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357部分

伐-第357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午、张季欣喜道:“有劳大将军了。”

石青叹了一声,带着歉意自责说道:“孙、李两位太守秘密回返辖地响应民军乃是暗中之事。石某原想为二位太守留了一条退路,以便万一不成,二位太守可以继续留在燕国,免得受石某拖累。哪知经此一事,两位太守的后路就此没了,算起来石某可谓失信矣。”

王午、张季此时却顾不得原来的想法,只是催促道:“世事难料,大将军请不要自责,还请速速派人接应。”

一直垂头低首的董超此时突然插话进来道:“大将军,属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石青的亲卫队长是何三娃,何三娃像是石青的贴身‘秘书’,整日忙于处理机密之事,没时间统带亲卫。石青亲卫队的警备、布防、值哨其实另有人统带,这个人就是亲卫队副统带董超。

董超字出云,年龄轻轻,不过二十七,却是新义军建军之日起便已投军的老军旅了。石青在肥子招募志愿兵,组建轻骑营时,这个北方难民出身的年轻人就因骑术精湛被选入军中,石青第一次组建亲卫骑时,他再次因为出类拔萃,被选进亲卫骑,从此形影不离石青左右,名声不扬,暗中却立下不少大功,算是石青最亲近的心腹了。

石青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斥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玩虚的,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有话快说。”

董超向石青行了一礼,然后转对王午、张季,道:“因为丁将军与董某的疏忽,使得孙、李两位太守子弟亲信身陷险地,以至于再无退路,只得想法潜逃。既然已经撕破脸了,孙、李两位太守的子弟亲信为何不能倒戈一击,趁机立下大功呢?”

“倒戈一击?成吗?”王午、张季愕然一愣。继而眼珠急转,思索这种可能性。

董超截然回道:“武邑远离燕军主力,不过五千守军,其中有一部分还是李太守旧部,只要有我军在外接应,可轻易拿下。滹沱河水寨有一万燕军,确实艰难一些,但是只要有内应配合,大将军再出一支奇兵,里应外合、出其不意地给予雷霆一击,必定能成。”

王午、张季眼神一跳,看向石青。董超说得不错,既然孙兴、李产没有了退路,只能归顺民军一途,为两人着想,不如趁此时机再建一功。关键是其中时间紧迫,两人不知道石青能否在一夜间遣出足够的接应人马。

“出云。,没想到你小子临急之时,脑袋也够用,转得挺欢吗。”

石青改变了称呼,显然对这个主意颇为赞赏,夸了董超一句,他转对王午、张季道:“两位大人以为如何?人马没有问题,明早之前可以遣出足够人马分别靠近武邑城和滹沱河渡口,关键是孙、李两位太守的公子,不知他们是否愿意断然行事?”

王午接口答道:“大将军放心,王午愿意连夜赶赴武邑,说服李绩。只要明日午时有三五千民军抵达武邑,属下便命其召集旧部,落关开城放民军入内,清剿顽固燕军。”

“王大人不辞辛苦,来回劳碌奔波,石青记下了。”

石青大喜,温言抚慰了几句,继而转对丁析斥道:“此事既有你的首尾,你便开脱不了干系。石某命你率本部亲卫保护王大人前往武邑,路上不得出任何闪失。将王大人送抵武邑之后,汝即刻前往鲁口,点起三千兵马前去武邑襄助李绩将军,不得有误。”

丁析瞅见石青佯怒的模样,忍不住想笑,只是担心被王午、张季看见,连忙将头低下来,瓮声瓮气地回了声是。

“二位这就去吧——事关重大,不可多做耽搁。”

石青辞退了王午、丁析,然后转对张季说道:“武邑距离燕军主力远,守军又少,比较容易行事,与之相比,滹沱河渡口水寨要艰难的多。凑巧得是,民军混编骑就在滹沱河水寨不远,只要孙方将军愿意为内应,万余混编骑一呼即到,拂晓之前便可攻打燕军水寨。”

“混编骑不是接应无极、安国去了吗?”张季诧异不已。

石青一笑,道:“混编骑是准备接应无极、安国。只是这两城外有两万燕骑,将滹沱河北岸防卫的密不透风。混编骑原本打算明日夜间与无极、安国守军同时行动,南北夹击滹沱河北岸巡视的燕军精骑。是以,现今在渡口水寨上游不远潜伏。事情既然有了变化,若孙方将军愿意配合攻打渡口水寨,明日夜间的行动便可以取消了。”

