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枭雄 >

第396部分

清末枭雄-第396部分

小说: 清末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有好处,就算把脸丢到火星去也没有什么!

现在郭易上校率领的军队已经攻占了火奴鲁鲁,现在想要他们和英法两国一样再撤军,就是没那么容易的了!

占领火奴鲁鲁后,郭易也是一方面是让部队修复港口的防御措施。从军舰上搬下了多门火炮修复炮台。

同时也是应付着英法美两国的的各种外交扯皮。

面对英法美三国的代表说要让郭易上校保持克制,并说什么无法坐视一个独立的夏威夷王国就此成为历史。

郭易上校没有给予正面的答复,而是称要等待负责夏威夷事务的全权代表施业志抵达后,才能够进行相关的外交摊派。

至于现在,帝**方只是对夏威夷实施必要的军事管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之类的。

但英法美三国自然是不会坐视中国攻占甚至吞并夏威夷的,之前他们之所以没有进行强烈的实际发对,只是口头抗议,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中华军的行动会这么快速,这才刚到夏威夷两天呢,就直接发起进攻登陆作战了,这让他们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然而现在既然已经是反应了过来,那么英法美三国也是快速行动了起来。

第一时间里,英法美三国就是迅速向外传递消息!

其中的美国人反应最为迅速,原本巡弋在美国西海岸的一艘木制巡洋舰很快就是赶往夏威夷。

不过各方的兵力调动不可能太快,中华帝国向夏威夷派遣舰队,前后都花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呢,现在英法美三国的人要派兵过来,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的。

施业志抵达夏威夷的时候,美国人的那艘巡洋舰也是刚好到达!

而施业志刚上岸呢,就是被迫不及待的英法美三国的代表给找上门来,这一次找上门来的可不是什么民间代表了,而是正儿八经的外交人员。

并且他们很快就是就夏威夷问题向施业志提出了正式而严肃的交涉,对此,施业志的因对方式就一个字:拖!

因为他不可能答应英法美要求帝国退兵的要求,同时英法美三国也不可能答应帝国吞并夏威夷。

这种情况下,外交谈判不可能有明显结果。

真想要一方屈服,只能是通过战争的方式。

然而战争能够打起来吗?

这种可能性并不大,首先是不管是中华帝国还是英法美三国,他们都很难短时间内抽调大量兵力前往夏威夷。顶多也就是一艘两艘军舰,搭载数百人而已。

同时真要打起来的话,也会严重的影响彼此的外交关系,所以面对战争,彼此间还是保持了极大的克制的。

现在施业志要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战争。但同时死活也不撤军,就算各国不承认帝国对夏威夷的吞并,但是也要造成事实吞并。

由于夏威夷的现任国王卡米哈米哈五世已经逃到了英国人的船上,并向英法美等国求援,施业志自然不会坐视这种情况的发生。

对此,他玩了一个很老套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扶持另外一个卡米哈米哈家族的成员为新任国王。

即卡拉卡瓦,此人乃是已故米卡哈米哈四世的表亲!

当初中华军攻占火奴鲁鲁港的时候,他没有能逃走。而是被中华军给俘虏了。

当即施业志就是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待在战俘营里,以后有可能被直接枪毙,另外一个则是在中国的支持下登基成为新的夏威夷国王。

当然了,这个国王也不是白当的,他必须接受帝国提出来的一系列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夏威夷王国向中华帝国朝贡。成为中华帝国的属国。

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将火奴鲁鲁港附近的珍珠港租给中华帝国充当军事基地。

卡米哈瓦在俘虏和国王之间只是象征性的由于了三分钟。然后就是很爽快的答应了施业志的要求。

十二月十八号,卡米哈瓦在中国的支持下继位为夏威夷国王,并宣布卡米哈米哈五世的王位已经不被夏威夷王国承认。

次日,在英法美三国的强烈反对声之中,卡米哈瓦和施业志签订了中夏友好条约,条约规定夏威夷王国每年定期向中华帝国朝贡。成为中华帝国的属国。

同时为了能够让中华帝国的军队有效的保护夏威夷王国的军事安全,卡米哈瓦特邀请中国在夏威夷王国驻军,并划出了火奴鲁鲁港附近的珍珠港以及附近陆地作为驻军的营地。

尽管这份合约遭到了英法美甚至其他国家的普遍不承认,英法美三国甚至认为卡米哈瓦政权乃是非法的,不能代表夏威夷王国。

但是不管怎么说。帝国都已经是从法律以及事实上控制了夏威夷王国,要想让帝国放弃夏威夷,英法美三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通过战争的方式来逼迫帝国放弃。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十二月下旬,英法美三国也是陆续向夏威夷派遣了数量不等的军舰!

