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极品乡村生活_名窑 >

第36部分

极品乡村生活_名窑-第36部分

小说: 极品乡村生活_名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对嘛,大清早的,吓人啊,你慢慢忙吧,我去桃林了。”李峰说着抬步走人,让林颖一阵咬牙切齿,这人一点风度都没有,没见着自己拎着大口袋,其实李峰心里偷笑。“拿来吧,我帮你拎着。”李峰笑着摇头,接过袋子,还不轻呢,本来以为塑料袋子,瓶子没多重呢。

“这里什么啊,这么重。”李峰转头问道。

“可能是餐巾纸,染了水吧。”林颖想了想说道,让李峰一愣,餐巾纸,这丫头竟然不觉着恶心,这可不仅仅擦嘴的,鼻子,什么,李峰想着都觉着受不了真是不知道这人,真是,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这般有信念的人啊。

早饭,张兰做了玉米粥,鸡蛋饼,玉米粥是用自家的小磨推出来,如绿豆般大小,早早泡上,做的玉米粥,属于粗粮维生素和矿物质,且亚油酸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对人体有不少好处。玉米粥味道香甜,且便于消化,适合作为早餐食用。

至于玉米粥的故事也是颇有些趣味,相传,康熙皇帝一次带着侍从到滦平的长山峪一带打猎。眼看太阳要落山了,康熙皇帝正要往回走,忽然发现一只梅花鹿,他急忙快马加鞭,紧追不舍。这时,天色渐黑,侍从也不知哪里去了。康熙累得气喘吁吁,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只好策马往回走。走了一会儿,突然见前面有灯光,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家农舍。康熙勒住了马,从窗子里看到一个白发老人和几个儿子正要吃饭。饭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焦黄焦黄的玉米面干粮和香喷喷的玉米粥,还有野兔肉炖蘑菇、烧金针菇和一大盘凉菜。香味一阵一阵扑鼻而来,真是馋人。康熙这时更觉肚子饿了,他下马走进农舍,向一家人施礼说:“我是过路的,因为天晚了,肚子也饿了,想借一餐,一定多付银两。山里人直爽好客,一听说远来的客人,立刻让到上座。康熙略略客气几句,就和这一家人吃了起来。康熙觉得从来没有吃过这样香美的饭菜。但是他最爱吃的还是玉米粥,又粘乎,又爽口,样子也好看,就像珍珠粒一样。康熙一连吃了三碗。这家人见他实实在在,也很高兴。

康熙吃完饭,问道:“这么好吃的饭菜是谁烧的,一定是个巧媳妇吧?”老人说:“不是,我家没女儿,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上山打猎,二儿子上山砍柴,三儿子在家种菜做饭。这饭菜就是三儿子做的。”康熙看见三儿子长得眉清目秀,也很喜欢。正在这时,皇帝的侍从在外边看到皇帝的御马,找了进来。这家人这才知道来客是皇帝,惶恐万分,赶紧磕头。康熙笑着说:“看你们一家快快乐乐享太平,朕很高兴!”他吩咐赏银百两,才乘马而去。过了几天,康熙想起了好吃的玉米粥,派人找到老汉的三儿子,让他在御膳房里专做玉米粥。从此,玉米粥便写进了御膳房的食谱。

故事当然当不了真,不过也说明,玉米粥颇有养生之功效,至于鸡蛋饼,简单些,面拌成糊糊状,加鸡蛋,葱花,调料拌匀。铁锅烧上火,倒上一些豆油,等着油热了,把面糊糊倒进去,摊成饼子状呈现金黄色即可,不过要注意翻面,不要焦了,留意锅底是不是还有豆油,适量添加。

鸡蛋饼做好,配上黄瓜丝,香菜,腌菜,卷成一卷,味道美极了。李峰吃了一大块还不过瘾,如不是做的太少,自己作为主人不好与别人争抢。

上午,李峰做了一个小型器具公司营销方案,可能算不上,简单的几个要求,一千来块,李峰颇有些感慨,这几天运气真不错。

“喂,你怎么了这事?”李峰本来想着做完了,出去放松一下哦,没成想自己还没出去呢,林颖急急忙忙忙的跑了进来,看样子颇为急切。“让一让,我。”微微带着一丝哭腔,李峰一愣,下意识一闪,不对啊,这是我的房间啊,怎么了。

“我呜呜,好疼啊,帮我一下。”林颖转过来,泪眼汪汪看着李峰,右手紧紧捂着左手,脸上满是疼痛之色。

“这是怎么回事?”李峰一看,头皮发麻,这人,左手食指一块肉几乎掉了下来,李峰吓了一跳。

“我本想做个垃圾箱,可是……。”林颖咬牙不让自己哭出声,这么大的伤口可是自己有生以来受得最大伤了。

“你…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己,笨手笨脚的,好了,这不行,我看还是上镇上清洗一下包扎起来。”李峰本来想再说几句,不过想着人家一个女孩子,为了李家岗环境不仅仅早早起来捡垃圾,这会子又伤到了手,这般大的口子,肯定留下疤痕的,对于女孩来说,这可是极严重后果了。

“我……。”林颖愣愣,她对这边不熟,再说自己身上一点钱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啊?