张季恍然大悟,随后松了口气道:“渡口水寨虽有万余燕军,不过其中有三千直属北平郡。既然外面有一万混编骑可以随时接应,此事必定能成。至于孙方是否愿意……”

顿了一顿,张季无奈道:“事已至此,他便是不愿也不可得了。大将军放心吧。”

石青欣慰一笑,对张季道:“张将军稍待片刻,石某这就去调一队亲卫骑过来保护将军进渡口水寨。”说到这,他迈步向帐外走去,走到帐口时又回头招呼董超道:“出云,你跟我来,一会儿挑选了护卫,须由你亲自统带扈从张将军。”

董超哎了一声,跟着撵出帅帐。

两人出了帅帐,来到一片空旷处。石青停下脚步,目注董超,忧虑地说道:“出云。孙方被传言逼的无路可走,肯定会充当内应。李崇、魏憬两部混编骑也会按计划于明日凌晨向发动突袭;渡口水寨易手已是水到渠成之事。只是蓟城方向至今还没消息传过来,不知皇甫真、司扬他们是否已经得手。若是得手,明后天消息一定会传遍燕军,以后的事就好说,燕军各部必定再无战心,我军直管向前攻击就是。若是不能得手,燕军很快就能探查到详情,从而稳住阵脚,再行反击。那时我军将无后续之力,再战必败。是以……”

石青口气一肃,慎重交代道:“石某已做好随时撤退冀州城的准备,只是这事不能让其他人知晓,以免堕了士气。滹沱河渡口水寨扼守南北交通,是安国、无极两城守军回撤必经之路,一定要确保在手。我给你一份密令,你记好了。一旦渡口水寨落入我军之手,魏憬、李崇两部混编骑会趁势杀向安国、无极,与两城守军会合,然后围攻蠡县。此时你悄悄找到诸葛羽,密令其率本部人马抛开一切,紧守滹沱河渡口水寨,并早被干草油脂,做好焚烧浮桥的准备。”

董超一凛,这才知道战事并非如军中兄弟想得那般顺利。然后低声应道:“是!属下记住了。”

第七集 第九十六章 此地而来的噩梦

燕军渡口水寨距离鲁口仅四十来里,董超带了二十名亲卫骑护着张季乘马夜行,丑时左右便来到渡口附近。

董超和张季商量了一阵,然后让一位精干副手率十骑绕过戒备森严的水寨警戒区,到上游寻找魏憬、李崇两部混编骑,告诉他们于寅末锚初时分抵近渡口,若见水寨南边火起,即刻引兵杀过来接应。

十骑小分队离开之后,张季和董超一行大摇大摆地向渡口水寨行去。作为眼下水寨主将的姑丈,到了这张季比在鲁口民军大营还要轻松一些。

还未接近,就有巡哨的燕军上来动问,张季知道孙兴已经北上,留下来做主的是孙兴之子孙方,便对盘问的燕卒道:“孙方睡下了么?去给张某唤醒,就说他姑丈来了。”

张季的张狂让不知深浅的燕卒不敢怠慢,值哨官佐一边派人传报孙方,一边招来几个巡查小队,暗地里警戒监视,以防有诈。

渡口水寨由渡口南北两端的两个防护营寨组成的,两个营寨之间由五道浮桥相互连同;为了方便和蠡县的交通,也为了防范安国守军从水寨突围,孙兴把燕军大营设在北岸,孙兴悄悄离开后,孙方就坐镇北岸以应付各种事端。

传报燕卒去了好一阵,南寨才传出声响,又过了一会儿,一行人没打灯火黑黢黢地迎了过来。将到之时,其中有人问:“是姑丈大人么?怎地夜半三更过来了?”

鲁口民军大营阻断了慕容恪和安平、渡口水寨最便捷的交通,慕容恪若要派人查证需要绕道蠡县,泄密一事眼下显然还没传到这来,孙方并不知情。

张季听出外甥的声音,便张口回答:“我有位有人探到民军紧急军情,需要找人代为向燕王禀报,遂托吾过来寻汝帮忙。”

暗自戒备的巡哨燕卒听到两人对答,心下一松。孙方心领神会道:“既如此,请姑丈进寨说话。”

时值月中,月光正好,为了不惊动寨内休憩士卒,孙方照例没有打火,借着月光引领着张季一行人进了南岸水寨,然后穿过浮桥,来到北岸主将大帐,这时才有亲卫上来点烛照亮。

亲卫骑被留在面外戒备,张季只和董超进了大帐。坐定之后,孙方见有陌生人一起来,心知有异,便挥手命令左右退下去回避。然后探询地问:“姑丈此来是……”

“来救你的命!”张季直言不讳地给出了答案。

孙方一惊,诧异道:“姑丈,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担心孙方会有疑虑,董超和张季决定不告诉泄密实情,在路上重新商量了一套说辞。当下张季便用新的说辞道:“民军将领之中有燕国刺奸,你父亲偷离水寨,回返北平襄助民军一事已传到慕容恪耳中。估计明早燕王慕容俊的禁卫就会赶到,来拿汝等北平旧人了。”

孙方脸色一白,颤声问道:“这可如何是好?姑丈此来准备如何救我?”

