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冲囍 作者:桂仁(起点vip11.8.04完结) >

第258部分

冲囍 作者:桂仁(起点vip11.8.04完结)-第258部分

小说: 冲囍 作者:桂仁(起点vip11.8.04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年到十五都不开市,家里马场里那么多口子要吃要喝,不怕买多,只怕买少了,最后几乎人人都肩挑手提了不少东西。

    等终于觉得差不多了,章清亭回了家就将相公一推,自己去隔壁方家帮赵玉兰的忙。赵成材会意,跟着弟弟一起,收拾了不少给家里的东西出来。

    让赵成材出面去分,总比张家人出面要好得多,况且他们都不在跟前,赵成栋也才好跟大哥商量着拿些什么。

    赵玉兰那儿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她没料错,这年关将近,来买糕点的人也特别多。小青小玉两个丫头全在那儿帮忙了,还做不过来。在大嫂的指点下,赵玉兰自己也学着理事,弄了本小册子,把各项收支,以及谁来她这儿帮忙都一一记下,也打算大年夜里给帮忙的人发笔工钱。

    等赵成栋走了,这边一家子才收拾剩下的食材。该卤的卤,该炖的炖,天寒地冻的,东西收掇出来也不怕坏,往廊下绳子上一挂便是。

    二十六日这一天就轮到赵成材小两口去马场了。

    赵成材回来这些天一直没空来马场好生呆着,趁着今儿闲一些,帮着一起干完了活,就找了晏博文另聊天去,说说京城的事情,解解他的乡愁。

    章清亭特意把小厮福庆叫了来,打听马场最近可有异动。

    “还真有呢”福庆早就憋着一肚子话了,就等主母来了跟她说,“就前几日,马场忽然来了两个过路的,说要讨口水喝。那天正好该着我在前头当班,便给了他们热水。可他们却又跟我打听起阿礼哥的事情,因上回您嘱咐过,我就装作啥也不知道。问他二人是哪里的,他们也不肯说,总之听地口音不是本地的。他们见问不出什么,便走了。这几日我留神看了,没再过来。”

    那应该是那晏博斋派来的人吧?不过自己的亲弟弟已经落魄到如此地步,难道他还不能放过吗?

    见章清亭眉尖微蹙,福庆想了想,犹豫着又提起一事,“老板娘,还有桩事,我想着应该跟您说说的。”

    “那就讲呀”

    “阿礼哥……他好象想家了”福庆的眼神黯沉下去,颇有几分同情之意,“这些时他一直没睡好,晚上时常说梦话,喊娘来着有一天夜里,我还瞧见他好象偷偷哭了……”

    章清亭心中暗叹,却瞧着福庆的神色,想起一事,“福庆,你想家了么?”

    福庆愣了一下,立即摇头,“大爷和老板娘都待我这么好,我怎么会想家?才不想呢”

    章清亭宽容的一笑,“就想家了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好怕的这大过年的,若说不想,那才是谎话呢你也别拘着,跟我说说,你们几个原本家在哪儿,还记得家中可有些什么人么?”

    ……

    当日,章清亭临时决定了一件事,家里的这几个小厮,包括俩丫头,都允他们给家里捎封信报个平安。再从每人年下分发的工钱里匀出一吊钱来送去,章清亭另赠每家一份年货。若是等着日后家里不忙的时候,也允他们轮流回家去探望一番。

    走之前,把这事一宣布,几个小厮全都哭了,跪下来给章清亭磕头道谢。都是穷得实在没法子才被卖儿鬻女的出来做了奴才,可但凡只要还记得自己的家,哪有人能不思念自己的亲人?能遇到这样通情达理的主母,让他们能跟家里人走动走动,便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回去的路上,赵成材好生感慨,着实把章清亭夸奖了一番。章清亭却偷笑,“我哪有这么好心,分明就是想收买人心”

    赵成材却从她那掩饰的眼角察觉到一丝泪光,心中暗赞,这个娘子的善良总是隐藏在心底深处,嘴皮子上是半点不肯饶人的,不禁柔声道,“就是收买,也难得你有这份心肠”

    回到家,赶着年前就把这事给办了。一家子都不住点头,觉得很是应当。

    直到晚间,章清亭才跟赵成材说起晏博文的事情,“你看,这事该如何处置呢?原本还想着让他跟着牛姨妈上京城走走,可眼下看来,却是一动不如一静的好。”

    赵成材点头,“动辄招忌啊若是没什么,尽可以派人来大大方方的看望这个弟弟,有什么不得了的?偏要这么鬼鬼祟祟的嗳,你说,他哥不会真这么缺德,还要陷害自个儿弟弟吗?”

