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兴宋 >

第246部分

兴宋-第246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停,王彦章继续说:“事后”顾小七娘倒是来过一个信,说是他们在微山湖遇匪,蔡大官人被劫杀…………可是这封信没头没尾,连地址都未曾留。老夫本想着,没了蔡大官人,顾小七大约流落江湖了吧”若有可能,不如让她再回王家,老夫也好看顾着她。可是因为信上不曾留地址,也不知道去哪里联络她时贤侄曾经见过顾小七,是在微山湖之前见过”还是之后?”

看得出,王彦章还是很宠顾小七的。这也是当然的,顾小七既经过其母亲的妾室教育,又经过时穿训导”乖巧讨好又明白事理,提笔会算账,放下笔吹拉弹唱、泡茶陪酒,都是一把好手”这样年轻貌美的爱妾,如果不是为了走关系”王彦章恐怕不会舍得送出去。

“在徐州之前“时穿平静地回答:“我等的船只曾与蔡大官人在徐州遇见,当时船上有黄煜黄通判,刘旭刘知县,以及罗望京进士。”

“噢,顾小七来信中,倒是不曾提及与你相遇的事“王彦章慢悠悠的捋着胡子,回忆说:“小七娘语焉不详,后来获知蔡大官人的消息,老夫曾委托地方官吏协助寻找小七娘的下落,可惜这件事,说不出口呀…………不过,老夫后来也想了,小七娘既然能够寄出信件来,那么即使她落入盗匪之手,想必也是行动自由的。若是不堪忍受,还是能寄出信来。既然她语焉不详,既然她再无信件,想必日子还是过得下去,至少是不希望老夫干涉。”

到这里,王彦章倾过身子,满怀希望的询问:“听说时贤侄江湖朋友多,附近几个州县的大将都相熟,能否请时贤侄打探一下小七娘的下落,也好让老夫安心。”

顾小七娘既然不提双方在微山湖的相遇,时穿也就放心了,他坦然地回答:“其实,我们也是从微山湖进京的,不过我们先行了一步,柳州知县刘旭留了下来,当夜仍在与蔡大官人欢宴,事后我曾问起刘旭当夜的情景,嘿嘿,据他说自己酒醉之后,天亮发现蔡大官人的船只不见了,因为随身物品皆未曾丢失,所以他只当蔡大官人不胜其扰,先行一步。再后来,蔡大官人失踪,他直感慨少了个相识,却未曾想到蔡大官人是个骗子。

等刘旭上京之后,徐州官员弹劾蔡公相,蔡公相声称自己不曾有这样的族亲,刘兄才知道,原来那位蔡大官人是个骗子………嘿嘿,大约跟老大人心情一样,刘兄此后不愿再谈及蔡大官人的事,如果我与他不是姻亲,大约他也不愿回答我。

老大人放心,自从听说蔡大官人的事后,我已经嘱咐江湖朋友寻找顾小七的下落,大约跟老大人的猜测一样,小七娘的生活并不困窘,所以她并不想回来。”

王彦章露出深深的眷恋:“明年就有三年了吧口若是小七继续在做妾,明年就满契约了。他姐姐既然在你庄子上,等小七回来,你告知老夫一声,老夫想知道她这几年过得怎样?”

话说到这里,王彦章见到老妻与黄娥并肩走了过来,连忙匆匆结束了话题,转而谈起了诗词文章:“听说贤侄打算明年应试,这诗词文章之道老夫有点经验,贤侄有什么疑惑,不妨来老夫这里讨教。”

时穿站起身来,恭敬地答谢:“让老大人费心了。”

这一头,黄娥冲时穿轻轻点头,展露一个微笑这是她第一次作为当家主母出面,与人商谈重大家务事,可怜她也不过是初中生年龄。不过从黄娥的表情看,能肩负起这样的重担,她似乎很是雀跃,一脸喜不自禁的表情。

作为媒人,王彦章并不过问聘礼嫁妆的细节,时穿也没心思问自春秋以来,各类矿产都是太子党、宗室子弟所垄断燕王一系虽然遭到猜忌与打压,但该项受的宗室待遇,至少在钱财方面朝廷没有亏待。赵师侠与某宗室王爷共同拥有一座银矿的开采权,而朝廷也希望他的主要职业是游山玩水,这样的人能缺少聘礼吗?

