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枭雄 >

第112部分

清末枭雄-第112部分

小说: 清末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林哲已经决心起事,所以对余胜军的中高级军官进行了大范围的调动,提拔重用了一大批军官,这些军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么平日里把余胜军的利益置于朝廷利益之上,要么是对林哲有着私人的忠诚或者和林哲沾亲带故。

也就是说,当时林哲考虑任命的时候,部属的忠诚是首要,至于能力则是次要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陈云陶才一举越过他人,成为余胜军的第十混成团团长。

陈云陶两天前接到上海来的快马信报后,他第一件事自然是清理、整顿第十混成团内部,并攻占余姚县城,彻底控制了余姚县。

但是这个时候,他的能力有限或者说战略眼光不足就是显示了出来,他没有乘胜追击控制绍兴府的其他府县,反而是花了两天时间来整顿余姚县,把相当多一部分的精力都是放在了内务上。

以至于两天过去了,他的第十混成团依旧在余姚县里打转!

“团长,如今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万一等黄林汉他们在招募更多壮丁到时候就更难打了。如今湖州的第九混成团已经开始南下,而徐将军亲率的第八混成团也已经进入嘉兴,不用多久就能够抵达杭州,到时候我们必须北上和他们汇合,然后合力拿下杭州!”边上的一个年轻少校如此开口道:

“虽然我们第十混成团是新编部队,但是第一营和第二营的士兵也是经过了数月训练的,想当初我余胜军成军之初,也只是训练了几个月而已,但是已经能够迎战太平贼军近万人。现在我们虽然实力稍差一些,但是也比建军之处要强得多。”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年纪略大的少校营长也是开口道:“安云兄说的不错,就算只靠第一营和第二营,我们也足以拿下绍兴府城,我的第三营虽然刚成军,但是已经经过数天的集中苦训,必要之时也是可以为大帅上阵杀敌的!”

方安云又是附口道:“我第十混成团将士过半都是余姚子弟,绝对不会堕落了前辈们的威风!”

第十混成团编练于绍兴。其中又以余姚县子弟为主,乃是余胜军自第一步兵团后。又一个以余姚子弟为主要兵员的部队。

而余姚乃是林哲、余胜军的老家,余胜军在余姚县里根基深厚。诸多子弟以加入余胜军征战为荣,你说为什么余姚子弟要景象加入余胜军,你看看余姚一县出了多少余胜军的将领军官就知道了。

余胜军之将领,尤其是中高级将领,十有六七都是余姚人,而中下层军官就更多了,这些人富贵发达了,在后来人的眼中就是最耀眼的榜样。

所以在所有余胜军部队中,以余姚子弟为主要兵员的第一步兵团、第十混成团在士兵的忠诚度以及士气上来说。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现在唯一让陈云陶有所顾虑的就是,第十混成团的士兵训练不足,真正上了战场恐怕力不从心。

毕竟忠诚和士气再高,也改变不了训练不足,战力不高的事实啊。

然而看着几个部下相继请战 ,陈云陶犹豫了半天后还是道:“那好,让兄弟们准备好,我们下午就开拔,争取明日抵达绍兴府城!”

听到陈云陶这些说。其他几个余胜军军官也是当即齐声道:“职部领命!”

而一旁的黄培志此时也是开口道:“陈团长,下官在府城那边还留有几个心腹家人,等我大中华将士开进绍兴后,他们会偷开城门。助陈团长一举破城!”

陈云陶也是微笑道:“如此更好,如果能够成功破城,我必定为黄大人您向大帅请功。届时别说区区一个知府,就算是兵备道甚至一省巡抚也不在话下!”

听到这话。黄培志满脸的红光:“那里那里,为大帅效命是应该的。为了我大中华伟业,我黄培志哪怕是肝脑涂地也是在所不惜!”

说这话的时候,他彷佛已经看见了自己成为一省巡抚,甚至开国功臣的模样,老子这些年当官捞了这么多年也没捞十几万两银子,而且还在前两年为了保住官位都重新吐了出去填饱上头那些人的胃口,剩余的一些也是在绍兴府城里没带出来,估计这会都被黄林汉查抄了。

为官数任多年,到头来竟然一两银子都没捞到手,简直是可恨可耻!

这一次趁着余胜军起兵,自己一定要牢牢地抓住机会,他日恐怕封王拜相也不在话下,等到了那时候,自己能捞多少银子?

