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沈心怡传奇 >

第131部分

沈心怡传奇-第131部分

小说: 沈心怡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尘往事,纷纷扰扰,她的仇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亲人也已经早早逝去,所有的爱恨情仇,在死亡面前都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

遥遥传来的钟声,一长一短,一长一短,绵绵不绝。

“那是皇上入殓之后,准备准备大殡的钟声,已经是第七天了。”看到沈心怡的视线转向窗外,也听到了这钟声,春花立刻解释道。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她再也忍不住出声问道,挣扎着想要从床上坐起来。

一双温暖的大手赶紧过来扶住她的身体,把她从床上抱起来。

抬起头,就看见了陈志流露着关切的的眼神,她还没有说话,陈志就已经知道她要去哪里,他抱起她走向殿外。

一走出殿门,外面就是一望无际的白茫茫一片,依然带着冬日的萧条和落寞,雪花还在飞悬着。

“这些天以来,你一直昏昏沉沉,半睡半醒,整个宫里面的人都心急如焚。在这两个月里面,朝中的官员不停地吵来吵去,也没有什么结果,最后还是靠着赵将军和秦王世子在支撑着大局。”陈志在她耳边轻轻地说道。他的语调里面有着深深的自责和难过。说好要保护她的,为什自己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没有保护在她的身边,当他在太白楼里面正与诸葛先生商议下一步该如何办的时候,就传来了这惊天动地的消息,那一刻,他悔恨的不行,恨不得扇自己**掌,又是这样,每一次都保护不了自己最爱的人。

随着他轻柔关切的话语,沈心怡回忆起这两个月来,虽然自己的意识朦胧,但是对外界的事物还是有知觉的,隐约之间似乎看到过无数的眼神望着自己,有关切,有急躁,有厌恶,还有些看不懂的……

似乎还听到过白胡子的太医在她的床前跪成一片,讨论着什么,还有礼部的官员在她的病床前,小心翼翼询问她的病情如何,商议着事务,还有赵云在对春花说着什么,语中透着关切和焦虑。

还有那个最想听到的声音,也是自己无颜再见的一个人,跪在她的床前,隔着半透明的屏风,温润清冷的声音传过来:“臣……愿意……边疆…永不回京……”

她想要叫出声来,想要起来,可是身不由己,失去了力量的同时也失去了决心,对不起他,不敢去看他的眼睛,不敢接受他的爱意。只能不断地安慰着自己,欺骗着自己,这样就好,这样就好,陷入沉睡中,一直睡下去就好,什么都不用担心。

一直到今天,她还在欺骗着自己。

“参见太后!”

“参见太后!”

“参见太后!”

……………

太后?!啊,太后?

沈心怡的回忆就被这此起彼伏的声音给一下子打断了。

她茫然地转过头去,看看四周,原来陈志抱着她,已经走出了紫薇宫的范围。

无数的宫女、太监,俯下身子,恭敬的跪下来。沈心怡目光所及之处,全部是跪下来的黑压压的人群。

他们占据了她的全部视线。

在沈心怡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的时候,在她昏睡的时候,一切已成定局。

九五之尊的刘钰、尊贵的康亲王刘钰,还有战无不胜的秦王夏承志,这三个大楚最为坚强的顶梁柱在寒冬之夜就这样一同逝去了,让刚刚经历了挫折和新生的大楚政权又一次陷入了溃亡的边缘。

尊贵的帝王刘钰留下的唯一一道遗诏,就是册封沈心怡为皇后,母仪天下。

还好,在此同时,还留有一个小皇子。在赵云和夏建华的共同支持下,手握兵权的他们一起拥戴年仅三岁的小皇子登基为帝,又尊还在昏迷中的梅妃沈心怡为太后娘娘。

“二小姐,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光明就要到来了。”陈志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她回过头去,看到的是陈志平和的眼神。

是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过去了,随风而消散了。

这个新生的朝廷有太多的事情需要重整和忙碌,他们已经没有时间为过去而哀伤,大楚的子民都需要万众一心,重头开始迎接他们美好的未来。

“快些好起来吧。”陈志又说道,“不光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你肚子里的孩子。”

孩子,什么孩子,谁的孩子?

沈心怡一瞬间就好像听到了这个世间最为惊骇的事情,思绪都停止转动了,惊骇了好久才终于明白了陈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太医已经诊断出来了,你已经有快三个月的身孕了吗?”陈志对她解释道。

沈心怡的思绪飘回了那个晚上,大楚的帝王绝望而无助……

还在神思恍惚之间,却听到身后忽然传来孩子的哭泣声,她眼神没有焦距的转过头去,哪里来的孩子呀。

看了一小会儿,才知道,那是春花抱着小皇子走了过来。

“娘娘,如今群臣已经议定了,请皇子殿下登基。”她看着沈心怡,眼中含着泪水,又似抱着希望,笑道:“还请娘娘给小皇子赐个名字吧。”