王夫人大约对时穿出的嫁妆也很满意老太太态度慈样的与时穿闲聊着,顺便夸奖一下时穿的能干,表达了与时穿0多交往的意愿…………

王彦章一家告辞后黄娥轻轻的依偎仅试穿怀中,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时穿感受到黄娥的喜悦,轻轻一搂黄娥,柔声说:“这一下子,咱家能嫁出去三位女娘了而且都嫁得不错。”

黄娥轻轻摇头,在时穿怀里慢悠悠说:“我不是为她们出嫁而喜悦,当然了,我也是高兴的。可是更让人高兴的是王家老夫人过门拜访……“……

“怎么,她夸你了?”时穿问。

“不是这个…………咱家自打来海州定居虽然也曾与人交往密切,比如蒙县尉,比如当地大将们,比如一些仕子但当地士伸对我家一直不屑一顾,逢年过节从无帖子邀请我们做客赴宴,这次王夫人却来邀请我带姐妹过府做客,作陪的是她家几个孙女据说还有几位士伸家的子女也要通往……“……

“这意味着,咱家已经被海州士伸接受并认为我们是与他们身份相称的同类“时穿补充说。

这时,时穿才意识到,原来他过去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却太宅了,生活只是围绕着谋生的圈子转悠,而在宋代这个人情社会里,如此生活方式,只能被士伸阶层视为“门外之人“。

看来,与赵师侠这场亲事真是收获不小,借助这位“无品王爷“在士伸阶层的名气与地位,时穿意外的被海州士伸所接纳,成了他们自己人………当然,这也意味着时家女娘成了婚姻场上的热销产品,今后追揍的人会更多。

“王夫人说的聚会,听她的意思,好像是一场仕女之会吧。通常这样的聚会,会有很多老太太出场,替自家孩子相媳妇。”时穿拍拍黄娥的脑袋,爱怜地说:“别着急答应她们,我办了个女校,辛辛苦苦编录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如果没有一个姐妹学完这课程,都急着嫁人,那我多没面子?”

黄娥被时穿逗笑了,她把头埋进时穿怀里,咯咯笑了半天,才轻声说:“王夫人曾谈及咱们的玫瑰堡……“……

这年头,人怎么都没有保密意识。当初时穿再三叮咛赵师侠不要把玫瑰堡的情形说出去,这厮还是憋不住呀憋不住时穿心里只是埋怨,但他没有人性的因素:其实,他不叮咛赵师侠保密的话,也许赵师侠在与王彦章会面的时候,会忘却了玫瑰堡的秘密。而正因为他反复要求保密,赵师侠反而在亲近人面前,憋不住想谈论一番。

“王夫人谈到聚会,有反复问及玫瑰堡开园的时间,我看“……黄娥继续说。

“没错,论说玫瑰堡真是个女人聚会,谈诗论画,玩耍嬉戏的好地方。咱家若是把玫瑰堡贡献出来,每月提供地盘让海州仕女举行一次聚会,马上咱们就是最受欢迎的人家…………你去王夫人家做客的时候,如果王夫人再暗示你,你干脆邀请她去玫瑰堡玩耍。

既然她跟我们有了这层媒人关系,单纯拒绝恐怕不合边………干脆,今后咱玫瑰园只对亲近人开放,你跟黄家、施家、以及王老夫人说好,如果她们想搞什么聚会缺场所,咱可以把玫瑰园提供给他们,但要求他们只邀请亲近人士,咱家只负责提供场所,伺候的女使以及相关饮食,由他们自己负责对,就是这个意思。”

“也不好吧“黄娥为难地说:“哥哥喜欢清静,这样一来,今后谁都来要院子玩耍,咱给谁好不给谁好,人人都给了,咱家的院子岂不川流不息,没有片刻清静。”(未完待续。





第349章哀鸿遍野

第349章哀鸿遍野

“你不懂“时穿伸手揉了一下黄娥的脑门:“作为女孩,多跟同龄人接触,多了解一下同龄人的心态,才能融入这个时代。( ;)再说,咱家二十多所园子,拿出一两个园子当你们的娱乐场所,让你们有机会多结交一些姐妹与朋友,也是理所应当…………

再说,这个冬天,住别院的姐妹们都在抱怨天气寒冷,等今年咱们逐渐嫁出人了,想必很多人会找借口搬去玫瑰堡主堡,那时候别院都空了,到时咱总要找人维护,不如利用游园的人,让他们出人力…………放心,到时候只要我板起脸来,不熟悉的人不接待,海州城谁敢强迫我?”