    “但愿不会不过我已经嘱咐福庆了,以后不管阿礼走到哪儿,一定要身边有人跟着,还有咱们马场,也得提高警惕着才好。现在过年,马场人本就少,虽有黑虎和那几条小狗看着,到底人性狡诈,万一出点子什么事可就不好说了还有那薛的,年前才撞上,可别又寻咱们的不自在”

    赵成材沉吟片刻,“现在既然咱们都轮着假,不如让保柱和吉祥都去马场里住着吧除了三十那日,咱们不好过去,其余时候可万万不可偷懒”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几天见家里事多,才把他俩带了回来。明儿起就让他们在那边住下,请爹娘去方家住着,给那俩丫头壮胆。”

    这边小两口语毕歇下,在遥远的京城承平,却有人深夜还未能安枕。

    晏府。外书房。

    黑鸦鸦的飞檐上积着厚厚的白雪,如不堪重负的鸟儿被缚住了翅膀,无助的望着天。檐下一点孤灯映着窗棂上那黑色的背影,说不出诡异,纵是屋内那硕大的四面吞云兽形熏笼映得满室生春,却也只能覆盖一方小小天地,却解不脱这铺天盖地的苍茫寒意。

    邱胜在晏府里已经当了三年的管家,虽然时日并不算长,但上上下下却未有敢不服的。因为谁都知道,他现在可是晏府大公子手下的第一红人。而这晏府,迟早都是大公子的。

    自从当年老爷夫人唯一的嫡子晏博文犯了事,所有的下人们就都认清了这个事实。就是有些一时还存着其他心思,也在老爷卧病在床,夫人困居内宅的这几年,渐渐都消停了下来。太师府的天,怕是变不过来了。

    此时已然深夜,邱管家放着好好的热炕不去钻,却候在这里,到底是有什么要事呢?

    邱胜静静的看着熏笼里红红的炭火,不妨竟出了神。真是好炭啊上贡的银霜炭,烧起来无任何异味,更连一丝烟气也不冒。这是皇上体恤病重的恩师,特赐给太师府的。当然便可以用在太师的外书房,即使太师已经很久没有到这里来过了,可谁又能说些什么?

    在这张赵成材夫妻曾会过一面的脸上,忽地露出一抹冷笑,生病的老虎,实在比只大猫还不如

    “收到消息了?”厚重的门帘一挑,晏博斋裹着厚厚的貂裘,带着一身清冷的寒气走了进来。

    “是”邱胜先应了一声,才勉强用被火晃得有些发晕的眼神对上主子的焦距。

    晏博斋自在厅中坐下,一个眼神,近侍的小厮们便悄无声息的全部退了出去。

    邱胜这才开始说话,“才回来的鸽子,都查清楚了。他果然藏身在那对赵姓夫妻府中,现在他们家的小马场里做了个管事,还改了个名儿,叫做阿礼。下人们不敢惊动,只在那左近找了个地方落脚,等您的示下。”他顿了一下,方道,“恕小的多嘴,留着,始终是个祸害”

    (PS:谢谢亲们的小粉红桂子下个月想双更,大家支持不?嘿嘿)

第二卷 (二九三)大年夜

    (二九三)大年夜

    屋子里很静,只能听见近乎自语般的呢喃,“阿礼?”

    晏博斋对邱胜的话置若罔闻,似乎只是对这个名字颇感兴趣,反复念叨了好几遍,喃喃,“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原来,他还没忘记自己的名姓……”

    一阵恍惚,好似又听到那道苍老而威严的声音,“既是我们晏家的嫡子长孙,自然要有个好名好姓至于他——”

    冷漠而轻视的眼神嫌弃的瞟了一眼角落里畏畏缩缩的木讷少年,“那就随了博文的字,名唤博斋吧”

    斋者,灾也。

    这是在书斋里,听见下人们在外头肆无忌惮嚼舌根的笑话。明明已然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暖暖的风里还熏着墙角那丛***的香气,可少年的心却象是仍旧沉在寒冬腊月里,无法自拔。

