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异能农场主 >

第69部分

异能农场主-第69部分

小说: 异能农场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江延宗商量这个事儿,江延宗也觉得没问题。

开始定西瓜的时候,大家都是狮子大开口,卫靖泽已经习惯了这群家伙乱喊了,他们有的是钱,而且对西瓜的重量没什么概念,平时吃西瓜,要家里的佣人切成块儿用水果叉叉着吃的,也有打成汁儿或者做成冰沙吃得,捧着西瓜片儿吃得还是不多,毕竟那样吃相不太文雅。

西瓜分量比较大,每一个都十多斤重,有的甚至能够达到二十多斤,主要是因为汁水充足,甜份很足的缘故,所以抱在手里都是沉甸甸的。

卫靖泽算了算,如果每家买一百斤的话,这群里的也要几千斤了,所以不能太多。

西瓜定价也不低,价格是江延宗定的,他了解帝都的人的消费水平,再加上看到卫靖泽天天去担肥担水浇西瓜地,便觉得价格太低卫靖泽出力划不来,所以开价开的挺高的。

帝都的人基于以前叉水村的蔬菜肉类的提供,觉得这次西瓜品质也不会差,所以对价格没什么异议。卫靖泽算了算,这一批瓜就卖上万把块了啊!出去成本,也有万多块的盈余,确实是赚了!

既然西瓜这么多,就不跟菜一起走了,所以在确定了大家的订购量之后,卫靖泽去西瓜地里转了一圈,几千斤瓜,大概需要好几天才能够成熟,因此,硬是等了几天,等西瓜们熟的差不多了,才开始摘。

卫靖泽和老汉忙活了一天,摘了瓜,称了重,按照各家不同的要求装好,写好西瓜的归属,叫来车,把西瓜运走了。

摘西瓜也累啊,十几斤二十几斤的瓜就这样搬,卫靖泽让老汉在家里歇着,他自己又担肥料担水浇西瓜地了,西瓜藤还在陆续开花,还可以继续授粉长新的西瓜出来,小西瓜也在不断长大,肥料和水绝对不能短了他们的。

西瓜地这样忙活了好几天,便是月初发钱的日子了。

顺顺当当发了钱,就有人问:“咱们村,今年收稻子还是租收割机吗?”

村长说:“这事儿看你们自己的意见啊!”

“我的意思是,咱们以村的名义去租,这样就不用每家都跑去粮食站租啦!省事儿!反正钱我们自己出,油也自己出钱买。”

底下的人一听,便议论纷纷。

去年的时候就是想用收割机的自己去粮食站续借的,每家都跑一趟,确实是十分麻烦,如果以村里的名义去借,大家就不用来回跑了。

村长低声问卫靖泽:“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

卫靖泽说:“听着是件好事儿,但是要看怎么办了。”

好事儿,不好好办,没个章程,也会办成坏事。

于是村长说:“那现在大家表个态,今年打算租收割机的,举个手!”

几乎每家人都举了手,去年没用收割机的,今年也打算用了,如今手头宽裕了,那点钱也不用那么心疼了,而且算算账,请机器比请人划得来,而且栽晚稻的时间更充足,保证“双抢”不再是抢,也不用起早贪黑了。

村长点了点数量,谁家是谁家,他一眼就看清了,特很快确定,每家都打算租收割机。

“那有多少人想以村里租借的名义去租呢?”

举手的人少了一些,估计还是心里有疑虑。

第93章 五师傅

村长让大家放下手,让卫靖泽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卫靖泽说:“这个事儿,咱们要先拿出一个章程来,才好办。租收割机的钱主要分为几个部分:押金、租金、油钱和师傅的工钱。押金是可以拿回来的,这个好办,如果咱们村有谁会开的话,也不需要请师傅,租金和油钱,跟往年一样,各家负责各家的,这个没问题。如果需要请师傅,师傅的工钱可以跟着机器的钱一天算一天的,只是这押金的事情,还需要大家说个想法。”

去年有了租的经验,大约花多少钱,大家心里也有个数了。

大家对卫靖泽的说法表示赞同,各家负责各家的,这个当然没的说,押金就是个问题了,谁家出了,万一机器出了问题,这笔钱就拿不回来了,概率小,但是不得不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

因为押金的事情,大家都有些不敢表态,村长这个时候直接说:“押金的事情,大家不用担心,村里可以负责。上次包山的钱,村里还有,这点钱是能够出得起的。”

