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茅盾文学奖]第3届-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

第5部分

[茅盾文学奖]第3届-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5部分

小说: [茅盾文学奖]第3届-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易卜拉欣和我同往!〃吐罗耶定坦然地说,〃没有他做伴,我也许跨不过那千山万水,就倒毙途中了!求真主慈悯,让我们平安到达天房。如果我寿数不够,有易卜拉欣总不会半途而废,他还年轻,一定会走到!〃
  梁亦清向这位胸怀伟大抱负的长者吐罗耶定和有志少年易卜拉欣投去崇敬的目光,如同当年的佛教信徒遇见前往西天取经的东土大唐高僧玄类师徒??这是一个不够恰当的譬喻,P斯兰教不承认除此之外的任何宗教,《古兰经》明文宣称:〃万物非主,惟有安拉!〃
  信仰和血统的力量感召着梁亦清,他执意挽留吐罗耶定在舍下多住几日,养一养身子,筹措些盘缠,再登上万里征程,也许这一别就难得见面了。
  吐罗耶定接受了他的盛情挽留,却不肯接受任何馈赠。他说,穆斯林视钱财如浮云,四海为家,天下回回是一家,相信所到之处,必有他的弟兄给一碗充饥的饭,一盏清洁的水,这就够了。梁亦清又是感叹一番,就把前面的作坊打扫洁净,安排了床铺,自己和两位客人同室而卧,妻子女儿照旧在后面安歇,并无妨碍。
  当下,梁亦清安排客人在〃水房〃洗浴,称为〃大净〃,是礼拜之前所必须进行的准备。吐罗耶定和易卜拉欣常年跋涉,四处流浪,常常在旅途中找不到水,便只好〃代净〃了:用手摸一摸地上的土,凭着信仰模拟洗浴的动作摸脸、搓手。这一次〃大净〃,把小易卜拉欣的汗污泥垢连同旅途的疲劳都消除了。日落黑定之后,梁亦清随着吐罗耶定一起做礼拜。按照规定,穆斯林一天须做五次礼拜:日出前的晨礼(榜答),午后的晌礼(撇什尼),太阳平西时的哺礼(底盖尔),日落黑定前的昏礼(沙目),夜间的宵礼(虎伏滩)。梁亦清由于常年埋头于工作,对这个至关重要的拜功常常荒疏,还不如妻子白氏和女儿壁儿每天坚持,这次见了筛海的后代,自然觉得惭愧,因此也就格外虔诚。
  次日凌晨,做过晨礼,天还未亮,壁儿已经开始打扫前店后家,这是她每天必做的事。易卜拉欣心灵眼活,不等壁儿动手,就抢先把作坊的里外屋打扫一净,壁儿向他报之一笑。梁亦清却不落忍,埋怨壁儿太慢客了,又对易卜拉欣连声说:〃受累了,受累了!〃
  吃过早饭,吐罗耶定便带着易卜拉欣出门了,首先要去牛街清真寺凭吊祖上的遗迹,然后还要去瞻仰、参拜东四牌楼清真寺、锦什坊街普寿寺和二条胡同的法明寺,北京这〃四大名寺〃,至少都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吐罗耶定仰慕已久了。
  客人出去览胜,梁亦清则继续在水凳儿上做他的苦行,觉得似有神助,手中的活儿做得格外滋润。晚上,一老一少又回来歇息,白氏伺候茶饭,大家听吐罗耶定说些见闻,都听得很有兴致。晚饭之后,梁亦清就停了活儿,不再在灯下苦熬,沏上酽茶,请吐罗耶定讲解《古兰》真经,吐罗耶定先用阿拉伯语背诵原文,再用汉语细细讲解教义,一字一句,讲得头头是道,梁亦清觉得茅塞顿开,糊里糊涂地活了半世,这才是头一回听得明白的〃瓦尔兹〃(教义),五十而知天命,人生又有了奔头。
  易卜拉欣闲着没事儿,便又愣愣地看那些玉雕。壁儿本来就不认生、不怯场,就领着妹妹玉儿,去招呼这位小客人:〃你知道这些活儿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易卜拉欣正在看一件〃岭南佳果〃。水灵灵的一串荔枝,鲜红晶莹,剥裂处,露出玉珠似的果肉。那是他家乡的水果,看来格外亲切,就脱口说:〃这。。。。。。这不是人做出来的!是从树上摘下来的!〃
  壁儿笑了:〃哈,你可真逗!你当这是真的?能吃吗?咬一口硌掉你的牙!告你说吧,这是我爸花了三个月的工夫儿做的!〃
