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14部分

大宋第一太子-第14部分

小说: 大宋第一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小统领模样的把守在正门外,见张永德赵旭他们走过来,他就双臂一张:

“来人止步,陛下的旨意任何人没有皇上的圣旨,谁也不许进去!”

他虽然认识张永德赵匡胤,甚至也知道禁卫军和禁军一个体系,张永德可以他们的老大,但是他也不敢将张永德放进去。

那个小统领说完,满脸堆笑,讨好似的说道:“张大人,赵大人这是皇上的旨意,不是下官为难你,你们看……”

他那意思很明显,不是我不让你们进去,没有皇上的旨意我也不敢放你们进去,否则我的头就要搬家了。

张永德他们倒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人,反而夸了几句他不错之类的,紧接着赵旭就拿出皇上的圣旨,三人顺利的进入了案发第一现场。

进去的不止是三人,还有两个太医,赵旭想想可过会还要用得着他们两个。

赵旭跟着赵匡胤和张永德身后,两名太医随后鱼贯而入,其他的人则是留在外边,被禁卫军挡在了外边。

走进昨天柴荣待过的那间房子,只见里面很是凌乱,许多东西都被打翻在地。

而且看起来是有过一番激烈的打斗的,到那时令赵旭奇怪的是如果是有打斗,当时外面的侍卫怎么没有听到呢?

可能是看出了赵旭的疑问,张永德说道:

“陛下在这里批阅奏折,只是偶尔的行为,并不是每晚都在这里,我也想过给他安排侍卫,可是让陛下拒绝了。”

张永德又接着说道:

“陛下说皇宫大内哪会有什么刺客,不必安排贴身的保护,一次距离陛下最近的侍卫也有五十米远。”

赵旭听之后摇了摇头,这个柴荣对自己还真是放心。这里没有什么疑问之后,又看看两个宫女的尸体。

此时的汴梁已经进入金秋,天气也渐渐的冷了起来,根本就不想秋天该有的天气。

天气本来就冷,在这个有尸体的房间里显得更加阴森恐怖。只见两位宫女还穿着漂亮的丝绸做的衣服。

只是上面已经沾满了血迹,美好的青春年华也被阎王给收走了,躺在地上的她们脸上早就没有了光泽。

有的只是苍白僵硬,皮肤没有了弹性,一切都显示着她们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

赵旭伸手就要剥去两女的衣服,被赵匡胤给阻止了:

“旭儿,死者为大,你这是干什么?”就连张永德也会死疑惑的看着赵旭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赵旭知道父亲想什么,但是为了查案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在那个时候人们还是比较敬畏鬼神的。

男女授受不亲,况且是一个已经死去的女子,这个时候再去拔人家的衣服,怎么都说不过去。

赵旭转过身都他们两人说道:“张大人,父亲现在也管不了了那么多了,只有尽快查清事情的始末,才能像陛下交差和让他们死的也瞑目。”

张永德听到这里也会死不再说什么任由赵旭施展,打仗他是可以,这东西岂是他一个大老粗能明白的。

赵匡胤也是没有在说什么,赵旭让那两个在门口的太医进来,其实他向张德均了解过这两个以前做过仵作。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法医,而且是国中最好的,这是赵旭叫来他们的原因,他要验尸。

得到赵旭的示意,哪两个太医就毫不客气的把尸身衣服剥掉,对他们来说那只是两具女尸。

他们从旁边取下一盏明晃晃的宫灯,是尸体看起来更加的清晰,慢慢的开始检验尸体。

很快两具尸体的衣服就被脱掉了,但是他们身上已经被血液给覆盖住了。

刚才他们只看到衣服上面血迹斑斑,等到剥掉衣服,只见尸体表面伤痕累累,横七竖八的剑痕,确实很像是乱剑捅上去的。

两人很熟练的将良驹女尸检查了完毕,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确实是被乱剑刺死的,没有其他的死因。

