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嫡女吉祥 >

第79部分

嫡女吉祥-第79部分

小说: 嫡女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孙妈妈惬意的喝着茶水,文竹心中却是紧张万分,这是个老人精,可不是好对付的,想来也不会随便透口风给自己,只盼着把她伺候的舒坦了,心下一软,能给自己留几分余地,让自己做起事来不会太难才好。
见到屋里没了人,孙妈妈这才将茶碗放下,低声道,“今儿早上的事情,夫人确实是有些生气,不过倒是为了你们好。这簪子丢了可大可小,若被那不要脸的捡了去坏了小姐的名声,可不是好玩的”
文竹低了头答应着,“妈妈说的是,此事多亏了二伯母。”
见文竹一副小心的样子,孙妈妈这才又道,“今儿的事就到此为止了,夫人的意思是,这簪子谁都没见过,既不是您的,也不是四小姐的,若是有人问起,只说不知道便是了。”
文竹听了郑重的点了头,“文竹知道,还望孙妈妈在二伯母面前多为我说几句好话,这事是文竹不对,文竹已经知错了。”
“嗯,夫人心慈着呢,不过是脸上凶一些罢了。说句不该说的话,你们也都到了年纪,也该学着些懂事,说不得哪天嫁了人,可跟在娘家不一样的呢……”孙妈妈下面说了什么,文竹倒是没有听进去几句,只前面的话让她心中打着鼓,这是什么意思?这簪子是要退给人家,还是有别的安排?不管怎么样,看陶氏上午的做派,定然是有什么猫腻的,文竹想了又想,却依然像一团迷雾在面前,怎么也想不明白。
直到孙妈妈出了院子,文竹才召来水莲,“再去主院看看,刚刚孙妈妈都安排了什么事。”水莲机灵的点点头,拿着一个形似香囊的小布包就出了院子,这是最近琉璃给缝的,装着些糖果零食,往腰上一挂,像个大大的香囊,取下来拿在手里,又是个小布包。
刚出了院子,就见秋荷提了个食盒走了过来,水莲不由凑了上去,“这是做什么去?”
秋荷愁眉苦脸的道,“别提了,孙妈妈让我给四小姐和六小姐送东西来呢”水莲听了连忙上前帮着提了,秋荷这才松快点,不由抱怨道,“我不过是个传消息的,哪干过这种活”
见水莲一脸的好奇,又摇了摇头,“你别问了,今儿主院的事谁都不能往外说,你是六小姐的人,知道了也就是了,其它的事儿我就不说了,孙妈妈说的时候凶着呢,说若是传出去一星半点,我们都要被打断腿”
陪着秋荷到屋外,看到了芽儿过来,水莲才道,“我还要出去一趟,你自己进去吧。”说着转身出了院子。
直到晚饭过后,水莲才回到文竹的面前,唉声叹气的道,“也不知怎么了,孙妈妈今儿把人都骂了一顿,说主院的事儿不能往外说,连二小姐那边也没有什么消息传过来。”
文竹点了头,琉璃却走了进来,见只有水莲,便将屋门一关,低低的道,“小姐,孙妈妈跟四小姐也是一样的嘱咐,不过,从那边出来的时候,孙妈妈似乎不太高兴。”
琉璃不明白,是因为下午她没在屋里,文竹心中却是明白,先来了自己这边,又在自己这儿被抬的高高的。可是文慧却不是聪明的,待下人也不够宽厚,定然是在那边受了冷遇,孙妈妈这才不太高兴。
只是主院那边却是没有什么消息,孙妈妈到底做了什么,陶氏又想做什么,实在是不得而知。她思量了一回,又道,“水莲去一趟秦姨娘那里,只说今儿这燕窝不错,但我不喜欢,所以转送给她,希望她别嫌弃。”水莲应了,提了食盒出了门。
此时的秦姨娘却是站在主院之外,秀气的脸上带了几分的犹豫,她看了看那院中亮起的灯火,硬着头皮走进了院子。

第一百四十七章 迷雾(下)