    邱胜半字不答,是因为主子还没到问他的时候。

    手指在黑色的檀木桌上轻点,那抹白皙就分外刺眼,良久,晏博斋眼神中却仍是掠过一抹抹犹疑之色。

    “大公子,这可心软不得趁着孟家那小子正好在那儿为官,可是天赐良机”邱胜适时进了一步,附在他耳边低语,“那日,夫人突然邀了一众人来赏梅就有些古怪。后来还特意赏了乔家小公子一枚红宝石戒指,小的查了好几日,方有人想起,那戒指可是当年他送给夫人的寿礼。那摔了茶杯的丫头也是夫人的心腹,乔二公子从咱们这儿一出去,可就去送自家的商船了,那里头就有这赵姓夫妻他们在这其中玩什么猫腻,可就说不清道不明了,不得不防啊”

    红宝石?晏博斋凝神细想,蓦地忆起多年以前,自己正在寒酸的书房里苦读,少年兴冲冲的捧着一盒首饰进来。

    清脆悦耳的声音说,“大哥你快看我给娘挑的首饰,想给她做寿礼。这红宝石原本是一块大石,我整个都买了下来。特意让工匠凿开,给娘打的,这世上也就独一无二这一份了你说好看么?”

    依稀中,还记得那时少年脸上飞扬自信的神采,仿佛整个世上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尽归于他们母子。而自己呢?只能暗自用握紧拳头,用尖锐的指甲刺进手心,微笑着温言附合……

    “大公子?”

    邱胜一声轻唤,让晏博斋回过神来,眼底蓦地一沉,再看看周遭的一切,几乎是瞬间就下了决心,用沉稳的声线悠悠的道,“年轻人总是脾气不大好,就算能忍一时,哪里能忍得了一世?嘱咐在外头的下人们小心些,早些办完事就回来,莫在外头留连。”

    邱胜慢慢的垂下眼去,“是,小的知道了。”

    眼角的余光就见那团黑色的貂裘毫不迟疑的离开了,屋内依然温暖如春。邱胜慢慢的直起腰来,睥睨着周遭这一切,这些东西,永远只能是有能者居之

    忙忙碌碌的,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张赵两家商量了一下,把年夜饭给定了下来。因小年夜是在赵家过的,那三十这日中饭就在张家这边用过。晚上章清亭小两口跟着赵王氏回去团年,这边张家人便带着方明珠一起守岁。章清亭虽然有些遗憾,但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还是应当以婆家为主,再没个说硬搅在一起的。

    马场那头,一早就给他们包了饺子,做了各式吃食,由章清亭亲自送去,赵成材又格外叮嘱他们可千万不可贪杯误事,就是放烟火也须在外头空旷处,千万别让火星子迸在干草垛上,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晏博文应下一定会细心照看,他俩才放心离去。又回赵家接了爹娘弟弟一道回族里祭祀,因今儿人多,天气又冷,也就不避嫌的驾了自家马车奔波来往。这还是章清亭初次以媳妇的身份进到赵家祠堂里,去年那一回她生着病,赵家也事多,便错过了。

    小小一府祠堂并不大,就一进的院子,却收拾得非常整洁。男左女右,家家户户只要能来的人都到齐了,按着辈分站好,只因赵成材是唯一有功名的,所以一家靠前紧挨着族中长老们站了,也算是莫大荣耀。

    这赵族弱小,又不甚富裕,没多少族产,象这些费用全赖每年族人自愿缴纳置办。这样的乡下祭祀当然跟章府那样的大户人家不能比,但一盆盆的祭品也是以最真诚的心意准备好的,从每个人手上传过,再由几位族中长辈一份份规规矩矩的呈放在香案之上。

    供过祖先,行过礼,除了那些作表示的三牲兽头和果品鲜花,余下的东西却是还要一份份的公平分发给各家的。一来乡下人可经不起这样奢靡浪费,二来也是让大家普遍沾沾福气,得一个祖宗庇护的好彩头。

    章清亭倒觉得这比大户人家只供不吃的规矩更加实际,这样的分配还有一个实际意义,便是相当于族中变相给那些实在贫困,过不起年的族人们一个体面补助的机会,是以只要家中但凡有些余力的,还是愿意照着份子适当多出一些。

    赵成材今年当然也交了不少,因为家境宽裕,族人们对他们一家也是多有礼遇。可话里话外,章清亭都听出些意思来,怕是日后少不得置办些族产,来堵住这些攸攸之口才是,眼下且装傻混了过去。祭祀已毕,便各家回去过年了。

    这边一车人就直接回胡同那头去,张家也是个小族,却一样有祭祀。张发财不愿意回去充那个冤大头,给闺女惹麻烦,便让张金宝骑马带了钱去做了个代表,等他们先后赶回来时,家宴早已准备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