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794部分

大宋第一太子-第794部分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在半个时辰前宋军已经攻陷了夏州,成立不久的西夏已经灭亡了。

李光俨带着几他的贴身侍卫逃了出来,这不暂时到了安全的地方,他就立刻表演起来了。

如果要真的是死了,那么还用得着跑这么远吗,这是作秀,做出来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子,他知道下面的人绝对会阻拦的。

“陛下您快走,我们会为你拦住追兵的,您一定要活着,你要活着我们党项族才有希望,你们带着陛下走,换上普通的衣服,我们去引开宋军的追兵。”

李光俨被拥着向西而逃,而他的世界观侍卫向北而逃,很快就消失了,但是他们的踪迹还是被宋军给发现了,不过这些宋军最终是追错了方向。

等到他们发现的时候再返回那个时候已经晚了,李光俨已经消失在了茫茫的大漠。

“废物连一个李光俨都抓不住,你带兵继续去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否则你们都提头来见我吧。”

呼延赞刚一开始就让人去追李光俨了,结果到头来却发现他们追错了方向,这让呼延大发雷霆。

“呼延将军,这不是他们的错,茫茫大漠怎么能轻易的捉住李光俨,他们在这里比我们熟悉,这样派出去人搜素吧,一方面我们还要向汴京报捷。”

高怀亮出来阻止了,他也理解在大漠之中抓人根本是不可能的,这些人毕竟曾经在大漠中生活过。

“好久按照高将军去办,派人去搜索李光俨,凡是抓住李光俨的者官升三级。”

他们派出来快马向京师而来,这毕竟是一场大胜,用了半年的时间将西夏给剿灭了,也算完成了皇帝的圣旨。

但是唯一不足的是李光俨跑了,要知道皇帝要的可是要这个人的,现在跑了他们也没有招了,只能慢慢的去找。

但是这里的情况要是要上报的,等待皇帝的下一步指示,然后再做打算,他们还担心陛下会责问,毕竟李光俨跑了。

第1572章王全斌的不屑

“王将军,陛下这旨意可是相当的严厉呀,我们和吐蕃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是被动的防御,现在终于能够主动的出击了,这是一件好事,大好事,弟兄们这一阵子都憋不住了,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出一口气了。”

蜀中的王全斌现在手中按着的正是赵匡胤的圣旨,就是让他们出击吐蕃。

在这之前他们和吐蕃也经历了好几场了,互有胜负,总的来说还是大宋占了上风,但是这很窝囊呀。

只能是被动的防御,不能主动的额去进攻,而防御则是在自己的国土范围之内,无论胜负都是自己的百姓遭殃。

这是拒敌于国门之外,没有进入到吐蕃的国土范围内去和吐蕃的士兵作战,不过当时朝廷严旨不让随意的出动,所以宋军只能是防御。

“终于来了,我们现在可以跟吐蕃开展了,传令三军,明日出兵进军吐蕃,我们自从攻下蜀国之后再也没有任何的仗可以打,我们也没有机会升官发财,这不机会来了,谁也不能改我掉链子,听到没有?”

王全斌也是很兴奋,这么久了,他呆在蜀地,真的是腻了,自己在这里是有权力,可是他还是想回到汴京是享受一番,但是皇帝不让回,他也没有办法呀。

唯一能做的那就是自己的要再一次立功,只有立功了,自己才能回去,才能高升,所以这一次攻打吐蕃一定要胜利,胜利了自己才能有机会回去,有了平定蜀国和攻打吐蕃的功劳,他的前途无量。

现在有了皇帝的圣旨,他真的是相当的高兴,这个机会他一定要抓住,蜀地的军队就开始紧张的备战了。

“是,将军!”