天色渐渐暗沉下来,庄家主院里灯火通明,秋荷脸色紧绷却又小心翼翼的打起了纱帘,秦姨娘稳稳的走进了花厅。
花厅里,静悄悄没有声响,唯有秦姨娘轻轻的脚步声,听着有些渗人。她低着头走到了正中,看着地上的水渍,心中有数,陶氏定是又摔了茶碗。
无视的走了过去,站到了陶氏面前一尺的地方,秦姨娘这才止步,盈盈一礼,‘夫人,晚饭已经妥了,是否让奴婢伺候您用饭?‘她的眼观鼻,鼻观心,看似无比恭谨,却让陶氏的火蹭地窜了出来。
不过是个奴才,得老爷看重又如何?待办妥了文淑的婚事,定然不让你逍遥,如此想着陶氏的脸色又黑了一分,她抬头瞪了一眼秦姨娘,‘用饭?我哪还吃的下?上次交待你的事,怎么办的?‘说着左手一抬,重重的放到了炕桌之上,似乎想拍桌子却又忍住了。
秦姨娘愣了一愣,略有些无辜的道,“不知夫人说的是哪件事?”
“哗啦”的一声,陶氏终于忍不住,一只崭新的茶碗就摔在秦姨娘的脚下,几片碎瓷崩裂开来,秦姨娘轻轻抬脚,虽说没有被崩到身上,茶水却是溅湿了脚面,那纱面的绣花鞋一下就湿了个透。好在茶水已经晾凉,没有被烫着。
“哪一件事你都不记得了?今儿安王府的人可留了话,咱们家的六小姐和四小姐那日必然要到场你是怎么办的差事?我是嘱咐又嘱咐,你还把她报上去,你是当家做主了,连主母的话都敢违逆了?”陶氏斜着眼睛,那一份大家主母的气度荡然无存,只剩下浓浓的怒气。
自从失了这当家的位子,陶氏的脾气大了许多,周围的人无不是小心应付,万姨娘没了,白姨娘又被送去了庄子,剩下的二个姨娘都是病着的,几乎不出院子,香姨娘现在是得宠的,只有秦姨娘,虽说得了管家的位子,却是常常要来跟陶氏禀事。只是像今儿发这么大火的情形,却是不多见的。
秦姨娘依旧一副淡然的样子,低了头,稳稳的站着,安静的听着陶氏骂完,这才没什么火气的回道,“夫人的吩咐,奴婢自然是记得的。只是那日,也不知怎的,老爷正好问起此事,我想着夫人定是跟老爷商量过的,便照实说了,谁知老爷就发了顿脾气,我只好将六小姐又写了上去,隔日一早曾经来见夫人,夫人身子不舒坦,奴婢便没有打搅,想着老爷自会跟夫人说,便做主送去了安王府。”
这番话说起来不带一丝委屈,又是合情合理,陶氏再大,能大过庄崇礼去?且那恭谨的态度也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去,陶氏想再发作竟也没了理,她脸色依旧黑着,口气却稍带了软,“就算是老爷的意思,你也得事后通禀一声”
秦姨娘又一次低头应是,“是奴婢思虑不周,还请夫人莫要动气。”虽然事儿没办成,但这态度却让陶氏却舒服了许多,只是以陶氏跟庄崇礼这不算亲近的关系,她还真能去问去?是不是老爷的意思,也就是秦姨娘的话,陶氏是没这个胆子去问的。
只是陶氏现在心中惦记的事情太多,此时也没有多想,只冷哼了一声,便让秦姨娘退下了。
出了院子,秦姨娘这才深深的吐了口气,她缓步而行,似乎要把胸的郁气全都吐出来,只是没走几步,便见到一清秀的小丫鬟急步走了过来,她忙止了步。那小丫鬟附在秦姨娘的耳边低语了几句,秦姨娘却又是神色不变的点了头,她愣了一愣,却是转头向客院走去, 随口吩咐着,“上午吩咐厨房炖的骨头汤呢?”
书祺忙笑着答应了,“姨娘放心,已是炖好了,我这就让小丫鬟去取。您看差人送去,还是我亲自送去?”看着自家姨娘恢复了意气风发的样子,书祺不由放下了心,老爷最宠的虽然是香姨娘,但以她除了长的漂亮,会耍些小手段,论这管家的本事却是半点没有。万姨娘没了,白姨娘又去了乡下,夫人又跟老爷闹成那个样子,在这庄家的院子里,除了老爷夫人,也就没有谁能越过自家姨娘去了。
何况秦姨娘一向低调,又会做人,自掌权以来,没有几个管事妈妈不服她的,连着孙妈妈都得高看她几分,连着书祺这些丫鬟们也有了脸面。她常说的,“脸面是自己给自己的”书祺是一直记在心里。六小姐虽是个侄小姐,却是帮过自家姨娘的,也是因为她,才让自家姨娘做上了管家的位子,也是因此,对于六小姐的事情她就格外上心。
秦姨娘想都没想便道,“四小姐那里你送去就行,六小姐那儿,我要亲自去一趟,我要去谢谢她中午送的燕窝。”
书祺不由诧异,刚刚夫人为了六小姐的事儿都摔了一只茶碗,这会子姨娘竟要亲自去看六小姐?
“刚受了夫人的训斥就赶过来看我,秦姨娘倒是不避讳?”禀退了众人,屋子里只剩下二人的时候,文竹却也没有绕弯子,陶氏是两人都忌讳的,也算是两人共同的敌人。
“六小姐制的***茶真是不错,只是不知道我还能喝上几回?”秦姨娘没有搭文竹的话,却是转了话题。
这让文竹嗅出一种不一样的味道,最近的怪事太多,眼看着天色已晚,已是到了饭点,过了晚饭,秦姨娘又要忙起来,何况陶氏说不准也盯着,她稍愣了愣,便直接问道,“姨娘喜欢喝,便日日来喝就是,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秦姨娘听了却是一笑,她抬头看了一眼文竹那紧绷的面孔,好似一头受了惊的小鹿,不由想起了文雅,心中一软,“六小姐太过紧张了,刚刚不过是玩笑话,今儿是段家的送的东西,小姐也知道了,但段家什么意思,却也没有说。我要说的,却不是这事。”秦姨娘放下手中的细瓷茶盏,低低的道,“不管孙妈妈做了什么安排,你和四小姐的名字已经报去了安王府。今儿王府已经派人来问了,听说若是官家的嫡出小姐,是要出来见人的,此次不知为何,却只问了年龄、生日,据说还问了老太太和庄家老宅的事儿……”
若说文竹刚刚不过是担心,这会子这才真是紧张了,她紧紧的攥着手中的绢帕,仔细听秦姨娘的话,只见秦姨娘又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这才又道,“今儿时候不早,我也不好多耽搁,话就只说到这里。待哪日得了方便,再与六小姐细谈。这赏荷宴在六月十八,看那意思,是没有人敢拦你了。恭喜六小姐”

