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942部分

大宋第一太子-第942部分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释挞玛法王站了起来,踱着步子说道:“他说你们修佛就犹如用一条扁担一担的将泰山的上的泥土给搬下来,移平泰山。那么到底移泰山容易呢,还是修佛容易呢?”

尼释挞玛说道这里看向了在场所有的人,这个问题是他早年在中原时候别人问他的,关键这个人还是一个道士,让他难以回答。

本来主持觉得这个问题也不是什么问题,很好回答吗,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这个问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

你说要是泰山那么容易被移平的话,那么泰山这么多年了还是在那里不动,依然屹立不倒,这不是说明他很难被移平吗?

可是还有一个故事叫做愚公移山,只要你坚持不懈的话,就能将山给移走,从这一点来说确实是容易。

修佛呢,这个到底是容易还是困难,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一个答案,你要说说修佛容易这么多年谁知道佛是什么样的?

可是如果说修佛不容易,那么这么多年你所有的修佛不就白费了吗,自己的信仰也就没有什么意思意义了吗?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你都不好回答,两方面都是陷阱,等到有人想通这一点的时候就不再说话了,这真的困难呀。

“这有何困难的,我来回答吧。”恰好这个时候赵旭走了进来,赵旭摆手让那些起来想要行礼的人停下来。

“法王好久不见,你风采更胜往日了,真的是可喜可贺!”

“小僧见过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依然贵气如昔更加是可喜可贺,阿弥陀佛。”

“好了法王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你来我们大相国寺就是为了轮佛的吗,那么我就回答你刚才的那个问题吧。”

“还请太子殿下赐教!”

“很简单,当你修道成佛之后,那么泰山也就不存在了,因为此时在你眼中,有即是无,无就是有,还存在什么泰山不泰山的,不知道孤这个答案法王觉得如何呢?”

赵旭笑着说道,这个回答是无懈可击,在后世就有人这么回答了,还不容你反驳。

“阿弥陀佛,小僧受教了,想不到太子殿下有如此慧根。”

“不要恭维我,现在我也有一个疑问请法师为我解惑,还望法师不要推辞。”

“如此小僧就洗耳恭听了,还请太子殿下出题吧。”

尼释挞玛这么一说,所有的人都竖起来了耳朵,都想听一听赵旭说出来什么难题。

“你们也可以听听,其实很简单的,那就是佛法有云,大千世界没入须弥芥子,敢问大千世界如何之大,怎么能装进须弥芥子呢?”

其实赵旭这是根据一个典故而来的,就是佛经商所讲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唐朝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么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

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一切的禅理,有时从事上去说明,有时从理上去解释。所以,要知道宇宙世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实,芥子纳须弥是禅理。如果能明白理事本无障碍,那么这就是游刃有余地理解禅理了。

现在被赵旭这么一改成了将大千世界装进须弥芥子里面去了,这就活学活用,这些和尚未必能够活学活用呀,赵旭笑着看着他们。

只见他们都皱着眉头应该是在沉思着,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很是深奥,这也不怪他们,赵旭脑袋里面装的可是几千年的积累。

这些和尚能够装的下的才有多少,这不是为难他们吗,这也不怪他们,见到他们一会摇头,一会点头,再一会摇头的样子,真的是滑稽的有趣。

“其实很简单,请问太子殿下你所学的知识比如识文断字是从哪来来的?”尼释挞玛想了一会儿抬起头来问道。

“当然是从书本上学来的。”

“书本上,那么太子殿下一定是读了很多的书了,这些东西现在都储存在您的脑袋里了吧,这一点不用说了,你看的写书一定比脑袋要大,那么那多的东西是如何进入您的脑袋了,那大千世界就是如何进入到须弥芥子里的。”

好机智的尼释挞玛呀,还学会用反问了,这个时候所有的僧人都豁然开朗,原来是这么回事,一个人一生中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绝对比自己的脑袋要大,那些东西是如何进入到脑袋里面的,那大千世界就是怎么进入到须弥芥子里的。