张季双目一咪,凶狠地说道:“一不做二不休,事到如今北平孙氏没有退路了,干脆趁此机会夺下水寨,以为归顺民军之晋身之阶。”

孙方脸颊一抖,没有说话。

孙氏打得是如意算盘,欲在胜者之中做出最终选择。孙兴临走时一再交待孙方,小心应付两方来人,不要轻易上当。待他探知蓟城实情后,会星夜遣人赶来通报取舍。没想到孙兴才走一天,通传使者还没到,这边就火烧眉毛,逼着让人选择了。

董超冷冷扫了孙方一眼,截然说道:“少将军好糊涂,这般时辰已经没有少将军选择的余地了,孙太守不在,慕容俊、慕容恪那边无论如何瞒不过去了,继续留在此地,等待北平孙氏的要么是只诛首恶,要么是满门抄斩。民军如今可谓孙氏唯一的出路,少将军若是迟疑不决,不怕石大将军得知后心中不快么?”

孙方霍然一醒,急忙道:“这位将军言重了,孙方并非迟疑不决,而是在思虑如何夺取渡口水寨,以报石大将军知遇之恩。”

董超满意一笑,揖手道:“实在对不住,董某鲁莽无知,错怪少将军了,还请恕罪则个。”顿了一顿,他又说道:“不瞒少将军说,此时正有一万民军混编骑悄悄潜行过来,寅末卯初必到左近候命。只要少将军发动亲信旧部,到时率先在水寨内掩杀接应,有一万混编骑相助,渡口水寨还不是顷刻易手?”

“哦?是吗?”孙方精神一振,思虑道:“有一万骑兵接应自然是手到擒拿,只是南北两寨相隔还有一段距离,为了稳妥其间,孙方该当将大半旧部留在北岸才是。嗯,蛇无头不走,为了民军突袭南寨顺利,到时孙兴会以紧急军情为由,将南寨守将传唤过来……”

人急生智,为了博取石大将军的好感,孙方片刻间想出好几条应急举措,董超喜笑颜开,张季则是连声道好。

距离寅末卯初还有一个时辰,时间并不宽裕;孙方说做就做,将亲信心腹唤进大帐,一一叮咛嘱咐;随即四五条人影出了大帐,悄然融入到月色中……。

与此同时——

远离博陵郡的冀州城城门打开,一支人马鱼贯而出,无声无息地向北边的武邑开拔。石青归来之后,冀州城主力与之会合赶赴鲁口前沿去了,城内仅留三千守军和千余伤残士卒。昨日石青一纸将令传到,城防交到了伤残士卒和征北大将军府组织的民众手中,三千守军倾巢而出,由守将韦伯阳的统带北上武邑配合王午、丁析,准备强行策反李绩,以防万一战事失利,武邑燕军成为民军回撤的拦路虎。这个时候,丁析、王午正快马加鞭,接着月色从鲁口南下武邑。

对燕军、民军来说,七月十七日的深夜注定是忙碌而又不平凡的一夜。不仅民军一方人员消息来往穿梭,燕军方面同样如此。

从惊恐中勉强收摄些许心神的慕容恪第一时间派出快马信使,将蓟城可能有变、孙兴、李产暗中投敌这一猜测通报给蠡县慕容俊,请慕容俊即刻查实蓟城情况,分遣王室禁卫前往渡口水寨、武邑两地颁布王谕,撤换李产、孙兴守将之职,重整两地防卫。

两名信使受慕容恪重托,不顾夜晚路途不明,一出鲁口大营便拼命地催促战马,经寨后浮桥渡过滹沱河向着蠡县方向狂奔。在这两名信使尚未抵达蠡县之时,另有一队信使日夜兼程从北方先行赶到了蠡县北门。

“开门!快开门——蓟城世子军情急报——”

战马尚未抵近壕沟,马上信使已经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起来。只是城头守军并不买账,天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