第一百四十八章 错过

宣德二十二年,是一个干旱的年份。自从过了新年,雨水就格外的少,春天的时候下的雨就是数的着的,自进了六月,就没再落过半点子雨滴,六月十八的一早,太阳又早早的冒出了头。
站在屋檐下,汤氏的眼中带了几丝愁绪,轻声自语道,“哎,今年这个年景,恐怕不好过……”她虽出身官家,却是从小在老家长大,除了家中开明,让她读些诗书,教养的好些,对农事也是上心的。一到灾年,汤家便是那当地首先施粥的大户,家中的佃户也比别处的好过的多。饶是如此,她也不是没有见识过大旱之年流民裹尸的境况,因此对于天气也就格外关注。
“婶娘真是菩萨心肠……”细声细气的声音传来,汤氏抬头,看着院子里的人儿,竟是一愣,朝阳的映衬下,一个妙人儿站在汤氏的面前,白色的纱袖半臂,鹅黄色裙子,葱绿色的褙子,百合花的绦边织金让这素净的颜色更添了几份鲜亮。
汤氏轻轻一笑,走了过去,不由赞道,“嗯,这打扮好,既不张扬,也不娃气,确是像个官家小姐的样子,落落大方。”
文竹略带羞赧的微微低头,长长的耳坠上坠着两颗上好的猫眼石,如秋千一般轻轻晃动着,“婶娘又笑话人家……”文竹难得的娇嗔起来,轻轻摸了摸头上镶了猫眼石的缠丝赤金簪子,除了祖母,也就是在汤氏面前,她能这样的撒娇。
汤氏却正了脸色,摆出一副的架子来,“以往我是懒的管你们,毕竟有老太太在,但今儿是大日子,虽说官家夫人你们也见过几回,但怎么也是自己的地盘。但今日不同,那可是王府,见的不知道都是什么贵人,一个不小心,可是掉脑袋的大事儿。不管怎么样,都要跟着你二伯母,就算是受了委屈也得忍着。”
一番情真意切的唠叨却是让文竹郑重的点了头,今儿的确不同以往,自己一定要低调,莫要入了哪个贵人的眼,皇家贵族,那不是自己要的前程。自己只要跟着陶氏就是,在官太太当中露一露脸还是可以的。
这边文竹郑重的应了,那边文慧也出了屋子,“四婶娘”她今天也是着意打扮过的,玫瑰红的褙子配上了鹅黄色的裙子,脸上扫了淡淡的胭脂,虽说长相一般,但却是端庄中透了一丝明艳。
“嗯,这一身的打扮也不错,你是长房长女,莫要学那轻浮的小姐,只要记得端庄稳重便好,不要出风头才是真的端庄。”
嘱咐完文慧,汤氏又冲着两姐妹道,“今儿是跟你们二伯母出门,凡事都要小心,莫要多话。时候不早,我也不多说了,文慧是姐姐,不管怎么样,都要照顾着文竹些。”汤氏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来京的时候,老太太是将这两个孙女儿交到了自己手中。
前几日她不过去那边小住了数日,一回来就听说陶氏发了脾气,再一打听,不过是段家的人送了支簪子过来,竟是文竹丢的,小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