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

第25部分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第25部分

小说: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式。但读这种表面上看来四平八稳,并没有多少错处的文章,人生这么过总觉得失去了些什么。

读《葛生》这样一首2500年前活人祭奠死人的诗,很奇怪地想到这样一篇文字。随时世变迁,先人和现代精英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已经有了强烈的反差。火一样长久地去爱,不在乎生死;冰一样从容地去生,在乎的只是自己。这两者之间本没有什么矛盾。过现实的人生,是不需要过度去说,每个人都会的,而和唯一的一个人过梦想中的人生,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的梦。现实是冰冷的,而梦想则有虚拟的温暖,其反差也正在这里吧。

《葛生》是最早的悼亡诗里非常著名的一首。活着的爱人觉得自己已经死去,而死去的爱人却又在这种喃喃自语之中复活过来,这种拆除生死之间界限的方式,影响了后世许多著名诗人写悼亡诗的内在表达。但为什么原本应该萧杀阴冷的气氛,读的时候,却又觉得心上是温暖的?可能是,我们想象里唯一的爱曾经存在过,这样的梦境并非只是枯井里的玄月,而是秋天里成熟了等着我们伸手去摘的山果。荆棘和乌蔹莓把新坟遮蔽了,一般以为遗忘如刀,《葛生》里那个哀容愁目的人的爱却如烈火。读到“夏之日,冬之夜……夏之夜,冬之日……”,有千丈冰的味道。想起陆游、唐婉,想起高君宇、石瓶梅。把心结打开吧!但这是属于梦的诗,爱本就是一个结。爱如浮萍一样沉不到水底,那么,被爱和所爱的人,哪里会意识到有一个结在,反而正是乐意一结到底的。

《毛诗品物图考》里说,作为草本植物的蔹,有赤蔹、白蔹、乌蔹,最可能是乌蔹(也就是黑蔹)。对我来说,这是个非常陌生的名字,所以无法想象它在自然里的情态。等到查阅具体的资料,看到图片时,我又笑了,因为走在野外,在荒凉的路边和有人迹的坡地上,常能看到它。它在葡萄科里的学名叫乌蔹莓,很有音韵的一个名字,这给它普普通通的外表增添了一些韵味。百姓们叫它五叶爪、母猪藤。我熟悉的是母猪藤这样一个名字。高速公路的两边上常种这种草,它是天养之物,并且生命力象火一样的旺盛。没有想到过,它朝向阳光四野蔓长的茎叶下面的土地,是一片骨灰散尽之后,陨落的爱的星辰的栖息地,和我们的至情生命在时间的风里摇曳不定的一个既凄凉又温暖的背景。

51。芦苇之伤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 
 
 【注释】 
 1、蒹葭:蒹(音jiān),又称荻,细长的水草,长成后称萑。葭(音扫),初生的芦苇。 
 2、苍苍:茂盛深色状。 
 3、伊人:那人。 
 4、方:旁一方,即一旁。 
 5、溯洄:逆流向上。 
 6、从:追寻,探求。 
 7、阻:险阻;崎岖。 
 8、溯游:顺流而下。 
 9、宛:好像、仿佛。 
 10、凄凄:同萋萋,茂盛状。 
 11、晞:干。 
 12、湄:水草交接处,即岸边。 
 13、跻(jí):高起、登上高处。 
 14、坻(chí):水中小沙洲。 
 15、采采:众多的样子。 
 16、已:停止。 
 17、涘(sì):水边。 
 18、右:向右转,道路弯曲。 
 19、沚(zhǐ): 水中小沙滩, 比坻稍大些。 
 
 在东门,我初见你,你夹杂在人群里象飘絮,象鸟鸣,象春风;在溪边的黄昏,我又见到你,在汲水的女孩子们中间,你如倒影,如水声,如烟霞;三月三的上巳节,在众人注目的舞台上,我看着你,你是烈火,是妖魅,是飞霜。 
 
 你是我的惊雷。 
 
 风起时,你要走了,你登车入了幔帐,雾被吹的散乱,尘土迷了我的双眼,残叶敲着世界咔咔响。你伸出幔外,轻拂过幔帐的那只手,我快撵着步伐,追着它,那一刻,它是我的静夜,是我的太阳,是我的千丈冰下刚刚溶化的那颗水滴。但我追它不上,追你不着,我怔怔的站着,看着你消失在芦花的尽头,我觉得自己一瞬间死去,残骨酥解,魂灵飘散,它们冲入了大地,化成伴着你路途上跳进你眼里的一棵棵柔柏风杨。 
 
