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乱世芳华 >

第85部分

乱世芳华-第85部分

小说: 乱世芳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盆满钵满,格雷基金运作两年了,每年的投资回报率都达到百分之一百以上,你说这家伙是不是一个天才?”

格雷憨厚地笑着,丝毫不介意乔新伟嘲笑他又胖又秃,看上去十分宽厚好相处,那淳朴的样子并不像一个精明的华尔街金融家,乔霏有些疑惑,这位格雷看起来很面熟,可是她又实在记不起他是哪一位,他的名字也丝毫没有特殊之处,整个华尔街叫格雷的人恐怕也有几十个吧。

乔霏也笑眯眯地冲他点点头,格雷基金她是没有听说过,应该是一家规模很小的私人基金,估计乔新伟就是格雷基金的大股东,否则势利的华尔街金融家又怎么会待他们兄妹俩热情如斯?

但她对乔新伟所谓的天才一说,却丝毫不以为然。

第一百四十五章 碰撞

这个年代的美国人处在一个股价不断飙升的股市中,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随处可见。

只需要支付百分之十的保证金,余额由经纪人垫支,每股一百美元的股票,如果以保证金的形式购买,只需要支付百分之十,也就是十美元。以每股一百二十美元的价格卖出,获得的利润是二十美元,利润率就是百分之两百,这种投资方式就是快速致富的捷径。

所以乔新伟所说的投资回报率百分之一百以上实在算不上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

华尔街的许多上市公司本身也是高度杠杆化的,只要公司的利润不断增加,超过当前债务的利息,每股收益就会以飞快的速度增加,这当然会进一步刺激投资者对这只股票的热情,这种做法助推了股市的繁荣,许多无知的投资者也头脑发热,冲进来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这几乎是一个傻子都能在股市里赚钱的时代。

不过如果有一天经济开始下滑,很多这样高度杠杆化的公司就会很快破产,最后导致股市大崩盘。

那个时候就是华尔街的末日,就算眼前这位格雷再天才,也无法逃过这个劫难。

格雷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口袋里取出名片,一脸歉意但很有礼貌地递给乔霏。

乔霏看着名片上他的英文全名“BenjaminGrey”,再次觉得有些眼熟,不过这名字很大众化……

等一等,她的脑子突然像闪过什么。

格雷?哥伦比亚大学大学的格雷?

乔霏的神色认真了起来,难怪自己方才有一种微妙的熟悉感,莫非眼前这位看起来憨厚的中年男子就是日后的华尔街一代宗师,享有华尔街教父美誉的那位格雷?

她咽了咽口水,自己的运气也太好了点儿,随便出来吃顿饭都能遇到这样的大人物,不过现在的他还在华尔街做着一个小小的基金负责人,任谁都看不出他今后的辉煌。

但是他高超娴熟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技巧,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前后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乔霏前世所处的年代几乎所有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他的信徒。

而他所拥有的财富多到令他厌倦,最后解散公司,走进大学教书育人,将他的理念思想播进每一个投资者的心里。

她仔细回想过去教科书那张黑白的照片,那年老的格雷与眼前这位的容貌渐渐重叠在了一块儿。

“FIFI也是到美国来读书的吗?”。乔霏发怔的样子引得格雷好奇地问道。

“对,她在哈佛读法律,过去学的也是经济,对华尔街很感兴趣,你在华尔街这么多年,正好给她讲讲。”乔新伟笑道。

“了不起,了不起,不过从哪里说起呢?”格雷憨憨笑了笑,“唔,这几年经济很好,华尔街正处在最赚钱的时候,当初我是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才选择了这一份报酬较为优厚的工作。”

“那您觉得什么是金融投资市场最欠缺的呢?”见到了年轻时候的大师,乔霏心里痒痒地,忍不住直接就问到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逻辑,严密的逻辑,这种逻辑的理智对于以盲目和冲动为特色的金融投资市场来说,永远是最为欠缺的。”与乔氏兄妹这样受过正规商学院教育,但未经过市场打磨的人不同,格雷更多是的在实践中全面熟悉证券业的一整套经营管理知识,了解证券买卖程序、行情分析、进货与出货时机、股市环境与股市人心等在内的实际运作方法,这种源自亲身实践的经验,远远比书本上的描述更为深刻有力。

