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乱世芳华 >

第179部分

乱世芳华-第179部分

小说: 乱世芳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和倭国的战争已经进入了中期的相持阶段,虽然生活上的困难开始渐渐显现,但是总体局势还是保持了平稳,大大小小的战役都是互有胜负,没有太大的伤亡,对于战争民众也由初期的恐惧,变为了如今的习惯。

过不了几年抗倭战争就要结束了,到时候更严峻的挑战即将到来。

“你的意思我明白,你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我也都看在眼里,有的时候为了自己的理想不得不妥协,不得不和那些令人生厌之人虚以委蛇。”他有些惭愧地低声道,“我到底还是修养不到家,做不到平心静气,不过我今日却也没给他们难堪,只是不习惯他们那种氛围,找了个借口便回来了。”

“你做的比我想象中好多了,和过去相比也是进步不少,”乔霏终于有了一丝笑意,“毕竟他们不是你的手下,你不喜欢便避开他们就好了,不需要闹得大家都不愉快,等今后你的手中有了真正能节制他们的权力时再施惩戒也不迟。”

“怎么会不迟,到时候恐怕国库都被他们蛀空了,我就不明白,校长是个节俭的人,为什么能够容忍这些蛀虫的存在?”面对现实,他也知道不能一蹴而就。

“当然不能容忍,只是对他来说内外交困,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不得不启用这些小人,因为只有这些人能帮助他。”

“是么?”他不知道为什么权力这么重要,重要到一个人明知道是错的还要继续下去,“他是不是也觉得等到完全掌握全国的局势时,再来一一收拾这些小人也不迟?”

“你知道戴国瑛的失败之处在于什么地方么?”乔霏从未在他面前直呼戴国瑛的名讳,这次终于不避讳地在他面前表现出对戴国瑛的不满,“他太固执,听不进正确的意见,不容别人质疑他的权威,敏感多疑,缺少容人之量,所以那些正直之人很容易被打压下去,而善于逢迎却于国家无利的小人却可以借机上位。”

“你想说什么?”

“我的意思是,他的做法无可厚非,只是他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了如今的形势,当然他也看到了这一点,不然也不会把张直逼到这个地步。”

“张直?那个司法部长?和他有什么关系?莫非他也是个贪腐小人?”

“刘安民现在心灰意冷地躺在医院便是拜张直所赐,他弄权多年,生生把司法部变成了党部的工具,权势大到超乎你的想象。”

沈绍隽这才隐隐明白了刘安民遇刺事件背后的真相,不由得暗暗心惊,这些政治漩涡中的权力斗争太让人看不清了,“我这样的人行军打仗也许还行,若是让我掌控权力还真是强人所难了,若是有一天不需要上战场了,我就去学校教书去。”

乔霏“扑哧”一笑,这话还真像沈绍隽会说的,“我倒希望你不要上战场呢,可抗倭战争结束了,难道军队也要解散了么?你想想我们国家还有多少领土掌握在列强手中,若不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收回,以后恐怕就再也没有收回的时机了。对于我们外交而言,若是没有强大的军队做后盾,在国际上我们说话也没有底气,那些列强恐吓威胁就是不愿意交还领土,我们怎么办?难道还要乖乖低头,俯首称臣?那我们打这场仗还有什么意义?”

这一番话说得沈绍隽热血沸腾,想到那些被列强无理侵占的领土,年轻时的那股斗志又涌上心头。

第二百八十四章 大战结束

   倭国在太平洋战场上愈加猖狂,攻下了东南亚的岛国,切断了欧美的航线,因为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美国终于被迫卷入了这场大战之中。

美国这艘航空母舰一旦加入战争就立刻显示出它无可比拟的威力,除了军事打击,最让倭国崩溃的是美国的经济封锁,倭国的大部分战略物资都要依靠进口,尤其是美国,美国对倭国宣战后,所有的物资都停止对倭进口,让倭国举步维艰。

倭国在华夏和太平洋上两头作战,本就不堪重负,再加上国内的经济危机愈加严重,整个国家都要被拖垮了,越是在这种时候,倭军愈加表现出一种绝望的疯狂,自杀性的冲锋和袭击屡见不鲜。

美国的加入大大牵制了倭国的主力,华夏和倭国紧张的局势得到了缓和,戴国瑛也总算有了缓口气的时间,尤其是和美国结成牢固同盟之后,美国在正式加入战争之后,给予华夏更多的物资和经济援助,华夏的经济也渐渐有了复苏的苗头。