 梦,我见你在芦羽如雪的地方。醒来,月影交织着残夜把你披到我身上。 
 
 5月,浮水东边的山上,月亮薄的如磨了千百遍的玉镜,太阳厚的如烧不尽的山火。我羡慕它们在薄凉的清晨,能这么不期而遇,这个时候,百鸟欢鸣,虫儿歌唱。风来了,拂动芦苇叶上的露珠里,暗露的湿痕未干,你的影子不在。我惶惶然地问路上忙碌的渔女,能不能告诉我,所谓伊人,可是在水一方? 
 
 7月,溅着浪花的孩童,把骨刺插着的黄鱼摔到岸边,滑下垂柳的小孩把碎叶撒在我身上,我寻着存了你声息的水流的脚印,在这个烟波荡漾的地方,可以看到水边的芦花初开,芦苇小穗上针一样的碎花,象极了你眼睫毛上寒星一样的水珠,那是三月三令我心醉的舞场。在风摇芦花的萧疏淡荡的节奏里,那个雾里不在的你,象风,象雨,落在月明水镜里盛开的飘飘渺渺的花上。我呆呆的痴了,忘了捉弄着我的孩子们的笑声。在岸边的岩石后面,孩子们抢着架子上烤熟了的黄鱼,我心里缀缀的想要从他们的嘴里探问,所谓伊人,可是在水一方? 
 
 11月,奔马溅碎草屑,寒鸦振落瘦枝上的凝霜,冰河地,残叶黄,芦羽如雪,梦里来时,见到你正在雪中央。我问路翁,春露起,秋时分,冬临处,能不能告诉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看着我,长叹一声,指着水波无尽处,孩子,顺水去找,不要停下你的脚步,等到春暖花开时,她就在河流尽头的水中央。 
 
 注:我把初稿全部毁掉,突然想这么写。无论怎样,这样写超出了常规,我的资料都是鉴赏和赞叹,再大的诗人,在这首诗面前都觉得自己短了,缺了,因为这首诗里感觉虚到尽头,真到尽头,心性所追慕的朦胧幻境里是一个透明的地方。不好文字的人,读这首诗的时候,都会心里一抖,抖的乱了,生命清了。我读的时候,也是心里有这么一抖,然后,这些文字便是一抖的结果,所谓的鉴赏和赞叹,反而不再是我的视角。我毁了好几次稿,以便确定我最终写这篇文字的情绪的路径


52。可以卑微,可以宏阔——栎树

《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诗经·秦风·晨风》 
 
【注释】 
 1、鴥(玉yù):亦作“鹬(玉yù)”,疾飞貌。晨风:一作“鷐(晨chén)风”,鸟名。即鸇(沾zhān),鸷(至zhì)鸟类。一说晨风亦名天鸡,雉类。后一说从者较少,但说到见雉闻雉而思配偶,在《诗经》中例子却较多,如《邶风·雄雉》和《邶风·匏有苦叶》中都有。 
 2、郁:形容树林的茂密。一说高出貌。北林:林名。 
 3、钦钦:忧貌。 
 4、忘:犹“弃”。多:犹“甚”。 
 5、苞栎(历lì):成丛的栎树。或作“枹(包bāo)栎”,两字合为树名,即橡栗。 
 6、隰:低洼地。六驳:“驳(伯bó)”亦作“驳”,木名,即赤李。“六”表示多数。一说“六”读为“蓼(廖liǎo)”,长貌。 
 7、乐:读为“疗”,即疗。靡疗言不可治疗。 
 8、棣(弟dì):郁李。 
 9、树:竖立。檖(遂suì):山梨。 
 
 我并不熟悉栎树,但因为《诗经·秦风·晨风》里提及,我便在好奇里翻些关于它的资料,逐渐的熟悉了它。 
 
 栎树,我们现代人习惯这么叫,古时候,多叫它柞树,而国外我们熟悉的名字是橡树。舒婷的《致橡树》,小时候读,只觉得清爽和有当时的我还说不出来的骨性,却不知道这栎树到底有什么样的性情。长在山坡地上的栎树是普通的,独立的,对于靠土地为生的苦百姓来说,它的周身百用而无一废,它身无娇气,在灶堂里伏地成柴灰,也罢,长到临云自悠然,也好,都是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砍柴林里多的是栎树,这种树干发黑,在生长的方向上顺风歪斜的木质粗糙的树木,垒成柴火,或者木杆上钻孔种入菌子,做成菌木,是林区的老百姓所熟悉的,烧制成木炭,运进城市,是营营以生的营锦衣绣服者所陌生的。 
 
