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家栋梁 >

第2部分

武家栋梁-第2部分

小说: 武家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臣见面他都要念叨一两遍,地位越高的谱代众念叨的次数就越多,比如大河内信贞身为吉良万松丸的后见役,负责教导这位小家督的礼仪、学问,他念叨的次数就普通谱代的十倍,简直就是人型复读机。

第3章非人的生活

自从几年前他父母先后驾鹤而去,吉良万松丸顺利的接任家督后,发现自己的日子更加难过,他甚至开始怀念起父亲在世的生活,起码这群可恶的谱代家臣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在自己面前摆谱,山本勘助也不会每天被提溜着他乱转,让他的好日子过到尽头。

大河内信贞每天教他汉学基础知识,偶尔还会讲讲《保元物语》,《平治物语》,《平家物语》,《吾妻镜》之类的武家典籍,好在典籍大多是用汉字记录学起来也不太难,只是大河内信贞的教课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先是照本宣科的读一遍,剩下的就让他自己去背诵,明国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坑人呢!这是谁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要用正宗的古京都腔一句一句诵读!这简直是不可理喻!”也难怪吉良万松丸要咬牙切齿的咒骂这位老师,大河内家近乎变态的教育方式折磨着吉良家一代又一代家督,据说这个传统还是当年吉良家初祖新御堂殿吉良长氏定下的规矩,身为源氏名门必须精通学识还要弓马娴熟。

正是因此,自吉良长氏开始跟随吉良家的大河内家世代担任吉良家的家宰的大河内家,就负责掌管吉良家典籍管理以及辅佐家督继承人教育之职,以前这个职责是大河内家的老家督来完成,这个老信政年纪很大眼睛也花了,照着书本念几行就会不知不觉开始打盹,所以他的日子过的还不错。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自从他老爹吉良义尧死了之后,大河内信政也深感自己的年纪已经无法辅佐这位小家督,立刻决定隐居让给他儿子大河内信贞,这可坑坏了吉良万松丸,这个家伙的精力可不输给山本勘助,而且还有山本勘助所没有的唠叨习惯,一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吉良家的家谱可以倒背如流,一堆武家大义像机关枪一样喷出来,直到把他喷的眼冒金星才满意。

身为吉良家的谱代重臣,鞍前马后的侍奉吉良家三百多年,他们家族也有一连串喷的吉良万松丸头晕眼花的光荣历史,总体来说他家也是清河源氏一族,摄津源氏著名的人物源赖政的后裔,在镰仓时代就被封到了三河国额田郡大河内乡做吉良家的家宰,在三河国的势力发展的不容小觑,在额田郡内仅排在松平家之后的有力武家。

不但如此,他们大河内氏还利用收集保管吉良家文书记录的机会丰富自己的学识,并跟随吉良家的家督前往京都侍奉公方殿下的机会,在京都与文化人交流学识,并借此自诩为三河国的文化人和书香世家。

“这不是人干的事情,真这样学下去我早晚会疯掉的!这绝对要死人的啊!”捧着一卷北宋版《汉书》,吉良万松丸端好架子一字一句认真念着,只要念错一局就会被大河内信贞喝止,然后反复诵读,力求每一个腔调都没有丝毫错误才能继续下去。

在战国时代所有人眼里,关东的土鳖国人永远无法理解京都的绝代风华,关东腔是从上到下散发着土鳖气息的腔调,关东武士就是一群顽固不化代表,没有文化不懂欣赏根本就没办法沟通,在他嘴里关东就是整个天下最可怕的地方,仅次于南九州、羽奥、北陆,被排在绝对不能去的地方第四名。

吉良万松丸实在不能理解他是如何得出以上结论的,看不出他还是个顽固的地域歧视者,战国时代的关东始终有着特殊的地位,既重视又防备,同时还带着几分鄙视和不屑,这个原理很复杂,就连大河内信贞也不知从何解释。

虽然不赞同大河内信贞的理论,但是他也不敢去反驳,每天都要面对这个如狼似虎的老师,还不得不端起架子一字一句的认真读书,可想而知他的心理压力有多大,有时练习基本礼仪里微笑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的脸颊都有些僵硬,这都是被活生生逼出来的。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他才发觉没文化的土鳖武士大字不识一个的占据九成,能勉强认识些字可以读书写信的占据不到一成,真正算作文化人的只有那可怜的一点点,而自诩文化人的武士,莫不是有着深厚的背景的高级武家,当然也有少数派的幸运儿拜入名士门下,但那点微小的概率比中大奖还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吉良家的历代家督从天皇,将军那里得到过不少下赐,还有些关系较近的高门武家馈赠,手中有相同版本多余的书籍作为礼物互相馈赠也可以增进友谊,另外的一些来自商人的推销的书籍从堺町购买等途径划拉来了不少书籍。

