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异能农场主 >

第31部分

异能农场主-第31部分

小说: 异能农场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刚被从外面叫回来,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跟老汉问了一声好之后,就开始说自家的谷子情况如何。

老汉看了看,颗粒饱满,整体看上去色泽一样,金黄金黄的,应该是没有掺陈谷子的,陈谷子的颜色会比新谷子要灰暗一些,老农比较能看出来。

见老汉点了头,卫靖泽转头跟潘刚解释说:“不好意思,这是每家都要经过的程序,我没什么种田经验,所以就让我爷爷看看。”

人家态度不好,卫靖泽该做到的还是要做到的,在部队,卫靖泽学的最多的,就是责任两个字,不管别人如何,自己该如何做,就是如何做,这点不能轻易改变。

潘刚回应并不热烈,倒是他媳妇,那个叫丽丽的,解释说:“他一直是这个脾气性格,你们不要见怪,他嘴上不爱说,心里可是明白的。”

卫靖泽看了潘刚一眼,见他并没有因为丽丽的解释而生气之类的,显然丽丽的解释是符合他的想法的,卫靖泽也稍微放心了,只要不跟自己对着来就行。

潘刚说:“我去找红亮来帮着看看。”

卫靖泽没意见,人再多也没关系,反正自己就是那么实打实地来。

潘刚的娘也在,外面又有几个探头探脑的村里人,丽丽都热情地招呼了进来,端茶看座,十分热闹。

这些人可能也是因为知道小刚跟卫靖泽的呛声,所以才过来看看的,万一有什么好戏看呢?

不过他们注定要失望了,因为潘刚今天并没有针对卫靖泽的意思。

在众人的见证下,一袋一袋谷子被拖出来,经老汉的过眼之后,就放到了磅秤上,称出重量,记下来,最后统一算价格。

看热闹的人还以为卫靖泽会给潘刚吃点小苦头之类的,没想到一点也没有,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没有像潘建新家那么松,却也没有占便宜。

众人对卫靖泽的印象就更好了,人家这肚量多大,潘刚给当场下面子,人家也没有使绊子,像这样厚道的人,真的难找啊!

潘刚的娘和丽丽是偷偷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出对方松了一口气,就怕潘刚这个时候突然犯倔脾气,人家小泽一不高兴,不收这谷子了,到时候只能用市价卖出去,得损失多少钱啊!

潘刚家里也是卖了几千斤谷子,得了万多块钱,潘刚本身对这事儿是没有一点意见的。

钱货两清,卫靖泽就将谷子往家里拉。

回到家里,老汉又仔细检查了几袋谷子,发现没什么问题,才坐下来歇口气。

卫靖泽刚把钱重新算了一遍,发现没问题,便问老汉:“爷爷,您这是忙啥呢?”

老汉吐出一口气,说:“我这不是有些担心嘛,所以就看看,幸亏那小子没有闹什么事儿。”

原来老汉是那么不放心潘刚的。

老汉说:“小刚跟伟伟有点像,亲爸死得早,所以都靠自己,养成的脾气也大。好在有他大伯照看着,也没出过什么事儿。这孩子就是脾气直,肠子也直,脑筋转弯转的慢,所以容易被人撺掇着出头。好在他娘给他看的媳妇不错,那媳妇还是有些脑子的。”

卫靖泽想想今天丽丽的言行,再想想潘刚对自己媳妇的态度,确实是如此。

丽丽可能是潘刚的娘精心为自己的儿子选的,所以婆媳关系不错,家里也和谐,是难得的没怎么闹婆媳矛盾的一家。

对于潘刚,卫靖泽现在也多了一份理解,从小靠自己出头,脾气难免冲一些,自己能够理解伟伟,也应该可以理解潘刚,潘刚这人没有坏心思,只是脾气太大了一些。

歇会儿,就该煮猪食和做饭了,后面的猪已经叫的震天响了。

第39章 很想念

祖孙两在桌上说起了事儿,老汉说最近收到两个请柬,都是请去参加婚礼的,收完晚稻,大家都有些时间来忙活这种事情了。

“那到时候您自个儿去,要是电摩托不会骑,就骑那个三轮车,还能拉两个人跟你一起去。”

老汉就忍不住笑了,说:“哪有骑着三轮车走亲戚的。”

“反正能省力就行了,要是您不乐意,明个儿就买个小车给你开,就没人笑话你了。”

老汉更乐了,说:“给我买小车做什么,我又不会开,电摩托我会骑,就骑那个。”