几十万两?哼,瞧都不瞧它一眼,至少也得几百万两,还别嫌多,真到了那时候自己不捞个千八百万两银子,真对不住自己!

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十余年抛家弃子的宦游人生涯,我容易吗我?

黄培志一边暗下决心,以后要捞多少多少银子,一边也是跟上了陈云陶的大军,前往绍兴,这一次他要那可恶的黄林汉知道,他黄培志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他大中国,哦,不对,是大中华猛将如云,劲卒如林,必定把你黄林汉打的抱头鼠窜!

当天下午,陈云陶率领第十混成团本部两千人汇通临时招募的丁壮大约千人北上绍兴,于此同时,他又让第三营营长费傟旭率领第三营、督练处余姚新兵营新兵八百人南下宁波。

次日傍晚时分,陈云陶率领部队顺利抵达绍兴城外,此时绍兴城已经是城门紧闭,城头上是诸多巡逻的兵丁。

从望远镜上看他们紧张布防的样子就是知道,他们已经早就预料到余胜军会来了。

当即,陈云陶命令部队扎营,同时随军前往的黄培志拍着胸脯保证,今夜午夜时分他的心腹手下肯定会偷偷打开城门的,到时候破城于弹指之间。

扎下营来后,陈云陶又是收到了一封来之徐言青的书信,信上说徐言青已经率领第六混成团攻克嘉善、嘉兴等地,正一路攻城拔寨直奔杭州而去,他以‘第四步兵师’的名义命令陈云陶务必在四天内抵达杭州城外和他汇合。(未完待续。。)u

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侯之赐

余胜军起义之前,林哲就已经对余胜军各部进行指挥体系上的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涉及到现有部队的具体编制,只是一种指挥体系上的调整。¢£¢£,

余胜军各混成团、协防团等团级规模的部队加起来总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个,而余胜军军部,或者说林哲个人已经不可能直接指挥这么多团级部队,因此建立起更高级别的固定作战编制已经成为了必然,这也是林哲年初建立第一步兵师的直接原因。

按照道理来说,余胜军应该是按部就班把诸多的混成团、协防团逐步改变为师或旅级的固定战斗编制。

然而随着1856年清廷大肆编练新军,尤其是李鸿章的江淮新军快速扩编,导致林哲被迫加快了起义的步伐,而这也就让林哲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各部队一一改编然后整编为固定的师旅战斗编制。

为了不影响现有部队的战斗力,林哲只能是继续沿用现有部队作战编制,只是又建立了三个师级指挥机构,用以统一指挥某个地区的部队而已。

由此就是诞生了余胜军内的第二步兵师、第三步兵师、第四步兵师。

上述三个师和第一步兵师不同,第一步兵师乃是林哲亲自率领的部队,筹建之初就是打破了各混成团的作战编制,编成了单纯的三个步兵团:第一步兵团、第三步兵团、第四步兵团以及第一炮兵团、第一辎重团、第一骑兵团等。

上述诸部都是余胜军内最为精锐的精华部队,士兵以老兵为主,汇集了大量精干的中下层军官。

武器装备优良。其中第一炮兵团辖有足足十八门十二磅火炮,另外有六门六磅骑兵炮。六门三十二磅臼炮。另外各步兵营也是配属了满编的四磅步兵炮,共有二十四门之多。

其所辖的第一骑兵团也是余胜军内的老部队。战斗力不是今年才编成的第二骑兵团可以相比的。

第一步兵师汇集了大半余胜军的精华,但是后面的三个师情况就是有些掺差不齐了,毕竟建立这三个步兵师,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短时间内解决某个地区内的余胜军统一指挥问题,而不是说改变现有编制建立师旅级别的固定战斗编制。

由此以溧水地区的第二混成团为核心,加上第四协防团、第五协防团、第六协防团组建第二步兵师,由第二混成团团长林安飞兼任第二步兵师师长,该部主要负责江苏西南部以及邻近皖南部分地区的战事。

实际上,溧水地区的第二混成团以及三个协防团之前就是一个整体。最开始的时候是由徐言青统一之后,后来由林安飞接任第二混成团团长后,就由林安飞统一指挥。

也就是说,第二步兵师的组建是完全根据溧水现有部队进行的,只是把以前的笼统指挥名分正式以第二步兵师的方式给确定下来。

第三步兵师和第四步兵师也是一样。

其中第三步兵师以原驻防常州、金坛等地的余胜军为主,编有第五混成团、第六混成团、第一协防团、第八协防团,以第五混成团团长施清瑄兼任第三步兵师师长一职。主要负责常州到镇江府一带的战事。