赵旭点点头夜算是赞同了他的这个说法了。

第1880章吐蕃要出兵

“尼释挞玛法王,想不到你还真的精通佛理呀,孤真的很佩服佩服。”

赵旭也是吃了一惊这个挞释尼玛回答正是正确的答案,自己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客气了,只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当不得殿下这么夸赞,阿弥陀佛。”挞释尼玛很是谦虚。

“法王佛法高深,我们万万不如,敝寺甘拜下风。”衍悔大师心悦诚服,在赵旭到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较量许久,基本上都是他们输。

“唉,衍悔主持严重了,输赢岂是我们这些人的在意的,只要能相互交流弘扬佛法就是我们的最大的收获了。”

尼释挞玛法王给大相国寺留足了面子,这些是不是他的心里话那就不不得而知了。

“好了,你们现在谈论佛法也完毕了,孤还有一些事情要和尼释挞玛法王交流一下,还请衍悔大师安排一间清静的禅房吧!”

衍悔自是无所不从,没有一会的功夫赵旭就和尼释挞玛法王两人就在一间很清静的房间之内了。

“说吧,这一次你来汴京干什么,不好好的当你的佛爷,难道吐蕃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吗?”

只有两人的是赵旭没有跟他废话了,他们两个是老朋友不假,但是尼释挞玛还有一个俗家名字,那就是孙晓东,这个名字很普通,别看他现在很风光,其实他就是一个无赖。

当初赵旭让江正和他两个人扮作和尚进入寺院里面,江正去了江南唐国,而这个孙晓东却一直在流浪,到了最后居然阴差阳错的去了吐蕃。

他和江正一样都是一些旁门左道,不过他又拜了一个师傅这个师傅是吐蕃的国师,这也让孙晓东身份大增,直接成为两个佛爷之一,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孙晓东的师兄,这他师兄现在才是吐蕃的第一国师,最近又别改名为威德法王活佛了。

孙晓东在赵旭的面前却不敢放肆,自己是一个无赖要不是眼前这位,自己也没有这个成就,赵旭还是自己的主子呢!

即使没有这个身份,要是自己的孙晓东的身份暴露了的话,自己在吐蕃也会很惨,这是毋庸置疑的。

“殿下小人给你请安了,小人这一次来确实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您商议。”

“起来吧,你现在的这个身份不适合再给我下跪了,这有辱你的身份呀。”赵旭嘴上这么多却坐在那里,如老僧入定一般。

“哪能呢,无论我是什么身份殿下都是我的主子,当初要是不是殿下,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乱葬岗埋着呢!”

孙晓东很明白自己的身份,对待赵旭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现在成了二国师也有所懈怠。

“难得你有这么一份心思,我心领了,不过我从来都没有把你当成下人看,你当初也官宦人家的子弟,只因为改朝换代家道中落,才落魄于斯的,现在你凭着自己的努力已经出人头地了,也父亲也可以瞑目了。”

“这都要多谢殿下的栽培,没有殿下也就没有我的今日,无论到什么时候我都会感激殿下的。”

孙晓东再一次跪倒在地上了,要不是赵旭他现在真的可能就是荒野中的白骨了,再造之恩非同小可。

“好了,别动不动就下跪,你这副模样要是被人看到了的话,那话了得,起来吧,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赵旭这一次是亲自将他给扶起来的,不过等到孙晓东站起来之后,赵旭却诡异的笑了笑:

“孙晓东呀,孤怎么听说你虽然身在佛门怎么还能娶妻生子呢!”

孙晓东也就是尼释挞玛法王居然有妻儿,当然在吐蕃人根本不知道这事情,但是赵旭却知道,毕竟孙晓东当初也是赵旭的一颗棋子,不可能让放任自流。

“那个,是当初没有遇到我师父之前的事情了,我的身份也不会让我娶妻生子的,殿下我想让他们母子在汴京居住,不知道可以吗?”

