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锦屏记(完结) >

第195部分

锦屏记(完结)-第195部分

小说: 锦屏记(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道。
“唐大人请坐下说话。”荀卿染忙让唐佑年坐下。
她此时心中十分高兴,但是面上却做出几分为难的样子。
“唐大人若是求的是哪家的姑娘,我都好从中说和。可是麦芽,我虽待她如同亲妹妹,可在众人眼里,她却只是个丫头,而且是宁死不肯做妾的。”
唐佑年虽口口声声说的是求娶,荀卿染还是要再确认一下。
“属下就是想求娶麦芽姑娘做正室。”唐佑年忙道,“还请夫人帮忙说和。”
“唐大人这份心意很好,不过,你和麦芽的身份差异,唐大人要三思。”荀卿染郑重道,“我不想唐大人以后后悔,也不忍看麦芽以后受委屈。”
“夫人放心,属下早就想好了,才敢来夫人面前说。属下是心仪麦芽姑娘的人品性情,若是属下能娶到麦芽姑娘,定当爱若珍宝。属下绝不会因为麦芽的身份,慢待麦芽,也不会让人因此欺负麦芽。”唐佑年又站起来,也非常着重地说道。
荀卿染对唐佑年的话还是很满意的,这个时候她本该立刻点头,不过却还是有些犹豫的看着唐佑年。不是她爱操心,麦芽虽然聪明,但却个性直爽,哪比得上唐佑年精明。这两个成亲,麦芽会不会吃亏啊。
唐佑年见荀卿染犹豫,忙看向齐攸。
齐攸接到唐佑年求助的眼神,也就放下茶杯。
“卿染,佑年他是诚心要娶麦芽。他素来稳妥,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齐攸道。
“既然如此,少不得我去问问麦芽,还不知道她的心思那。”荀卿染笑道,“若是不成,唐大人可别记恨啊。”
“还望夫人多多美言,这谢媒礼属下立刻就去筹办。”唐佑年忙道。
……
等麦芽拿了缎子回来,齐攸和唐佑年早就出去了。
荀卿染看着麦芽给瑄儿裁小袄,眼神却不在缎子上,而是在麦芽身上转。
麦芽被荀卿染看得有些毛了,最后干脆放下了剪刀。
“奶奶,可是婢子做错了事?”麦芽大着胆子问。
“你到乖觉。”荀卿染靠在软枕上,“你且自己说说,做错了什么事?”


