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如意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vip2014-03-04正文完结) >

第126部分

重生如意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vip2014-03-04正文完结)-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蕙如也不出门,害喜害得厉害,越到后来越是没气力,最后喝口水也要吐,倒在床上直接就爬不起来了。
  三位嬷嬷定了细细的规矩,从衣着饮食到房间陈设无一不查验仔细。虽说小厨房里一天五六顿换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可是世子妃就是半点吃不进去。眼见着蕙如一天天瘦下去,连睁眼睛的力气也没有,三位嬷嬷急得火上房了一样,便商议着要请宫里的太医来看看。
  “总这样不吃不喝的哪受得住!”季嬷嬷说,“寻常妇人有孕吐也不至于吐成这样。世子妃本来就瘦弱,再这样吐下去,别出个好歹,对肚里的孩子也不好。”
  “太医院里治妇人病最厉害的是庞先生。”孙嬷嬷说,“可是,庞先生一直是给皇后请平安脉的……”
  她们都知道皇后与世子妃近日的纠葛,太子妃到底是为着世子妃被废的,要说皇后心中对世子妃没有怨恨谁也不会相信。这时候要请了与皇后走得相近的太医来是不是妥当?
  “不如还是请上回子给世子妃诊出喜脉的白老先生吧。”李嬷嬷自告奋勇,“我回去跟大长公主说说,白老先生医术高超。”
  “为什么不叫小孙大夫来呢?”在一旁静静听着的竹香突然插了嘴,“以前小孙大夫常来,世子也常说小孙大夫医术人品都好呢!”
  小孙大夫是谁?三位嬷嬷面面相觑,没一个人听过。
  “就是治好了世子病症的那位小孙大夫。”竹香一脸的崇拜,“那么多大夫都治不好世子的病,他过来扎了几天针,又教世子一套什么把戏,世子就好了呢!”
  小丫头这么一说,她们倒想起来了,太医院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还是院正大人的亲孙子。
  年纪轻轻,喜欢捣鼓些歪门斜道的,宫里的妃嫔没人敢叫他诊病。
  “术有专攻的,那小孙大夫能治得了世子,不一定能看得了妇人。”季嬷嬷摇头。
  “不过请来看看也好。”孙嬷嬷想了想,“听说那位小孙大夫喜欢研究各种毒物,让他来给燕然居看上一圈,这里头有没有什么犯冲的花木衣食,咱们也好安心。”
  商定了之后,李嬷嬷便回大长公主府求请白老先生,季嬷嬷则是让人拿了宣王世子妃的贴子,上太医院去请小孙大夫。
  到底是大长公主府的马车速度快,等小孙大夫自己拎着大药箱晃晃荡荡地踏进燕然居时,白老先生已经坐在外间开药方了。
  见他进来,白老头儿哈哈大笑:“臭小子,居然这么大了,也不说来给太爷爷见礼。”
  见是这位老人家,小孙大夫摸摸鼻子,嘻皮笑脸凑了过来:“您是祖师爷,都请了您来,还有小子我什么事儿啊!”
  “谁说没你什么事。”白老先生将写好的药方塞给他,“先看看药性,你亲自去挑了药材煎药上来。”
  这明明是丫鬟该干的事,凭什么叫他做?
  不过白老先生算是他爷爷的半个老师,辈份高了他何止两辈,小孙大夫只能放了药箱子接过方子,颠儿颠儿跑去煎药。
  三位老嬷嬷陪着老先生坐着,又问了一些要注意的事情,还没聊上一会,就见小孙大夫黑着一张脸从外头走了进来。


☆、第151章 师奶之路

  151 师奶之路
  小孙大夫今年只有二十岁;眉清目秀,骨格匀停,不过因为长着一张娃娃脸;所以常被人看成十六七岁的少年。
  娃娃脸大夫手里攥着一包药材;面如锅底,怒气冲冲地进了门;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莫非是小孙大夫查出有什么地方不妥来?
  看他这样子;像要将天烧穿了一样,若是有不妥,定然是要人命的天大的不妥!
  三位嬷嬷全都站起来,脸色发青。
  “真是岂有此理!”小孙大夫将药包往桌上狠狠一放;抓了桌子上的茶咕噜噜大灌了一口。
  “可是哪里出了问题?”李嬷嬷冷着脸问;“这燕然居里头有哪个大胆的狗东西敢动手脚?小孙大夫您快些说出来,咱们绝不能轻饶!”
