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锦屏记(完结) >

第82部分

锦屏记(完结)-第82部分

小说: 锦屏记(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那个单子给大奶奶。”方氏吩咐常嬷嬷。

常嬷嬷迟疑了一下,从怀里拿出张单子递给荀大奶奶。

“这些东西都是被荀淑芳那小贱人骗去的,你马上拿这个单子去杨家,把东西都要回来,不要白白使宜了那贱人。跟她说,我不会放过她的。”方氏道。

荀大奶奶扫了一眼手中的单子,随即小心收在衣袖内。

“三姑奶奶,咱们回去吧,莫扰了太太静养。”荀大奶奶道。

荀卿染点头,两人迈步出来。

“大奶奶,三姑奶奶,奴才……”常嬷嬷就要上前来说话,却被荀带来的人给拦了回去。

荀卿染走出了翠竹轩,还听得常嬷嬷在说什么看在骨肉的情份上。

等她和荀大奶奶带人出了夹道,那看守的婆子就锁了门。荀卿染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曾几何时,她们三个女孩也是这样被方氏关在颖川老宅的佛堂里。如今,情形是一样的,但是门里门外的人却换了位置。

荀大奶奶又请荀卿染到梧桐院来,小丫头端上来热茶和各色果品。

荀大奶奶踌躇了一会,将袖子里的单子拿出来又放回去,终是开口道:“三姑奶奶,太太让大姑奶奶办事,总共拿出去的东西,少说也值十万两。如今,这事情却是办砸了。按理说,大姑奶奶也该把钱退回来。就算不全退,总也该退个八九成回来。”

荀卿染一口茶含在嘴里,听了荀大奶奶的话,差点没喷出来。

方氏糊涂,荀大奶奶也跟着糊涂,难道是被钱迷花了眼睛吗。也是,当时荀大奶奶换拦住方氏,却拦了一箱子东西下来。

“这里有太太这些年积攒下的,多是荀家的东西。……当初给三姑奶奶置办嫁妆,我就觉得薄了些,只是在太太跟前说不上话。如今这些东西要回来,少不了三姑奶奶那一份……”

荀卿染扫了荀大奶奶一眼,荀大奶奶没把握从荀淑芳那里要回东西,要拉着她一起去,看中的,是她身后齐家的势力吧?

“大奶奶,我劝你三思。当初捎信给你,你没有拦住太太,才有了今天的祸事。事到如今,与其在意钱财得失,莫如想想荀家的前程,这一门老小头上的脑袋。……这件事,我虽不知就里,却还明白是宫里面将事情压了下来,老爷和大爷才能得以保全。宫里压下这事,是永晴公主求情,也是因为查无实据。大奶奶这个时候上杨家去讨要钱财,别人会怎么想?”荀卿染打断荀大奶奶的话。

“自然不会大张旗鼓的去。咱们只说走亲戚,去和大姑奶奶说了。她难道就不怕事情被揭出来?只要她把钱财吐出来,咱们大家都不声张,别人怎么会知道。”

“大奶奶还是禀告过老爷,和大爷商量再定吧。”荀卿染觉得头很疼。

齐攸和荀卿染并未在荀家吃饭,就回了齐府,到容氏和齐二夫人那里将荀家的事情禀明了。

齐低说了荀大老爷被申斥,降等留用的事。容氏觉得这已经是十分宽大了。说到方氏和荀淑兰,荀卿染只说两人身体没有大碍,荀大老爷安排了房舍给两人静养。

容氏点点头,就不再多问。倒是齐二夫人,将荀卿染叫到祈年堂,细细询问了一番。

“……可说了是哪里出的岔子?”齐二夫人问道。

荀卿染想了想,方氏显然是把事情都归罪于荀淑芳了。然而荀淑芳真有这个本事吗?

“太太火气很大,一直骂个不停。……听着像在骂杨大奶奶办事不力。”荀卿染斟酌着道。

“可还说了别的?”齐二夫人皱了皱眉。

荀卿染摇头。

齐二夫人呆了半晌,就打发荀卿染回了宁远居。

宁远居暖阁内,因烧着地龙,屋内温暖如春。荀卿染就脱了大衣裳,斜倚在引枕上闭目养神。忙碌了多半天,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这一连串的事情,牵涉到内宫,她对贤妃娘娘一无所知,对内宫情形一无所知,不好枉做论断。但是,有些事情让她非常不安。

或者是说,荀淑芳让她非常不安。特意在她回门那一天,杨庭俊带着个管事媳妇向方氏讨要陪嫁丫头的卖身契。荀淑芳后来说,这是见面礼。荀大老爷得官,荀淑芳还说过另外一句话,也是关于礼物的。

荀卿染努力回想,对了,荀淑芳说的是还要送给她一份大礼,保管她怨气全消。对,就是这一句。

难道所谓的大礼就是这件事?那个时候,永晴公主可还没有看中荀淑兰和郑好儿做陪嫁女官。

荀卿染霍地坐了起来。



锦屏记 第116章 应对(二) 
 
难道那个时候,这个局就已经布下了。两个女孩被公主看中,并不是偶然,而是人为?荀淑芳和杨庭俊,一个闺阁女子,一个御前侍卫,如何能有这样的本事?

