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大房太太 >

第28部分

[红楼]大房太太-第28部分

小说: [红楼]大房太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姨娘这一年来也是偶有复起的时候,叫王氏心中很是不满。赵姨娘那里还有个女儿倒也罢了,王氏也不敢动什么手脚;赵姨娘无子无女,偏生又得了贾政的几分喜爱,这叫王氏如何不恼火生气。周瑞家的自然也是有眼色的,暗地里就吩咐底下的人克扣起周姨娘的用度,现在周姨娘也因为这样给闷病了。
“二房的糟心事儿也多,珠哥儿又病了,二弟妹心里也烦吧。”徐慧道。
“可不是?这天气要再这么热下去,府里只怕又有人给热病了。”翩然边给徐慧还有贾琬扇风边说道。
“太太,今儿珠大爷那儿传来好消息,说珠大奶奶有二个月的身孕了。”翠儿出去给贾琬端来了碗冰奶丨子,回来之后便禀报了这样的消息。
“哟,这可是大喜事。”徐慧淡淡一笑。
“听说珠大奶奶这几天就不欲饮食,原以为只是天气闷热的缘故,没想到今天请大夫一看却是有孕了。”翠儿说着,“这下总算能叫二太太开心一些了。”
李纨有孕,贾珠只怕也是时候了。徐慧有些出神,轻轻咬了一颗葡萄,淡淡叹了口气。

就在李纨传出有孕后的第二天,天气开始变得阴沉,没过多久便雷声作响,大雨倾盆而下。这场雨下了整整两天才有了停歇的迹象,极大地缓和了京城的闷热,也让京郊的农田得到了滋润,不至于因为干旱而颗粒无收。
京里便开始有人说这场大雨是因为德郡王诚心求来的,又说德郡王在地坛求雨时日日虔诚叩拜,所以才这样感动上天降下甘露,德郡王果真是有福之人。此时皇帝的病情也突然好转,并决定将茜香国二公主安氏指给德郡王为侧妃,同时加恩德郡王妃父亲为一等公。还未等顺郡王一派想出什么法子,皇帝便有下旨退位,传位给皇后所出的皇五子德郡王,新皇在九月初九登基。
“皇上退位的旨意来得突然,京里许多人都反应不过来。”徐慧跟贾赦说道。
“要不是顺郡王野心勃勃,虎视眈眈想要登上皇位,皇上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贾赦抿了一口葡萄汁,“听说黎家在西北不安分,要联系西北将军支持顺郡王为帝。西北将军是皇上一手提拔的,便将此事传回给了皇上,皇上才终于下定决定要传位于德郡王。如今宫中宁嫔失宠,她所出的皇十子已经抱去给了皇后抚养。”
“此事我也知道,没想到黎家这样大胆妄为,也不想想自己女儿还在宫中。”徐慧叹了一口气,“荣华富贵遮人眼,连自己女儿跟外孙都不要了。”
“黎家的事情只等新皇登基后处理了。”贾赦道,“顺郡王就是再不甘心也无力回天。”
“耳边才总算安静些了。”退位的旨意一出,京里纷纷扰扰的声音都停了下来。从前那些依附过顺郡王的官员如今都想尽法子撇清关系,京里人心浮动的氛围顿时肃清。等着九月初九德郡王顺利登基,从前蹦跶的人都要想尽法子自保了,尤其是甄家。