“别说了,我带着你,快。”不由分说,拉着林颖上了四轮摩托,向着镇上开去了。一路上,李峰开足马力,带起风来。

“你慢点,慢点。”林颖声音不时在山间回荡。

………………

求推荐,收藏,合同终于到了,状态改成A了,总算是彻底舒了一口气,名窑近一个月没有推荐全靠着更新,全靠着大伙支持,这里拜谢,谢谢乡亲父老支持,是你们的一个个点击,一张张推荐,让名窑最终签了,鞠躬,致谢。

第五十一章槐花蒸饭【求推荐,收藏不勉强

第五十一章槐花蒸饭【求推荐,收藏不勉强喜欢点一下书架】

s:看着新书榜,名窑有些伤心,可能是乡土类太小众,没啥人看,推荐点击上不去。连着被人一路爆上去,排名越来越低,真是,情绪有些低落。不说,求几张推荐,大家就当是可怜可怜一个每天花六七个小时码字,可怜虫吧。

………………………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早晨天刚刚蒙蒙亮,李峰揉着睡眼,打着哈欠,看了看时间四点半。

“妈,太早了,不过是洗个脸而已。”李峰昨天被林颖弄得头大,这丫头,受了伤,最后的垃圾箱自己做的,做了六个,累的手都抬不起来,不过看着竹片的青绿的圆桶子,心里颇为自豪。不过,摆放的事,自己总不能让伤员去吧,自己来回跑了几趟,一下午没闲着,累的汗水直流。

“你啊,一年能有几次,快去,你爸过去喊你林伯他们,你快去吧。”张兰推了一把,晃晃悠悠的儿子,没好气的白了一眼,这孩子怎么越来越懒,这以后可怎么好啊。

“是是是,我去,大河里头洗把脸,柳树枝头摘只柳,槐树前头花一朵,月季花开美人娇。”李峰念着几句歪诗,不,连诗算不算,顺口溜,这些可是李家岗人过立夏的老风俗,不过年轻人在外边多是不过了。

立夏,天气开始慢慢热了起来,习俗,立夏之际,在大河中洗一把冷水脸,一个夏季不会中暑,这是河伯保佑,说起来颇具神话色彩,张兰早早洗了,这边李峰叫了两次,姗姗来迟,李山远远看着儿子,睡眼迷糊,摇头,这孩子越加惫懒了。

“林伯,王伯,成伯,林颖,早啊。”打了个哈欠,看着乌眼鸡般的林颖,李峰憋着笑,呵呵,这丫头两天这般早起,看来顶不住了,黑眼圈出来了,哈哈哈。

“笑什么。”瞪了一眼李峰,自己找了块地方,单手撩起一点河水拍打在脸上,别说清凉河水,精神一震,。

李峰捧着河水,看着大河,今年立夏是在家里过的啊,好啊。洗完脸,李峰一群人去河湾子摘柳枝,这柳枝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柳枝,这棵柳树,传说是李家岗柳树之母,已经合抱粗细,年份已经不可考证了,虽然遭受过雷击,依然屹立不倒。

“清江一曲柳千条,三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故人桥上别,恨阴阳两隔今朝。”林老走过石板桥,一首改了的柳枝词,让李峰颇有些感慨,自己不是如此,曾与美人桥上别,恨美人嫁人妇今朝。可谓是悲莫悲兮生别离,李峰摇了摇头,自己竟然不曾不后悔,何必做女子之态。

柳树前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张兰早早排在前面,看着李峰过来招了招手,二爷今天穿着唐装,作为如今辈分最高的老人,这些仪式多是有他主持,别人来压不住场面的。村里妇人有时候颇为可爱,哪家有事,帮忙洗菜,做饭没二话,可是平时鸡毛蒜皮小事也能闹得沸沸扬扬。

