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虎狼 >

第222部分

虎狼-第222部分

小说: 虎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镇东侯也想不清这里面的道理,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是回家再去慢慢地想。
“大人,”没听清贺宝刀中间说了什么,但是他终于说到了重点:“大人应该去劝皇上,所谓文死谏、武死战,但在大人这个位置上,谏言也是应该的了。”
“嗯。”镇东侯轻轻点点头——文死谏、武死战,说得好!对皇帝不问是非、不问善恶,唯死一途,我们的文化里充满了这种对皇权的妾妇化,这是我们文化的缺陷么?
“也不是,”镇东侯迅速否定了自己的念头:“克x林顿当年也在电视里痛哭流涕,向着全美国百姓哭诉说他只是犯了一个男人都会犯的错,求大家宽恕他。看来对着权利来源痛哭是一种人类的本能,作为外人看起来固然觉得不妥,但权利来源和享用者会觉得里所应当吧。”镇东侯想起那个被破门出教的德国国王,虽然事实证明他一肚子的怨毒,不过他确实能像个低眉顺眼的小媳妇般的在教皇门前一跪就是七天:“不同的是神仙能看穿人心,所以徒弟们只好真心实意地痛哭流涕了,真是神仙,居然无罪被罚跪几天几夜都能真心实意地流泪,果然和我这种凡夫俗子不同……在中国叫君父臣子、在西方叫教皇和国王,在仙侠世界叫师徒、在现代社会这就叫施虐狂和受虐狂……”
镇东侯突然意识到自己又在神游太虚了,他连忙把注意力拉回来去看棋盘……
“什么手巾,简直就是洗脚布。”贺宝刀的应对让镇东侯感到剧烈的痛苦,他在心中咒骂着自己的上一步,余光仍注意到贺宝刀那认真的目光。这注视让镇东侯感到无法狠下心,口中无意识地做出应答的同时,镇东侯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能用未来的标准来评判这些人,不能把国家军队私人化,如果用未来的标准,毛帅还有我都是该死的叛国者;但我也不能用古代的标准来评判这些人,朕即国家,用古代的标准我还是该死的叛国者。在不同的场合,必须用两种不同的标准评判我本人,所以我也得宽容其他人……”
……
“金求德怎么样?”李云睿向赵慢熊问道,今天他在赵慢熊的书房里等了对方一下午,直到晚上才见到刚和金求德密议返回的主人。
“绝对是大人的人。”赵慢熊脸上的表情显得十分轻松,这些日子里他和金求德讨论了很多行动细节。
“也就是说,直卫仍然紧紧握在大人手中喽?”李云睿的表情十分严肃,这个问题事关镇东侯留在京师安全与否,更关系着镇东侯后续的行动。
“是的,金求德对大人死心塌地。”赵慢熊扫了一眼李云睿,问道:“今天你来找我何事?”
“发现一批可能私通闯营的人。”李云睿从信函中掏出一份名单交给赵慢熊,上面列着密密麻麻的人名、他们的职务和履历。
“大人知道么?”赵慢熊一边看一边问道。
“大人已经过目了。”
“哦。”名单上的一个人名引起了赵慢熊的注意,他停止浏览把这个人名指给李云睿看:“这个金满苍,难道是我想的那个人吗?”
“是的。”李云睿正色答道。
“他不是拜王启年做干爹,还出任救火营一个队官的吗?”
“是的。”李云睿仍一丝不苟的答道。
“你说大人知道了。”赵慢熊抬起头:“大人有什么示下?”
“大人说由赵兄全权负责,让我来问你。”
“哦。”赵慢熊对这个回答没有感到非常意外,他略一沉思:“金满苍为什么要怎么做?你是如何确认的?”
“他报名教导队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己籍贯在济南附近,结果后来却突然改口了,”李云睿一向自命记性非凡,虽然岁数这么大了但绝对称得上是宝刀不老:“我心里奇怪就把教导队当年教过他的几个教官找来问话,他们回忆了一会儿,纷纷想起金满苍确实说自己是济南人,我就知道我不会记错嘛。”
“济南哪里?”赵慢熊的眼光闪烁了一下。
“就是王启年屠的那里。”李云睿一声冷笑。
“哦——”
“之前我曾派他监视过几个教导队的不稳之人,那几个人都在他监视之后逃去许平那里了,当时我没觉得太不对劲,你也知道那个时候太乱了,监视他们的也不止金满苍一个。可是我仔细一查,这几个人都挑金满苍回山东的时候跑的,而且其中有个家伙本来一向大嘴巴,但就在我让金满苍监视他以后突然变了一个人,一直到逃走前始终严守口风、滴水不漏。”李云睿又是一声冷笑,他秘密调查了一些其他的背景资料,很快就猜到了金满苍想干什么:“这家伙,拜干爹的时候连姓都没改,显然是不安好心。”

第三十四节 缙绅
“王启年知道吗?”