  易卜拉欣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原来呀,这是一整块玛瑙,〃壁儿指点着说,〃玛瑙不光有红的,还有白的、蓝的、绿的、粉的、黑的呢!有时候,一块玛瑙上有好几种色儿,你瞅,这块就是这样。我爸拿着瞅啊瞅啊,寻思了好些日子,才想出了这么个法儿:把红的地方做成荔枝珠儿;可巧让绿的地方赶上梗儿啊,叶儿啊;白的地方呢,不能做荔枝,也不能做叶儿,就做成剥开的荔枝,不是正合适吗?〃
  〃啊。。。。。。〃易卜拉欣不知该怎样表达他的赞叹,他不会说〃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这样的词儿,只喃喃地说:〃人的手,人的手?〃
  〃当然靠人的手了,〃壁儿为父亲的绝技感到骄傲,〃我爸那双手,没有做不出来的!你再瞅这个'百环瓶'!〃
  她指着旁边的一只用碧玉雕成的花瓶,那瓶呈四方形,凸肚,细颈,小口,瓶身光滑细腻,并没有过多的雕饰,吸引人的是两旁各有一个高浮雕兽头,嘴里衔着镯子似的玉环,玉环上又套着玉环,环环相扣,垂成两根玉环组成的链条,因此称为〃百环瓶〃。
  〃这是用南阳的'独山玉'做成的,好看吧?告你说吧,这两嘟噜玉环呀。。。。。。〃
  〃是怎么连起来的?〃易卜拉欣侧着头反复察看,却找不到玉环上有一丝接缝儿的地方。
  〃什么?连起来?你当是一个个做好了再套上的?那可就套不上去了!〃壁儿觉得他的想法未免太好笑了,但她乐于向他说出其中的奥妙,〃你想,玉是硬的、脆的,不能捏,又不能焊,怎么'圈儿套圈儿'啊?〃
  〃。。。。。。〃易卜拉欣让她问住了。
  〃告你说吧,这是整个雕出来的,雕出一个套一个,雕出一个再套一个。。。。。。〃
  易卜拉欣惊呆了,他望着那环环相扣又灵动自如的玉环链条,无法想象是一双怎样的手做出了这样的奇迹!〃太难了,太难了。。。。。。〃
  〃当然是不容易!〃壁儿想起父亲的终日劳作,也怜惜地发出感叹,〃要是人人都会做,也就不稀罕了。我爸呀,成天价心里想的是玉,眼里瞅的是玉,手里拿的是玉,除了玉,什么都忘了,坐在水凳儿前头磨呀,磨呀,小活儿要磨十几天,大活儿要磨几个月!听说宫里头有一座大玉山,很多匠人一块儿磨了十几年,那里边儿就有我巴巴的巴巴!〃
  易卜拉欣的眼前出现了一条玉的长河,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默默地磨啊,磨啊一磨白了头发,磨尽了心血和生命,磨出了光彩夺目的人间珍宝。现在,壁儿〃巴巴的巴巴〃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亲手磨出的宝口还在,他精湛的技艺还在,他的后人、壁儿的父亲还在,这条玉的长河仍然永不停息地流淌。。。。。。
  〃磨,磨。。。。。。〃他沉浸在遐想里,嘴里重复着壁儿说的话,两只手不知不觉地摩擦着,他在幻想那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创造。
  〃活儿都是这么样儿磨出来的,〃壁儿在他面前俨然是个富于经验的老艺人,〃越磨越细,到最后呀,才能磨得这么又光又亮!〃她伸手拿起百环瓶旁边一只小小的玉碗。
  易卜拉欣眼睛定定地看着那只玉碗,洁白,晶莹,碗壁薄如蛋壳,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壁儿托着碗的手指。
  妹妹王儿伸着小手说:〃我要碗,我要碗!〃
  壁儿把托着碗的手躲开玉儿,〃这可不是你玩儿的,要是摔碎了,爸爸不打你,我还得打你呢!〃
  玉儿就撅着小嘴儿,不敢再要。在她的眼里,大姐和父母一样,都是她必须服从的。
  壁儿托着玉碗,对易卜拉欣说:〃你知道玉为什么这么光滑吗?告你说吧,磨到最后呀,就不使培于磨了,使葫芦!〃
  〃葫芦?〃易卜拉欣眨眨黑亮的大眼睛,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玉和葫芦有什么关系。
  〃拿葫芦给玉抛光啊!一定得使马驹桥的葫芦,别处的还不成!葫芦上还得抹上'宝药',这玉就蹭出光来了!〃壁儿如数家珍,竟把玉器行秘不传人的诀窍也说出来了。她想,反正易卜拉欣明儿、后儿就走了,他又不是学这一行的!
