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虎狼 >

第46部分

虎狼-第46部分

小说: 虎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骑士在许平的注视中越跑越远,超出火铳的射程,这时已经有士兵把那杆箭给许平拾来。在左右的注视下,许平解开上面的绳索,原来是一封挑战书,叛军约明军明日出营决战。不过看起来叛军也对明军出堡迎战不抱什么希望,这挑战的部分只是一笔带过,重要的还在后面。
看完信后许平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把信重新折起来,交给身边的一个传令兵:“立刻送去大人那里。”
传令兵带着信走后,许平下令东堡加强戒备,然后就回到西岸主营,召集所有的参谋和千总来开会。
“贼寇声称已经于昨日渡过大清河反攻,夺取齐河县城。”许平把信上的内容告诉给部下,他们的脸色也都变得和许平一样难看。许平见状点点头,道:“贼寇说督师大人的标营已经被他们击溃,大清河北岸的我军被他们一举肃清。”
“胡扯!”余深河叫起来,激动地说道:“齐河周边有我新军八个营,贼寇就是有百万之众也拿不下。”
“当然是胡扯。”许平眉头紧锁,摸着下巴疑惑地问道:“可是叛军为什么要这么说?他们用意何在?”
营内的军官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有个参谋提出的看法是:叛军可能已经丢失济南,正被明军主力压迫着向西退却,所以他们打算用谣言动摇明军军心,以便突围。
不过这个设想立刻遭到周洞天的反驳,他指出,如果叛军试图突围的话,那最合理的逃跑路径是山岚营以南,因为那里是明军力量的真空地带;就算叛军决心从明军右翼防线上硬闯过去,也绝没有来信的道理,因为这样明显会让明军加倍警惕。
周洞天的看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他们也因此对叛军的行为更加迷惑不解。许平见实在商议不出个所以然来,就下令本部提高警惕,并再派出使者通报张承业和吴忠。许平的通报使者并不是孤身返回,而是和吴忠的使者一起回来的。来人告诉许平,吴忠部的防线上也收到类似的挑战。张承业的命令很快也抵达营中,不过也没有什么高见,只是重复了许平早已下达的戒备令。
二十六日,许平又收到新的挑战书。叛军把一面标营的战旗送到东岸桥头堡下,许平抚摸着那面旗帜沉吟不语,四围的军官脸色也都惊疑不定。
“贼人绝不可能击溃八营新军,”许平觉得自己一头乱麻,根本理不清头绪:“可是标营也不会率先进攻啊,这面旗帜到底是怎么落到叛军手里的?”
“如果新军真的被击溃了,贼人就会把他们的旗帜送来,”周洞天很认同许平对新军的判断,可是他也不能解释面前这面旗帜的来由:“大人,先把这面旗送去营部那里吧。”
“嗯。”许平让人把旗帜送去张承业那里。今天营内官兵人心惶惶,每个人都私下议论着两日来的怪事。曾有参谋建议严禁营内讨论这个话题,但他也拿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许平决定对下面的窃窃私语只装听不见。
张承业的命令在傍晚到达,命令许平立刻去营部见他。许平和使者一起赶到营部后,才踏进帐门就看见满头大汗的吴忠。他今天也收到一张标营旗帜,还没来得及送回营部,就被张承业的使者招来。许平一进门,张承业就把卫兵都赶出去,帐内只留下三位指挥官。
“督师大人发来的紧急命令,”张承业把一纸公文递给许平:“命令我营立刻聚拢,进入最高戒备,随时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许平仔细地看着上面的督师印信,反复确认后又交给吴忠,后者也反复核对它,终于长叹一声:“确实是真的督师印。”
“送信来的不是督师标营卫士,而是一个新军直卫。”张承业的话让许平和吴忠又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惊慌和疑惑。张承业压低嗓音道:“那个直卫军官说,督师标营确实被击溃了,督师大人在直卫的保卫下已经移营禹城。不过这个是机密,绝对不许外传,连参谋们也不许知道。”
“遵命,大人。”许平呆呆地答应一声,不知不觉中汗水布满额头:“八营新军何在?直卫何在?叛军到底有多少人?”