美国人已经是派遣了两艘战舰抵达夏威夷,英国和法国各自有一艘战舰抵达夏威夷。

他们派遣的战舰也是这个世界上的主流战舰,都是木制蒸汽动力的战舰,至于铁甲舰的嘛,英法两国的铁甲舰一般都吨位很大,而且普遍部署在本土,没事不会跑到太平洋深处,真要从本土调遣铁甲舰来夏威夷,这时间少说也得三五个月甚至更久。

美国人距离倒是近一些,不过他们的战舰普遍也是在大西洋沿岸的东海岸,在西海岸的海军力量并不强。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人的铁甲舰普遍都是内战时期建造的近海内河铁甲舰,在沿海打打还可以,但是要横跨数千公里来夏威夷,那就太勉强了,说不准来的路上遇上一场稍大一些的风浪自己就得先沉了。

因此近期成为了中英美法四国冲突热点的夏威夷地区,四国派遣的军舰都是木制战舰为主,而且也都不是什么主力舰,都是一两千吨的小家伙。

而这也是殖民地冲突的一个明显特征,武装力量规模小,不过持续时间会很长!

面对着英法美三国的多艘战舰,负责夏威夷具体战事的夏威夷特遣舰队司令郭易上校也是有些坐不住了,早早就是向国内请求增援!(未完待续。)uw

第五百二十八章 冲突升级

1865年底,因为裕祥号事件后,夏威夷局势持续紧张,不过这种紧张局势对于中华帝国还是对于英法美三国而言,都只算是小事,各国的大佬其实都没有怎么太过关注。

夏威夷虽然也算重要,但是在十九世纪中期而言,各国对这个群岛国家的普遍影响还在于其比较富饶的物产,以及来往太平洋的补给站,对其巨大的军事战略价值虽然有一定的认知,但是也没有认为夏威夷的重要性上升到足以影响国家安全的程度。

整体而言,对于英法美三国来说,他们虽然对夏威夷窥伺已久,但是这种窥伺是有限的,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放任这个太平洋的岛国存活数百年之久了,人家西班牙几百年前就得把这个太平洋群岛给占领了,继西班牙之后,英国这个世界帝国也早在百年前就会吞并它了。

夏威夷之所以能够一直存活到现在,可以说是各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群岛的巨大战略价值所致。

帝国这边也是这样,除了林哲外,其他的帝**政要员根本就搞不清楚夏威夷对于帝国而言有什么意义,这两个月里,也就海军那边关注夏威夷局势,而内阁以及陆军那边甚至都没兴趣去关注夏威夷的局势。

内阁那边收到了夏威夷方面的局势报告后,直接就是转给了海军那边,还是那句话,这是你们海军的事,你们自己处理,甚至连多余的经费都没有拔给。

帝国海军这边倒是要重视一些,不过也有限。

派铁甲舰去?

不可能的事,铁甲舰乃是帝国海防根基,怎么可能派到万里之外的夏威夷去!

所以海军只是就近从驻日的太平洋舰队里继续抽调军舰。派遣了两艘木制巡洋舰过去,另外还有运煤船,运输舰各一艘。用以加强夏威夷特遣舰队的实力,威慑英美法三国。

帝**政要员都不太关注夏威夷。至于那些普通民众就更不要说了,绝大部分人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夏威夷。

偶尔有听到的,但是一听说夏威夷距离帝国的海上距离足足有八千多公里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吓呆了,这么远,岂不是远在天边了。

因此很多人对遥远的夏威夷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观念,甚至很多人都不理解帝国为什么要派出舰队出兵这个太平洋上的岛国!