  可是小孙大夫像是没听到她的话一般,抓着药包怒气冲冲地站在白老先生面前。
  “祖师爷您给看看,这包到底是香五加还是地骨皮?”
  众人往桌上一瞧,见是一包褐色槽状的根皮样药材,带着淡淡的香气。她们不懂药,这种长相类似的药材别说辨别,就连名字也说不出来。
  “这明明就是地骨皮,那小娘皮居然非要说这是香五加皮,我堂堂太医院的太医难道还比不过一个没长开的丫头?”小孙大夫嘴撇得老高,满脸的不屑,“她以为她是谁?这辈子见过多少药材,医过多少人命?药材这么重要的东西也好乱用?”。
  白老先生拿了一块药材,在手里捻了捻,又凑在鼻子底下闻了闻,抬手就给小孙太医一巴掌。
  “不学无术的东西,连香五加皮和地骨皮这样常见的药材都分辨不出,这些年你学的东西都喂了狗!”
  被他这么一骂,小孙大夫傻了眼。
  香五加和地骨皮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药材,他也是在王府的药房库里见到个小姑娘与看管药房的管事争执,这才凑上前做评判的。
  管事坚称配的药材是地骨皮,可是那衣饰朴素的圆脸丫头就是说他们错配了香五加皮。
  这管事年纪也轻,言语虽然客气,但态度却并不见得有多恭敬。所以小孙大夫也就当这丫头是哪位夫人房里的丫鬟,并没太在意。
  “这是治妇人骨蒸之症要用的药材,你却给我配了香五加皮,你这不是要人命吗?”那丫头拍着桌子,横眉立目的半点也不客气,“医者仁心,药者良心。医生再好,也抵不上药材出差子。我说你这药材配得不对就是不对,管着药房的要都是像你这样连最普通的药材都分不清楚的,那以后谁还敢安心服药?”
  “这是京里最大的药房送来的上佳药材,一样一样都不得有错的。”那管事听她这么说,心里也有点动气,“咱们常年累月地管着药材,自然能懂一二分的,倒是姨娘您这才多大岁数,又见过几回药材?不过是读几本书识几个字儿,哪就能判定药材错了没有?”
  这小胖丫头居然是个姨娘?
  小孙大夫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眼睛揉了半天,再三确认这姑娘年纪应该不会超过十五!
  宣王没这么好胃口,莫不是世子新收的?
  啧啧啧,看着世子清雅闲逸,一副正人君子的派头,想不到居然也会对着小丫头伸爪子。
  小孙大夫在心里对李晟千般鄙视了一下,到底还是应了药房管事之请,来做评判了。
  没想到这小丫头片子姨娘半点也不好应付,他不过才说了一句:“这看起来应该是地骨皮。”
  就被她好一顿嘲笑,意思是小小年纪怕连医书都没读全,一个普通的药材也能认错,怎么就让大人放出来祸害人了。
  小孙大夫年轻气盛,哪里能受得了被个半大丫头这样嘲笑,可是对方是女人,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偏偏人家嘴皮子利索,他连插句话辩驳一下的机会也没有。从小到大,无人不夸他聪明有天份,他哪里受过这样的气?
  于是怒气冲冲抢了药包便要回来找白老先生说理。
  只是……
  就算是天才也有短板缺腿的时候。
  小孙大夫有天份,可是对药材的辨识上,的确是比起别的大夫来,要弱上许多。
  一个人的精力时间到底有限,他的兴趣都在偏门的用在用毒解毒上头,于医道的基础上自然打不了多深的根基。
  “地骨皮色棕灰,为筒状或槽状,质轻脆,易折断,气微香,味稍甘。”小孙大夫心中颇有些不服,对白老先生说,“这分明便是地骨皮啊!”
  白老先生摇头说:“香加皮亦是灰棕色,不过色泽偏红。质轻脆,易折断,细搓易有鳞状剥离,地骨皮却是片状的剥落。你再瞧瞧这折断的内质。地骨皮内质应是灰白,而这里头却是黄白之色。”
  “可是香加皮气味浓郁,这味道也不对。”
  “那是因这药材是陈的,出货的药商将这香加皮以水蒸煮重制,药性已失了大半……”白老先生摇头说,“可恨无良商家,以陈制香加皮冒充地骨皮,实在是可恶可恨!”