第二百七十三章 诰命

荀卿染要麦芽说她自己做了什么错事。
麦芽站在那,绞尽脑汁想了半晌,都没想出什么来。
“婢子糊涂,实在想不起来了,求奶奶指点。”最后,麦芽只好说道。
“原也没什么事。”荀卿染笑,“我只是有些感慨,看着你们都从小姑娘长成大姑娘了,出落的越发水灵了。”
“奶奶拿婢子取笑。”
“可也到了该找婆家的时候了。”荀卿染又接着说道。
“奶奶今天怎么说这个。”麦芽有些羞了,正巧桔梗端了新出炉的点心进来,麦芽就拉了桔梗,“婢子怎么也越不过桔梗姐姐去。”
“你别攀扯我,我是打算服侍奶奶一辈子的。”桔梗拍掉麦芽抓她的手,并不给她做挡箭牌。
“我可是说正经的。”荀卿染正色道。
“奶奶,婢子做错了什么,求奶奶告诉婢子,婢子一定改,奶奶别赶婢子。”麦芽见荀卿染似乎不是开玩笑,就有些紧张。
荀卿染暗自叹了口气,这个丫头平日就是使力不使心的。那天晚上果真是情急之下说的话,自己过后没有发觉?难道就以为别人都没注意到?
“你啊。”荀卿染见麦芽懵懂,便点拨了两句,又道,“这里没有别人,你和我说实话,你和唐佑年……”
麦芽脸色霎时变得通红,两只手捏着衣角,半晌没抬起头来。
荀卿染看在眼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若是平时,麦芽哪会如此扭捏,这个丫头,是喜欢唐佑年了。
“奶奶,那个时候,婢子实在心急,冲撞了唐大人,婢子去给唐大人赔礼。”麦芽道。并不否认荀卿染的话,却要用行动撇清关系。
“唐大人方才来跟我说,要娶你。”荀卿染索性将唐佑年来求亲的话说了。
“奶奶,婢子不嫁他。奶奶若嫌弃了婢子,不让婢子在跟前伺候了,婢子听从奶奶的安排,只是不要嫁给他。”麦芽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一边说着话,眼睛里却是泪光闪动。
这是唱的哪一出?
“你别唬我。”荀卿染道,“唐大人怎肯无故来求亲,可不是你们商量好了?你现在还说不嫁。”
麦芽膝行几步到了荀卿染跟前,抱住荀卿染的小腿。
“奶奶,婢子不敢瞒奶奶。唐大人是什么样的身份,婢子怎么配得上。婢子若是嫁了他,一定会拖累了他。”麦芽说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下来,“婢子清清白白,从未和唐大人有过什么言语。奶奶你别因此厌弃了婢子,婢子还想再伺候奶奶几年。”
原来麦芽是这样想的,即使是两人有情,可她却明白自己的身份,怕嫁给唐佑年后,耽误了唐佑年的仕途。麦芽素来刚强,很少掉泪,这时哭成这样,荀卿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那,心里更是爱极了她这份性情。
若是换过别人,唐佑年又肯求娶,这样千载难逢飞上枝头的机会,怎肯放过。麦芽并不稀罕这样的机会,不想拖累唐佑年,而唐佑年也情愿为了她抛开世俗。怪不得唐佑年在求亲的时候,坦承极爱麦芽的性情,说麦芽是他的知己。
“别说,唐佑年还是很有眼光的。”荀卿染不觉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没错,这样的麦芽,除了一个出身,哪一点比不上那些大家闺秀。
“快起来吧。”荀卿染扶起麦芽,拉她坐到自己身边。
“你这傻丫头,还有些傻福气。你这些顾虑我也为你考虑过了,特意问了唐大人。他是稳妥的人,在我面前发了誓。”
唐佑年可以说是通达世事的人,却将仕途看的颇淡。
“他说你是他的知己,非你不娶。”荀卿染看着麦芽道。
麦芽的脸红的几乎要滴血。
“唐大人真心实意,不是一时冲动,我本想着替你答应的。不过看你哭的这样,似乎并不喜欢他。罢了,我却觉得他太过精明了,你又是直性子,怕你吃亏。这样,我去回绝了他就是。”荀卿染故意说道。
“奶奶。”麦芽紧紧拉住荀卿染的衣角,头几乎埋到怀里去。
“奶奶,他,他真的不在意婢子的身份,不怕人说,不会后悔?”麦芽终究是麦芽,羞过了,说出话来依旧爽利。
“唐大人在我面前是这样说的。”荀卿染忍不住笑了起来,“不如我叫了他来,你当面问问?”
麦芽知道荀卿染捉弄她,更是不好意思。
“婢子给唐大奶奶道喜,还讨唐大奶奶的赏钱。”桔梗、宝珠、紫菀、金铃几个都来给麦芽道喜,许嬷嬷也笑着上前说恭喜。
荀卿染拉着麦芽低声询问,话虽说的委婉,意思却很清楚,就是要麦芽坦白。
“你这丫头可别糊弄我,说什么你也不知道唐大人怎么会求亲的话?”荀卿染道。
“婢子真的没想到他会求亲。”麦芽依然道,见荀卿染瞪起了眼睛,麦芽才又吞吞吐吐地说,“他,只有一次,说,极喜欢婢子骂人的样子。”
唐佑年这是什么样的审美啊,荀卿染有些囧。不过囧过之后,却也是心有戚戚焉。
既然唐佑年和麦芽是两情相悦,荀卿染便决定促成这桩婚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麦芽的身份问题。
她本来想着,要写信和荀君晖商量,在颖川荀家本家里为麦芽寻个出身。她待麦芽、桔梗这两个丫头本就不同,大家都是有目共睹,这个时候说麦芽是她的族妹,也不为过。
不过仔细想了想之后,荀卿染觉得这样不是很妥当,就和齐商量,最好是在平西镇本地找户人家,这样才顺利。两人正在犹豫,吕太医过来给荀卿染诊平安脉,事情意外顺利的解决了。
“若是麦芽姑娘不嫌弃,老朽托大,便认了麦芽姑娘做外甥女。”吕太医道。
吕太医有个妹妹,早年也是嫁到颖川,后来夫妻两个相继去世,并没有留下后人。
荀卿染和齐攸对视一眼,吕太医家在陇西也是大族,这个家世也过得去了。
就这样,麦芽认下了吕太医这个舅舅。
地动平息,平西镇内街头巷尾,便传出一段骨肉团聚的佳话,接着,又传出喜讯。
这边正在筹备唐佑年和麦芽的婚事,京城里就传了圣旨下来。将在平西镇地动期间,忠于职守、有功劳的官员都嘉奖了一番。总督府内,更是接到一道特别的圣旨。原来是地动后,董大人等人上了奏章,将荀卿染在地动后所做的善举都报了上去。正德帝颁下旨意,对荀卿染表彰了一番,赏了东西下来,还特意赐了封诰。
齐攸虽然外放做了二品大员,但是他年纪轻,本是打算积攒下些功绩后,再为荀卿染请封。现在荀卿染的诰命可算是她自家赚回来的,是意外之喜,不禁很是得意了一阵子。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总督府主院上房,炕上放了一张小桌,荀卿染正坐在桌子旁,一边查看帐册,一边听丫头媳妇们往来回禀事情,颇为忙碌。
“凡是从京中带来的,都带回去。”荀卿染吩咐许嬷杂记,“后来采办的那些,粗笨不值钱的,就留下吧。记得将隔间偏厅那些桌椅收拾好了,派人送到地藏庵去。”
“奴才记下了。”许嬷嬷答应着,就要退出去,才走到门口,就听见外面一串笑声,小丫头打起门帘,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被一众丫头仆妇簇拥着,走了进来。
当先的小女娃走路还有些不稳,被旁边的小男娃拉着手。
小女娃有模有样地屈膝福了一福,小男娃也躬身施礼。
“娘。”两个小娃娃一起喊。
“哎。”荀卿染早已一脸的笑容,“瑄儿、福生,快到娘身边坐。”
就有奶妈上前,将福生和瑄儿抱到炕上。两个小娃娃挨着,端端正正坐在桌子旁,小大人一样。
瑄儿和福生将头凑在一处,小声嘀咕了一会。
“娘。”瑄儿开口道。
“什么事?”荀卿染问。
“京城,很远吗?”瑄儿忽闪着大眼睛问道,福生也一脸期待地看着荀卿染。
荀卿染笑了笑,如今齐攸在平西镇四年任期已满,他们正在收拾,准备回京城。
“恩,很远。”荀卿染点头。
“有多远?”两个孩子一起问。
和这两个孩子说平西镇和京城相距几千里,只怕他们理解不了。荀卿染想了想,说道:“从这里到京城,如果是雪团,怎么也要飞上十天。如果你爹爹骑着枣花,那也要用半个月才能到。咱们坐马车回去,却是要一个多月的功夫。”
“哦。”两个孩子睁圆了眼睛,长长地哦了一声,互相看了看,“真的好远哦。”“恩,雪团要飞好久。”“枣花也要跑好久。”
“娘,瑄儿喜欢这里。”瑄儿奶声奶气地说道。
福生点头附和,“娘,我和瑄儿都舍不得这里。”
两个孩子眼巴巴看着荀卿染。
荀卿染暗自叹了口气,两个孩子就在平西镇出生,并不知道京城为何物,自然是舍不得离开。而她,如果能够选择,也宁愿放弃繁华的京城,而选择留在这里。只是,这并不是她能够选择的。
“京城啊,那可是个比平西镇热闹几百倍的地方……”


