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440部分

我的第三帝国-第440部分

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能让飞机从航母上起飞,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可以接上这块短板,让航母可以进行夜间战斗,那么这种武器就是当之无愧的海战之王,任何舰艇都撼动不了它霸主的地位了。到了那一天,狗屁的战列舰就要被赶出历史舞台,成为停靠在港口里的纪念品了!

无数种办法被开发出来,比如说在航母甲板四周竖起高高的杆子,然后在杆子的顶端安装照明设备,把整个航母甲板照亮,提供安全的起降环境——可是在漆黑的夜里点起这么亮的灯火,绝对有被对手发现并且当成靶子的可能,未伤敌先伤己,并非是一个好办法。

不过另一个好办法被元首阿卡多想了出来,或者说阿卡多借鉴了他前世美国航母上的科技结晶,轻而易举的想到了飞机夜间安全起降的简单办法。只要在航母的甲板末尾某处安装一组颜色不同的照明灯,就可以让飞机在漆黑一片的甲板上安全着陆。

原理其实就是简单的依靠遮挡光线来让飞行员获得参考信息,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没有启示就要为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为难十几年之久。而德国的新航母普鲁士号上,安装了这种灯组,正在接受舰载机夜间着舰实验。

依照这艘航母搭载夜间起降设备服役的时间,事实上德国人早就已经实验过了夜间战斗机起降这种难题,不过这一次实验的战斗机有些不一样,它可以说是德国海军乃至整个德国空军都严格保密的新式武器。

之所以德国海军一直没有拉开航母夜战的序幕,是因为夜间起降飞机虽然是一个技术难题,更让人头疼的却是如何让航母上的舰载机可以在漆黑的海面上找到他们需要攻击的目标。

现在,这个技术被德国的科技人员解决了,他们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把雷达这种高级装备,弄到了可以塞进飞机的大小。经过如此漫长时间的进化,德国雷达的体积可以塞进一架双引擎飞机的里面,赋予这架飞机在夜间找到目标的能力。

于是,才有了今天备受海空军瞩目的这一次海上实验,才有了吕特晏斯对身边技术人员的这一番对话。只要这一次实验可以获得成功,那么德国海军就拥有了一种可以在夜间执行海上打击任务的飞机,航母舰队也就可以真真正正的在海上进行夜间攻击作战了!

为了在航母上起降,德国重新设计了一款双引擎飞机,这种飞机要比正常的双引擎轰炸机小上许多,而且机翼可以折叠,这种飞机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白天的时候担任预警机和侦查机使用,追重要的是它可以携带鱼雷和炸弹,对敌方军舰实施攻击。

为了配合这种带着雷达的新式飞机,普鲁士号航母上甚至削减了10架fw-190海军型战斗机,挪出空间来装备了7架这种新式的猫头鹰多用途飞机。同时这种飞机将会在未来生产两个型号,包括空军夜间截击机猫头鹰a型,和海军夜间多用途飞机猫头鹰b型。

“夜鹰1号,雷达显示你正在接近航母,你正在接近航母位置!确认灯光角度,确认灯光角度!”一边的航空管制员拿着对讲机正在一遍一遍确认飞机的位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航母上起降夜间专用战斗机。

“我是夜鹰1号!我是夜鹰1号!”飞行员的声音清晰的传来:“我看见着陆指示灯光了!我正在调整角度!我正在调整角度!”

很快,一个黑影从天空冲到了航母的跑道上,德国海军夜间战斗机着舰实验,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第643章643为什么不上当

对于非洲北部地区来说,那漫无边际的黄沙就是一成不变的主旋律,这里炎热无比,任何事情都可以和温度扯上关系。

一只蜥蜴懒洋洋的趴在一块石头上,面前的一小堆干涸枯萎的灌木丛就是它的全部世界,它依靠皮肤接收太阳光源的温度来提升自己血液的温度,积攒起足够自己运动的热量。

远处隆隆的炮声似乎和它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人类的活动在这里依旧没有庞大到改天变地,这里依旧是自然统治的地区,这里的一切都还保持着相对原始的风貌。

和蜥蜴比较起来,人类在沙漠里似乎并不十分喜欢遥远的太阳,居高不下的温度让人难受万分,又不能脱掉衣服来抵御炎热。为了减少汗液的蒸发,保持皮肤表面的湿度,还必须包裹严实,尽量将自己身上全部遮盖起来。