在这个所有人都看到了胜利曙光的时刻,戴国瑛的独子戴成钧从德国回来了,对这位太子殿下的归来,虽然戴国瑛喜悦非常,但革命党上下并不买账,毕竟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候,戴成钧在国外,并不曾和万千百姓共体时艰,而如今形势好转了,这位太子爷才回来,还进入团部,由此可见戴国瑛想要捧他上位的心思有密切,面对这位空降过来想分一杯羹的太子爷,众人心思各异。

就连乔星诃对这位继子都面和心不和,更不用说亲美派的其他人了。

可是戴国瑛一心要捧戴成钧上位,不仅为他安排了最重要的职位,还为他排除异己,剪除已经做大了的势力。尤其以姚家为最,而乔家也受到了打压,哪怕在乔星诃的抱怨之下,戴国瑛依旧不为所动,铁了心要扶持自己的独子上位。

陆行严一脸冷肃地站在乔霏面前,“校长如今是要将我们这些人利用完再一脚踢开,这位太子爷别的看不出来,手段倒是和他爹相似,现在又要来染指我的特务处,我若是不做些什么倒是对不住他了。”

“你急什么?大战还没结束。这么快就内讧?”乔霏淡笑道,“戴成钧身后有总统大人护着,你能从他手里讨得了什么好?”

“等到大战结束恐怕就是兔死狗烹了。”陆行严冷笑。他倒是没有沈绍隽那么迂腐,“如今他对你们乔家打压得十分厉害,等戴成钧真上了台,乔家的名字恐怕也要被抹去了。”

“我们乔家也没有什么可被打压的,”乔霏耸耸肩。不以为意,“我的哥哥们不涉足政治,父亲也淡出了政坛,乔家除了两位国母之外,也只有我一个小女子。”

“那么沈绍隽呢?他手握军权,戴成钧能容得下他?”陆行严步步紧逼。

“至少在这个关头。戴成钧就算容不下他也得依靠他,况且绍隽也没什么权力欲,等到战争结束。他还想去学校教书呢。”乔霏微笑。

乔霏无欲无求的态度让陆行严默然。

乔霏笑了起来,“我知道你的心思,但现在不是个好时机,要扳倒戴成钧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敢下狠心对总统下手。”

陆行严心中一跳。紧紧盯着她。

“所以大敌当前你就不要想那么多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大战结束后,也许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乔霏拍了拍他的肩膀,暗示性地笑了笑。

华夏政坛暗潮汹涌,一片纷乱,就连还在前线的沈绍隽都被无端卷入,好端端在指挥战役的他被召回,取而代之的是戴成钧在德国留学时认识的好友,这位先于戴成钧几年回国的军人战功一直不甚显著,可是如今竟然由一个普通的师长莫名其妙地升至战区总司令一职,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沈绍隽回到后方进入军部,虽然是官升一级,环境也安稳得多,但是后方的勾心斗角并不是他所擅长的,人变得愈发沉默了。

不过这位新司令胡景也一直不得民心,整个军队系统对这个空降兵都十分反感,他的晋升之快远远超过了沈绍隽,沈绍隽是依靠战功累积让人心服口服,无话可说,可这位新司令表现平平,也难怪那些师长军长对他不服气了。

沈绍隽虽然人在军部,可是前线的战略计划还是要经过他的,他本就没有什么私心,虽然不喜欢现在尔虞我诈的工作环境,可是还是心系前线,尽职尽责地审看这些战略计划。

第五战区的战略计划是由总参谋长定的,这位总参谋长也与沈绍隽合作多年,他对他十分放心,那三套战略计划沈绍隽也认为可行,可是这仗越打越古怪,若不是倭军主力顾着太平洋战场,早就被倭军长驱直入了,这与当初的计划相去甚远。

仔细一查问,才知道胡竟根本看不上总参谋长杜隐,将他制定的三套计划扔到了垃圾堆里弃而不用,气得杜隐请了病假回到了大后方,躲在家里闭门不出,胡景自己照着自己的想法胡打一气,前方那些将士对他本来就不服气,原本被沈绍隽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第五战区变成了一锅乱粥,折损了不少优秀的将士。

沈绍隽气得不行,回去对乔霏又是一通抱怨,她倒是不以为意,反而笑了笑,“这有什么可恼的,把前线情况如实向总统报告即可,他老人家心里有数。”

