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156部分

伐-第156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于此,王猛先请祖凤派遣军帅府护卫快马飞奔枋头,阻拦石青北上;随后和大伙商量,请刘征留守军帅府,刘启、戴洛、祖凤一道西行,务必劝谏石青不要去邺城。

军帅府护卫从汲县向西奔获嘉,不防石青突然转道东北到了西枋城,双方因此在路上错过;王猛一行坐船虽然慢了半日,却恰好在淇河渡口遇上石青一行。

王猛的担忧有些多余,听刘启转诉罢冉遇密奏的内容,石青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到邺城去了。冉遇的手段极其高明,密奏的五条罪状并非纯属谣言,每一条都有事实铺垫佐证。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如果这些事实是一块无意义的顽铁,通过引导和描述,这块顽铁成了钢刀的雏形,而且是极为犀利、极度危险的钢刀;让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轻视。

不仅是冉闵,换作任何一个君主都不可能置这种威胁与不顾!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是这时候最为有效的手段。

“回去吧…我们回泰山去,好好过我们自己的日子。”

颓丧之中,石青觉得左手忽然一暖,被一只柔柔的小手紧紧握住,祖凤温柔的话语如春风一样拂过耳际。

“嗯。好…我们回去过自己的日子。”

话音出口,石青才发觉不知何时,自己的嗓子已经嘶哑了,以至于声音低的仿如蚊蝇,他歉意地瞅瞅祖凤,竭力让自己露出笑脸。只是他从祖凤的眸子里隐隐瞧见,自己的笑容似乎比哭还难看。

自失一笑,石青清了清嗓子,环顾四周诸人,叹道:“回去吧,不到邺城去…”说到这里,他眼神蓦地一跳,感觉座中有一人看起来极为扎眼。那人也知道自己处境的尴尬,正局促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神躲躲闪闪。

石青蹙起眉头,目光为难地落到魏统身上。

既然新义军要和冉闵分道扬镳,魏统不是新义军之人,原该转回邺城或者转到司州就任刺史,只是…他在此听了新义军诸多隐秘,特别是刘群告密之事,这可是万万不能泄漏的内情也被他听到了,这可如何是好?难道要杀人灭口?

石青不由得暗自嗔怪王猛,怎地这么不识轻重,把魏统也邀请上了船。

王猛似乎知晓石青心思,不等石青责备,他抢先开口问魏统道:“魏将军。石帅打算乘船返回青、兖。将军可要下船么?”

石青一下听出,王猛之言一语双关。

原来景略打的是这个主意,他故意将魏统置于嫌疑之地,逼魏统表态去留,此外他大概还担心我会白白放走五千精骑,强逼我去吞并这部人马。

转念之间,石青已经猜出王猛邀请魏统上船的目的。

魏统是李农提拨起来的,冉闵将他从徐州调回,还杀了李农,只怕他已对冉闵生出间隙,若不然日后也不会投降大晋了。既然他不能为冉闵所用,将其收入新义军麾下也好。

石青拿定主意,目光旋即变得温和起来,殷殷看向魏统,道:“魏统大哥。小弟被奸人陷害,不得不回转青兖避祸。大哥你…”

石青没有继续说下去。他认为魏统并非愚笨之人,眼下情势非常明显,魏统根本没有其他选择,他只要敢选择下船,不等下船便会被乱刀砍死。

“石帅。”

王猛问话魏统可以沉默以对,石青问话他却不能不答。魏统站起身,向石青一揖,道:“统自徐州回防之时,曾接到朝廷诏令,命魏统率部归入石帅麾下,协助新义军作战。前几日,朝廷又有新的诏令下达,任命魏统为司州刺史,不过就任之前,诏令魏统在石帅节制下前往邺城。故此,未有新的诏令前,魏统仍需惟石帅将令是从。”

魏统语意含糊,辞焉不详,不过石青还是听明白了。

魏统暗示,冉闵没有明令要杀石青,新义军的想法只是单方面揣测;他的选择是,作为下官,他会依旧按照朝廷诏令,服从石青的命令,直到朝廷给他下达新的诏令为止;其间他不会公然反叛朝廷,投到新义军麾下。

在几乎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魏统很固执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当然,他的这种固执在这个时候显得非常‘愚蠢’;这种‘愚蠢’的固执来源于禁卫军人的矜持。堂堂一个禁卫将军怎能轻易投靠地方私军呢?