  易卜拉欣却被那法力无边的宝葫芦和宝药迷住了,听傻了,看傻了,像是走进了恍惚迷离的梦境,托在壁儿手中的那只玲珑的玉碗,像透过薄云现出的一轮明月,向他闪出朦胧的光辉,吸引着他一步一步靠近。
  〃你摸摸,光滑着呢,就跟玉儿的手似的!〃壁地抱着玉儿,凑近他说。
  〃光滑,光滑。。。。。。〃易卜拉欣痴痴地抚摸着玉儿的小手。
  〃谁让你摸她的手?我说的是碗!〃壁儿看他那傻样儿,忍不住笑了,就把玉碗递给他,〃摸摸不碍事的!〃
  〃哦。〃易卜拉欣伸出手去,如同去接一件圣物。
  现在,玉碗捧在了他的手里,滑腻的玉质摩挲着他那粗糙的手指,一阵清凉浸入他的手掌,传遍他的全身,像触到了远离凡尘的星星、月亮。他在人世间走了很久很久,好像就是为了这一个美妙的瞬间,他感到了从未体味过的满足、兴奋和欢乐,仿佛他手中捧着的不是一只玉碗,而是天外飞来的精灵,和他的心相通了。他陶醉了,麻木了,把身边的一切,把他自己都忘记了,被玉魔摄住了魂魄。。。。。。
  〃留神别掉地下!〃他听到了不知从哪儿发出来的声音,好像十分遥远,又十分迫近,也许是壁儿在说话,他记不起来壁儿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空寂的宇宙间突然响起来的异声,把他惊动了,他又回到了人间!
  〃啪!〃玉碗突然从他那双麻木的手中滑落下来,掉在砖地上,薄如蛋壳的玉片四碎迸散,像河水中被撞破的薄冰!
  〃哎呀,你这个人!你这个人。。。。。。〃壁儿大惊失色,声音都发抖了。
  玉儿看见闯了大祸,吓得〃哇〃地哭了起来。
  易卜拉欣像遭了雷殛,直愣愣地站在那儿,成了木雕泥塑,两只眼睛失神地盯着地上的碎片,痛惜、懊悔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儿。毁了,怎么一眨眼就毁了呢?那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俘虏了他整个心灵的宝物,不复存在了!
  壁儿蹲下身去,绝望地捡起那些碎片,哭了:〃这是我爸的心,我爸的命,是我们一家人的饭碗!。。。。。。〃
  易卜拉欣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他的心,正在被一把利刃宰割!
  两位谈经的长者被惊动了。
  〃出了什么事,易卜拉欣?〃吐罗耶定走了过来。
  当他看见地上的碎片和易卜拉欣那沮丧的神态,便一切都明白了。
  奇怪的是,他只朝易卜拉欣威严地看了一眼,却不但没有任何斥责,反而不再说话,若无其事地抬起右手,抚着飘飘的长髯,静静地看着奇珍斋主梁亦清。他要看看梁亦清在此时此刻将怎样对待自己的穆斯林同胞。如果梁亦清暴跳如雷,那也好,那就说明此人不过是个守财奴罢了,对他谈什么真经教义都是多余的事。在吐罗耶定眼中,钱财只不过是浮云,是粪土,是凡夫俗子恋恋不舍的累身之物。
  不料梁亦清却一笑置之,对壁儿说:〃瞧你这一惊一炸的,我当是什么大不了事儿呢!〃就走过去,抚着易卜拉欣的肩膀,爽快地说:〃不碍事!这件小玩艺儿毁了就毁了吧,赶明儿我加几个夜作就又出来了,误不了货主来取!〃
  泪珠从易卜拉欣的眼眶中〃刷〃地滚落下来,他倔强地抬起头来,望着梁亦清说:〃我。。。。。。赔您!〃
  〃赔?〃梁亦清没想到这小子这么逞强,就开玩笑似的说,〃只怕你赔不起呀,你拿什么赔?〃
  〃我赔得起!我有力气,有手,我什么都能做!〃易卜拉欣昂然说,向梁亦清伸出他那两只还没有长成男子汉模样儿的手,可是,上面已经布满了风霜摧残的皴裂、劳作留下的厚茧,瘦硬的骨节像是从雪里泥里露出的竹根。
  梁亦清动情地握住这双手,两眼一酸,几乎也落下泪来。
  〃师傅,收下我吧!〃易卜拉欣咬了咬嘴唇,突然说出了连他自己也觉得吃惊的话,刹那之间,他又想起了那条玉的长河,啊,这正是他的生命要投入的地方,他的归宿!
  梁亦清默默无语,他好像刚刚认识了这个身材比他矮了一半而心却和他一样高的孩子,两双手在无声无息中感到了血脉的贯通。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孩子,只能迟疑地转过脸去,望着神色庄严的吐罗耶定。这孩子,是吐罗耶定的,他们面前还有遥远的征途,一直通向天房克尔白!
  易卜拉欣抽出了自己的手,擦了擦眼泪,愣愣地看着抚养他长大成人、带着他跨过千山万水的吐罗耶定,突然跪了下来:〃巴巴,原谅我!我不能跟您走了!〃

第二章 月冷
  1960年的7月。
  夕阳把〃博雅〃宅的院墙和门楼镀上了一层厚重的金黄色,檐下那暗红色的大门便融在阴影里了。门前的古槐,龙钟的老于和婆裟的树冠都被染成了古铜色,枝叶间传出悠长的〃伏天儿??伏天儿??〃,仿佛在故意拖延这炎热的长昼。
  一条长长的、蓝幽幽的影子从路面跳上青石台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