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娴妃传 >

第168部分

娴妃传-第168部分

小说: 娴妃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个竟然忽略了。

明瑞不是个一意孤行之人,相反他心思缜密,性格坚定。反复思量之后,知晓自个的作战计划充满漏洞,便重新与诸位将领商量。同时,快马传递捷报上京。

“皇上,云南传来捷报!”高无庸匆匆走进屋内,喜气洋洋的道。唉,打了这么久,终于听到了喜讯。

“是么?”弘历眼前一亮,接过高无庸递来的折子,打开一看,面上的喜色越来越盛。折子中,如实奏上了大军前行中的一应作战。尤为提到了蛮结大战中,王连与高璟二人的表现。更将其后的言论置在了折子上,字里行间充满了赞叹欣赏之意。并在折中细细分析了目前的局面,以及应对之策。

弘历边看边连连点头,于第二日在朝堂之中,加封明瑞为一等公。贵州籍藤牌兵王连与云南籍藤牌兵高璟升为游击。同时在明瑞的折子中回复,肯定了他的作战计划。并将卓一送来的秘报一同让人带了回去。

失踪已久的卓一终于递来了密信,原来缅甸目前当政的贡榜王朝,乃是个新兴强权。其现任君主孟驳是个铁腕统治者,作风强悍,兴兵黩武。今年,忠于大清的属国暹罗已被缅军所灭。主力部队开始赶回阿瓦,其中包括最厉害的象兵。另外,缅兵向西洋人采购了大量火器。这些火器,无论是换弹药的速度,还是射程,皆要厉害的多。

卓一不懂军事,他只是忠实的将自己所查探到的事情一一道来。弘历见了这份情报后,则是大惊。就待让人快马加鞭给明瑞送去。恰好接到了他的捷报与接下来的行军计划。方松了口气,同时对明瑞口中提起的那个年轻的清兵,起了好奇。只待日后,大军班师回朝时,好生接见一番。

皇上的心情一好,宫里的气氛当然也是不见先前的紧张。宫妃们也是将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期盼能得到皇上青睐。而将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的景娴,只要她们做得不要过分,没有逾矩,她不会管得太多。

除了八月份的时候,收到小儿子一封家书后,便再也没有得到过任何消息。多少个午夜梦回,景娴都从梦中惊醒,醒来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而白天,她还得处理诸多宫务。

短短的几个月,就瘦了许多,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冷冽。只要轻轻一扫,后妃们皆不由心生凛冽,而不敢造次。

见着她这般模样,弘历不由自主的感到微微心疼。他明白对反过的心结所在,更是让下面的人加紧查探儿子的行踪。夫妻二人从最初发现儿子离家时的怒火,到了如今只剩下浓浓的担忧。

“景娴,你看看。”弘历笑着拿来一本册子,递给她。不解的瞅了一眼皇上,接过来打开一看,原是满洲八旗勋贵之子。家世、性格、爱好,诸如之类,罗列的无比清楚。“京中所有的八旗才俊,朕都列在了里头。七儿明年可就要十六了。再不寻个合适的额驸,可就来不及了。

关系到女儿日后的幸福,景娴当然看得仔细。从这里也能看出,皇上的心思。里头列着的,皆是家世简单,人品不错,凭着自个的能力谋得差事的年轻男子。而傅恒的儿子,福康安赫然在列。这孩子,景娴认得。是个很努力的孩子,人品也是不错的。倘若他不是傅恒的儿子,倒真的不乏是个好人选。

“海兰察是谁?臣妾怎么从未听说呀?”景娴虽不然不过问朝堂之事,但平日里进宫请安的命妇们,都会谈及这些的。且在京中八旗的公子哥,也就那么些。听得多了,也就晓得了。但这个海兰察,她还真的是陌生的很那。

弘历微微一笑,道,“就你那点子圈子,能识得多少人。朕手里的好男儿多呢。这些个只是其中的一些。”神色中颇有些得意。

“是啊,臣妾身边左右不过是些奴才,外人也就是请安的命妇之类。哪及得您阅历宽广啊!”酸溜溜的瞅了一眼洋洋自得的男人,但她的眼神,却是柔和而又深情。弘历很是喜欢她的这种眼神,每次见着,心里便会一软,暖融融的窝心不已。

笑着在她身边坐下,指着海兰察的名字道,“他不到二十时,便凭着军功图形紫光阁。朕从未听说过任何有关他不好的流言。因着一心为国效力,到如今还未娶妻。”说到最后,弘历不仅有些唏嘘。“而且,未有妾侍通房。”