、第十四十四回

第四十四回贾琏亲事始相看
新皇登基;第一时间却并未追究顺郡王结党营私之事,反倒是亲自送了太上皇跟太后到京郊行宫颐养天年,同时册封前朝后宫。顺郡王册为忠顺亲王;这个封号也是太上皇亲自为其所取;德郡王册为仁德亲王,皇九子徒淼为成安郡王;皇十子年幼无册封。又册封太上皇贤妃为贵太妃;玉嫔、宁嫔、恭嫔为太妃;伊贵人、赵贵人、王贵人、韩贵人为太嫔,其余则为太贵人。同时又册立和郡王妃为皇后;吴侧妃为贵妃,安侧妃为懋妃;尉迟庶妃为熙妃;洪庶妃为柔嫔,喻庶妃为宣嫔,另有侍妾戴氏跟张氏则立为戴贵人跟张贵人。
“这懋妃倒也罢了,毕竟是茜香国主嫡亲的二公主,那熙妃却只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家的女儿,居然也能一句封妃,看来皇上对这个熙妃是宠爱得很呢。”外命妇首次进宫参拜后,王氏便如此在贾母跟前说道,“到底是得了皇上喜欢的缘故。”元春容貌才学都比那个熙妃要好,看来后年的选秀一定能中选。
“那倒不一定,”徐慧拨了拨茶杯的盖子,撩起眼皮看了一眼王氏,“熙妃之所以能够封妃,最主要的还是她诞育了皇上的大公主,又曾经为皇上孕育过一个皇子。虽然皇子早夭,但毕竟也是有功劳的,这才是皇上册封她为熙妃,与懋妃并尊的原因。”
“赦儿媳妇说得有理。”贾母知道王氏心里想的什么,但是想是一回事,实际是另外一回事,“皇上刚刚登基,只怕前朝后宫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咱们只管按照规矩给皇后请安便是了,旁的东西还是少打听少谈论为宜。赦儿媳妇,东府的蓉哥儿跟蔷哥儿都开始议亲了,你也抓紧时间给琏哥儿相看才是。”
“媳妇知道的。”贾琏今天已经十三了,不怪贾母这样上心,算算时间王熙凤也该出孝了,不过倒没听说她要上京来的消息。
王氏撇了撇嘴,眼下当然是元春跟珠儿媳妇的事情最要紧,贾琏才刚刚十三岁,何必这么快就相看人家,当年珠儿不也是十五、六岁时才议亲的。又想到自己远在金陵的侄女王熙凤,便回忆起当初心中的一个计划,遂浅浅一笑,准备回到自己院子后就遣周瑞家的去跟自己大嫂说一声。
此时贾元春也正好进来请安,徐慧淡淡看了她一眼,却发现小姑娘比之从前显得文静多了,浅笑回眸间更为端庄。只见她捏着帕子的双手交握在身前,身上穿着一套丁香色洽淡金莲花纹路的衣裙,更添几分淑雅。自从教习嬷嬷来到府中之后,除了每日请安之外,贾元春便是很少再来到贾母身边伺候了。贾母也知道她既要练习规矩又要温习诗书,也体谅她这样作为,每每等她来请安时都要嘘寒问暖一番。
“瞧着元春越发像个大姑娘了。”徐慧见贾元春如今越发出彩,便笑着说了一句。
“大太太惯会取笑我了。”贾元春抿了抿唇,露出个淡淡的笑意回道。
估计是嬷嬷讲究“笑不露齿”,贾元春每一个动作都像教科书般精准,倒少了从前的活泼劲儿。徐慧看一眼面带满意神色的贾母,但笑不语。

“珠大爷房里的云氏跟尹氏又闹起来了,听说把珠大爷烦得直头疼。”翩然见徐慧从荣庆堂回来便连忙叫人拿来一身常服,边给徐慧换上边说道,“珠大奶奶如今有孕不能动气,而且素来性子柔顺,这回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才是,估摸着等一下二太太又要恼了。”
云氏是王氏送去的丫头,尹氏却是贾母的人,两个人经常吵吵闹闹都是常事了。只是这回把刚刚病愈的贾珠吵得心烦意乱,传出去王氏跟贾母想必都要生大气,那两个丫头就等着吃瓜落了。徐慧摘下头上的步摇,拿过象牙梳子将头发梳顺,道:“珠儿媳妇就算性子再怎么温和,也总得出面处置一下才对。要是不闻不问,那两个丫头只怕是要觉得自己的太太软弱,肯定是要闹翻天的。”
“可不是吗?”翩然重新给徐慧梳了个松散的发髻,只拿一支金镶青石寿字玉簪挽着,“听说珠大爷从前就喜欢那两个丫头,生病时也是这两个丫头在跟前伺候的。兴许就是这样两人才会争风吃醋,而珠大奶奶忌惮着珠大爷对她们的喜欢,所以才没有多加斥责。”
“糊涂呀……”徐慧叹了一声,“也罢,他们院子的事咱们也只能听一耳朵,旁的说再多也会有人觉得咱们多管闲事。”
“太太说的是。”翩然又拿出一张大红洒金请帖,“这是西宁王府送来的请帖,说是请太太还有琬姐儿后天过府赏菊。”
“西宁王府?”徐慧拿过帖子一瞧,果真是西宁王府的盖章,“倒也奇怪了。咱们府跟西宁王府虽有交情,但都是老太爷老太太这一辈的事情了,虽说从前老太太生辰时他们也派人来贺寿,但到底我跟王妃只有一面之缘,怎的倒是下帖子请我过府去了?”
“太太倒是忘记了,西宁王府有个县主,今年都十二岁了。”翩然回道,“虽说不是西宁郡王的嫡女,却是在郡王妃身边养大的。咱们家琏哥儿跟那位县主年纪倒是匹配,郡王妃自然要为她寻个好人家了。而且,老太太那儿只怕也是得了消息了……”
西宁郡王家的长女是从前西宁郡王庶妃朱氏所出,朱氏产女后血崩而亡,其女便交由郡王妃寇氏抚养。寇氏自己无所出,所以也视这个女儿为亲生女儿,如今这位长女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寇氏自然要为她好好相看未来的婆家。除了徐慧之外,内阁学士杨文之妻霍氏、护军参领公孙泰之妻常氏、太仆寺卿刑易之妻甘氏等都收到了邀请。徐慧发现,受邀的人家中大多数家里都是有姑娘的,也不知是所为何故。
“知道了,找人给郡王府回话,说我后天一定会到。”便是她不想去,贾母肯定也会叫她去的。徐慧起身做到榻边坐下,“去把我的绣笸拿来吧,说好给琬儿绣的荷包还只完成一半而已。”
“是。”

