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英魂 >

第214部分

乱世英魂-第214部分

小说: 乱世英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贵,最令人感到痛惜;而有了它的时候,却并不是那么珍惜;失而复得的东西,最令人感到欣喜;但是,“失而复得”,又谈何容易呢?

记得,也正是在他十六岁那一年,也正是站在微风细雨里的这一天,康总管慌慌张张地跑来向他喊道:“三公子,三公子,快过来!看你都淋湿了,不要着凉了!”

话说之间,康总管已将他拉进了亭榭走廊里。

“三公子,老爷在后堂里等着你哩,让我来叫你。”

“是什么事?这么急?”耶无害不解地问道。

“好事!你见了老爷就知道了。”

很快,他俩走过几道院落,来到了后院正堂。这是一座两层木楼的正堂,耶老太爷正安闲地坐在竹椅上吮吸着水烟袋。

“老爷!三公子来了。”

“嗯!……”

“孩儿拜见父亲!”

“玉儿!你又在外面淋雨了是不是?总是不听话,你本来的身子就是很弱的。”

“孩儿以后不敢了。”

“嗯!你以后要注意自己照顾自己。如今你也算长大成人了,也懂事了,做爹的也不能总将你关在温园里,你应该走出家门到世外去走一走看一看,多增加一些见识。所以,等雨过天晴之后,我让康总管将你带到荆州江阳镇,去拜师求学。”

“啊!?……”耶无害一听是这事,喜不自禁。“出外游学”早已是他梦寐以求之事,可父母一直不肯。如今父亲竟要成全他的这一心愿,他的内心怎会不欢悦呢?

“谢谢父亲!”

“你不要高兴的过早!”耶老太爷说着,立身站了起来。

闻听此话,又看着父亲那严肃的面容,耶无害立即刹住了笑容,等候训话。

“这次只是让康总管送你去江阳镇拜曹吕庄求学,他曾与我是故交,他多少也会照应你一些。不过,康总管完成任务,就要立即返回,留下你自己在那,可不是像这‘衣来伸手,食来张口’的日子,你要学会多吃苦勤锻炼,自己照顾自己。”

“是,父亲!孩儿一定谨记不忘。”

“其实,你们兄弟姐妹七里,我是最疼爱你的,我也不忍心让你一人出门在外。更何况,我还将家传之宝‘万宝玉’带在你身边,希望它能保你平安。”

“父亲请放心,我一定会自己照应好自己的。”

“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只有困难和挫折才能更加锻炼和磨练人的意志,切莫遇到了困难、挫折和打击就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还有,一人出门在外,小人、恶人、君子、士人都可能遇到。但是,有道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你要记住,‘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呐。”

“多谢父亲教诲,孩儿一定铭记在心。”

“好了!别的,我也不想再多说了,雨住天晴之时,就让康总管送你去江阳。到时,做爹的不想再送你,不然,我会舍不得让你离家出走的。”

“好的,父亲!孩儿就此与您老人家告辞。”

“好了!你去吧!”耶老太爷说着,便背过身去,向康总管和玉儿挥了挥手。

于是,康总管和三公子默默地离开了正堂。

到了第二天,天就已放晴。康总管带着他走出耶府大门,也就是“飞龙客栈”的大门,大哥、二哥、四弟以及六妹、七妹等人全都出来为他送行。一番话别,他便随着康总管打马东去。

他们首先绕过方圆百里的恶虎山林,越过巴山,行过巫峡,又穿过归州,历经九天九夜,终于来到了江阳镇。

“三公子,这就是江阳镇了。请恕我不再相送!”

“怎么?”耶无害闻听此话,甚是吃惊,“难道你就此回去?”

其实,耶老太爷对康总管早有交待,只允许他将三公子送至界处,剩下的路,就由他自己去走。但是,康总管出于无奈又是不忍心,至此他已经是超越“老爷之命”三里之地。他非常明白耶老太爷的心意,不愿对他有所违背,他终于不忍地向三公子说道:“是的!三公子,我不能再往前相送,我该回乡向老爷复命了。你自可到镇里去找曹吕庄。”

“康总管,何必急着回去?如今到了江阳,你总该歇一宿,明早再回乡不行吗?”