“逻辑?那您觉得如今的美国金融市场还有逻辑可言吗?”。

“当然是有的。”格雷并不认为如今的市场存在着多大的问题,就算有小问题,也可以经由市场之手做出检验,进行调整。

“恕我直言,虽然我来到美国的时间不长,但我觉得如今的美国金融市场已经严重缺乏理智,甚至是根本毫无逻辑可言,现在的市场看起来繁荣,无论是上市公司的种类,还是股票发行量都大幅度增加,但大多数投资都投在房地产方面,现在经济环境是很好,但这样的利好能够持续多久?如果房地产公司破产了,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却未对此引起足够的警觉,去关注风险,反而继续推荐房地产公司股票,那么最后这种失控的乐观就会导致经济的崩盘。”乔霏噼里啪啦地开火,让乔新伟都吓了一跳。

文弱的乔霏一开口就是毫不留情的尖锐评述,让一直未认真起来的格雷顿时对这个少女刮目相看,眼前的这个小姑娘绝对不是一个门外汉,但这并不等于他赞同乔霏的观点。

“以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购买房地产股票还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投资行为,也是经过市场认真分析研究,认为这个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安全性和满意的报酬率。当然,在金融市场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是在合理的条件下投资应该不至于亏本。如今战争结束,经济复苏,股市持续保持牛市的行情并不奇怪,我认为目前的情况并不是盲目的乐观,更不是失控。民众在过去也曾经一度认为购买股票是投机的行为,憎恨甚至诅咒股票投资,事实证明他们是错的,购买股票也是十分合适的一种投资。”格雷皱着眉头温和地说。

“关于这一点我不否认,但目前的金融市场是否存在着投资变成了投机的问题?历史性的乐观是难以抑制的,投资者往往容易受到股市持续的牛市行情所鼓舞,继而开始期望一个持续繁荣的投资时代,从而逐渐失去了对股票价值的理性判断,一味追风,在这样的市场上,股票可以值任何价格,人们根本不考虑什么数学期望,投资和投机的界限已然模糊了。”

这个观点本来就是格雷提出的,曾经接受过格雷思想教育的乔霏,对此深以为然,现在的场面就像是未来的格雷和现在的格雷进行辩论一般,谁也没办法说服谁,但是格雷却对她说的话十分上心,总觉得说到了自己内心深处,那是自己一直思考着,却无法说出来的想法,此刻被她说出来,他竟然有一种觅到志同道合的知己的感觉。

格雷频频点头,“你说的这一点我很赞同,当市场上出现太多无知的投资者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但我想随着市场的正常运行,被高估的股票价值也会由市场做出调整,你说的经济崩盘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觉得乔霏所说的有些耸人听闻,但格雷看她的眼神却充满了赞赏,他一直以为华人是不可能懂金融的,今天的会面却完全颠覆了他的想法。

没想到一个华人少女竟然也对金融市场有着这样深刻而敏感的了解,虽然他并不完全认同她的观点,但作为一个女性有这样的见解,实在让人佩服。

要知道自华尔街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个地方是由男性住在,纽约股市正式成员中从没有出现过一位女性,女人是不能高负荷工作的,她们属于家庭,属于丈夫孩子,属于衣服和化妆品,不应该属于这样残酷的战场。

因为这样的人太过稀少,格雷便对乔霏格外好奇,一晚上聊下来,觉得她言谈不俗,更有许多观点新颖奇特,又恰好与自己心中某些不成熟的想法不谋而合,被她三言两语说出来竟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禁大叹遇上了知音。

可他又哪里知道,乔霏所说的这些实际上全是他日后的几本轰动世界的经济学著作中的精髓,说的是他的思想,他听起来自然觉得十分亲切。

乔霏前世学过经济学,却也只是皮毛而已,但是毕竟是领先了这个时代近百年的观点,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具有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听得格雷大为叹服。

“你不继续学经济,转而攻读法律真是可惜了。”格雷频频摇头,“你应该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的。”

乔霏笑了笑,“我对经济并没有太深的研究,说的也不过是一些没有经过市场验证,也没有数据支撑的粗浅想法而已,我的兴趣还是在法律上,想要实实在在地为我的国家做些事情。”