但是帝国上下不关注,不代表着帝国不关注!

有着林哲在。帝国对夏威夷的关注力度一开始就不,驻美公使施业志亲自前往处理夏威夷相关事务,帝国海军已经是先后派遣了四艘战舰,多艘辅助舰前往夏威夷,搭载的陆战队士兵就超过了五百人。

施业志代表帝国和卡哈哇哈签订了中夏友好条约后,施业志并没能立即离开夏威夷,而是留下来应付着英法美的外交交涉,同时也是尽力争取打消英法美三国想要通过武力解决夏威夷冲突的想法。

如果能够以外交手段就获得帝国想要的利益,那么战争还是能够避免就避免最好。

进行着外交交涉的时候,日历也是悄无声息的翻过了1865年。进入到了西历1866年。

而每年这个时候,帝国就会进入年末的一次政治大事件,即财政预算分配。

由于帝国实施西历。传统农历混合制度,以传统农历为主,西历为辅,而帝国的财政年,不是以西历为一年度计算,而是以农历年为一个财政年进行计算。

而农历年大约是在每年西历的二月份,因此西历元旦过后的一月份,也就是帝国进行下一年财政预算的时间。

在这个月里,财务部会做出财政收入预算报告。然后根据这个财政收入预算,再制定明年度的财政支出预算。

而每年的这个时候。军方和内阁之间总会因为军费的多寡而进行激励的争夺,同时军方内部也会因为海军、近卫军、陆军之间的军费争夺而爆发一些政治上的冲突。内阁自身的各部门。财务、工商、交通、教育、农林等花钱较多的机构也会争夺经费。

因为每年的西历一月份,帝国的上层就会上演一次经费争夺大战,各方围绕着那高达数亿元的财政支出进行明争暗斗。

不过有着林哲亲自压着,加上这些年的多次经费争夺多少也形成了一些惯例,所以不出什么意外事情的话,基本上经费的分配都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比例,因此这种争夺还无法形成政治上的动荡,顶多就是在财政会议上粗红着脸争吵而已。

一月八号,帝国1866财政年的第一次御前财政会议上,军政双方数十名要员齐坐一堂,以薛焕为代表的文官代表以及以施清瑄为代表的军方进行了唇舌激战,口沫横飞中,薛焕充分展现了身为一个强势文官的手段。

语出惊人的喊出要把今年的军费预算压缩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下!

要知道自从帝国统一后,帝国的军费就是连年下降,去年的时候,军费支持只占据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即便这样,帝国的军费依旧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幅度,只不过增长幅度不算太大而已。

但是薛焕喊出的这个百分之二十五,一下子就削减了百分之五的军费,这对于军方来说是属于绝对无法忍受的地步。

因为财务部的1866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中,大约是四点八亿圆,如果军费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话,那么军费总额只有一点二亿多点。

但是在1865财政年里,中央财政收入预算为四点四亿,其百分之三十即是一点三亿多。

两者一对比,不但军费比例大大降低,更关键的是军费总额有所下降,这是军方绝对无法接受的事。

前些年虽然文官集团一直极力压制军费支出比例,但是受到帝国农业的恢复。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中央财政收入保持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幅度,尤其是1862年后。基本上都保持了每年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因此虽然军费比例一直持续下降,但是受到财政收入的增加影响。因此军费总额是从来没有实际减少过,反而是逐步保持一个小幅度的增加。

然而现在薛焕竟然说要实际削减军费,这是军方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接受的!

当即,军方的大佬施清瑄,徐言青等人是轮番发言,言语间是激动不已!

“帝国海陆将士这些年来为帝国出生入死,虽然这些年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爆发,但是每年在中俄边境冲突。对外作战,剿匪等各条战线上殉国的将士数以百计甚至有时候更多,正式这些帝国将士的牺牲,才能够为帝国带来稳定的发展环境,不至于让帝国沦为西蛮的盘中餐,正式帝国将士的牺牲,才能够为帝国维护在越南、琉球、日‘本等海外利益。

这种情况下,海陆两军每年的压力都是持续增大,如果还无法保持足够的军费,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