隆美尔站在自己的汽车上,双手捧着自己的望远镜了望远方,那里是他的部队发起进攻的位置,硝烟弥漫炮声连天,不过因为距离的关系他依旧只能看见地平线上腾起的黑烟,还有远处天上已经小成黑点的战斗机。

空气都因为炎热蒸腾翻滚,地面上的一切景色都跟着气浪扭曲变形,隆美尔脖子上还缠着一条旧的围巾,上面沾满了黄沙显得陈旧不堪。可是他依旧喜欢围着这条边角已经有些残破的围巾,因为这是他的妻子从祖国寄给他的东西。

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记挂着自己的家庭,俨然就是一个没有瑕疵的好男人,堪称少有的模范丈夫。而当他工作起来的时候,他又有着传统德国男人独有的严谨与周详,可以说他就是一名只会出现在故事书里的高大上角色。

舍尔纳没有让人失望,这位有着野兽称号的将军一到北非前线,就带着他还没有完全到位的军队展开了一轮新的攻势,德军在埃及境内摧枯拉朽,一口气突破了蒙哥马利3条防线,现在他们正在向着亚历山大港猛攻,一旦占领那里,埃及的局势就不可逆转了。

让人不爽的是英军表现出来的抵抗意识比估计的要大得多,他们不惜代价死守每一条防线,一个战壕一个战壕的与德军展开激烈的争夺,隆美尔轮番猛攻,长达二十天的进攻时间里也只向前推进了不长的距离。

“将军,我的部队需要休息,而您的部队也需要休息!下令停止进攻吧,至少我们得想办法把炮弹从托布鲁克运过来再做打算!”站在隆美尔的汽车边上,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将军开口请求停止进攻。几天来他的意大利第1军向英军阵地猛攻了17次,损失了41辆坦克还有大量的步兵,昨天他视察一线作战部队,发现这些意大利的士兵衣衫褴褛面黄肌艘,已经和乞丐没有什么两样了。

毕竟不是所有国家的军队都和德国国防军一样战斗力惊人,最新来到北非的罗马尼亚远征军显然不太适应严酷的沙漠环境,这支编入舍尔纳麾下集团军的部队表现非常一般,打了一次战斗之后就只能执行看守库房这类后勤任务了。

为了加速进攻,隆美尔今天祭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他命令一个团的装甲部队参与进攻,在不远处对英国防线的侧翼展开了突击。现在双方正在激烈的交战,究竟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看前线传回来的报告里怎么说。

“空军第一批攻击机的燃油已经耗尽,他们通知我们之后正在返航。”一名空军联络官夹着文件走到隆美尔的身后,敬礼之后大声的说道:“第二波起飞轰炸的飞机已经在编队飞行了,预计7分钟后赶到战场上空。”

隆美尔身后不远处就是整个非洲军团的总司令部,那里架设着十几根巨大的无线电天线,还有十几辆装甲指挥车停靠在一起。如同蜘蛛网一样的电线连接到每一辆车上,最终汇聚起来,插在一台搭载着柴油发电机的卡车后面。

德国空军在北非上空的统治力比想象中大得多,至少在北非没有换装了劳斯莱斯发动机的p-40最新改进型飞机,这里盟军的空中力量依旧还是以老式的英国飓风战斗机和最原始的p-40战斗机为主。这些飞机对抗久经战阵的德国fw-190d战斗机显然有些勉强,所以当德军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一遍一遍光顾英军阵地的时候,很少会遇到盟军战斗机起飞拦截的情况。

但是蒙哥马利同样不是等闲之辈,他在进攻方面虽然算不上什么厉害的角色,不过显然在防御方面还是绝对堪称能力优秀的。他布置的防线纵横交错,每隔不远就有经过特别加固的重点防御工事,让德军只能一个一个拔除,不能大范围的穿插和突破。

双方在阵地上反复的争夺,因为沙漠地区的地表温度导致的视觉干扰效果,一些贴近地面的东西在远距离上是无法看清的,所以双方部队都在极近的距离上交战,伤亡巨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就在今天上午的时候,德国党卫军第12师的师长库尔洛在指挥前线战斗的时候被流弹击中头部,当场身亡。这个损失让隆美尔措手不及,不过随后党卫军第12师在代理师长的指挥下向前突进了8公里,俘虏了700名英军士兵,算是给他们的前任师长报了仇。

“永远不要想亚历山大港陷落之后我们能够怎么办!先生们,它永远不会陷落!”在隆美尔前方,越过两军交火的阵地,一直延伸到英国阵地的深处,蒙哥马利正对着自己手下的将领们煽情的说道:“我们不能丢掉埃及,永远不能!”