“据说叛军反攻时,新军各营都不在。现在情况一片混乱,那个直卫军官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督师大人平安无事。”张承业不停地摇头,脸上也是一片茫然:“你们立刻回去收拢部队,向我靠拢,这些事切切不可外传,我们现在只能等待命令,等着情况明朗。”
“遵命,大人。”
许平火速赶回自己的营地,下令放弃东岸桥头堡,焚烧浮桥和两岸营地。部下们人人脸上都是忧色,但许平不多说,他们也不敢再问。命令被迅速地执行下去,虽然军中的私语声变得更加嘈杂,但千多官兵仍有条不紊地向西撤退。当夜长青营就紧急完成集结,三千官兵几乎无人能够入睡,就连军官和士官都在下面小声议论着。
二十七日清晨,巡视营地的许平就接到报告,他们在官道上堵住一队明军。许平赶到现场后,一个身材魁梧的将领立刻迎上来,向他赔笑道:“本将朱元宏,这位可是许将军?”
“末将正是。”许平淡淡地抱拳回个平礼,扫视着这队骑兵,看上去大概有三、四百之众:“朱大人这是要往哪里去?”
“督师大人那里恐怕有事,末将心急如焚,急着要赶去督师大人那里效力。”朱元宏连夜带着自己的亲兵、家丁往北赶,但却被长青营的卫兵堵在这里,无论如何也不肯放他过去。
来的路上许平已经听了报告,朱元宏先是虚张声势,接着威胁恐吓,最后还拿出金银苦苦哀求。勉强压着心里的鄙视,许平向朱元宏打起官腔:“朱将军是要回援督师大营啊,原来如此,敢问朱将军可有督师大人手令?”
“事急从权。”要是朱元宏有手令他早就拿出来,哪里还用等许平问。他哀求着:“许将军,这救兵如救火啊。”
“假如末将没有记错的话,朱将军所部应该在隔马山驻防。如果没有督师手令,我不能放贵部过去。”许平冷冷地看着朱元宏,又问道:“不知道现在隔马山大营何人统领?”
“我已经安排一个心腹将领继续指挥。”朱元宏还在哀求:“许大人,高抬贵手吧。”
“既然没有督师手令,那贵部自行北退如同逃兵。”许平把手一挥,路障后的数百长青营士兵立刻摆出战斗姿态,火铳手也纷纷放平火铳瞄准朱元宏及其官兵,许平的卫士人人手按剑柄,全神贯注地盯着朱元宏还有他身后的几个卫兵。这个架势让朱元宏脸色惨白,人也不由自主地后退几步。许平绷着脸对朱元宏道:“请朱将军立刻原路返回,否则莫怪本将无情。”
在黑洞洞的枪口和长矛的威胁下,朱元宏如同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地就要转身离去。
“且慢!”许平喝住朱元宏,回头叫过曹云:“带上五十骑兵,护送朱将军回隔马山。”
曹云大声应是。许平又冲朱元宏微笑道:“朱将军,如今敌情不明,还是小心为好。这五十兵虽然不多,但都是我营精锐,人人以一当十,当保朱将军一路平安。”
午后曹云带着五十人归队,报告许平他把朱元宏又“护送”回他的防区。许平冷笑着下令营兵加强戒备,严密监视官道两侧。
傍晚时分,接班的吴忠气急败坏地赶来,把正在营中睡觉的许平扯起:“克勤快来,前面已是大乱,大人亲自赶去维持秩序了。”
不等赶到哨所,许平就听到震天的哭声传来。白发苍苍的张承业站在官道中央,南面跪着黑压压成百上千的明军,把道路塞得满满的。密密麻麻的士兵放声号啕,哀告长青营放他们一条生路。
许平走到张承业身后,看见长官脸上满是忧色,对许平的低声问候充耳不闻,也不给许平回礼。维持秩序的苻天俊跑过来向许平介绍情况,原来,眼前这些士兵都是鲁军朱元宏部。驻扎在隔马山周边的三营明军虽然缺编甚多,但也有好几千人。据这些士兵所说,他们今天早起就发现朱元宏带着全部心腹军官连夜逃走,当时就是军心大乱。中午时分,朱元宏被曹云护送回隔马山后人心稍安。但曹云前脚才走,朱元宏就再次逃跑,向西直奔东昌府方向而去。这个消息一传开,三营明军顿时炸营,人人四散逃亡。
眼前的大批明军官兵,几乎没有一个人携带武器,更没有人佩戴盔甲,大部分人都背着几个大小包袱,还有些人已经换上平民的衣服。一个跪在长青营卫兵前哀嚎的士兵背后有辆小车,许平走近一看,上面装着几包大米。另一个士兵的小车上,则装着两床棉被和几个衣服包袱,还能看到妇女的花袄露在外面。许平冷着脸叫卫兵搜了几个士兵的身,鼓囊囊的火药口袋里装着大把的花生,腰间系着各种农家零碎,其中一人身上穿着五层袄,怀里塞着十几双袜子和八双布鞋。
