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末洋流 >

第89部分

清末洋流-第89部分

小说: 清末洋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蓉劝道:“大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岷樵也是三湘人士,他一定可以理解大人的苦衷。”

郭嵩焘气道:“湘军打胜仗,朝廷却要用人牵制湘军,这杨霈贪生怕死,自己躲在岳阳远远的,偏要王錱、周凤山率军驻扎在汉川,当他的挡箭牌,朝廷听信奸言,前次弹劾杨霈的官员都被训斥一遍,真是让我等忠臣良将寒心啊!”

湘军将领一提起杨霈就火不打一处来,全都喘着粗气,怒骂不已。

朱孙贻拍着桌子,怒道:“我们早应该与朝廷摊牌,要用湘军剿贼,我们绝无二话,但是就得将杨霈这种祸国殃民的蠢材赶走,否则咱们宁愿解甲归田也不愿被当做炮灰,有功是别人领,拼命就是自己上,这为什么!”

如果是以往听到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曾国藩一定会训斥,可是自从江西巡抚的职位落在陈其迈的头上,曾国藩就心灰意冷起来,心里已经有了隐居的心思。

第九十六章胡林翼攻打武昌

胡林翼见太平军对武昌的防守十分严密,几次进攻都无功而返,于是召集湘军几位营官商议,集思广益,想个办法尽快攻下武昌。

胡林翼可不想刚当上巡抚,就被反贼赶出治所。

塔齐布是正在攻城的时候被叫下来的,来到帐内还喘着粗气,边做边叫道:“大人放心,城内守军也不多,看来长毛也没有大举进攻武昌,只怪杨霈无能,只留两千人防守武昌,才让反贼得逞,不出两天我就能攻破此城。”

杨载福对塔齐布的话深信不疑,补充道:“就怕上游长毛进兵增援武昌,那样我们背腹受敌,军心不稳,必然不战自乱,还是想个办法防守上游险要,或者让杨霈堵截长毛援军。”

“呸……贪生怕死,杨霈那厮最是无耻,只会躲在后方避战,你杨载福要是怕死,就去投靠他,包你一生平安无事!”彭玉麟对着杨载福冷嘲热讽。

杨载福大怒,抽出腰刀指着彭玉麟,骂道:“姓彭的你说什么?信不信我一刀斩了你,谅你也不是我的对手。”

彭玉麟同样拔出佩刀,退后几步,叫道:“来啊!看看是谁斩了谁!”

胡林翼急的嘴角冒泡,对着其余几位统领、营官道:“你们先到外面等候片刻,我对他们二人有话要说。”

湘军将领摇头叹气的走出帐外,对杨载福、彭玉麟二人无计可施,两人见面连招呼都不打,坐在一起开会,必然是相互攻击,拔刀相向,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胡林翼命人准备了三杯酒,他把手指放在嘴边,学着江湖人士那样各放一滴血进去,然后跪在杨载福与彭玉麟面前:

“现在天下大乱。朝廷官员贪生怕死,不能担起平灭反贼的重任,现在正指望你们二人能同心协力,力挽狂澜,我日思夜想、几个晚上都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只希望我们三人喝了这杯血酒,能够血脉相连。像亲兄弟那样相互关爱,你们在这样仇视下去,谁也不理谁,湘军的仗还怎么打!上有朝廷之期盼,下有万余湘军将士之厚望,你们认为我说的有理。就照着我做,认为朝廷大事还比不上个人私怨,你们就杀了我,再互相决斗!”

见此情形,杨载福、彭玉麟一时慌了神,竟不知如何是好,赶紧一左一右扶起胡林翼。两人照着往酒中滴了鲜血,举起酒杯,同声道:

“蒙大人看重,我等惭愧,请!”

湘军众人进来就看见说说笑笑的胡林翼、杨载福、彭玉麟三人,顿时一头雾水,不明白巡抚大人用什么方法将这二人变得和好如初。

胡林翼振奋起精神,大声宣布道:“求人不如求己。杨霈那个狗官贪生怕死是指望不上的,武昌城三十里外有个金口镇,是上游进入武昌的必经之地,我打算派兵在那里阻截长毛援军,有谁愿意担当此任!”被杨霈害成这样,胡林翼也忍不住爆了声粗口。

已经升为分统的周凤山起身道:“卑职愿意率人马防守金口,只要一息尚存。决不让长毛援军接近武昌一步!”

“好!我命你率领水师三千,陆师两千,移驻金口,一定要支持到我军攻下武昌!”胡林翼觉得周凤山足以担当此任。

“卑职领命!”