既然是以村里的名义租机器,当然是可以垫上的,到时候机器完璧归赵,钱顺利拿回来,也没损失什么,如果真出了什么问题,村里的事情大家自个儿也能够解决,无需扯皮太多。村里是共有资产,谁敢欠钱,村里人都不会放过的,比个人讨债也方便一些。

村长这样一说,大家就都觉得好,完全符合大家只想管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想法,自己出租金油钱和工钱。

这个办法一致通过。

此时,大家也慢慢尝到了村里有钱的好处,有些事情,是集体的事情,村里有钱,就不需要大家掏腰包,能够直接解决了,确实是方便了很多了。

不过另一个问题是,这个顺序怎么来?全村二十多户人家,每家至少一天多两天的功夫,排下来也快一个月了,谁家都想排在前面,不想排在后面。

为了这个问题,大家又争起来,有的说谁家田多谁家优先,有的说谁家田少优先,有的说按照插秧的日期来,可是大家又不是对每家每户插秧的日期记得那么清楚地,随便胡诌一个早一点的,也可以占便宜了。

卫靖泽拍了拍桌子,让大家安静一些,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咱们村直接租两个或者三个机器,请两三个师傅就可以了,谁也不耽误谁。”

大家一拍脑袋,是啊,又没说只准租一个机器,以村的名义,可以租好几个呢!

真是被思维定式给匡死了。

于是村里决定,以村的名义租三台机器,尽量根据各家相邻的田来劳作,因为机器搬来搬去很麻烦的,所以从地理上来排序,各家负责自家的租金、油钱、工钱以及师傅的吃住,务必不能丢了叉水村的面子,不能让开机器的师傅忙活了半天没饭吃,没地方住,以后人家回去了,要说村里的笑话的。

全村都决定用收割机劳作,大家报名,由村长和卫靖泽安排各家的顺序,等确定好之后,两个人去粮食站租借收割机。

顺利解决这样一件事情,村长也很开心,等人都差不多走了,靠在椅背上,跟卫靖泽说:“村里好久没有这样齐心协力做一件事了。”

卫靖泽才来村里一年多,所以也只能笑笑说:“这事儿责任明确,大家知道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当然好说话多了。”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有钱才不会在乎那几个钱,知道自己的钱怎么花的,才愿意掏钱,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心理。

村长笑呵呵的应是。心里却觉得,还是卫靖泽这样的年轻人脑子活,有办法,几个老家伙,虽然年纪大了,经验丰富了,有时候想办法还是不如年轻人脑子快。

“那明天你再来我这里一趟,我们把时间和各家各户都对应上了,安排好了,通知到了,就去租机器。”

卫靖泽当然答应好。

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卫靖泽让老汉先回去了,大风还在等着他,走在回去的路上,卫靖泽又忍不住嚎了两嗓子军歌,吓得路边的虫鸣好像都小声了一些。

卫靖泽在忙着家里的事儿和村里的事儿的时候,江延宗就接到了一个私聊,问他:“江少,你有兴趣在帝都开店么?”

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人问过江延宗了,江延宗都说没准备好,暂时没那个打算,但是这个问他的人,让他没法像以前那样干脆拒绝,这人来头太大,一不小心就得罪人了。

斟酌了一会儿,江延宗回复说:“承蒙青眼,只是我在帝都已经没什么根基,怕会折本。”

“如果我跟你合作呢?”对方回复的很快。

有对方合作,当然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江延宗没直接回答,而是问:“陈少怎么有了这个想法了?”

以对方的实力,想在帝都开饭店,轻而易举,也完全不需要跟外人合作。

对方回答依旧简短:“英奇师傅回来了。”

江延宗惊异,说来这英奇师傅跟陈寒还有些关系。以前,做饭的手艺就跟剃头、做衣服之类的手艺一样,是有师傅传的,每个人的手艺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能够跟一个好师傅,学到一身本事,那绝对是不愁没饭吃的。

但是陈寒这学的有些特别,人家不是拜师傅,而是入班学习,帝都当初有五位手艺出众的厨师,手艺都是能够做国宴的水平,几个人也私交甚好,但同时都担心自己手艺无人传承,便商量出了这样的办法,选资质出众者,随五人学厨艺,无论是以后如何发展,只需好生发挥自己的水平就行,将几位师傅做几大菜系的手艺学到手,传下去,就行了。