 现存最古老的栎树,我所收集到的资料里,它差不多有4600年的年纪,从它顶开大地的树基部已经腐朽的树洞里,可以宽松自如的跑大型的载重车。河南省有棵千年树龄的栎树,其身型如黑龙狂舞,又似巨手金刚。虬枝漫节上,百鸟建了属于自己的天堂。这些资料给了我两种栎树的概念。栎树的物性里有一种安守不息的性情。腰腿般粗时,总被砍成柴火,或做成桌椅板凳,或果实酿成苦而涩的橡子酒,一些文字里总拿栎树的这种性情比做滴水时无声,成江海时浮船没舟的苦百姓的心思,于沉默遭漠视时,心用与万物,载无声于有声,这个时候我们所见的栎树似乎是卑微的,但也纯粹而真实,周身流淌着众人俗常生活的痕迹和本真生活的性情。随年深日久,加上一点点的机运巧合(机运不要多,永远都是只要那么一点点刚好,机运多了,总会酿成失控的灾难),独一的一棵或者几棵栎树长在人的目光所不能及的角落里,积一叶一枝,可以长到让我们惊讶的几十仗的高度。这个时候,栎树于自然的面容,风徐来以微笑,雨漂洒以细语,激电雷霆之下,伤碎枝护万体,全然一副帝王的气象,这样的栎树,没有后顾千年感叹经历万千风雨的琐碎心思,它超脱了凡俗,给走过枝下树阴里的人以不禁然的赞叹和惊讶。安守不息的栎树,有一种卑微平凡里的诡异,有一种宏阔超然里的恍惚,底处高处是一样的性情。以短暂的我们人的眼光,栎树实在是再平凡不过,没有多少价值来平视,更不要说去仰视它的一种自然物了。我们只在乎我们怎样过的好,我们认为我们的才智超越了万物,但是,栎树的树阴下面,我们的人类真的那么独一,那么无所不能吗? 
 
 西周时期,栎树长在村族部落的附近,从它的身上,寄托有一些时人安闲散步时哀伤悲喜的情怀。《晨风》里的女子,眼望西山成丛的栎树,心神忧伤,那个去无影踪几年的曾经和自己身心一体的男人,是不是现在心里还念着可怜的时刻挂念着他的自己?《诗经》里只要一咏三叹的,就总是一首歌(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诗),这样的悲歌在户外农田上,边干采摘扶桑的农活,边声声传唱的,是让乱战年月里,独守家园的女子一抒内心阴郁的心情吧。从这首诗里猜测,这样的诗的作者,可能不是那种专业的写歌者,而是这些朴实勤劳的农户里家境稍好的可以读点竹简礼法铭文的女子的作品。但魏晋以前,《诗经》的博士们总从这些歌词里解读出一些对当政者破坏礼法的嘲讽,以及政事荒唐,小人当道,君子难于登堂入室,以振朝纲的感慨。那么,这样的诗的作者反而是那些隐于孤村商市里的所谓君子的酒后诗了。就文学性,我到喜欢这是首聪颖女子的不平作,就经学道德家,这样曲写诗词的隐居者应该是个忧世而谨小慎微的人。 
 
 注:这首诗里有两个很好听的名字:晨风、北林。见到过不少这样称呼的书屋,觉得不明白,今天算是明白了。


53。北风吹动杨树枝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皙皙。 
 
《诗经·陈风·东门之杨》 
 
【注释】 
 1、牂牂(音脏zàng):茂盛的样子。已经消亡的古音字。 
 2、煌煌:明亮的样子。 
 3、肺肺(音配pei):茂盛的样子。 
 4、晢晢(音哲zhì 又读制zhi):闪亮的样子。 
 
 黄昏时在影像婆娑的杨树下等待情人,静谧的阳光缓缓消逝,清晰明了的世界因视线的内缩而逐渐变得闪烁迷离,这个时刻,心里所有的,不是失落,而是一份缀缀不安的欢喜,风动,树动,是自然的节奏,心神在动,是人心上能听到的爱的脉搏。郁郁苍苍的杨树,象一簇簇不着痕迹的黑火,树下随着黑火绕动的人,是个正追逐失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