所有的人都出去了,只剩下王全斌这一个人,王全斌也没有说话,坐在主位上想事情,也不知道具体想的是什么事情。

“报,有太子殿下的亲笔书信,说是一定要交给将军。”正在王全斌沉思的时候,外面小校的走了进来,递给王全斌一封信。

“是殿下写给我的亲笔信?”王全斌疑惑的问了一句,赵旭写信给他干什么,难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是的将军,是殿下写给你的,并且送信的人吩咐一定要将军您自己亲自开启,一定要保密。”

这个小校看起来是王全斌的亲信,敢跟王全斌这样说话,也不怕王全斌生气。

“哦,是这样,拿过来我看看吧。”王全斌也猜不到,所以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吧。

小校将这封信递给了王全斌,王全斌在疑惑之中打开了这封信,仔细的看看信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

“这什么意思,看来殿下是多虑了,还准备什么过冬之物,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小小的吐蕃能够抵挡住我十万大军吗,真的是痴心妄想。”

王全斌还以为是真么大事,原来是太子让他多准备一些大军过冬的东西,而且还多多的准备,随军一起去。

但是王全斌看过之后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还浪费大宋那么多的后勤保障,带着那么多的东西大军行进的速度一定会慢下来的,有必要吗?

王全斌觉得自己很有可能会在半年之内踏平吐蕃,现在大军身上已经穿着过冬之物,而且已经快立春了,寒冬马上就要过去了,带着过冬之物干什么,这殿下还关心这些东西吗?

真的是多余了,这太子是否过于小心了这些小事还用的着你来安排吗,王全斌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大哥,殿下说的是什么事情,是不会有什么重要的指示呢?”

原来这个小校和王全斌的关系还不浅呀,叫王全斌大哥,怪不得他刚才敢和王全斌那么说话。

“我不是说过了吗,在军中千万不要叫我大哥,让人家听到了不好。”

这是王全斌的远房亲戚,跟着王全斌谋一个差事,不过这个人没有能才能,只能跟着王全斌当个小校,即使当了一个小校,也是王全斌徇私了,这也是王全斌不让他叫自己的大哥的原因。

这不是害怕别人知道他们的关系,而是怕这个人给自己的丢人,自己还真的丢不起那个人。

“我记住了将军,下一次不会了。”这个人叫郑三,算是王全斌的表弟吧。

“三呀,有些事情可以让你知道,但是有些事情不能让你知道,知道多了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对于这样的事情你还是不要打听的好,知道吗?”

王全斌十分厌恶自己的这个表弟,要不是自己的老娘求自己的给这个表弟一份差事,他绝对不会管这个人的。

“将军,我记住了,不过我不知道什么事情该我知道,什么事情不该我知道呀?”郑三真的是一个废物,这样的问题都能问出来,还不会一个废物吗?

“你真的是一个废物,好了总之你不要瞎打听就是了,其他的没有你什么事,我告诉你如果你再犯错误,不要怪我不念亲情了,挺清楚吗?”

“知道了将军。”郑三小声的嘀咕了一声,后面的王全斌也没有听到他说的是什么,知道他在小声的嘀咕。

“好了,你下去吧,这里没有你什么事情了,下去吧!”王全斌看都没有看他一眼,摆摆手让他走了,省的在这里碍眼。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表姑妈让你照顾我,你就这样照顾我的,给我一个看门的差事干,打发要饭的呢,要不是老子还有能用的着你的地方,早就离开了。”

郑三离开王全斌的帅帐之后,开始大骂王全斌了,只不过他说话的声音很小,不敢让王全斌听到,这种就是小人。

王全斌将手中的这封信,直接烧了,还多大一个事情,用的着些这封信吗,王全斌很不以为然。

王全斌是老人了,不像高怀亮这样的人跟着赵旭,对赵旭深信不疑,他对于赵旭的安排是不会听的,一封信写的让他注意事项,你当王全斌不会打仗怎么着?

王全斌很快即壮这件事抛诸脑后了,根本就没有把赵旭的嘱托当回事,王全斌的想法很简单,我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有我不知道吗,还用得着你吩咐吗?

其实王全斌内心更多的是不屑,不屑于赵旭的嘱托,一个毛头小子还敢教我吗,在王全斌眼里赵旭是毛头小子。

第1573章教育孩子

“我想现在我的书信已经到了王全斌的手里,希望王全斌不要大意呀,但愿他能听从我的建议,不然这一次真的很有可能酿成大错呀。”

赵旭在汴京还是担心着前方的事情,他始终还是放不下,休息了几天之后他开始关注前线的动态了。

“你就不要担心了,在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之中,根本就没有大宋去攻打吐蕃的事情,我们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很多的事情了,也许这一次我们能够胜利呢?”