说着孙晓东将自己的头低下了,不敢抬头看赵旭,看到这里赵旭明白了,这家伙已经将他们母子给带来了,怪不得他一副吞吞吐吐的样子。

“好了,我也没有怪罪于你,来就来了吧,反正汴京的房屋多的是让他们母子在这里好好生活吧,放心在汴京还没有人敢欺负他们母子。”

这是举手之劳,赵旭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麻烦,而且还可以让孙晓东死心塌地的为自己的做事,为大宋做事,毕竟他的儿子还在汴京。

“多谢殿下,多谢殿下。”孙晓东终于了却看了一桩心愿,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个凡人,也有七情六欲的。

“好了,此件事了,你总不能专门为了这件小事才千里迢迢来这里的吧,说吧你来汴京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刚才一进门的他就说来这里有重要的事情,来送他的妻儿只不过是顺带,一定是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

“殿下现在吐蕃很有可能要对大宋动手了,我那个威德法王谁懂劝着赞普要对大宋用兵,他们看准了现在我们大宋在北方和契丹纠缠,想让我们大宋首尾不相顾。”

嘶!

赵旭吸了一口凉气,他们是防备着吐蕃,可是这么多年了说实话大宋都有一些懈怠了,而且大宋和吐蕃也签订了友好同盟的关系的,这些年注意力一直都是放在契丹的身上,对吐蕃关注度小了一点。

“好个威德法王,这么多年以来,他还是想着要恢复吐蕃的强盛,为什么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呢?”

这多年了,大宋一直和契丹对抗,怎么这么长时间吐蕃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谁知道他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赞普好像也答应了,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兵,只知道这一次要举全部之兵了。”

倾全国的兵力,这是要和大宋死磕,大宋还真的不怕他,现在大宋不怕的就是战争,他们的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也热衷于战争,因为战争可让他们取得爵位。

而且在西南还屯兵专门防备吐蕃的,更加的不怕了。

第1881章出兵吕宋

“这也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消息了,现在朕在西南的大军可以派上用场了,我们囤积了,这么多年的粮草也终于能用上了。”

当赵旭将孙晓东也就是尼释挞玛法王的话转述给赵匡胤的时候,赵匡胤倒是十分的兴奋,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是在准备着,现在吐蕃要动手了,他隐隐约约的有点期待。

“不管怎么说我们提前做准备总是好事,这吐蕃上一次让朕吃了那么大的亏,要不是北方战事拖着,朕早就动手了,那里还让他们这么嚣张。”

赵匡胤接着又说道,吐蕃之败是赵匡胤的一生中少有的失败,一直是他的奇耻大辱,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呢!

“父皇这件事我们不着急,我们要将吐蕃引入到我们的地方来将他们歼灭,毕竟他们那里的气候严寒,我们不适应。”

吐蕃的气候是上一次大宋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赵旭直接规避了这个问题,放他们进来,然后关门打狗。

“此外儿臣已经让尼释挞玛回去了,您也知道吐蕃的人大部分都是信佛的,尼释挞玛他的一句话有时候比军对更管用,只不过我要想办法让他成为国师,这样他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吐蕃人现在很相信佛教,那些密宗佛教徒在他们眼中就是神,说起来赞普是政治领袖,而国师则是宗教领袖,其中宗教领袖的权威比赞普的高。

“朕现在想问一下,你和尼释挞玛法王到底是谁,朕虽然对你在外面的所作所为有很多的不了解,但是也差不多了,但是知道你好像不认识什么吐蕃的高僧吧,而且朕总觉得这个尼释挞玛法王好像很在意你的意见?”

赵匡胤一直像问问这个尼释挞玛法王到底和赵旭什么关系,上一次尼释挞玛法王来的是,第一个问候的是赵旭,而不是他这个皇帝,这能不让人起疑?

“哈哈,父皇我一直等着你问呢,想不到你忍了这么久,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