“开始吧。”鞭炮燃起,噼里啪啦,惊起一片水鸟,大柳树里竟然有几只啄木鸟,受到惊吓,飞起,一只不小心被鞭炮炸伤了翅膀。

“喂,你做什么?”李峰一把拉住林颖,这丫头,这可不是电光炮,所谓安全鞭炮,这用的土制鞭炮,威力大,炸脸上,可不是闹着玩啊。尤其是中间十来个手臂粗细,绝对是威力无穷啊。

“你没看着啄木鸟受伤了,你放开,听没听到。”林颖看着小鸟在鞭炮中挣扎,心如刀绞,可是李峰死死拉着,是一只啄木鸟重要,还是人重要,李峰可没被冲坏脑子。鞭炮,终于燃放完了,啄木鸟早已经死了,林颖直直盯着李峰,手里捧着冒着火药味的啄木鸟,羽毛少了不少,带着一丝肉香。

“你看看,你看看,是你害死它,是你。”说完,掩面向着村外跑去,留下一脸无辜的李峰,至于村里人看着跑远的身影,颇有微词,不过人家不是李家岗的,这事管不着。

“怎么了。”李山刚才一直在二爷身边,没太注意这边,看着林颖掩面哭着跑远,脸上颇有些难看,自己儿子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已经订婚了。

“这个……。”李峰哭下不得,这事整的,说完,李山一愣,脸色与李峰如同一辙,两父子颇有些说不出,道不明感慨。

“走吧,枝条,我领到了,每人一条,给你们,咦,小颖这丫头呢?”张兰把枝条递给几位老人,李峰,李山,手里还剩下两条,一看,林颖不在,疑惑的问道。

李峰看着几人不解看着自己,只能把与李山说的话再说一遍,张兰苦笑不已,倒是林老几人好像有些不一样,李峰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啄木鸟死了,另一只在哀嚎,火药味弥漫着,慢慢会飘散,直到微不可闻。

“小宝,我们采些洋槐花。”看着如同雪球洋槐花,成老动了心思,五月槐花开,如雪似蝶徘。微微风簇浪,串串浮阳台。阵阵清芳沁,翩翩天使来。问君为何事?还世一清白。

槐树花开,满是清香,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多可食用。

采摘后,做汤,拌饭,包饺子,主要蒸槐花,最是惹人回忆,几位老人说着说着,忆起过往种种,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的时候,春上榆钱饭,春后槐花香。可是救命玩意,如今想着,那段日子,苦,但是带着一丝甜蜜。

中午,张兰破费功夫的做了槐花蒸饭,加了面粉,虾皮,裹着,蒸,淡淡花香。几位老人闻着槐花蒸饭香味特别激动,像个孩子似的,拿着碗等在一边,李峰见着心里暗笑,老小孩,老小孩,越来越小孩啊。

槐花采摘终究是讲究时机的,花瓣将开未开时或是刚刚开绽放的朵儿,开放时间长有些老即将零落吃起来颇为干涩,没有开放完全是花骨朵太嫩,蒸饭不好做的。槐花洁白柔软的花瓣让人见着垂涎欲滴,放在鼻子上闻一闻,更是芳香四溢,神清气爽,颇为陶醉。

几位老人回忆三年自然灾害,关于“五九”时期故事李峰在边上听着,作为八零后人,李峰也算赶上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穷苦生活最后一班车。大山里风来的晚一些,那些苦难生活,曾今童年时断断续续模糊回忆,依稀记着当时生活的艰辛。

李峰没急着让张兰帮自己夹些槐花蒸饭,或许是记忆有些远了,李峰不觉着槐花蒸饭多么香甜,看着几位老人,父母颇有些欣喜回味的样子。李峰与生着闷气的林颖不时挑着筷子,倒是少有的吃几口。

“怎么了,你们俩,吃啊,味道可鲜美了,好吃的很啊。”成伯看着身边的俩小辈,有些漫不经心,翻着眼皮,兴趣缺缺的样子。

“嗯,你老吃吧,我早上吃的多不太饿。”李峰应付一声,林颖颇有些赌气的样子,大口吃了几块,似乎不是那么难吃,淡淡花香,配着香油调制的酱汁,还不错。

下午,李山从大棚里割出一箩筐红薯秧子,立夏种地瓜,绿豆,有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是从这里来的。

几位老人闲着没事做,跟着一起下地,地块翻过一遍了,只是没有打出埂,李峰和李山拿着铁锨,作为主力负责大的埂子堆砌,后边三位老人负责修理,细活。张兰插秧子,林颖似乎觉着吃住在别人家颇有些不好意思,想着帮忙,张兰拦着不让,手上伤口还没愈合,可不能再破裂了。最后看着林颖实在坚决,张兰手把手教林颖插秧子,这是最为简单,距离把握准,秧子叶子向上。

林颖不是笨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