吉良家的先代家督长期侍奉在将军身边,得到书籍的机会要大大多过躲在乡下的武家大名,而且收起书来很有些饥不择食的意味,也不管书是好是坏有用没用都弄先进来再说,这种暴发户式的藏书风潮随着幕府权力衰微而逐渐停止,虽然收藏没有了进项但是整个书阁里几千本各式各样的书籍看起来还是十分让人头疼。

以至于大河内信贞的老爹,也就是大河内家上一代家督,辅佐吉良家三代家督,现在隐居十几年的大河内大藏大辅信政,给他开了一串茫茫多的书单慢慢阅读,美其名曰增加知识储备,搞的他现在读书变的格外辛苦。

捧着书摇头晃脑的读着,对面坐着大河内信贞正捧着一本《资治通鉴》,真不知道这种偏门的书当年祖上是总弄到的,封皮很新保存的也很完好,看起来几乎没被碰过,大河内信贞假公济私的跑来督促他学习,自己窝在一旁捧着书慢慢欣赏,要是读的稍微慢一点了还会挨训,而他却捧着侍女端来的茶汤慢慢品着好不自在。

这个时节正是赶上即将秋收的季节,今年的年景还不错勉强能沾上风调雨顺,农民们唱着号子收粮食庆祝这一年来最重要的收获时节,大概是今年的秋收的前景很好能为吉良家收来一笔可观的年供,所以今天大河内信贞的心情格外好,之听他念了一个多时辰的书就让他停了下来,简单的问了几个关于两汉年号、大臣名字以及所发生的事件等简单问题,就非常爽快的把他放掉。

第4章每天的修炼

“这一天真的像上刑一样!总算被我熬过去了!”默默的看着他那位老师退出大广间,吉良万松丸深深的出了一口气,坐在原地等了会儿估计大河内信贞已经走远,才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出去。

看看日头正好是午餐时间,以他的性格怎么能受得了一天只吃两顿饭的风俗,于是在几年前就悄悄倡导小姓众率先展开一日三餐的新习惯,效果一如所想的那般不太好,吉良家的小姓们仍然固执的坚持一日两餐的传统让他很是头疼,为此他废了不少脑筋劝说,比如吃的多才能长的更高大,更有力量,以后会成为更优秀的武士,即便如此仍有些小姓选择拒绝。

一日两餐不是武家创造的,日本这么穷的国家,一年到头能吃饱饭的寥寥无几,一日两餐尽量节省粮食也是千年风俗,除了畿内等少数农业发达的地区外,如三河国这样的远国大多还保留着几百年前的传统,加之三公二民的年贡收取十分严酷,各种苛捐杂税种类之多闻所未闻,论税赋之横暴几乎数倍于明朝,简直可以用暴政来形容。

但是即使如此,身为统治阶级的武士们过的也并不怎么幸福,无论是武士还是农民都面临着吃饭难的问题,势力强大的武家还能依靠征收年供维持一日两餐,顿顿有大米饭、腌萝卜和小鱼汤吃的好日子,小豪族和地侍阶层就苦逼的多了,为了生存就不得不放下身段,与农民们一起下地参与劳作。

他们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白米饭,所以特别羡慕顿顿就白米饭吃的人上人,为了保证自己也能吃上白米饭的权力,他们不惜与主家乃至国主对抗,这虽然很滑稽但却一只存在着,至于农民们那就更惨了,缴纳了年供再把大米卖掉换来杂粮凑合吃,大多数农民一辈子都没吃过自己种的大米。

日本古代对种植大米有一种近乎变态的执着,他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死命的坚持种植大米,虽然日本产的大米很香甜也很好吃,但是不管什么土地都强制要求农民种植大米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而且经过他的观察发现,这个时代的日本不但缺乏种植技术,还缺乏耕牛和肥料的应用,所以粮食的产量一直很低,一些土地贫瘠的地区一反土地也难收上一石粮食。