武昌城上。韦俊肃然而立,他就是这次太平军偷袭武昌的首领,也是此次东征的主帅,东王只是命他攻入湖北,以报上次湖北大败只恨,振作太平军的士气,他率三千精兵一路疾驰,或走旱路或走水路,不到半月就绕到武昌,清军毫无防备,争相逃窜,就这样韦俊不费吹灰之力就入主武昌这个一省之省会。

天官正丞相秦日纲挥舞着手中战报,大声喊道:“天军的兄弟们,援军昨天已经攻破岳阳,清妖杨霈逃往湖南,城下的清妖一时猖狂,大家不必害怕,三日之后就可以让他们丢盔弃甲!”

韦俊见城下湘军又有动作,吩咐道:“准备石头、火油,清军又要攻城了!”

塔齐布在营中选了三百死士,每人头上裹着一块白布,胡林翼亲自为每人倒了一碗酒。

塔齐布同样裹上白布,举着酒碗大声喊道:“弟兄们!此次有我带头攻城,每人有五十两银子安家费,死了的还有一百两银子抚恤,攻入武昌,活着的每人官升三级,但是如果有人在没有攻破武昌的情况下回来,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下场,有后悔的就滚出去,不后悔就喝了这碗酒!”

胡林翼见塔齐布要亲自上阵,似乎心存必死之心,小声劝道:“提督大人何必如此,武昌攻不下没关系,但是你要出事我可没法向涤生交代!”

塔齐布卷起衣袖,露出左臂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郑重的回道:“大清官兵屡战屡败就是因为当官的带头逃跑,今天我塔齐布也能这样做吗!希望我此次能攻破武昌,那样就是死了,也对得起大帅的提拔之恩!”

胡林翼知道这四个字是塔齐布因杀死曾天养升为提督时,请人在肩膀上刻得,此刻想起当时情景,更是犹豫难过,但又不可以阻止塔齐布,只能抱着他那粗壮的身体,用力拍着塔齐布的后背,小声道:“一定要活着回来!三个武昌城也及不上你一个塔齐布重要!”

塔齐布率领三百死士走到攻城队伍最前方,等待着攻城的命令。

胡林翼拔出佩剑,大声宣布:“此次如有人贪生怕死,回头张望!斩立决,我竖旗在此,许进不许退,过旗者,斩立决!”

“攻城!”

塔齐布"chiluo"上身,举着大刀:“杀啊!”

“杀!”

秦日纲凝重道:“此次清妖来者不善,国宗还是早作打算啊!”

韦俊指着塔齐布方向,吩咐道:“秦丞相你带领一百洋枪队专打头裹白布之人,我看他们不同寻常!”

“是”秦日纲对着待命的洋枪队挥手示意。

PS:谢谢悼武华夏投的月票,瞬间充满动力码字。

第九十七章河南都督

塔齐布扶着云梯叫道:“快上云梯!杀贼!”

秦日纲道:“开抢”

“砰砰砰”

“砰砰砰”

见不少死士中弹倒地,塔齐布疯狂的喊道:“快上,火统只能打一下,大家快上!”

秦日纲额头冒汗,看着不停朝洋枪里倒着火药的天兵,催促道:“快点,都快点,装好弹药的就先开枪!”

“砰”

“砰”

枪声变得稀落起来,这使得城下清军精神大振,纷纷卖力的爬上云梯。

秦日纲不明白翼王为什么重视洋枪,中看不中用,大声喊道:“放下洋枪,大家准备杀敌!”

彭玉麟看着塔齐布跃上城墙,大声对胡林翼喊道:“攻上去了!智亭攻上去了!智亭好样的,不愧为湘军第一猛将!”

韦俊看着岌岌可危的秦日纲,对着同是国宗的石镇吉喊道:“石兄弟快去支援秦丞相!我这里顶得住!”

石镇吉见秦日纲弃洋枪不用,用大刀与清妖肉搏,暗骂蠢材,单枪匹马的朝杀的最猛的塔齐布冲去。

“清妖受死!”石镇吉大喝一声,跳起身对着塔齐布当头就是一刀。

塔齐布没将他放在心上,滚在地上避过去,继续砍杀普通兵士,希望让更多的湘军攻上城墙。

感觉受辱的石镇吉大怒,追着塔齐布杀过去。

双方硬拼了几下,塔齐布才郑重起来,他在湘军中号称第一猛将,绝不是浪得虚名,见长毛一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就与自己不相上下,心中震惊,问道:“你是何人?”

石镇吉大声骂道:“小爷乃是翼王胞弟石镇吉是也,清妖还不跪地投降!”塔齐布慢慢的移动脚步,分散着他的注意。回道:“爷爷我斩杀曾天养,还以为长毛就此无人,没想到又出个石镇吉,看我取你项上人头!”