听着这个,景娴眼前一亮,随后含着淡淡笑容斜斜瞥了眼他,与人家相比,你也不晓得脸红。暗自腹诽了一阵,道,“听着倒是个好的,可惜年纪大了些。”

“年纪大些疼人!”弘历赶紧的来了这么一句。迎着景娴投过来的狐疑目光,淡定道,“朕将他放在这里,就是看重他人品好,又无家世所累,非常不错。”

“皇上,臣妾晓得这些个将军为咱大清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倘若七儿是个正常的孩子,即便远嫁蒙古,臣妾也无半点怨言。可是,您晓得,晓得,七儿她,她,”漆黑清澈的双眸,慢慢湿润些许,她不忍说出后头的话。

暗叹一声,就知道,她是个心思玲珑的女子。断不可能一两句话,就能糊弄过去。然而这海兰察十五岁开始从军,算到如今,他在京中待的时日统共加起来来不足两年。又没有父母长辈替他张罗,终身大事便就这么耽搁下来了。且做御前侍卫那会儿,又曾多次救驾。弘历实在是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历代君王喜欢某个臣子,除了加官进爵之外,往往便会嫁个女儿出去。

“八格格与九格格也就比七儿小个一二岁,为何?”言语里头,虽含着淡淡不满,但说话时的是语调则是拿捏的甚好,不至让对方产生反感。相处多年,她怎会不了解眼前这人的性子?

“你说,她俩的性子?合适么?”以八格格九格格的脾气,嫁了出去,不是结亲而是结仇的。自个可不想让她们两个祸害最喜欢的臣子,还是日后让她们祸害蒙古好了。

“合适,怎么不合适。臣妾想着,那海兰察估摸着就是个不爱说话的,配上个活泼的格格恰恰好!”二十七八的年岁,有身份,却还未娶亲,十有八九应是个不擅理事的。不然,但凡脑袋活络一点的,早就央人替他寻亲了。“您想啊,八格格多好的一个孩子啊,相貌漂亮不说,那性子顶顶适合做个当家主母。”

弘历无言,看着景娴滔滔不绝夸赞着,不停的反思着,她口中那个端庄贤惠,坚强开朗,大方乐观的丫头,是他那个刁钻、泼辣、败家爱财的女儿么?见她说的颇为辛苦,将自个的杯子递了过去。

景娴也觉得口干,顺手接过一饮而尽,但她的动作仍是优雅至极的。放下杯子,幽怨得看了眼,“皇上,您不觉得臣妾说的很有道理么?”事关女儿的幸福,她怎会轻易的妥协。

“难不成七丫头就是你一个人的女儿,不是朕的了?”弘历伸手揽过她略显瘦削的肩膀,道,“朕不是个乱点鸳鸯的阿玛。你看,三丫头,五丫头,还有六丫头,过得都不错。”

嗯,这倒也是,这几个孩子,就目前来看,日子过得皆是不错的。当然,皇上的女儿嘛,哪个敢对她们不好。“那臣妾想见见,瞧瞧是不是真的如皇上您说的这么好?若是可以,找个机会也让七丫头看个几眼。”

闻言,弘历薄唇微勾,晓得自个已经说动她了,轻声道,“海兰察如今正在缅甸征战,待大军回京之后,朕寻个机会,让你见见,如何?”

“唉,不晓得十三什么时候会回来。”想到儿子,心绪便有些不平,“这孩子自小便是娇生惯养长大。虽然被宠得有些跋扈,但到底还是个单纯孩子。到了外头,还不知吃了多少苦。臣妾只要一想起这,就,就,”嘴唇哆嗦几下,自嗓子眼里迸出股哽咽,更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轻拍着她的肩膀,弘历柔声道,“小十三是个机灵的孩子,不会让自个吃苦的。你放心吧。”听着他低沉温柔的嗓音,景娴一时激动的心绪慢慢平静,带着水意的眼眸,轻轻的看了他一下,随即垂下眼眸,低低道,“嗯。”

后宫风云 第二百二十九章最后之战(一)

第二百二十九章最后之战(一)

缅甸王带兵前去灭掉世敌暹罗,留下偌尔塔看家,足以见得此人的不简单。带兵作战从不拘泥小节,打不过就跑,顺带偷学着敌方的作战方法,用以己用。

因往日里与清兵打仗,赢多败少。故而清兵在他的印象中,便是懦弱无能胆小的。但没想到,防御坚固的蛮结竟会失守,颂猜也战死了,还被杀了二千多人。最让他懊恼的,就是在蛮结服役的那几个外国人,里头有个法国小子,可是值钱得很。竟然也被俘虏了,到时候人家拿钱过来了,他从哪儿变个人给他们?偌尔塔懊恼不已,但事已至此,在如何后悔也是无用。偌尔塔的脑子灵活善变,见状立时召人重新拟定计划。