“我就是来问你是不是要通知王启年。”
“你觉得呢?”
“似乎没有必要,等救火营跟随大人南下后我们再处理吧。”
“不错。”赵慢熊也觉得各营目前态度暧昧,镇东侯既然把这件事交给自己处理,就说明万一有什么差错镇东侯也不会念旧情,既然如此赵慢熊不认为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他又翻了一阵其他的名单,头也不抬地说道:“一律照此办理。”
“是。”虽然关系很熟,但涉及到正式的命令时,赵慢熊就会用严肃的上级对下级态度给李云睿发号施令,而李云睿也会正色应是。
俯身收回这份情报后,李云睿在信函的表面轻轻一拍,低声问道:“是不是有必要通知金大人呢?”
金求德的参谋司需要知道最紧迫的军事情报,而李云睿手中这份无疑属于判断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情报,就算参谋司不知道,金求德本人都需要知道,至少可以保证他不会把紧急军情发给不该发的人,或是让危险份子负责传达。
赵慢熊把双手交叉,抬头看向李云睿:“暂时也无此必要。”
“遵命。”
“还有一件事,就是闯营,”李云睿对闯军最近的活动有些担忧。
赵慢熊奇道:“这件事大人你要你和我说?”
“不是,是我自己在担心,现在河南北部已经没有闯军活动的迹象。”李云睿担心的枉自做了叛徒,到时候明廷没用崩溃,还得镇东侯亲自带兵北伐,要是那样的话还不如在京师直接造反:“李自成和许平解散了他们大部分部队,现在剩下的军队已经不足三万人。”
“三万人还不够么?你可记得当年李闯被打败之后一样解散了他的部队逃进深山,身边只剩下十几骑兵而已,可是他出山振臂一呼,顿时又是数以万计的人赶去投奔他。”赵慢熊对闯营颇有信心,如果新军退去,朝廷在北方的军队就失去了主心骨:“本来还有些担心郁董会给我们找麻烦,但是大人不是说了么,到时候他绝不会北上勤王,更不会阻拦我们。”
……
崇祯二十四年的新年,许平没有在自己的大营里度过,而是去一家河南缙绅的庄园里做客。
“小人敢问大将军安好。”主人亲自迎出家门数里,就在路边向许平行叩拜之礼。
“主人翁请起。”解散了大部分军队后,许平身边只剩下五千人马,这个新春佳节他活跃在拉拢人心的战线上,面前这个缙绅是为闯营效力的积极分子,他招募了二十多个许平的部下为他防守家垒,同时还雇佣了数百难民帮他在冬季打短工,入冬之后他还派人送去许平大营满满一车粮食。
许平跳下马,和主人并肩而行,跟着主人来迎接许平的家丁全是他的部下,这些部下也纷纷向许平问好。
离主人的庄园还有好几个里路,路两侧的田地全是这个缙绅所有,之前在许平围攻开封的时候,这个缙绅就基本保持中立,紧守自己的家垒,无论是官兵还是闯营从附近路过他都绝不攻击或是充当向导,而许平回报这些中立者的报酬就是中止了李自成的抄家令,严禁任何部下骚扰他们。
“最近可有土匪骚扰主人翁?”
“一个月前有几个土匪自称是曹大王的手下,曾去小人的佃户那里讨要粮食和衣服,”缙绅小心翼翼地答道:“小人让大将军的手下前去辨认。”
“哦。”许平问道;“后果如何?”