“实在是胡闹,战场岂是儿戏,胡景我也是知道的,他根本没有太大的能力,一下子坐到这么高的位子上,一点儿都不踏实。”沈绍隽犹自愤愤不平。

“谁让胡景是戴成钧的好友呢,你这个老将可以告老还乡了。”乔霏不急不恼。

“我个人是无所谓,可是如今倭人还在我们领土上肆虐,他们便这样不管不顾地为了权力胡搞一气!对得起前方浴血奋战的弟兄么?对得起黎民百姓吗?”沈绍隽原本对戴成钧并没有什么成见,经此一事对他的观感大为下降。

“总统的心思你还不了解,他是属意让戴成钧接班的,如今正为他铺路呢,其他的恐怕无暇他顾。”乔霏笑嘻嘻道,如今各方对戴成钧的观感都十分糟糕,这让许多戴国瑛的忠实拥护者开始对他离心离德,当然戴成钧也抓住时机,迅速地培植自己的势力。

而此时美国与倭国在太平洋的战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远胜于倭国,两颗原子弹终于成了结束亚太战场的标志。

被打得灰头土脸的倭国终于决定无条件投降,在派出受降人选的时候,戴国瑛没有犹豫,直接点名让沈绍隽去,而乔霏则作为和美国谈判的外交官出席。

沈绍隽是华夏战神,就连倭军都称他为可敬的对手,在这么多年的抗倭战争中,他始终奋战在最前线,这一点是举国公认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人提出异议,哪怕戴成钧不愿意把出风头的机会让给沈绍隽,也明白戴国瑛对于沈绍隽的想法,除了信任之外还有着歉疚。

“真是难以想象,没想到战争这么快就能结束了。”沈绍隽感慨万千,自己在战场上耗了这么多年,而美国只用了两颗原子弹,几天之内就让倭国崩溃,再一次让他感慨华夏军事实力的落后,发展新式杀伤力大的武器才是当务之急,“若是我们国家也能有自己的原子弹就好了。”

从内部资料上他看到了原子弹的杀伤力,那可是可以摧毁一座城市的力量啊,有了这样的武器,哪里还需要战争,只要国家有几颗这样的武器,便不会有国家敢轻举妄动。

“会有的!”对此乔霏充满了信心,这几年在美国的经营可不是过家家,“只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华夏内部还有无数场恶战要打。”

“什么意思?”他抬手拢了拢她的发。

“政治斗争,外敌会让我们暂时团结在一块儿,现在大战结束了,戴成钧回来了,国内的政局又要乱作一团了,这场战可能会比大战还要惨烈。”

沈绍隽的脸色很差,他最厌恶的就是这种政治斗争,可也清楚国内各派系争权夺利的丑态,“不会刚赶跑倭人,又闹出当年那些乱七八糟的军阀吧?”

“军阀倒是不会,总统一直担心着呢,所以这些年将军队牢牢抓在手里,那些军阀已经被他拿捏得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了,但是除了军阀之外,几大世家争权夺利,保皇派就有可能趁此机会崛起,再闹出什么复辟,那才是真正的恐怖。”

“保皇派这几年声名狼藉,怎么会有人拥护?”因为乔霏厌恶保皇派,所以这些年不遗余力地抹黑他们。

“利益所趋,名声算什么?”她始终认为保皇派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时刻都要提防他们卷土重来。

第二百八十五章 结局

   倭军正式投降之后,华夏举国欢腾,老百姓们纷纷兴奋地上街庆贺,在他们看来好日子终于要来了,提心吊胆颠沛流离的生活也终于要结束了,可是华夏的政治并未如他们所愿,反倒变得更加混乱。

虽然陆行严这些年一直韬光隐晦,默默发展自己的势力,可终究还是被戴国瑛忌惮,也许他能制得住陆行严,但是他的儿子戴成钧就未必了,为了自己的独子,他下定决心要除去陆行严。

其实他要除去的人不止是陆行严,他列了长长的名单,甚至连沈绍隽都在剔除之列,只是时间先后长短的问题。

而这段时间在戴氏父子的打压之下,陆行严对戴国瑛的那份崇敬之情早已渐渐淡去了,取而代之的内心深处那股你死我活的狠戾。

尤其是在乔霏向他示警,得知戴成钧策反了他的手下要对他下毒手之后,陆行严更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