲混合装甲在同等的重量下,比锻铁装甲的防护性能提高了约百分之十五,而且江南矿务公司方面还表示,他们认为这种混合装甲还有着极大的性能提高,因为现行的加工工艺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种混合装甲的性能,如果继续提高加工工艺,他们有信心把这种钢面铁甲装甲的性能提高到锻铁装甲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五左右。(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五章 舜帝级战列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钢面铁甲装甲在历史上是在1877年英国人首先使用的,而后世大名鼎鼎的定远号铁甲舰,其主装甲带使用的就是这种装甲,而姐妹舰镇远号却是为了节省成本,水线下的装甲带使用的依旧是锻铁装甲。

国内的江南矿务公司和天津煤铁公司,为了竞争海军的装甲以及其他造舰用材的订单,并争夺国内第一大钢铁公司的荣誉,这些年可没少相互竞争,对于一些新式技术的追求比海军都要更急迫。

装甲技术的进步,算得上是国内工业良性竞争的一个杰出典范了。

由此,也是让军方那边对国内一些保持垄断的企业相当不满,比如说上海林德机械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个一家大型舰载蒸汽机的研发和供应商,有了垄断后根本就不愁订单。

还有皇家武器公司下属的上海兵工厂,这是国内唯一的一家可以生产大口径后装舰炮的工厂,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竞争对手。

而这种情况,是军方并不满意的。

只是蒸汽机以及舰炮这些,就算想要让企业进行竞争,但是军方也没有那么多的订单足以养活两个大型的研发企业,所以也只能是暂时先忍着了。

采用新式蒸汽机和新式装甲的四号战列舰方案,虽然在吨位上和蚩尤级相当,但是两者的差别确实比较大,外观上的差别也是同样如此。

林哲看着手中的这份设计方案,他只是简单看了两眼图纸,反正这些设计图纸什么的他也看不懂,他更关注的是该设计的一些文字描述以及其设计意图。

这样比单纯的看文字更家直观,更能清楚的了海军是否需要这款战列舰。

从这款战列舰就可以看得出来,海军依旧是在坚定的执行当年定下来的五年发展计划,并且整体的海军战略依旧是保持在防守为主。

这从四号战舰的低干舷设计就可以看得出来。

虽然说这几年主力舰低干舷设计已经成为了世界主流,但是也不代表着所有的战舰都会采用低干舷设计,比如帝国海军的嫦娥级装甲巡洋舰,就不是低干舷设计。而是标准的远洋战舰的高干舷设计。

在当代的工业技术水平下,低干舷和高干舷是各有优劣,采用低干舷设计的战舰因为重心低,所以往往可以搭载更多。更大的主炮。而高干舷设计的战舰虽然主炮少一些,但是其远洋适航能力却是相当不错。

而目前帝国的战列舰是清一色的低干舷设计,因为帝国海军的主力战舰也没想到过说要跑到太平洋深处或者印度洋去,帝国海军的战列舰其预定的作战区域,主要是在南海方向。准确的说是珠江口或者是新加坡港口外,主要的使命就是拦截英国的东印度舰队。

因此适航性什么的,对于帝国的战列舰而言不那么重要。

看过了这四号设计方案后,林哲再详细问了胡立才一些细节,然后就是点了点头,并在设计方案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最后还顺道给自己艘四号战舰定下了舰名:舜帝号。

舜帝号的设计确定下来后,这艘战舰就会在青岛海军造船厂开始施工,不过今年只会进行前期的准备工程,正式铺设龙骨的话。则是需要等待1870年的一月份。

因为受限于国内的万吨船坞不多,如今国内仅有的三个万吨船坞都在建造蚩尤级战列舰,而在青岛海军造船厂四号船坞最早施工的蚩尤号,如今还在进行最后的施工,预计要到今年十一月份才会完成最后的船体施工,并下水离开船坞,前往码头进行后期的舾装。

舜帝号要等待蚩尤号下水后,才能够进行正式的建造工作。

不过到明年的下半年,也就是1870年的下半年,广州造船厂的大型两万吨船坞就能够正式承接战舰。到时候第五号战列舰就能够在这个时候正式动工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五号战列舰应该会是舜帝号的二号舰。

蚩尤号要在十一月份下水,对此海军上下都是非常的重视。诸多海军高层到时候都将会出席蚩尤号的下水仪式,本来林哲也想去的,但是青岛距离南京远了些,而且身为帝国皇帝,林哲想要出行也是比较麻烦。

再加上蚩尤号下水之后,还需要进行舾装和适航。等到明年的时候还会有一个正式的服役仪式,所以林哲是决定到明年的时候直接去上海举行服役仪式,顺便还可以去上海看一看当地的发展情况。

1869年,帝国海军依旧保持着密集的造舰**,当年度,帝国海军正式服役了夸父号二等铁甲舰,库伦号、汉阳号两艘铁肋木壳巡洋舰,一艘快速巡洋舰以及若干小型炮舰和其他的辅助舰。

其中有意思的是,帝国海军今年一口气服役了四艘伦道尔型炮艇。

何谓伦道尔型炮艇?实际上就是后世人常说的蚊子船,这种小炮艇由1867年由英国著名战舰设计师乔治?伦道尔设计,通常排水量两百吨到五百吨不等,然后装备一门大口径的火炮。

这种炮艇看上去像是一艘船,但实际上并不当战舰使用,而是充当海上炮台使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这种炮艇在开炮的时候,是需要下锚的,不然的话巨大的舰炮一开炮,谁也不知道这小吨位的船体会跑到哪里去了。

这种炮艇在1867年面试以后,就是成为了全球最新潮的一种舰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当的火热,英国皇家海军一口气就是采购了几十艘。

英国皇家海军作为世界老大,能够被它看上的东西就算差也差不到那里去,而且这种船说实话真的很廉价,两三百吨的话,一万英镑都不用,就算是四五百吨的大个子,顶多也就一万多英镑,这价格比帝国海军的拳头出口战舰镇广级系列炮舰还要便宜的多。

帝国海军在设计和采购战舰的时候,自然也不是固步自封,而是紧紧地盯着世界各地,这伦道尔炮艇刚面世呢,帝国海军舰政部就是展开了相关的设计和研发。

1868年的时候,就是开始正式动工,动工的伦道尔型炮艇被称之为‘蚊子级炮舰’顾名思义就是,这种蚊子级炮舰虽然看似不起眼,但是大型军舰要是被咬上一口,那也是会痛的。

蚊子级炮舰的排水量约为四百吨,航速为七节,搭配的火炮为十一英寸的前装线膛炮。

为什么采用前装线膛炮而不是帝国海军里一贯采用的后装线膛炮呢,理由非常的简单,成本问题。

一门十英寸的后装线膛炮,价格都是好几万了,而蚊子级炮舰全舰下来,采购成本也就那么五万圆而已,换句话说,一门十英寸的后装线膛炮,价格比一整艘蚊子级炮舰都要贵!

帝国海军还没有奢侈到为这种定位廉价的海上炮台配属最先进的后装线膛炮的地步!

此外,帝国海军还服役了一艘试验用的鱼雷艇,这款鱼雷艇的出现同样是受到了国际上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