石青不为已甚,只要魏统听令就好。石青很清楚,魏统说的朝廷新的诏令,以后只怕再也不会有了。他这样说,除了自欺之外,也许还想给自己一个理由和安慰吧。

“魏统大哥既然愿意听从将令,小弟就不客气了。”

石青客气了一句,随后一板面孔,肃然道:“魏刺史鞍马劳顿,过于辛苦;石某命令刺史大人暂时在船上休养,不必随军行走。汝可愿意?”

魏统一躬身,凛然答道:“魏统禀遵石帅将令。”

石青嘉许地一笑,点头道:“魏刺史请随石某一道去舱外传令,禁军精骑暂有魏憬兄统带,大军先返回汲县,再定去留。”

“魏统遵令。”

魏统爽快地应承下来,跟在石青身后出了船舱,待兄弟魏憬来后,他站在船头上交待魏憬暂时接管军务,率领精骑回返汲县。

“坐船不便沟通联络,本帅还是随军而行的好,沿路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交代。”石青辞别众人,弃船上岸。

祖凤和王猛跟了上来;祖凤看起来有些抑郁,似乎不放心石青的安全,说道:“石青哥哥,我和你一起。”

石青只得点头应允。

王猛眉飞色舞,神情与祖凤截然不同,对石青说道:“石帅!新义军应该在东枋城、西枋城各自派驻一支人马。扼住淇河渡口,枋头才能无恙…”

“不用了。”石青摆手打断王猛,沉声说道:“石某决定放弃枋头,新义军、屠军一律撤至黄河南岸。”

“什么?”王猛大吃一惊。经过氐人几十年经营,枋头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成了一片宜耕宜牧的绿洲。兼且坞堡林立,人烟稠密,各方面都比荒凉的青、兖好上不少,这样的地方怎么能白白丢弃呢?

“为什么?”王猛不敢置信地问。

“景略兄。这个问题,唉——到汲县后,再和景略兄细说吧。”

王猛看出,石青的这个决定,似乎下的极为艰难。他眸子里的神色,显得极为复杂,有无奈,有痛惜,有愁苦,还有愤恨……

第五集 第一章 天堑变通途

“哟嗨——哟嗨——”

整齐的号子声中,长达或两三丈或四五丈、一端被削尖的原木被抬上浮桥。“噗哧”声中,被削尖的一端落到水中,数十个汉子有的在浮桥之上,有的在水中泅渡;共同扶持着原木后端,在旋涡中艰难地将原木竖直放下,抵住河底。

“嗨!嗨!嗨——”

魁伟的力士站在浮桥垫起的高台上吐气发声,挥舞着大锤,像钉钉子一般,大锤狠狠锤在原木平直的一端,上上下下之间,原木被夯得向河床泥土中沉去,渐渐与水面平齐。

汲县与官渡之间,近千丈宽的黄河河面,如同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四五百艘小舟渔船被木排串联成一座浮桥,卧水长龙一般横跨大河南北两岸。

被石青裁减的只剩六千人的屠军和两千禁卫精骑以及三千多新义军褪去衣甲,充当苦力,在浮桥之上忙忙碌碌,将一根根原木如钉木桩一般栽在浮桥两旁水中。

几千根木桩栽下,不仅能起到固定作用,避免浮桥被激流冲散,还能保护浮桥,避免上下游船只冲撞。遗憾的是,木桩只能栽在河岸浅水区域,河中心水深之处,却非人力可以轻易立定的。以至于两岸木桩不能在河中心合拢,留下了一大段空白;空白处的浮桥失去木桩支撑,与靠近河岸的两端相比,显得有些脆弱。

浮桥中心两侧位置,安放了四个轱辘,轱辘两两成排,其中一排与另一排相隔约莫十余丈;四个轱辘上缠满皮索。几个士卒扯着皮索向外延伸,先向上,分别串过四个悬吊的小轱辘,然后斜下拉向河心,扯出四五丈长后,将四个绳头牢牢系在浮桥木梁上。

“好了!全都好了——可以试试了。”系牢绳头后,有士卒兴奋地喊。四下里的士卒听到哄地一声,沿浮桥向后退去,簇拥在轱辘后吆喝连天。

“准备——开始!绞——”有头目模样的开口发令。

每个轱辘旁边站有两名士卒篡着摇臂,听到口令后,开始使力转动摇臂。

轱辘吱呀吱呀绞响中,浮桥中线裂开一道缝隙,两道木排向上翘起,像吊桥起吊一样,两道四五丈长的木排在绞索的扯动下,凌空而起,向左右分开竖直;浮桥断开,露出一道近十丈宽的缺口。缺口中心,一艘被绳索固定的平底船失去木排的重压,被激流冲的团团打转。