一天里英**队有两名将军阵亡,两个师的部队被彻底打残,可似乎英**队这一次不打算再后撤一步了,他们死守阵地到最后一名士兵,依旧不后退一步。

损失简直让人无法承受,二十天的作战,英国士兵阵亡了2万9000多人,受伤4万有余,还有大约1万人被俘。丢掉了整整3条防御阵地,第4条也被打得千疮百孔——可是他们让德国人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隆美尔损失了170辆坦克和突击炮,其中绝大多数是意大利的破烂货。另外非洲军团阵亡了9900余人,更有1万8000人负伤失踪。

蒙哥马利现在的心情还算不错,他依靠自己的第9集团军守住了防御阵地,这让他的信心倍增,稳住非洲局势的把握也更大了一些。他身后还有巴顿将军的第8集团军,整整一个集团军的预备队,盟军北非地区几乎所有的坦克和装甲车都在第8集团军手里,只要时机成熟,巴顿就是带着部队挥师西进,展开防御反击,击败隆美尔的非洲军团。

“隆美尔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只要我们在这里还有这里死守住防御阵地,亚历山大港就会成为我们背后最稳固的补给基地!诸位,大英帝国的命运在此一战了,请大家务必拼死战斗,为自己的国家尽最后的努力!”

“将军!请您放心!第9集团军第9军两个师的官兵,背靠亚历山大港,绝不后退一步!”作为整个防御阵地里最重要的位置,蒙哥马利手下最精锐的部队也被部署在了这里,他们负责死守亚历山大港外围阵地,坚守到巴顿将军展开反击的时候。

和其他防御阵地不一样,这里的防御阵地经过精心的布置,而且有海军的舰艇以及亚历山大港的炮台作为掩护,隆美尔一直没有在这里投入太多的进攻兵力,看样子德国人似乎想要如同托布鲁克那样,先从侧翼合围亚历山大港,然后再慢慢攻克这里。

“放心吧!我们在亚历山大的侧翼,也同样宁死不后退一步!”第19军的将领也拍着胸脯向蒙哥马利保证,有了这两支部队的死守,隆美尔想要绕过亚历山大就要兜好大一个圈子,那样一来就会给后面的巴顿留下一个巨大的破绽。

和在波兰德国人给苏联人挖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一样,在北非,蒙哥马利也给隆美尔布置了一个诱人的陷阱,诱饵就是亚历山大这个北非最重要的港口,就看隆美尔究竟上不上当了。

“上当!为什么不上当?”隆美尔指着地图给加里波第还有弗里德里克等将领示意他的进攻计划:“从侧翼合围亚历山大,这么做虽然冒险,可是我觉得并非是一个不能弥补的错误!”

“可是,将军,我们至今没有等到巴顿的第8集团军出现,如果我们在合围过程中被巴顿反击,损失将会非常惨重!”弗里德里克还是比较保守的,他并不赞成如此冒险的行动计划。

“放心吧!弗里德里克将军,我们还有一支部队没有出动呢,所以……亚历山大港,我们势在必得!”隆美尔想起了狼穴发来的那份大胆的行动计划,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第644章644向前移动的机枪阵地

一条战壕里,两名德国士兵正在用开口器打开自己的罐头。从攻陷托布鲁克,德国伞兵在克里特岛上大杀四方之后,非洲军团的补给就变得畅通起来,除了能够输送足够数量的炮弹和子弹等消耗品之外,在非洲的德国士兵还能拿到不少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他们所在的敌方是英国人废弃的战壕,在这里曾经有110名英国士兵驻守,可是现在德国人占领了这里,不远的地方重新布置起了一门88毫米大炮,用来防范英国人的反扑,而这个机枪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保护88毫米大炮的侧翼安全。

一挺mg42型通用机枪架设在新式的三脚架上,弹链在机枪的一侧垂下,在这种状态下的“阿卡多锯子”可以临时充当重机枪使用,也可以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