  小孙大夫面红耳赤地站在那里,怔了半晌,突然一跺脚又冲了出去。
  这一出一进的,谁也不知道小孙大夫在发什么疯。
  明明是让他去给世子妃煎药,药还没配好,人又不知道去了哪里。
  白老先生想了想对嬷嬷们说:“贵府上这管药的人不行啊,有了假药材或是装混的药材辨识不出来,若不是有懂药的人,怕还是要出事的。也罢,世子妃这药还是老朽亲自验看上火才能放心。”
  嬷嬷们再三感谢,陪着白老先生一起去了药房。
  一行人去了那儿,正瞧见小孙大夫拖着个小姑娘絮絮叨叨说着什么,那管药房的管事则是出了一头的白毛汗,正指挥人将库房里堆存着的地骨皮全都搬出来检看。
  那小姑娘蹲在地上,跟小伙计们一起捡着药材,一边捡一边对小孙大夫说着辨识法子,一人说一人听倒是专心得很,连白老先生他们进来了也不知道。
  听了几句,白老先生多瞧了那小姑娘几眼,对一旁陪着过来的范妈妈说:“贵府一个丫头小小年纪居然这么懂药材,实在是难得。”
  听他这样说,蹲在地上的两个人这才抬起头来。
  “祖师爷您怎么也来了?”小孙大夫连忙站起身迎上来。
  “我不来,交给你这连香加皮和地骨皮也分不清的大夫,你煎出来的药哪个敢喝?”
  小孙大夫脸上羞愧得很,又有些淡淡的不服气。
  “您快别这样说,若是没有小孙大夫,咱们家世子爷也不能这样快就好起来。”范妈妈见小孙大夫不自在,也连忙帮他说好话。
  “咦?原来你就是那个救治了世子的太医?”站起身的小姑娘惊讶地说。
  “方姨娘,您怎么在这儿啊?”范妈妈将方碧瑶拖到一旁去,“若要什么药材,让丫头来取就好。”
  方碧瑶嘻嘻一笑说:“是我屋里的妈妈病了,我让丫头来拿了一副药,煎出来我觉得味道不大对,所以过来瞧瞧是怎么回事,这才发现府里的药材有错的。”这样说着,一双眼睛就盯着小孙大夫看。
  听范妈妈叫这姑娘“姨娘”,白老先生脸上也是一僵,忍不住又细细打量了一下。
  这位姨娘年纪小,看行态身量,分明还是个少女。
  又见范妈妈似乎并不在意这位姨娘的言行规矩,对她的态度不亲热也不生分。白老先生行医六十年,知道后宅里的事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宣王世子与世子妃鳒鲽情深在宗室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时闻。这位姨娘与世子妃相比,容貌气质上差了许多,也难怪世子不上心。
  他让管事按着方子配药,每一味药材都观、嗅、捻、抹一番,验看得十分用心。
  方碧瑶娘家在潞州,家里开着一间极大的药铺,她小时候嫡母不管她,奶娘的丈夫在药铺子里管着进货,奶娘也不识字,平素就拿了各种各样的药材来教她玩儿,日子久了,她便对这行当起了兴趣。
  那药铺里的掌药先生没孩子,对这位庶小姐也极是疼爱,时常拿药材的品性、辨识法子教她。
  只是当个乐子耍,却没想到她会在这上头有些天份。
  在方家时,她是小姐,自然不会有人许她去学这些玩意儿。
  如今在王府,她是世子的姨娘,按规矩,这种药材门道也不是她能碰的。
  可是方碧瑶想学。
  她想着,总有一天自己要离开这里,去开始新的生活。
  像她这样嫁过人,给人当过姨娘的女子,即便能找到合心意的男人,人家也未必肯娶她。
  她又是绝对不肯给人当妾的。
  这样一来,若是找不到合心意又肯娶她当正妻的男人,她总要有门可以糊口谋生的手艺。
  将来她再长大些,时局又安定了,她说不定可以从世子妃那里要来一笔本钱,自己开个药铺子。
  请个坐堂大夫,既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又能安身立命,温饱无忧。
  眼前这白发白须的老人家,一看就是个高手,若是能拜了他当师傅……
  方姨娘两只眼睛噌噌放着绿光,直盯着白老先生流口水。
  小孙大夫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将身一横挡在她身前。
  “你总是看我家祖师爷干嘛?”
  方姨娘眨了眨眼睛,咽了口唾沫,很认真地问小孙大夫:“你说我要是拜了这位老先生为师学习制药,你是不是应该叫我……师姑?不对,师……奶?”
  作者有话要说:恭喜小伙伴们!
  你们!
  都猜错了!
  没人下手,也没有出事!
  只不过是……小方姑娘想当人家师奶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152章 有意栽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