“你怎么了?”

“哦?”荀卿染一惊,才发现齐攸不知什么时候站到她跟前,正低头看着她。

“好好的,发什么呆?今天累到了?”齐攸说着,就坐到荀卿染的对面,看着荀卿染。

“不是累,是……”荀卿染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有些事情也该要告诉齐攸。至于那些顾忌,跟眼前的危险相比,是不值一提的。

“到底怎么了,说话吞吞吐吐的?”

“……恩,四哥哥,咱们是一家人难不对?”

齐攸斜了荀卿染一眼,似乎对荀卿染这话有些不满。

“你说那?”齐攸反问。

“好儿妹妹和淑兰妹妹这件事,我觉得很不对劲,可又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劲。……大姐姐原来在家时,和我们太太两个,看着还好。可自打大姐姐出嫁,成了杨大奶奶,我虽只见了她两次,却总觉得,她似乎因为什么事,恨极了我们太太。……太太拿着杨大奶奶陪嫁丫头的卖身契,咱们回门那天,杨侍卫也去了。他派了个管事媳妇到后宅和太太请安,实际上是追讨了那几个丫头的身契。太太被气的半死。我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杨家还打死了一个叫喜鹊的陪嫁丫头。那丫头有个毛病,爱听墙根,还爱传消息。”荀卿染边说,边打量齐攸的脸色。

齐攸没有计较她的语无伦次,反而很认真在听。

“……那次去给父亲道贺,见到了杨大奶奶。说到见面礼和大礼,她说话很奇怪,竟然说讨要卖身契是见面礼,不值一提,后面还有大礼。……后来,淑兰妹妹被选中跟去和亲,太太不愿意,竟然想到去求杨大奶奶和杨侍卫,婆婆也赞成。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却不得不跟着去了杨家。杨大奶奶答应帮忙,那天就传来四妹妹病了,让家人接她出宫的消息。我当时还想,杨大奶奶真有本事,竟然办成了这件事。再后来,情况却急转直下,连好儿妹妹都被赶出宫来。这么多事,我总觉得里面有些联系,让人看不真切,却十分害怕。”“你就想跟我说这些?说之前,还得问我咱们是不是一家人?”当然要先问问,方氏和荀淑兰之间的事,怎么着也算得上是家丑,你要不拿我当一家人,我凭什么说给你听。荀卿染腹诽道,随即眨眨眼,难道齐攸没听出她话中透露的意思,难道是她想多了。

“杨大奶奶人很聪明,好胜心强,不管是什么,都想要姐妹里最好的那份。……哦,这次去杨家,她身边的伺候的人我都不认得,陪嫁的几个丫头都不见了。”苟卿杂故意装糊涂,答非所问。

齐攸也没深究,反而沉思了半晌,起身穿了大衣裳。

“我出去有事,若回来晚了,你自己先睡。”

宜年居内,容氏认真听完齐攸的话,就叫了丫头进来。那丫头出去一会工夫,就引了齐二夫人进来。

“荀家大姑娘的婚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在其中都做了什么?”容氏问道。

齐二夫人见容氏一脸肃穆,齐攸在旁脸色冷峻,她顿时心虚,难道真的是那面出了岔子?当时方氏说荀淑芳是聪明人,会拿捏丈夫,以后能派上用场。可现在看来,还不如将个笨的嫁过去。

“你要隐瞒到什么时候,难道看不出咱们家要大祸临头了吗?”容氏喝道。

齐夫人腿一软,扑通跪在炕下,再不敢隐瞒,将事情说了出来。“……,老太太,那本是小事一桩,也是为了还娘娘欠的一个人情。”

“扶你母亲起来。”容氏让齐攸扶齐二夫人到旁边坐下,“原来祸根在这里。这件事,实在是行差了。”

“原想着不过是份人情,还上就罢了。那也是门好亲事,不过男人好色些,不是大毛病。就算她心窄,嫉恨原来在娘家的一些小事,也没有这样大的仇恨。

况且,若真是她,娘娘那里,这次就不会这么好开脱。”