更让人奇怪的是这是一个近千年禁止吃肉的国度,自从天武天皇颁布了禁止食用牛、马、狗、猴、鸡等五畜,每年夏季设立休渔期等谕令,接着佛教大兴,根据佛门的说法吃肉要堕入畜生道,为了死后不落入畜生道就再也没有人吃四条腿的动物肉食,后来神道教大兴吸收了佛教的许多规矩认为吃尸体的污秽行为,天皇身为神佛在人间的代言人,更进一步禁止吃肉行为。

原本武士们也不在乎这个法令,最初的武士不过是藤原家的家兵部曲存在,为身为公卿的主家看守国中的庄园,后来源平合战爆发,源义仲在京都丢人现眼了一回,才让武士们意识到自己以前过的有多土鳖,于是为了跟随潮流也开始禁止肉食,当然鱼类和海产不在其内,真让他们一点荤腥不吃也不现实。

吉良万松丸吃的食物在这个时代看来绝对是有违传统和违武家规矩的,一小块淋上酱油的烤野猪肉,一条一掌多长用葱花姜末醋精心煨制的鲢鱼,再搭配上一碗味噌汤和香喷喷的白米饭,也总算摆脱咸鱼腌萝卜式土鳖料理的困扰,当然他这么做也是被小姓们认为是贪图享受,会遭到神佛惩罚的模样。

这个时代最奢侈的武家也不会吃上这种饭菜,不要说他们不吃,就是想吃厨子也不会做,这些菜都是他逼着吉良家的厨子跟他学着做的,那几个厨子头都磕破了也没挽回吉良万松丸的决心,为了尽忠这几个厨子只能眼含泪水,高声诵读着神佛的名号,为主家做一盘又一盘“不洁食物”。

好在吉良万松丸的举动做的十分隐秘,除了心腹的小姓和厨子之外,也就只有些马迴众知道一些,就连山本勘助也不太清楚,大概他会所怀疑但吉良万松丸绝对不会承认,在全民都吃腌萝卜配杂粮、大米饭的时代,吃上这种食物绝对是惊世骇俗的,万一这件事情被传了出去,那他和吉良家的名声可就完蛋了。

所以忠诚的小姓们严格的执行着保守秘密的义务,私下里着集齐所有知情人士,签订了一份秘密的誓书,向神佛发誓永生永世不得泄露这一秘密,未来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告知子孙……在吉良万松丸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完成了一段黑历史的掩埋工作。

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餐,照例他会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一大早被山本勘助叫起来,经过这半个时辰的小睡也得以恢复,接着他又要马不停蹄的到本丸下练习兵法,这是山本勘助与大河内信贞协商的结果,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学习兵法军略,如有特殊情况另行安排。

在日本的所谓兵法,顾名思义自然不是行军打仗的兵法啦,兵法是好勇斗狠之术,是进攻杀伐之术,是……总之其实就是剑术的意思,兵法家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剑豪,出色的兵法家都是大剑豪,最厉害的兵法家就是剑圣,在当代最厉害的兵法家要属鹿岛剑圣塚原卜伝,这位可是四十多年来战无不胜的超级牛人,也是无数武士敬仰的高人前辈。

吉良万松丸修炼的兵法来自山本勘助所传,是以中古时代的京流为主干,兼截取新当流以及传统香取神道流部分剑道技巧的新型剑术,相对于京流注重礼法制度的旧俗,更加偏向于新当流的风格,讲究刚猛突进一击毙敌,在气势上和威力上彻底压倒敌方的剑术。

对于这种四六不像的新剑术,吉良万松丸一直都抱有怀疑的态度,举着沉重的木剑一次次劈砍粗壮的树干,心里嘀咕着:“这叫什么流派?肯定不是京八流,也不是香取神道流,还有他为什么会新当流?这不是塚原卜传的流派吗?”

第5章阿菊的愿望

据山本勘助所说,他出外游学十几年里见识过陆奥的雪,樱岛的火,关东的武士,关西的海贼,走南闯北结识了不少人,也寻访过许多古战场,天文地理人文风俗他都会那么一点,还曾以流浪武士的身份参与过十几次大小合战。

他的独眼和瘸腿就是在游学的时候,遭遇雪崩受的伤,手指的残疾和身上的刀伤都是来自那些合战中留下的印迹,只可惜那些豪族大名看不上丑陋的山本勘助,也不相信他会有什么大才,无论是进献策略还是担任筑城奉行的要请,都毫无例外的被拒绝,山本勘助的仕官之路十分坎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