五人也没多花心思装点门面,就叫五人厨艺班,每个人每次教学,都只带一个学生,如果发现学生资质不行,就会被遣送走。

陈寒出身并不好,很普通,身世还有些坎坷,但运气好,得以入五人门,学得一手好厨艺,在师傅们的照顾下,在帝都还算有些名气地位,师傅们都说,陈寒学手艺,动力在自己的嘴,这是最足的动力。所以陈寒也是难得的从五个人手底下出师了的。

徒弟们被送走的被送走,出师的出师,几位老师傅也上了年纪,便各自干自己的事儿去了,这英奇师傅,据说是去五台山出家去了!

陈寒对这样的传言嗤之以鼻:“五师傅不能没有酒不能没有肉,怎么可能去做和尚?”

对师傅了解的果然还是徒弟,英奇师傅其实只是去五台山玩玩,觉得那边和尚有些意思,便住在那边,跟和尚们聊聊天之类的,如今这是回来了。

江延宗回复问:“能请到英奇师傅坐镇?”

“有叉水村食材,我便有八分把握。”对方也是自信满满。

江延宗便有些心动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不过江延宗并没有冲动之下马上答应对方,而是回复说:“我需要一点时间考虑一下,如果合作模式对我满意,我当然十分乐意了。”

攀上高位的人不容易,但是要从那些人身上占便宜,也不容易,大多时候是对方从你身上占便宜,江延宗不是那种任由人占便宜的人,没有满意的方式和收益,他也不会答应。反正得罪人也不算什么,现在窝在叉水村,也挺好的。

此时,食府里的陈寒忙完了中午时段,正坐在通风凉快的地方,抱着半边西瓜,吃得不亦乐乎。

卫靖泽家的西瓜,就算是再紧张,也不会短了他的,陈寒更加觉得,小卫就是好啊,够意思啊,讲义气啊,这人不仅可以做朋友啊,甚至可以做兄弟啊!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一声十分熟悉却又久违的咳嗽声,陈寒一愣,转头看过,就看到一个穿着白t恤的老人家站在门口,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陈寒愣了三秒,手里的勺子吧嗒掉进了西瓜里,喊了一声:“五师傅?”

白t恤的老人家也是个大脑门锃亮的,身材微丰,看上去不怎么起眼,但他正是大名鼎鼎的五人厨艺班的五师傅张英奇,人们一般称他英奇师傅。

老人家走上前来,沉声说:“见到师傅就这幅鬼样子的?吃多了地沟油脑子塞住了?”

得,这毒舌也是有师门传承的。

陈寒忙站起身来,结结巴巴说:“没……没有,见到您老人家,我太激动了,您老人家怎么到这里来了?这大热天的。哎呀,赶紧倒水来!对了,我这西瓜是冰镇的,我去给您拿另一半!”

说完,陈寒转身吧嗒吧嗒钻进了食材储备区,把另一半西瓜抱出来,这一般是他留在晚上乘凉的时候吃的,现在师傅来了,当然要先招待他老人家了。

英奇师傅自己在空椅子上坐下,享受着徒弟的殷勤照顾。

英奇师傅也不客气,接过西瓜和勺子,就先在中间转了一圈,用勺子舀起来,一把塞进嘴里,那姿势,跟陈寒是一模一样的,师门传承的痕迹,真是处处可见啊!

“嗯……不错……”

燥热之后,吃下这么一大口冰西瓜,简直是爽呆了,简直可以列为最好的享受之一。

第94章 好热呀

陈寒见师父那模样,知道自己这初次见面第一关是过了。

英奇师傅抓着勺子铲了几口西瓜吃了,才舒了一口气,这七月份的天气可真热,他还挤了老久的车,真是累了个半死。

“这西瓜好,百分百纯西瓜甜,连那种化肥甜都没有,好瓜!”

陈寒就嘿嘿一笑,说:“您喜欢就都吃了,这是我朋友家种的,就是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全用农家肥。”

英奇师傅点了点头,说:“你先去给我做碗面,我看看你手艺有没有退步。”

其实是饿了想吃东西吧?陈寒腹诽,却十分麻溜地钻进了厨房,给自己师傅做一碗简单的荷包蛋面,越是简单的食物,越考验一个人的功夫手艺。

等面做好了,端出来,英奇师傅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