“这次如此,那么下次那?人不是死物,人心最难测!”容氏道。容氏挥挥手让齐二夫人退下,又将齐攸叫到跟前,祖孙俩计议了半晌。

“……派人冷宫里送信,让娘娘有个防备。荀家那边,可再不能闹出什么乱子来。”容氏道。

齐攸答应着起身。

“染丫头是个聪慧的……”容氏道。

“也就老太太您这么说,依我者,她明明笨的很。”

齐攸出门,直到晚饭还没回来。荀卿染就到宜年居陪着容氏用了晚饭。齐婉丽也在容氏这留了饭。齐家几个女孩子,齐婉丽本就出色,现在更得了容氏的喜欢。就连齐二夫人那里,对周姨娘也多了些照顾。饭后,荀卿染又陪着容氏说了半晌的菇,才回到宁远居来。直到天近三更,齐攸还没回来。苟卿杂就先上了床躺着,屋里只留了一只蜡烛燃着。她正支撑不住,朦胧入睡,感觉温热的身子钻进被窝,知道是齐攸回来了,就翻了个身,挨了过去。

“怎么不脱了衣裳?不是打发人让你早睡,不要等我吗?”

荀卿染恩了一声。齐披打发传话的小厮在宁远居没找到她,就去了宜年居。当时容氏、齐二夫人都在场,最要不得的是齐二奶奶也在,又将她打趣了一番。

“怎么出去了那么久?”

“事情很多。岳父已经将岳母和四妹妹送到城外庄子上去了,避一避风头。”

这样也好,免得在京城里,方氏再惹出什么祸来。

“今天杨家送来帖子,过几天就是杨大奶奶的生日,要请咱们去。还有老太太的大寿也要到了。”荀卿染叹气,杨家她不想去,老太太的寿礼,几件针线可拿不出手。

“杨家那里我会安排,你不用管。老太太的寿礼,我已经办好了。”荀卿染点头,齐攸今天好说话的很,心情也似乎不错。荀卿染脑中灵光一闪,又往齐攸怀里靠了靠。

“还有一件事,我和你说,你别生我的气……”



锦屏记 第117章 贺寿  
 
十一月二十八,正是容氏的生辰。虽然齐府早就传出话去,不会大肆操办。但是这送寿礼的人从十一月初就已经络绎不绝了。因此,齐府就在前院和西暖阁前各搭起一座戏台,从十一月二十五开始,陆续宴请贺寿的宾客。

容氏只在前两天出面接待了几位王妃和世交诰命,后面就以身体不适为由,并不见贺客,只在宜年居内,与一众年幼的孙儿孙女们说笑取乐。

寿宴多是齐二奶奶操持的,她过门几年,做起来自然是熟门熟路,不过是顶大的事情才去回齐二夫人,其它便都她自己做主。这几天,齐二奶奶是第一忙碌的人。荀卿染算是刚进门,又不掌家,本可十分清闲。她却不敢偷懒,每天都跟在齐二夫人身边,趁此机会把齐家来往的各府女眷认识了一遍。

十一月二十七这天,只招待齐府的各路姻亲。男客由齐大老爷、齐二老爷带着齐家二爷齐修,三爷齐俭、四爷齐攸在前院接待,女眷则都被请到西暖阁,由齐家大太太、二太太带着几个媳妇款待。荀家只来了荀大奶奶,方家来的是宝姐儿,官哥儿也跟了来。他年纪小,便跟着宝姐儿在女眷席上坐了。荀淑芝陪着张家太太,还带了张家二小姐来。因都是亲眷,席上就格外 热闹些。等撤下宴席,又另外安设桌椅,摆上新鲜茶果来,将朝南的隔扇大开,方便众人看戏。也有人爱打叶子牌,凑成几桌玩的甚是热闹。

“张太太,一个人坐着有什么意思,过来一起打几局吧。”

蔡太太招呼旁边桌上一个中年妇人。这蔡太太是齐三奶奶的母亲,也是黑红的脸膛,眉眼和齐三奶奶极为相似,嗓门比齐三奶奶的还高几分。她这一说话,众人少不得去看她。却是她那一桌凑不齐人,正在邀人入伙。

“你什么时候见我玩过那个?!”张太太横了蔡太太一眼,一口回绝了。蔡太太也不恼,转过头又去招呼别人了。

“那是你二姐姐的婆婆,宗人府张大人的夫人,你去帮着招呼招呼。”齐二夫人对荀卿染吩咐道。

荀卿染忙点头应了。这还是她第一次和荀淑芝的婆婆见面,不由得仔细打量起来。张太太年纪大约四十多岁,身材高挑,黄白的面皮,一双大眼,目光略显犀利,一身打扮不算华丽,看上去却利落的很。荀淑芝和张家二小姐一左一右坐在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