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京

荀卿染向两个孩子说起京城的繁华热闹,“而且咱们回去,就能见到老祖宗、珍姐儿、月牙儿、璋哥儿,还有你们的小舅舅。”
两个孩子脸上都露出向往的神色来。
“老祖宗、小舅舅……”瑄儿眨着眼睛。
“老祖宗你们没见过,小舅舅可是来看过你们的。”荀卿染指指福生的项圈和金锁,“这是小舅舅送的,还有那会唱会跳的小人儿,也是舅舅送的。”
娘三个正说的高兴,外面丫头禀报,“唐大奶奶来了。”
“糖糖,糖糖来了。”瑄儿拍手喜道。
小丫头打起帘子,麦芽从外面进来,怀里还抱着个才几个月大的胖娃娃。如今的麦芽乌发如云,在脑后挽了个堕马髻,珠环翠绕,鹅黄色的妆花褙子,葱绿色宫裙,比做姑娘的时候又别有一番风韵。
“姐姐。”麦芽进来,向荀卿染屈膝福了一福。
“快过来坐。”荀卿染忙让麦芽起身。
福生和瑄儿也都站起来,“麦芽姨姨。”
“哎。”麦芽笑着答应了。
麦芽抱着孩子坐到炕上。
“糖糖。”瑄儿凑了过去,看着麦芽怀中的小娃娃。
这是唐佑年和麦芽的第一个孩子,正月里出生,如今才几个月,大名叫做唐忻,不过府里面一直都叫他糖糖。
糖糖正含着自己的小胖手,转动着乌黑的眼珠。
“糖糖。”瑄儿伸出小手,轻轻地碰了碰糖糖的小脸。
“好嫩哦。”瑄儿感叹。
福生点头,“嗯,像酥酪。”
荀卿染忍笑。
“麦芽姨姨,瑄儿能抱抱糖糖吗?”瑄儿仰着小脸,满怀期待地问。
看着瑄儿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麦芽真不忍心拒绝。
“不行。”荀卿染嗔了女儿一眼,这孩子每次见到糖糖,都会这么问,知道她不会答应,更是转而去问麦芽。
麦芽看着瑄儿失望的眼神,忙道,“现在还不行,等瑄儿再大一些,就让瑄儿抱,好不好。”
“哎。”瑄儿叹了口气,“瑄儿什么时候才能长大,能抱糖糖那?”
“等你长的和福生一样高的时候吧。”荀卿染道。
瑄儿没有听出荀卿染话里的陷阱,只比量了自己和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