第四步兵师则是以徐言青从上海带过来的第八混成团、驻防湖州的第九混成团、驻防绍兴的第十混成团等在浙北作战、驻防的部队为主,由第六混成团团长徐言青兼任师长一职。负责浙江战事。

而除了林哲自己外,其他三位师长:施清瑄、林安飞、徐言青三人被统一授予陆军少将衔。

上述旨在统一指挥的整编中。陈云陶的这支第十混成团就是被归属到第四步兵师所辖,归属徐言青指挥。

看着自己顶头上司下达的命令,陈云陶算了算时间,发现要在四天内赶到杭州的话。恐怕自己明天就得出发,而今晚必须拿下绍兴!

要不然,推延了第四步兵师进攻杭州的时间。进而拖延了余胜军的整体浙江攻略的话,恐怕就算他是林哲的家臣也难持其咎了。

就当陈云陶带着第十混成团进攻绍兴府城的时候。杭州之东数十里外,徐言青已经是亲自率领第八混成团朝着杭州星夜疾驰。

而在第八混成团西北方向的湖州。第九混成团的两个营以及其他部队也是正在南下,攻克沿途遇上的所有州县,其箭头直指杭州。

从地图上来看,徐言青麾下的第四师的第八混成团、第九混成团、第十混成团都是指向了同一个地方:杭州!

而在苏州,密切关注着整体战局的林哲用手指重重的点在杭州方位上:

“只要拿下杭州,那么整个浙北就能收入囊中,并且彻底巩固环太湖地区的战略安全,只是第四师里新兵居多,这一战不好打啊!”

此时,旁白边的许鹏安道:“大帅尽可放心,徐将军乃当世悍将,春夏之时他能带着第二混成团两千余人就一路奔袭数百里,敌宜兴、金坛、丹阳、镇江之敌皆是望风而逃,甚至进逼江宁迫使太平贼军常州主力西援,一举解苏南之危局。

这一次徐将军率领三团兵力攻略浙北,势必战如破竹,拿下杭州指日可待!”

虽然听许鹏安这么说,但是林哲心中还是有些担心,这一次起兵他已经是把所有的退路都给封死了,为了这一次起兵,他已经用上了所有的底牌,不可能和那些魔术师一样凭空再变出来好几万人部队。

现在的他已经赌上了一切,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纵观目前局势,余胜军在苏南地区由于兵力众多,加上这几年余胜军体系对苏松太地区的渗透力度非常大,所以起义后能够快速的掌控苏松太地区。

而常州的话。由于施清瑄主动率军进攻江阴,迫使黄宗汉率领残余的江南清军渡江北撤。以保全实力,所以这常州一府也是顺理被余胜军掌控。

然而浙江那边就没有这么顺利的。哪怕浙北的绍兴余姚是余胜军的老家,但是杭州城却是如同一道骨刺一样,牢牢的卡在浙北,不把杭州城内的清军给拔掉,余胜军就谈不上掌控浙北,更加不用说什么浙江攻略了。

起事之前,林哲就已经制定了起事后的军事战略,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巩固苏南地区的战略安全,防止太平天国趁机东进。防止清军渡江进攻。

作为具体措施,林哲重兵囤积苏南地区,包括第一师、第三师以及第七混成团在内诸多部队都是驻防在苏南各地,此外水师营也是已经派出战舰巡弋长江到镇江的这一段,重点防范清军渡江南攻或者用水师偷袭上海。

保证了苏南地区的战略安全后,余胜军的第二步重要战略就是拿下浙北,把整个环太湖地区收入囊中,让苏南、浙北、皖南连成一片,扩大战略纵深之外。也是夺取整个江南地区里工商业、农业最为精华的地带,从而保障赋税来源,保证粮食供给。

保障苏南的战略安全,拿下浙北。这两项战略意图的根本目的还是建立一个稳定的的后方根据地。

有钱有粮才心里不慌,林哲可不愿意学太平天国,只顾着攻城略地。却是不考虑建一个稳固的后方根据地支撑霸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