北边半截浮桥上,十个士卒扯着绳索将河心的船只收拢过去。随后挥动着旗帜,接着,一艘大海船从上游驶过来,极缓慢,极小心地通过浮桥缺口,到了下游。

“成了!可以通船了——”截断的浮桥两端爆发出兴奋的叫嚷。

一个声音高叫道:“快啊!去禀报石帅,浮桥可以吊起,不影响通船了。”话音中,脚步通通通响,有人飞跑着去向石青报喜。

不用通报,石青就已经知道。他骑着黑雪立在黄河南岸,正密切注意着浮桥工程的进展。在浮桥中段安装吊桥,以便上下游船只能够通行,这个创意就是他想出来的。

因为冉遇的密告,冉闵对石青有了猜忌,甚至动了杀心;石青因此不敢再去邺城,新义军事实上不再归入大魏辖下。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切都是在私地下进行的,朝廷并未明示宣告捉拿石青,新义军也没有公开背叛。事情的情由,当事人双方心中各自有数,却未公开撕破脸。

这种含糊的局面,让王猛颇为兴奋;依据现状,他为石青描绘出一幅争霸蓝图:荡平豫州,携手徐州,联手关中麻秋;以青、兖、徐、司、豫河南五州以及雍、秦、凉关西三州为根基,精耕细作,培元固本。在江南大晋、河北大魏,形成三分鼎立之事实。

河北正逢多事之秋,各方乱战不休,无论谁会胜出,最终必定元气大损。新义军可先北后南,时机到来之时,出兵攻略河北之幽、冀、并数州,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

王猛认为:新义军攻略河北,最好的办法是联合屠军,从河东、河内、乐陵三个方向出兵;河内居中,向东可与乐陵方面军夹击邺城,向西可与河东方面军攻略河东、并州;位置最为要紧。而若想得到河内,新义军就不能轻易放弃枋头。眼下石青和冉闵关系含糊,石青应该利用这种情势,对枋头形成事实占据。

在汲县思索了两天,石青最终还是拒绝了王猛的建议,坚持把屠军和新义军撤到河南。至于理由,石青只给了王猛一条:新义军不能在河北显示存在,否则很可能会让邺城感受到威胁。这样的话,邺城就不能集中精力对付襄国石祗、对付慕容鲜卑了。

考虑到冉闵没有能力占据枋头,石青命令魏憬率三千禁卫精骑,以司州军的名义驻守获嘉,阻止蒲洪势力重回枋头。

为了给魏憬提供强力支撑,石青带领回撤的屠军、禁军精骑以及新义军士卒在官渡河段搭建起一座永久性浮桥,有了浮桥,一旦河北有事,新义军便可快速渡河北上;同时,衡水营、陆战营移防官渡,护卫浮桥;为了避免浮桥影响黄河通航,石青在浮桥中间设计出吊桥式桥面,吊桥平日吊起,以便船只通过,人马通行之时,再行放下就是。

“石帅。马愿在水寨等得有一阵子了。”王猛在石青身后小声提醒了一句。

“真不错…哦,走吧。”

临行前,石青恋恋不舍地瞥了眼河心高高竖起的吊桥,这才勒马回身,向水寨赶去。走进水寨陆上寨门的时候,他吩咐王猛道:“景略兄,你去请魏统大哥过来,按照我们事前议定的,向他交待清楚。”

王猛答应着去了。

石青来到自己帐内,搁下蝎尾枪,褪去衣甲,喊麻姑送上一领薄裘后,他斜躺到席塌上,掩上薄裘。

“怎么啦?”麻姑看出他有古怪,忍不住好奇,问了一声。

“我要装病。”石青对她咧咧嘴,吩咐道:“麻姑,给我脸上扑点水,有几点冷汗,就更加像了。”

麻姑扑哧一笑,似乎感觉很好玩,慌忙拿来湿巾向他脸上甩了甩。

石青佯怒道:“你这般高兴样,我便装得再像,别人也会瞧出假来。待会儿有人来了,不许你露面。”

麻姑嬉笑道:“稀罕!在帐后偷瞧可比抛头露面好玩多了,不出来就不出来。”

两人说笑了几句,有亲卫进来禀报道:“石帅。马愿奉令而来,石帅是否传见?”

“请——”石青故作无力地挥挥手,斜了一眼麻姑,麻姑一吐舌头,脚步轻快地转到帐后去了。

马愿随后进账,向石青行礼罢。马愿关切地问道:“石帅。你这是怎么啦?”

“哦…没什么。许是前…段时间征战…劳累,本帅不…慎染了风寒。”石青口中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