其实老汉骑小电驴的时候不多,卫靖泽还担心他骑不好呢。

走亲戚的人家,是老汉自己那一辈的亲戚了,有已经去世的老伴那边的亲戚,也有自己嫁出去的姐妹,大家都老了,家里儿孙事情多,走动的也就不如年轻的时候频繁了。

老汉倒是想带着卫靖泽去,可是想着卫靖泽那么忙,估计也没时间,就盘算着等过年的时候,把家里的亲戚都请过来,吃个饭,认认亲,总不能让长辈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晚辈,让晚辈不知道有这样一门亲。

卫靖泽忙完收谷子的事儿,还要忙摘莲蓬的事儿,屋里屋外的事儿够他忙的了。

在卫靖泽忙着收稻谷的时候,孩子们也期中考试了。

期中考试是仅次于期末考试的重要考试,村子里的孩子考的成绩都不一样,有考得好的也有考得差的,卫靖泽比较关注的伟伟考得还不错,卫靖泽挺高兴的。

“泽哥,你说过,每门考了八十分,就给我们发本子的啊!”

卫靖泽一抬头,就看到黄婶子的孙女潘兰正跟自己说话。黄婶子就是揭发五堂婶家用别的猪以次充好的事情的人,卫靖泽也发现黄婶子是个厉害人物,连带着她小孙女都是嘴皮子极为利落的。

另外还有几个小孩子在,估计是没有这潘兰的胆子大,所以只是看着卫靖泽,没敢说话。

卫靖泽说:“确实,你们把卷纸都拿过来,我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都考了那么高的分。”

孩子们顿时一喜,忙把各自的卷纸拿出来。

从潘兰开始,卫靖泽一张一张的看,给潘兰说:“这道题多容易,你一粗心,就写错了是不是?这道题,有点难度,你竟然做出来了,挺厉害啊!这道题……你看,其实很多题目你都会做,只是不小心做错了,所以才八十分,不然可以得九十分以上呢!”

潘兰点头,心服口服。

卫靖泽拿了一个本子给她,说:“下次再接再厉,两门都考了九十分,我奖励你两个本子!”

潘兰顿时眼睛一亮:“太好啦!泽哥,你好讲道理!”

其实是想说讲信用吧?卫靖泽也忍不住想笑。

后面几个孩子都是这样,一一指点之后,鼓励了一番,拿到本子的孩子兴高采烈,没有拿到的,眼巴巴的看着,十分羡慕。卫靖泽在网上买的本子,是学校里的人都没有的,拿出来都很让人羡慕呢!

其中一个叫潘小花的女孩是唯一得了两个九十分以上的,卫靖泽就给了她两个本子,还给了一只铅笔,让她继续努力。

其他的孩子眼神再期盼,再可怜,卫靖泽也是忍住没给,自己不能第一个坏了规矩。

现在没有办法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只能够先鼓励孩子们自己努力,打好基础了。

许多家长都以为卫靖泽这话是开玩笑呢,没想到人家还真给孩子们发了,顿时有些刮目相看。

而卫靖泽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威望,是空前的高涨,有时候,自己爸妈许诺的东西,都会成为一场空,但是泽哥不会!泽哥真的给大家本子了,十分漂亮的本子!

第二天,卫靖泽就收到了孩子们给他的东西,都是路边摘得,一些秋天成熟的野坚果之类的,能够让孩子们惦记着,也是不容易。

卫靖泽这边收了谷子,交给陈寒,陈寒便在食府里用打米机打成米,新鲜米送到帝都交给江延宗。

江延宗收到的,还有陈寒做好的第一批快手咸鸭蛋,陈寒用的这个方法,一个星期就能够将鸭蛋都腌制好,但是口味会比腌制二十多天一个月左右的咸鸭蛋稍微差一点。

陈寒打电话说:“小卫惦记着你呢,第一句话就是让我给你捎去一些,所以第一批鸭蛋就我自己尝了一个,其他的都给你送去啦!”

其实陈寒是想表达一下自己为江延宗做出的牺牲,可是没想到江延宗听到前面那个卫靖泽让陈寒给他捎咸鸭蛋,就把功劳都记到卫靖泽头上去了,如果不是卫靖泽叮嘱一句,陈寒那家伙肯定会自己留着全吃掉的!

二十多个咸鸭蛋都是青皮的,江延宗让做饭阿姨给自己切了一个,果然金黄的蛋黄液就像油一样流了出来,连阿姨都看直了眼睛。

江延宗另外拿了一个给她,说:“你也尝尝吧!”