“三公子,你不必问我。现在问题是你就要一人向前走了,万事多加小心。好男儿志在四方,你要学会一人走路。无论何时何地,先要学会称呼,要知道‘你肯敬人人爱你’呀。”

“多谢康总管的教诲,我一定牢记在心,得时而用。”

“哦!对了,三公子!在我临走之前,我再告诫你一句话,如果你遇到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可以去求助一下你那做荆州刺史的姐夫。”

闻听康总管这句句忠恳的话语,耶无害只觉内心有着说不出来的感激之情,他只是默默地回望着康总管的身影渐渐远去……

不错,剩下的路,就应该他自己去走了。不学会一人走路,时刻总让人带着走或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简直是盲人和庸才一个,那一定会处处碰钉。无论是水路、陆路,还是水道、老道、官道、红道、黄道、蓝道、黑道、白道、绿道、紫道、青道、人道、魔道、佛道、鬼道、地道、天道、甬道、粮道、食道、大道、小道、鸟道、猫道、狗道以及一切旁门琐道、歪门邪道,都要学会在它们上面和内部走路。因为,世事纷繁复杂,人也要学会狡猾、变通、超脱各道,关键的是要看,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走什么样的“道路”。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八方友。”没有一个明辨是非善恶的心灵与头脑,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方法和道路,那一定会是“不掉入无底的深渊,也会被撞得头破血流!”总而言之,无论走近还是走入各行、各门、各道,始终如一地保持“做人的仁义道德”,那必将是“道道可通,路路可通。”这样,你也就学会了走路!

要做一名真正的好人,有时就必须不择手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甚至是运用阴谋诡计、以毒攻毒、以牙还牙、厚黑之术;当然,这是应该用来对付小人、恶人而必然利用的手段,而且如将它们运用得恰当得体、公正廉明的话,则更能显示出此人乃是仁义无私、光明磊落的大善大德大好之人。必要之时,好人要伸张正义,誓为行善,还必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视死忽如归”;甚至是他要出入红道、黄道、蓝道、白道、黑道、绿道、紫道、青道、人道、魔道、佛道、鬼道、地道、天道、老道、水道、粮道、食道、大道、小道、鸟道、猫道、狗道以及一切旁门琐道、歪门邪道等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之中而超脱凡俗,普施人间正义,即使他要和各行各业及至明赌暗娼行淫的人物和道场打交道,但他依然能保持高尚纯洁的仁义道德而不被引诱、同化、陷入火坑、无以自拔!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好人君子是“出淤泥而不染的”。

耶无害不停地思索着父亲以及康总管对他的谆谆告诫,让他联想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走路”和“做人”的道理。终于,他遥望着前方,轻轻松了一口气,纵马独自行去。……

“请问老大爷,曹老师傅家住何处?”只见耶无害手牵着马缰在村口前向行人问道。

“噢!你是说那个曹老秀才,他就住在前面,门前有棵大柳树的那个。”

“好!谢谢老人家!”耶无害说完,牵马朝着老人所指的方向往前寻去。

很快,耶无害便来到门前有棵大柳树的院落之前。但是,大门紧闭,并未上锁。他又仔细看了一下门面,只见门扇上有一幅对联——

英乐

人土

英乐

才园

出留

此人

间间

横额是——同心同德

门框边联:阳光普照姹紫嫣红尽争春,东风劲吹老树新枝齐竞秀。

“想必这就是曹老师傅之所,父亲让我向他拜师求学,看来,果然没有走错门。”耶无害一边自语着,一边向大门走去。

“嘭!嘭!嘭!嘭!”耶无害上前轻轻地敲起了门扇。

不一会,有人来开了门。是一位身着长衫、面目清瘦的老者,耶无害凭着他的直觉,就觉得他是他所要找的人。于是,他急忙搭话问道:“请问老先生,曹师傅家住这吗?”