赐名字…

登基…

为帝,执掌天下。

沈心怡看看四周,原来已经不是冬天了,刚刚的飞雪和满目洁白,不过是撒下的纸钱和白幡而已。她原本以为还是在冬天的时候,风吹起白幡,露出的是有着浅绿色芽儿的树枝和花木。原来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你,只是自己还想要停留在原地罢了。

旧的时代已经彻底完结了,新的时刻到来了,一个崭新的天下,一个崭新的大楚就要矗立在他的子民面前,带给他的子民新的希望。

对于自己来说,她这一生的爱恨情仇,都随着这逝去的帝王、仇人、亲王而湮灭在历史的洪流中,什么都已经结束了。

她轻轻地笑出声来。

原来,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新的历史就要上演了。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太后,而且还是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太后,呵呵,应该没有人会知道自己今年是多大了吧。

二十二岁,呵呵。

二十二岁的太后……

她将头深深地埋进陈志的胸口,就像是在汲取最后一丝温暖一样,不让任何人看见自己的虚弱,无声的哭泣着,只有陈志最清楚,她的二小姐已经悲伤到痛彻心扉。

剩下的人都看见的是,她仰起头,语调平静,目光坚强,声音中透着清冷道:“放我下来吧,往后的路,我要自己走下去。”

天边晨光初现。

她就站在那儿,初升的晨光照在她的身上,十分的温暖。虽然是一个弱女子,但是她的身影看上去是那么的高大,就是这样的一个弱女子,用自己柔嫩的肩膀支撑起大楚的万里江山,让大楚的子民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也是历史上人人称道的“奇后”。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尾声

第九十一章 尾声

楚史记载:楚成帝天启三年正月十五日,辽人余孽潜伏于宫中,于中元节夜宴上以奇毒暗害大楚重臣,秦王夏承志、康亲王刘皓皆亡于辽人之手。

连连痛失良将和忠臣,成帝悲哀异常,哀伤至极,口吐鲜血而亡。

四月十日,成帝安葬于城西广陵。谥号为“成”。

在刘钰短暂的一生当中,他终结了这两百余年来的乱世,使得天下完全统一,但是他这一生,成与不成,究竟如何,全部交由后人去评说吧。

四月末,康亲王和秦王的葬礼也相继完成,骠骑将军赵云和秦王世子夏建华和诸位大臣一起拥戴年仅三岁的皇子刘锦,改年号为永宁。

五月二十六日,黄道吉日,在登基大典上,诸臣纷纷上表称贺,唯有秦王世子夏建华上表请求辞去秦王的封号,自请前往玉门关镇守,永世不回京。

太后允之,改封为秦国公,封其为平辽将军,任玉门关主将。

………………

新帝年幼,只有三岁,孝庄文太后沈心怡临朝听政。

永宁元年十月十日,天上有龙飞舞,金光闪耀,京城人人亲眼所见,这一日,太后于紫微宫中产下一子,取名为刘忻。

…………

天下既定,大楚愈来愈兴旺,四海升平,太后总领朝政,处事严谨有度,进退有礼,勤俭节约,励精图治,除之以弊政,招天下有才之人,不论出身,旧时姜国、齐国、南唐的士子诸葛正我、张居正、李绩等人纷纷来楚,大楚人才济济,政治清明。

十余年后,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知礼守礼。大楚繁华富饶。

永宁帝幼年时遭逢国难,被辽人所迫害,深受重创,虽经太医精心救治,但旧病难医根除,于永宁十五年驾崩于乾清宫。

之后群臣拥戴太后之子刘忻继位,改元永兴,即后世赫赫有名的楚文帝。

永兴八年正月,辽人大举进犯边关,平辽将军夏建华率军出击,大败辽军于玉门关,在回城途中,不幸遭暗箭所伤,剑涂剧毒,见血封侯,夏家一脉就此断绝。

他临终之后,不下发现他的遗表,上面写着,在他死后,就把齐州归还于朝廷。从此以后,天下九州都归大楚。

同年三月,永兴帝大婚,娶兵部尚书赵云之女赵紫嫣为后。

同年九月,太后归政于永兴帝,离开皇宫前往城郊翠华山相国寺归隐,为国祈福,不再回宫,永兴帝跪在紫微宫门外一天一夜对太后挽留,太后不管不顾,执意前往相国寺。

一路上,轻车简行,至相国寺,随行宫人净数遣回,只余人贴身侍奉。

她一生勤俭节约,朴素至上,天下人人称赞。

孝庄文太后的传奇一生被写在大楚史书上,被后世之人所赞叹,大楚后来的所立的皇后都向一代“奇后“所看齐,但是无人能及。她的传奇故事流传于大楚的每一寸土地,被每一个大楚子民牢记于心……

其子永兴帝上乘永宁之风,牢记母亲教诲,下开永兴盛世,废除陋习,广开科举,选拔人才,任人唯贤,善于纳谏,大兴农事,减免赋税。

在朝理政六十年,天下太平,史称“永兴之治。”

……………
╭╮
☆ ☆网友☆整理 ☆
┊ ┊
☆  ╭╮╭╮  ╭╮╭╮  ☆
┊    ⌒ /    ∨ /   ┊
☆  (●﹏●)。。 (≥﹏≤)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