自诩天朝上国的清人,素来瞧不起周围小国,偌尔塔要利用的便是这点。吩咐下去,再与清兵作站时,一律佯装败,yin*清军深入。而他带人绕过蛮结与老关屯的清兵,切断他们的粮草队伍。没了粮草,军心定会大乱。那时,则是最好的进攻机会。何况,他们的象兵也快回了,到时候必能将清军杀个片甲不留。让他们永远不敢再入缅甸。

他的计划不得不说是个好的。但是没有想到清军中出现了个变数,而冷静下来的明瑞,却是个极为难缠的。原地扎营数日,皇上的圣旨及所得的密信便就到了。年纪轻轻便被加封为一等公,明瑞当然是高兴的。不过在下属的恭喜声中,仍然保持了镇定。等到周围的人散了,将皇上给自个的密折打开,顿生寒意。随之便暗道万幸。

紧接着将各位将领传唤入账,包括新近升为游击的王连、高璟二人。待诸人坐定后,明瑞便将密折中提及事项一一道出。在谈到缅甸象兵时,语气格外凝重。“缅军中最强悍的兵种,便是那象兵。这象高曰九尺,重于千斤,刀枪不入。四肢如柱,一脚踏下去,就成肉饼。象鼻长垂于地,又甚灵活,一旦被其鼻子卷住,别无生路。而且,背上常常会坐上三四个缅兵,故而与象兵作战时,不仅要堤防这庞然大物还得时刻注意着象背上的缅兵。”

话音落下,帐中一片寂静,诸将领面色皆是沉重不已。因为来时,路过云南时,曾见过这种动物。当时见了,只是倍感惊叹。而没想到,缅人竟然驯之为战力。长青道,“大帅,如此庞然大物,也能用来打仗么?”

“如咱们骑马作战,是一样的道理。”明瑞看向长青,语气极为肯定。“目前我们所驻的大营,是抵御不了象兵的冲击。”扫了一圈,新晋游击王连听得甚为认真仔细,而隐性埋名的十三阿哥亦是如此,不同的是,王游击显然有些局促。

半年多的从军生涯,已使这个少年完全没有了稚气。十三阿哥身量拔得早,不然也不可能顺当的进入军中。如今再没了稚气,看上去倒似十八九岁的模样。

“大帅,这般说来,缅人狡猾的很。”观音保坐得笔直,“咱们一路深入,保不齐是缅人的诱敌之策。不然为何到如今还未见着过象兵?”

“如果,缅人再切断我军后路,那可就,”长青闭口不言,只因将要出口的话太不吉利。

“军中余粮还可支持几日?”明瑞对专管粮草的官员问道。

“尚可支持二十日。”运粮官是个面向严肃的中年男子,乾隆二十年的进士。颇有才能,但为人严肃耿直,最是看不惯虚夸拍马之风,故而屡遭同僚排挤。才得了此次的运粮的差事,虽是军中文职,并不会参与前线作战,可并不代表着无生命危险。攻打蛮结时,随军所带的粮食就剩下不多了。幸而攻下后,缅甸人留了不少物资,暂且缓解了燃眉之急。但倘若后续粮草未能及时跟上的话,也是支撑不了大军到达阿瓦城的。

王连听着众人的言论,不由睁大眼睛,面露敬佩之色,这些人的脑袋是怎么长的?短短的一瞬,竟然能想得那么远。偷偷的瞧了瞧身旁的高璟,便见他镇定自若,丝毫未有一丝紧张不安。暗暗骂了自个一句,胆小,连个孩子也不如。这样一想,心头的那股子不安紧张立时少了不少。

“大帅,长青说的很有理。缅人狡诈,咱们万万不能小看了他。轻敌冒进乃是兵家大忌。从木邦距此地,沿途多有障碍。但却是针对咱们大清将士,至于缅兵,可是最熟悉不过。很有可能,兵分几路,一来yin*我们继续深入,消耗咱们的战力,二来趁机绕至后方抢夺我军粮草,断我军后援。到了粮尽、马疲、人乏的时候,只会有一个结果,兵败如山,承天子之怒。”

诸人皆不由想起前两任云贵总督的结果,那二人可都是皇上看重的封疆大吏,也不过落了个凄凉下场。齐刷刷的打了个寒颤。

听着众人之言,明瑞微微垂下眼,闭口不言,半晌后,抬起眼环顾了一番,方道,“既然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