还有大批的士兵持续从南方涌来,铺满道路两边。张承业和许平都彷徨无计时,一个传令兵飞马而来,身后还带着一名直卫军官:“大人,督师大人的急令。”
张承业连忙抓过公文打开,上面命令张承业首先接应山岚营和鲁军朱元宏部,撤到长青营的既设营地,然后再一起向长清县撤退,接着视情况向东阿或者禹城方向撤退。命令上说成宜君会坚守长清等待他们到来。
“张大人当尽快行事,”那个送信的直卫军官还要去给隔马山和山岚营传令,他临走前告诉张承业:“卑职赶到长清县时,成将军已经不知去向,所部已然溃散,现在你们侧后已经没有掩护。”
……
狼穴
“这是怎么回事?你是在要挟大人么?”杨致远冲着金求德喊起来:“因为大人要处理侯恂,所以你就要让大人投鼠忌器。”
“怎么可能?”金求德断然反驳:“我又没有说不同意,只是说不必杀,让他进诏狱去蹲俩月,下次出征前再让他出来为我们暗中效力罢了。新军一定要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给我时间巩固军心,而且一定要让朝廷觉得只有侯恂才能控制得住新军,让朝廷扩编新军,这对大人的大业……”
看见杨致远张口欲言,金求德叫道:“我还没说完!虽然大人一个字也不告诉我,但杨兄弟你这十几年在江南总不会是在闲逛吧?休要跟我说什么农具、粮种这些鬼话。大人为了装闲散侯爷什么工厂、学校的一概假作不知,我也就不问了,可江南那一股股冒出来的大逆不道的奇谈怪论——瞒别人也就罢了,我跟着大人三十年!别看不写名字,那些书要不是大人写的,要不是杨兄弟你秘密发行的,我就一头撞死去!”
金求德的话让杨致远沉默片刻,再次开口时他语气变得沉重:“此一时、彼一时,十五年前的事,重来一遍我还是要那么说,但我也是为了大人好。”
“当然,当然,我们都对大人忠心耿耿。但我还是那话,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军队是真的,你干的那些事——不管到底是什么都纯属自找麻烦,早听我的根本不用等这么多年。”
“不和你争,但这次!”杨致远的声音突然又提高了:“你就是在要挟大人,你明知大人要杀他为林兄弟报仇的。”
“林兄弟已经死了,我们不能图一时之快啊。不过不管我怎么想,我们绝不会背着大人拿主意。”
“我们?”
“是啊,不信你去问赵慢熊好了,我们从来没有背着大人做过任何事,这件事我们和大人一样毫不知情。杨兄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中间隔了十几年没见了,你就不能信我一回吗?”

笔者按:虎狼已经连载很长时间了,通过读者的反馈,我总结了一些这本书的缺点,大概有两个很严重的问题,眼下还不能全部铺开谈,因为会涉及到后续剧情。不过昨天那节结束后,应该可以说另外一部分设计上的问题了。
侯恂、林崇月、许平一案,是虎狼本书前期的一个事件,而且对后面的剧情有着深远的影响。我描述这个案件的过程时,借鉴了《窃明》一书中黄石跃马辽阳的笔法。
不少读者应该都是我的老朋友了,想必对黄石跃马辽阳一事还有印象,那段剧情我设计了一个摆在明面上给读者看到的表原因、一个掩盖在剧情下的里原因。表原因就是皇太极的谣言攻势,而里原因就是黄石深知努尔哈赤要死去了。我设计的思路就是让读者误认为是表原因在左右黄石的行为,而实际起作用的则是黑暗中的里原因。读者越看越感觉不对,发现黄石行为的结果与表原因想达成的目标南辕北辙,直到表原因彻底失败后,我再揭开里原因。
虎狼这段剧情,我设计思路也是如此,开始我尽力烘托侯恂的权势之盛,把黄石挤得靠边站,还有他东林宿老的身份,暗示读者他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诚,与武官的势不两立。然后在这个表原因的影响下,开始干涉人事、杀人立威、插手军务。细心的读者,很快就感到不对,认定侯恂此举必然不能达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