赵旭很是失望的摇了摇头,原本以为经过尸检可能得到其他的有用信息,确实没有想到什么也没有。

赵旭对着他们摇了摇头,张、赵二人也是很失望,没有一丝的进展,转身离开去这两个宫女的住的地方查探一番。

这次赵旭让张永德和老爹赵匡胤去偏方休息自己一个人去就行了,他们两个也帮不上什么忙。

两女的住处也已经被严密的封锁起来了,里面的东西还是按照原来的样子摆放那个,没有一丝的挪动。

赵旭找两个机灵的士兵,仔细的搜查了一番,可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唯一得到的就是就是几本书。

而且这几本书是在床下面的一个箱子中得到的。赵旭特意翻了翻。

除了在前几页的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看上去是记录的这两个宫女的花销,剩下的全部是诗文之类的。

听外边的人说这两个人还是同乡,一直也就住在了一起。

批示倒也规规矩矩的,没有办什么错事,而且两人都是很很和善,大家都很喜欢她们,不知道为什么就死了。

再看看这么多的禁卫军,谁也不敢吭声,只有一个管事在回话,赵旭问什么他就说什么,没有什么隐瞒的。

突然他的眼光落在了,赵旭让人搜到的这本书上,赵旭也会死注意到了这一点。

“怎么你认识这本书?”赵旭看到那管事盯着书看。

那个管事战战战兢兢的回答道:

“大人这些书,都是小人买回来的,小人每半个月可以出一次宫,每次她们两个都给奴才好对钱财,让我帮他们买一本书,而且必须是在她们说的一家书铺买。”

他看了看赵旭她们没有什么异样,才继续说道:

“她们说除了买书的钱,其余的都是给我的辛苦费,买书才几个铜板,她们却给了我几贯,我,我就答应了。”

赵旭眉头一皱:“你是说,每次她们都让你在同一家书铺买书,每次都只是一本?”

“是的,大人每次必须在同一家书铺,而且只有一本,这样的事情已经有一年多了。”

一年多了,也就是说有了二十多本书,这里只有四五本,那其他的书去哪里了?

为什么每次都要买一本,而且还在同一家,这里面有什么问题不成。

“也就是说你一共买了二十多本书,那这里只有只有四五本,其他的知道在那里吗?”赵旭疑惑的问道。

“你说这个呀,小人曾经见过她们在屋内烧了一些,的那个是我觉得反正是她们自己书,烧了谁也问不着不是,奴才就也没有在意。”

赵旭又问了几个问题,都是无关紧要的,就挥手让他退了下去。

在这个时代宫女是不允许私自出宫的,除非皇帝允许否则她们只能老死宫中。

奇怪的是这两个宫女每次既然为什么都要买书,花的还是大价钱,这可以说是爱书的表现,那为什么又要烧掉呢?

赵旭有漫步经心的翻了翻桌子上的书,看着上面的“财务报表”,谁会在书上急着东西。

挺像个数字游戏,等等什么数字游戏,那不成是……

赵旭脑里,灵光一闪,想到了后世的原始密码。

一时他按照慢慢的试着上面的数字,经过几番试探终于明白了,书上第一页上写的二月花费三两六钱,就对应着书中第二页,第列第六个字。

赵旭花费了劲一个时辰终于将这些做最原始的密码给还原了过来。

看了一下,翻译过来的文字,终于明白了一切原来后周当年发后蜀四州,是有原因的。

这些密语正是后蜀的朝廷发过来,看来后蜀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想后周的后宫渗透了。

赵旭没有多想,就急忙去偏房找张永德和赵匡胤去向柴荣,交差……

第21章《平边策》

当赵旭和张永德赵匡胤三人来到柴荣所在的寝宫的时候,柴荣还没有休息,依然在看着地图。

同时还时不时的咳嗽着,看来柴荣本来就有病,不过没有发作,这次下毒,虽然没有要他的命但是可能已经种下了病根。

他也没有想到,赵旭他们这么快就出来这件事情的原委,他让那所有的人都出去,太监也只有张德均。

当赵旭当着他们四个人的面一一展示这个最原始的密码,其中就有诸多的关于要柴荣的行踪的问题。

诸如查清柴荣是否亲征、柴荣的衣食起居最后一条就是伺机给柴荣下毒。

这道还不算,里面居然出现了了后蜀的王昭远的密令的字样,王昭远何许人也,后蜀孟昶的宠臣,这就很明了啦。

这时候的的潜伏间谍也太次了额,还署上姓名?