婠婠在一旁说道,说宋军很有可能失败,这也只是赵旭的猜测,到底是怎么结果怎么样,谁也猜不准。

担心、猜测和事实始终是不一样的,等等看结果怎么样吧,而此时已经不能挽回什么了,只能静观结果了。

赵旭就在昨天又一次去见赵匡胤了,向赵匡胤说了自己的想法,不过被赵匡胤拒绝了,自己的圣旨已经下了,还能更改吗,而且现在大军已经出动了,根本没有办法挽回什么了。

而且赵匡胤有信心,这是对宋军士兵的信心,对于赵旭提议的在后方多准备一些大军需要的过冬物资,赵匡胤觉得没有必要,虽然大宋现在必要富有,可是赵匡胤还是不愿意多花费一些冤枉钱,而且军队里面本来就有给士兵过冬的物资,根本就没有必要准备额外的,赵旭很是丧气。

“也没有办法了,老头子这一次是一意孤行了,我也没有办法,你说的也对,谁能知道结果如何呢,对了孩子们去哪里了,我还要交给他们兵法呢?”

赵旭这几天别的事情没有做,在一心一意的培养自己的孩子的,他的学问虽然不高,但是好歹有华夏千年的知识积累,他懂得远比这个时代的要多,多的不止是一点。

也有些知识是这个时代无法接受的,但是赵旭却不管这些,全部交给了自己的孩子们,让他们接受最先进的东西,用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他们去做你交给他们的作业了,什么两个铁球同时落定他们竟然去亲自试验了一下,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自己去做才能知道对错,很难想象你会教出来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惟忠现在已经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也许他会成为一个好的接班人,而正儿你交给他的是兵法,你是想让他从军吗?”

婠婠看他教给孩子们的完全不一样,这是赵旭在有意的培养他们,看来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呵呵,谁也不知道他们以后到底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我只是根据他们兴趣来教授,其实我教给他们的东西搜差不多,但是他们选择性的学习的重点不一样。”

赵旭不会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自己还没有当上皇帝,已经在培养自己的下一代了,也许长子会顺利的继承皇位,但是也有可能出现意外。

这不是赵旭多心,而是在这个时代什么意外的情况的偶可能发生,这一点是不能避免的,所以赵旭一定要有后备的人。

反正自己现在已经有三个儿子,第三个儿子还小,只能是老大和老二,自己的女儿他即使让她继承皇位,你觉得在这个时候会实现吗?

“所以你在教授他们的时候都是重点的给他们讲的是亲情是吗,为的就是防止以后出现其他的意外?”

婠婠这个意外说的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弑君夺位的事情,赵旭一直在防备着,这一点。

“发生弑君夺位的是事情发生,跟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事情发生跟做父母的又有很的大关系,所以我坚信我的孩子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放心吧。”

赵旭很自信,教育孩子成才一定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要是做人都不会,那么他们绝对是做不好其他的事情,成事先成人,赵旭的教育方式,是根据后世安歇纨绔子弟的样本的反方向。

这些纨绔子弟的家庭基本上都是按个时代的顶尖的不是顶尖的也是一般的人望尘莫及的,他们的父母平时忙着那些所谓的大事,没有时间关心他们,就让他们养成了纨绔的习气。

见得多了也就知道什么防止了,赵旭不允许子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他等着自己的死后还要写几条家训,但是现在不行,赵匡胤还没有死呢,自己还写什么家训。

“记住你们是亲兄弟,无论做什么千万不能兄弟相残,你看李世民为了皇位杀了他的两个兄弟,最终当上了皇帝,但是他的心里绝对有负罪感,任何时候都不会消失。”

“父亲,不是说他的哥哥跟弟弟要杀他,他才杀死的他们吗,你怎么说是为了皇位呢?”赵惟忠眨着眼睛问道。

原来赵旭正在教育孩子,这一次赵旭用的是李世民的例子。

“你们不懂,这是李世民为了掩饰他的罪行才这样说的,总之他之后无论有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弥补他杀死自己的兄弟的罪行,他死后一定下的是十八层地狱,死后也要偿还罪行,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