“那真是太遗憾了。”对政治丝毫不感兴趣的格雷只是耸耸肩,两人的话题又绕到了金融领域上。

乔新伟一晚上几乎都坐着听妹妹和格雷进行你来我往的思想碰撞,觉得比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还有意思,许多困扰自己的问题,在这样的碰撞中也隐隐有了头绪。

同样是学经济,乔霏不过是在国内学了四年,而他前后学了近七年,其中的三年还是在美国最好的商学院里跟随最好的导师,但他心里却清楚,在思想的高度上乔霏已经远远胜过了他。

有这么一个优秀到令人只能仰望的妹妹,做哥哥的除了与有荣焉之外,难免也有些淡淡的失落。

第一百四十六章 涉足航空业

“不如我们来打个赌,我赌美国的经济照这样下去将会在三年之内崩盘。”乔霏语出惊人,连乔新伟都吓了一跳。

“好,我赌了。”格雷似乎丝毫不意外她会这么说,一下子就爽快地答应了。

“赌注是什么?”乔新伟望望格雷,又望了望妹妹,原以为自己来美国之后成长了不少,没想到乔霏成长得更快,她身上的锐气和朝气毫不掩饰,只是思想依旧深邃,观点依旧尖锐,不过一顿饭的时间,他就能感觉到这个外表憨厚,实际精明的格雷对她发自内心的尊重。

他自己心里清楚,若不是看在钱的份上,格雷不会与自己这般要好,两人虽是好友,但他能感觉得到格雷是个清高的人,他很少发自内心地尊重某一个人,乔霏却能轻易博得他的好感,当格雷欣然应允赌约时,他就知道格雷已经完全把她放在与自己同等的地位上。

最难得的是她是个女人啊,华夏女人在男性社会一直都是失语沉默的,更不用说是在国际上了,乔霏在华夏已经是一枝独秀,但在国际上却还是默默无闻的。

在一般的人的眼中,女人是天生缺乏思想的,她们没有逻辑,空洞乏味,像格雷这样的人,虽不至于轻视她,但很有可能会无视她,敷衍地和她吃顿饭,就像是普通的社交应酬,而不是像现在这个态度,明明不赞同她的观点,却还跟着她一块儿胡闹。

“赌注?”格雷和乔霏面面相觑,都突然大笑了起来,两人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并不存在太多的功利色彩。

“不如就赌一顿饭吧?输的人请赢家在这里大吃一顿,二哥,你作为见证人也要出席啊。”乔霏十分淡然。

“就一顿饭?”这回轮到乔新伟哑然失笑了,“你们这赌的……,行,三年后,咱们三人还是这间饭店,还是这个位子!”

“对了,方才说到汽车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那航空业的情况又如何呢?”乔霏问道。

“航空业的实际情况并不妙,有不少飞机制造公司已经倒闭了,剩下的几家也都在苦苦挣扎,航空业是要依靠战争拉动的。”格雷不以为然地说。

“我正有件事想要拜托格雷先生,”乔霏盈盈笑道,“不知道格雷先生是否有关注过一家叫作博音的航空公司?”

“我知道,这家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还算是一家中小型的飞机制造公司,虽然战后经济繁荣,可是因为战争结束了,对军用飞机的寻求量反而大大减少了,所以他们应该是陷入困境了,FIFI是从哪里听说的?”格雷十分好奇。

“之前在国内听说这家飞机制造公司的设计师是我们的华人同胞,心里好奇便有此一问。”乔霏笑了笑,“毕竟我们华夏科技落后,一个华人能够设计飞机,是很让人振奋的。”

“哦,那你的朋友恐怕不妙,像这样的公司大都发不出薪水来的,不过这家公司还是不断地发行新股票,来获取现金,可是股价不高,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那样的股价真是没什么前途可言。”格雷不是很看好这家公司的前景,在他看来这家小公司离倒闭也不远了。

“我对这家公司倒是挺感兴趣的,既然他们遇到了困境,我也想帮忙,不知道格雷先生能不能帮我联系上那家公司创始人?”在美国没有什么人能比这些金融家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