听说自己崇拜的偶像曾天养是他所杀,石镇吉大吼上前,一把寻常腰刀被他舞的虎虎生风,气势磅礴如万马奔腾。又似滚滚巨浪拍岸,大开大合。

塔齐布被杀的连连后退,喘气如牛,这几月他不停的征战,身体早已透支,尤其乏力。只能借着人群躲避石镇吉的刀光。

“清妖休走,留下人头!”石镇吉对着塔齐布穷追猛打。

塔齐布注意到城墙上的清兵越来越少,特别是头裹白布的死士早已死绝,暗自感叹,难道我塔齐布就死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手中?

秦日纲终于将城墙上的清兵清理干净,对石镇吉喊道:“石兄弟,这是个清妖大官。把他活捉吊在城墙上为兄弟们出口气!”

石镇吉更加卖力,刀光划破空气犹如龙吟虎啸,不停的向塔齐布身上招呼。

塔齐布看着身上不停的出现大大小小的伤口,知道这个小将想要活捉他。将心一横,对着石镇吉的大刀撞去,想要同归于尽。

“砰”的一声枪响,闲下来的秦日纲见塔齐布想要同归于尽,抢捡起一支洋枪就对着塔齐布后背打了一枪。

石镇吉看着正好从臂膀穿过的腰刀。后怕不已,拔出插在塔齐布心口上的大刀,对着秦日纲道谢。

胡林翼看着死伤惨重的湘军,毫无形象的坐倒在地,对湖南提督塔齐布之死更是觉得心中慌乱,冷汗叠出。

彭玉麟涩声道:“大人,退兵吧!”

胡林翼双目无神的前方武昌城。呆滞的点了点头。

湖口城外

“末将李得胜参见汉王,愿汉王千岁千岁千千岁!”李得胜率领湖口守将在城外迎接李云中。

“都平身,得胜啊,我们有好久没见了。上次你匆匆的来南京又匆匆的离开,也不找我叙叙旧,这让我很生气!这次我是专程来看望你的!”李云中扶着李得胜笑道。

听着汉王佯装生气的说辞,李得胜感动的无以复加,面色红润道:“末将惭愧,在安徽一直没有什么进展,让殿下失望了!”

李云中板起脸,佯装训斥:“此言差矣,这一段时间安徽风平浪静,无论是第七军还是民军都发展迅速,这是大功一件,第七军上下皆有封赏,为此我还想任命你为河南都督!难道你是说我赏罚不公?”

汉王要任命我当河南都督!李得胜惊喜交加,语无伦次道:“末将无能,恐不足以胜任,罗军长功劳在末将之上,还是让他担任吧!我一个大老粗,只会打仗,对管理地方不在行啊!”

说完,李得胜就有点后悔,虽然知道殿下说一不二,但是万一因此与都督之位失之交臂,那就得不偿失了。

李云中抬头望向江面,目光仿佛跃过崇山峻岭,到了徐州地界,深思道:“等到罗大纲攻下徐州,我打算任命他为山东都督,你们两个双剑合璧,继续合作,那时我大汉要发展内政,你们的任务就是将清军给我牢牢的挡在外面,只要要给我五年时间发展内政,连洋人都奈何不了我们大汉!”

李得胜躬身道:“殿下放心,末将一定会配合罗大纲作战,清军来的少,我为大王吞之,清军来犯之敌多,我为大王拒之。”

李云中看着湘军丢下的辎重、帐篷、旗帜,叹道:“原以为可以将湘军一劳永逸的歼灭在此,没想到还是让他跑了,这曾国藩运气也太好了!”

众人来到县内别院。

赵老七上前禀报:“启禀殿下,刚收到消息,太平军在此攻占武昌,胡林翼在城下损兵折将,不断地向曾国藩索要援军。”

李云中问道:“曾国藩现在已经退往湖北了吧?我几万大军云集江西,就凭他那点老底,还承受不住我军一击。”

赵老七低头道:“曾国藩的湘军并没有撤往湖北,反而在义宁州逗留。”

李云中分析道:“义宁州靠近湖南,离南昌又近,这曾国藩打的好算盘,不但能支援南昌,还可以得到湖南的支援,此地离湖北也不远!看来他是占了一个退可守进可攻的好地方。”

李得胜请示道:“那我们是不是追上去,将湘军消灭!”

PS:等会还有两章,争取在今天12点完。

第九十八章称帝议论(四更求月票)

李云中想了会,否定道:“义宁州地势高低不平,山高水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曾国藩必然会严阵以待,而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