黄娥被时穿最后那调侃的语气都笑了,也是,这年代男婚女嫁,大多数是在这样一场场聚会中确定的,准婆婆们在聚会中查看女娘的品行,男子在这样的聚会当中窥探女娘的相貌,聚会过后,私底下交流一番,婚事就这样确定了。

如今时家有地盘有财力,借助玫瑰堡举办一场场男女聚会,借机推销自家女娘,真是两厢其便的事。

“也好,自今往后,每逢节假咱就去玫瑰堡玩耍,顺便找一些姐妹与士伸人家子弟,也是一乐“黄娥低下头,符合了时穿的想法。

稍倾,管家穆顺过来汇报马车已备好………好吧,时穿现在已是彻底的海州人了,他现在也像正宗送人一样,迎客拜客、人情往来不断。

经过五六天繁忙的拜会过后,衙门正式开印,地方官员开始正常办公。正月二十日童贯从辽国返回,顺路带回辽人马植,已改名李良嗣的马植被童贯推荐给宋微宗,李良嗣与道君皇帝密探后,告之辽国大败于金人,并建议宋国联金灭辽。道君皇帝事后咨询群臣,终究感觉到联合金国共同进攻辽国有点不靠谱但李良嗣提供的这个思路深深埋藏于宋微宗心底,于是,道君皇帝赐名李良嗣姓赵,并赐予赵良嗣官邸。

稍后,赵良嗣在东京汴梁城待了下来亲身感受世界第一城市的繁华后,赵良嗣向上爬的心思更加热切了…………

同日,回通州祭祖的施衙内跟着兄长施奎返回带来了同行的董婉也就是素馨的哥哥。他秋季的时候从四1动身,带了整整四船的蜀锦,夹带着一些茶叶,从蜀地出发边走边卖,终于抵达海州。

对于一个古代商人来说,经商出门一次在外面停留三五年只是平常事,董炭光在路上就走了半年,重新见到时穿让他心情激动,忍不住抢在施氏兄弟前,过来跟时穿行礼口称:“叔叔,小侄终于见到你了。”

时穿坦然接受了对方的礼节,寒喧道:“素馨怎么样了?”

董游恭敬的回答:“托叔叔的福,素馨表妹嫁得很好夫家最近移居襄阳,其夫转任襄阳县丞。

稍停,董游再度补充:“素馨表妹很得夫家的喜爱,如今表妹她在襄阳买下凡间店铺招聘了一些媳妇子,在襄阳开香胰、香膏店同时把媒饼坊也开遍了全城,生意弄得红红火火,在夫家也算是一言九鼎。公公婆婆很是喜爱。此次小侄路过襄阳,听说表妹已经怀孕四个月,等回程的时候,恐怕表妹就要生了。”

时穿招手唤过娥娘给董游介绍:“这是你婶婶……“……

董游立刻响应:“素馨表妹说过,叔叔要娶,必然是黄家婶婶,恭喜婶婶…“……

黄娥羞涩的扭了扭身子,她想说,还没举办仪式呢。但这话儿说不出口。

时穿继续说:“你家婶婶会给你把铺子的账目点算一下,这次你回去,把素馨那份红利带回去。你们走了这几年,我又推出一些新品种,不然,你带些货物回去,更好。娥娘,素馨要生了,给他的孩子备一份礼物…“……

董斑略略推辞几句,又与时穿聊了几句素馨,介绍素馨嫁的襄阳官员……,…在介绍过程中,时穿已经听明白了,素馨夫家的迁居,恐怕是受了素馨的拖累。其夫家很珍爱素馨,担心素馨被拐一事在家乡隐瞒不住,干脆全家移居襄阳,重新开始新生活。当然,素馨的表现也对得起夫家的珍爱,所以她才在襄阳拼命赚钱………

寒暄过后,黄娥领着董璇下去交代账目,时穿转向施衙内后者因为哥哥施奎由他穿针引线得以娶妻,与父亲的关系重新恢复,今年有了回乡祭祖的资格,显得有点心满意足。见到时穿询问的目光,立刻回答:“我在杭州苏州扫货,当地大宗的蜀锦,基本上都在我的囊中。”

施奎附和地补充:“家父听说了时兄的计划,赞助弟弟三十万贯,我也拿出了五十万贯…………时兄,这可是大生意,你…………你有把握吗?”

时穿稳稳地一笑:“单纯使用金融权杆,恐怕你我财力不够,可是我们还有锦绣街交易会馆………放心,明天咱们就去交易所,打一场金融战。等到这场战事结束的时候,想必各位都不缺钱了?”

施奎心中忐忑,小心地问:“大郎,能预先透个底吗?咱们怎么开始?”

“马上你就会看到!“

时穿既然不想说明白,施家兄弟问不下去了,大哥施奎屡次向弟弟使眼色,施衙内被逼无奈,开口问:“好啊好啊………大郎,你两家准备何时嫁妹妹?这次我回家,父亲的意思是:大哥还是继续走仕途的好。如今婚事都定下了,就让大哥赶紧娶妻,娶了妻,大哥就到父亲身边去,嫂嫂嘛,或者留在海州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