“您是……”老者疑惑地望着陌生人问道。

“噢!”耶无害随即自我介绍道,“我来自巴蜀东道,姓耶,名无害;父亲乃是耶国文,与曹师傅是故交。”

“哦!……你就是耶三公子,快请进,请进。”

于是,那老者乐呵呵地帮着耶无害将白马和行李牵入了院内。随后,老者又将大门关好,冲耶无害说道:“三公子,请屋内絮谈!”

“老先生,莫非您就是……”

“嗳!你要找之人正是老夫!你父亲耶国文早已给我来信说了此事,近日老夫之所以未出远门,等的就是三公子你。”

“哦!原来父亲事先早有准备,他在信中怎么说?”

“你父亲在信里说,念我和他有多年的故交,让我好好待你,教你读书写字,不过他还是让我严格要求于你。哈哈哈……”

闻听此话,耶无害也不忍随着笑道:“应该的!父亲一向对我们兄弟几个都是严家管教的。现在我到了你这,一切但听师傅的。”

“来!来!来!三公子请坐,老夫给你砌茶。”

“不!师傅,还是让我自己来吧!”

“嗳!你先坐着,初来我这,怎么说你也是客,我为你砌茶,也是应该的。不过呢,以后你有的是机会来为你师傅砌茶的。”

“师傅,我有点不明白,这么大的院落里,就您一人吗?”

“对,就我自己,很清静。静里可以安身养性嘛!其实,说是清静,可也有不清静的时候。这不,我私塾里的三十多个学生放假回家了,所以这才清静了几日。”

“哦,原来是这样。这么说,他们三十多位都将是我的同窗之友了。”

“不错,将会是……”

“那他们都有哪些地方的人?”

“有本镇的,荆州的,襄阳的,……还有从京城慕名而来的。”

“哦,……我是来自巴蜀山川的。这回,曹师傅的弟子真可谓是遍及天下,您的声望更是闻名遐迩。”

“来,三公子远来疲惫,请用茶。”

“谢谢师傅!”

“咳!……不是为师我为难你,有道是‘严师出高徒,’所以,三公子你要有思想准备,你到了我这,并未到达终点,明个一早你还要一人出外独行,……”

“怎么?我还要一人独行?……”耶无害忍不住放下茶杯问道。

“三公子,你别急,听我说。你再次出外远行,一路之上会遇到很多的人、事、物,从这些所见所闻里,你会学到许多的知识,体验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到世道的艰难与黑暗之后,你再巡回我这,你就知道‘读书何为,何为读书’的道理了。”

闻听曹老师傅一阵语重心长的话语,他再次妥协默认,更记住了曹师傅讲给他听的“游学之道”。看来,“这一定又是父亲和曹师傅对我的事先按排,他们一定是想让我历经世途磨难,再回到这清静的学堂里来读书。可我至今长这么大,一直在温园家教,何曾一人出外去受苦游学?怪不得父亲在我临前说过‘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的话,他对我的事早有先见之明。其实,现在我还在曹师傅家,尚未出行,可听他这么一说,我就已经感到很难为情了。可想而知,我一旦独自出行,必是难上加难。但是,此地并非家园,长辈按排所致,身不由己呀!”

“三公子,你不必忧虑。其实这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曹师傅,徒儿心里明白,这全是为我好。”

“嗯!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你应该做好一切准备,去勇敢地面对现实,到世道里去磨练自己,‘真金不怕火炼’嘛。”

“承蒙曹师傅的教诲,徒儿一定竭力以行。”

“其实你明日的起程路线,为师早已为你按排好了。”

“师傅要我沿什么路线出行?”

“嗯!……你从此北去,走荆门,至樊城,过襄阳,跨汉水,再走新野、邓州、南阳、博望、方城、叶县、平顶山、许昌、郑州,直至河南偃师县玄奘大师故里、东都洛阳及至黄河上下,无论你用什么方法、用多少时日,只要你能走此一通,从始点到终点,再从终点重返始点,你就会增加许多的见识,了解世俗民情,知道将来所应承担的大任,为学之道、为学之用自然可知矣。”

“曹师傅,这么说我必须环此一周,才能到你这拜师求学?”

“不!”曹吕庄却摇着头说道:“其实你现在已经在拜我为师了,即使明日之后你独行北上,为师我也不在你身边,但你也要认为我就在你身旁,有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