虽然京里人常常提起“四王八公”,但徐慧来到西宁王府时才发现,荣国府就算再气派再奢华,跟西宁王府比便是不值一提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这样的形容用在西宁王府上便是毫不夸张,院子中流水小桥的设计跟堆砌的假山两相辉映,十字路边还种植着金秋新贡的金贵跟玉簪花,花香袅袅。
西宁王妃寇氏穿着一身月白描金花淡色上衣跟金丝白纹昙花雨丝锦裙,发髻上簪着一具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一派温柔和顺的模样。跟在她身边的便是西宁郡王长女,只见她穿着一袭大红刻丝金枝绿叶百花综裙,外头罩着一件桃红撒花褙子,桃花眼樱桃小嘴,估摸着长相更像生母朱氏,隐约能看见几分妩媚之意。
“前几天宫里赏下了几盆贡菊,正巧我也从外头收了一批菊花来,所以便邀请诸位夫人过来赏花吃酒。”寇氏笑着道,“知道各位夫人身边都有姐儿,我也冒昧请了一块儿过来了,叫她们陪着端宜一起玩耍也好。”端宜便是西宁郡王长女的封号。
甘氏盈盈一笑,道:“县主看着端庄和婉,叫咱们家的泼皮猴儿跟着县主学学规矩也好。”
寇氏满意一笑,叫来几个嬷嬷带着几个女孩儿去了花园中的凉亭。贾琬年纪最小,估计西宁王妃也有意照顾着,特意派了个嬷嬷专门看顾她。
“看到贾家的姑娘就想到老太君,她身子可还好?”寇氏看向徐慧,温和地问道。
“老太太一切都好,有劳王妃关心。今儿个出门的时候老太太还吩咐了叫我记得问太妃安,说是她也惦记着太妃是否康健。”徐慧回道。
“那倒不巧了,太妃今天约了北静王太妃去摸牌,眼下已经出门了。”
徐慧只叹了一声可惜,便见寇氏已经转过去跟常氏说话,于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上好的君山银针清香满溢,喝过后齿颊留香,果真是上好的贡品。她又眯了眯眼,见端宜县主正以主人家的身份招待着前往的几个姑娘,行为举止进退有度,性子温和而不骄纵,果然是教养不错的。只是她跟贾赦都觉得与西宁王府结亲不算是好事,毕竟异姓王的存在总会是皇帝心中的一条刺,便低下眼眸默默不语。
杨家、公孙家、邢家都是近些年提拔上来的世家,虽然比不上四王八公这般有底蕴,也比不上王家、史家跟甄家等深受皇恩,但却不失为结亲的好对象。端宜到底是庶女,生母也是死后才请封的庶妃,倒不如寻个三品官员家下嫁,那夫家总算会忌惮些。寇氏这般想着,对常氏跟甘氏倒是更热情些了。
徐慧见状便明了西宁王妃无意联姻贾家,心里也算是松了口气。贾母虽然盼着能有个县主嫁入荣国府,不过此事怕是要让她失望了。

“大太太还真是的,跟西宁郡王联姻这样好的机会都把握不住。要是能让琏哥儿娶了县主,将来何愁没有飞黄腾达的时候?”王氏得知西宁郡王进宫请旨为端宜县主跟太仆寺卿刑易之子邢秦的婚事求旨意,皇帝也是欣然同意了。消息一出,别的人家倒也罢了,王氏却像是斗赢了的公鸡那般神气十足,动不动就拿话语刺激徐慧。
“琏儿的前程自有他自己去争取,难不成娶了县主就能一朝步入朝堂平步青云么?”徐慧整理了一下衣角,“二太太也别把咱们大房的人想得这么无能。就算比不上珠哥儿十四岁就考了进学,琏儿的功课便是放到外头叫大儒们看看,也是值得称赞的。再说了,端宜县主已经定下亲事,二太太整天把人家挂在嘴边,就不怕污了人家名声么?”
贾母对不能跟西宁郡王结亲也是心生闷气,也怪徐慧不懂去争取,故而这几天便是王氏这样拿话语针对徐慧,她也不曾喝止。其实她心里也明白,西宁郡王虽然有郡王之名但手中并无实权,朝中之人跟西宁郡王交情深的也不多,联姻西宁王府听着好听,实际上也没什么益处。珠儿去的媳妇是国子监祭酒出身,对珠儿读书科举帮助很大,琏儿过两年也该参加考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