“他们一眼就认出是土匪假扮的,小人就让家丁把那几个土匪赶走了。”缙绅招募的二十多个许平部下各个都身经百战,他们带着主人其他的家丁把那几个罗汝才的手下打得落花流水,不过一个都没有杀,受伤被俘的还给包扎了一番才放走:“后来又有几个土匪自称是老回回的手下,来小人庄上捣乱,也被小人赶走了。再后来就没有土匪来过了。”
牛金星和许平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不管那队友军,只要骚扰支持闯营的缙绅地主就一律击退。
慢慢地两个人走到缙绅的大院,缙绅再次向许平道谢:“大将军光临寒舍,鄙家蓬荜生辉。”
许平看得出主人还是有些紧张,他的垒墙里最醒目的建筑物就是一个巨大的谷仓,许平有意向那个装满粮食的建筑物看了一会儿:“主人翁的粮食可要省着点吃,这个冬天还要很久才过去。”说完之后许平看着缙绅,直言不讳地说道;“主人翁尽管放心,我绝不会动你的一颗粮食,你自愿送给我的除外。”
“大将军说的是,小人今年已经轻松多了。”缙绅明显松了一口气,虽然许平的名声不错,不过闯军两年前还在劫富济贫,这历史难免会让人忐忑不安:“过去两年小人要招几百个家丁保驾护院以防土匪,今年只招了一百个。”
孙可望在河南境内严厉打击草寇,大股作乱的土匪不投降闯营就会被消灭,这让河南境内的缙绅自卫压力减轻了很多,而且闯营把官兵赶出河南后,大部分零星的草寇都回家种地,他们自己有粮食吃,也就不会到处吃大户。
就是那些逃到缙绅家里托庇的百姓,见这两年河南太平了很多,也有不少都离开这些地主的坞堡,返回家园开垦荒地,以这个招待许平的缙绅为例,今年呆在他庄子里吃闲饭的人少了三分之二。而这些离开的百姓,大多向这位缙绅借了农具和种子,去年走的人今年还给缙绅大量的粮食。
这位缙绅除了收租子外,还表示如果有人不愿意欠债,可以用他们开出的荒地还账,今年他的土地增加了两成多。那些早走的农民秋天送来大包小包的粮食,穿上了新衣,没走的人看着眼热,也纷纷借钱告辞,如果河南能够继续太平下去的话,明年缙绅的土地和粮食库存都能翻一番。
“今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还往主人翁鼎力相助。”这番话许平已经和无数地主说过,他在主人的客厅里坐下后,不等茶送来就又急忙提起。
这位缙绅本也坐在下首陪着,听到许平的话后连忙站起,拍着胸脯保证:“大将军放心,小人也是河南人,若是父老有难,小人岂敢不设粥厂。”
说到这里缙绅忽然叹了口气,眼中露出夹杂着恐惧和哀伤的表情:“大将军有所不知,在将军来之前,就在小人的庭院外,一年到头都是饥民滚滚而过。”
当时河南的饥民流动之时就如蝗虫过境,所过之处树木全被剥得干干净净,挖草根的人把大地刨得满目疮痍,只剩下黑漆漆的裸土。
有些没有力气挖草根的人就躺在路边死去,而后来的人就刮下这些尸体上的贴着骨头的人皮而食。当时缙绅和其他躲在邬堡里的人看外面漫山遍野的人在烤食人骨,烧焦的人肉味数月都挥之不去,只觉得好像在修罗地狱一般,这位缙绅的一个儿子在目睹了数月的惨状后竟然发疯了。
“小人的祖父说,七十多年来,河南十年九灾,就没有一年没听说不闹灾的,”今年缙绅已经四十五了,从他小时候起,周围的大路上,一年到头都是连绵不断的粥厂:“可是河南这么大,总有没灾的地方,先父过世前每年都响应官府号召赈济父老,小人掌家后也是如此,万历、天启年间,官府赈济其实就是做做样子,一百个难民里有九十九个都是在缙绅的粥厂里度过灾荒,冬天在有粮食的老乡家里打打短工,天好了后就回去耕作,有了粮食再帮其他灾民的,这几十年一直是这么过来的。”
“从当今天子继位,就不行了吗?”
“是啊。”缙绅又是一阵长吁短叹,崇祯元年催缴赋税,中产之家皆破,第二年开始出现大规模吃人:“十年,杨阁部到河南剿匪,核查各县粮仓储备,当时各县粮仓早已经空空如野,杨阁部严令各县三个月内补齐亏欠,而且要把仓储扩充一倍以备大军所用。”
当时剿匪官兵过境,经常就是一纸号令:今天下午将多少石米、多少石豆送到军营,县令仓储不够,有时还需要挪用朝廷的赋税凑足,然后就再向农民加征,农民没有了就找地主缙绅。
“秋收之后,有时一个月县里就能重征三次秋粮,若不听令县里会视为抗命派官兵讨伐。”这位缙绅的一个亲戚运气不好,县里交不出粮食就直接告诉催讨军粮的剿匪军有人抗拒朝廷,一队从秦地调来的边军当即出发将他的庄园攻破,全家蒙难;“所以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