这阿姨也知道,只要是大卡车拉来捎给江延宗的,肯定是好东西,忙不迭道了谢。

江延宗自己用一根小调羹挖着吃,蛋黄粉粉的,又带着油性,还有咸味儿,鸭蛋的味道包裹的很好,十分好吃,蛋白并不碎,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甘甜,真是口齿生香。

吃完一个咸鸭蛋,江延宗立马给陈寒发短信,多做些咸鸭蛋,不能少了对自己的进贡。

晚上,江延宗就给卫靖泽打电话了,这一次卫靖泽倒是在上网,主要看鱼类过冬的一些注意事项。

江延宗说:“我吃到咸鸭蛋了,很好吃,你家的鸭子下得蛋果然很好。”

卫靖泽说:“这恐怕是光头的功劳吧?他把咸鸭蛋做得很好吃。”

江延宗说:“反正就是你家的鸭蛋好吃。”

卫靖泽也宠溺地说:“好好好,就是鸭蛋好吃,但是你也不能贪嘴,知道吗?咸鸭蛋吃太多对身体不是很好,你一天吃一个就好了。”

江延宗很听话地答应了。

“米卖的怎么样?能卖出去吗?”

江延宗呵呵一笑,说:“当然能了,我今天看了一下米的质量,决定把价格再翻一倍,二十块一斤,明天他们就来搬米了。”

卫靖泽下巴都掉了:“二十块一斤?!他们能买吗?”

江延宗说:“放心吧,没信心我就不定这么高的价格了,估计每个人也就是买一两百斤,充其量也才三四千块钱,对他们来说还比不上一套餐具的钱,真的很实惠了。”

好吧,有钱人的世界卫靖泽不太懂,既然江延宗说了可以,那就相信他吧!

说了一会儿米的事儿,江延宗又问起了鱼的事儿,卫靖泽说:“鱼还很够,每天捞都有很多鱼,实在不够了,明年春天买些鱼苗放进去就可以了。”

江延宗表示了解了,说:“我在帝都会待到过年前,那个时候正是买东西过年的时候,别的咱们插不上,鱼和猪、鸡鸭之类的,总能争上一争的,你做好统计,把数据告诉我,我在这边做好预售,到时候过年前一个星期,咱们就把那些都拉到帝都来,一抛售,又能赚一笔。”

这做生意还真是没完没了啊!

不过有钱赚,是好事,过年期间许多人都会回家吃饭,食府的生意估计也就不做了,将多余的菜卖给出得起价的人,倒也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卫靖泽比较担心的是江延宗的身体,问他还有没有头疼,江延宗说:“可能是你的天麻真的有了效果,到现在为止还没痛过,你放心好了。”

卫靖泽才觉得没必要提着一颗心了。

第二天,江延宗家里上演了抢粮大战,本来只打算买一两百斤米的,看见别人抢的厉害,纷纷扩大了自己的需求,四百斤五百斤地买,连价格有些离谱都不管了。江延宗想着米也没有那么容易坏,而且过年的时候送这家一点,那家一点,估计也不会留很多,就任由他们抢了。

帝都有钱人多,有权的也多,第一批次来抢的,也只是江延宗那些好朋友们,他们吃过上次的米,知道这米的好处,再加上家里催,当然是下手不留情,不知内情的,还以为他们被江延宗这只小狐狸给蛊惑了呢!

等他们吃到所谓的叉水米,后悔都来不及了,江延宗手头的米都卖的差不多了。

其实江延宗本来不是来帝都做生意的,没想到他只是坐在家里,又轻轻松松做成了百多万的生意。

趁着卖米的机会,江延宗把鸡鸭鹅猪的事儿说了出去,便有不少人跟着激动起来。过年这么重要的节日,当然只有叉水村出来的好东西才配的上,才有面子了。

当江延宗把帝都的需求告诉卫靖泽的时候,卫靖泽也吓一跳,叉水村肯定是满足不了这个缺口的,叉水村的人自己过年也要杀猪吃鸡鸭啥的,就算是叉水村全供出去,也是不够的,让江延宗还是想办法推了一些预订。

而这之后,卫靖泽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既然缺口那么大,怎么样才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呢?有钱赚不到,真是太让人难受了啊!这种小家庭作坊式的办法,恐怕不太适合了吧?只可惜江延宗不在,不然还能够跟他商量一下。

于是,卫靖泽对江延宗的想念,也更加深刻了。

第40章 三舅爷

忙完了收稻子的事儿,老汉就去走亲戚了。第一场婚礼,是他妹妹的孙子的婚礼,小伙子年纪比卫靖泽还要小一些,但是根据农村的风俗,已经是适婚的年纪了。

老汉骑着小电驴来到亲戚家,此时已经来了不少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