柴荣大怒,决意伐后蜀,但是他并没有头脑发热,他知道这件事要从长计议。

赵旭他们忙了半夜,这次终于可以回去休息了,第二天柴荣下令所有的大臣没人写一篇关于统一天下的奏章。

所有的大臣就下了早朝以后急忙回到家里去写策论了。

在这期间关在殿前司的结果富家公子也被他们的老爹接了回去,当然这些人好几个都是痛改前非了。

就连纨绔的陶邴也会死后来做了高官,此后他兢兢业业的为大宋效力,成了一个清官。

韩伟却是更加的记恨赵旭,以至于后来和他的父亲被王彦生给杀掉了。

陆续有大臣上奏陈述自己关于统一天下的看法,倒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柴荣还没有来得及整理这些东西,朝廷就再次发生了一次大的震荡——宰相冯道因病逝世。

冯道,是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共四朝十帝。

基本上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威望极高。

但是他多次换主,也会死颇受争议从中国的传统儒家道德来看,冯道应该为人所不齿的。

但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他们个人的命运怎样能够超越那个环境加之于身的束缚呢?

诚然,他们个人的性格在其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是,后人和史书对他们的评价又将道德凌驾于历史现实之上。

如何来看待历史,看待这些历史中确实曾经活生的人物,真的是一个问题,我们却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妄加的评测。

他的死柴荣也是极大的悲愤,命令厚葬,谥号文懿,又因为他是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追封为瀛王。

他的长子冯平恩荫不从六品的起居郎,也算对得起冯道这为有名的跳槽丞相了。

下令时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的李谷,加封为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代替了冯道的职务。

这一下有事耽误了好多天,柴荣才开始正是的处理政务。他发现一个叫王朴的进献了一份策论,引起了他的兴趣……

时任比部郎中王朴进献策文,史称平边策,他在策论中认为:

“中原朝廷丧失吴地、蜀地、幽州、并州,都是由于丧失了治国之道。

如今一定要首先考察所以丧失土地的根本原因,然后才能知晓所以收取失地的方法。

当时丧失国土的时候,都是昏庸的君主当政,造成政事混乱,军队骄横不服法制,人民日益贫困。

奸人乱党在朝内炙手可热,强将武夫在外面横行霸道,势力小的不压制,由小变大,积微成著。

势力大的不压制,导致无法管辖,从而导致他们作乱篡位天下人离心离德,不肯为国效力,以致有吴、蜀独立建国,和幽州、并州割据局面的出现。”

看到这里的时候是深以为然,自己大周的太祖怎么建立的大周,还不是,依靠武力吗?看来必须要限制武人的势力了。

王朴的策论又接着写道:

“所以,平定天下的策略就是反唐、晋之道而行之先要纳贤罢奸清理政治。

要任用才能出众的人,施恩惠讲信用团结人心。罢黜那些只会溜须怕马的小人,这就是亲贤远佞。

要积极的赏赐那些用功的人员,同时要严惩作奸犯科之徒,做到赏罚分明,这样才能团结全国的臣民。”

柴荣边看,边叫好,兴奋的时候,高兴地直拍手。他继续看了下去:

“提倡节约积聚国财,使徭役合理施惠于民。等到国库充足、物资雄厚、上下齐心报国的时候,再平定四方。

敌方的百姓如果看到我们国家政清人和,上下和睦,国家强盛而又富足,兵强马壮,将士同心,必定心生向往。

那对方的情况就会生有利于我们的变化:

知情的人就会做我们的内应,熟悉地形的人就会为我们做向导。到这时候,对方的民心和我们的民心相同,那就是顺应了天意,顺应了天意,那就无事不成了。

攻取统一的策略应该从容易之处着手现在看来,吴国最弱,应先从吴国开始。

吴国地域大,东到海,南到江,和我们的边界也很长,有两千里。我们先骚扰其守备薄弱的地方。

如果他们坚守东面,那么我们就骚扰他的西面,增援西面我们就再去骚扰他的东面,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