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嫡女吉祥 >

第109部分

嫡女吉祥-第109部分

小说: 嫡女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兼着守孝才耽误了亲事。崔二哥见过几次,觉得人不错,只是朱嫂子那边……”
朱嫂子便是琉璃的亲嫂子了,文茂一家进京,带了几房家人,其中便有琉璃的哥嫂。
看着文竹示意自己说下去,青杏才有些犹豫的道,“朱嫂子也托人给琉璃找了一户人家,倒是家境殷实,只是那男的是死了老婆的,年纪有三十多。”
文竹摆摆手,“这事儿也不急,两家有好有坏。那边是她亲哥嫂,自然是心疼她,想着让她嫁过去做少奶奶,只是这名声不大好听。这样吧,我先问过她的意思,找个机会让她看一眼,再作打算。”琉璃虽然已经二十一,但一辈子的事儿,也不差这两天。
等青杏出了门,杜氏也进来了,一进门,文竹就看着杜氏脸上带了几丝怒气,不由上前相问,“嫂嫂这是怎么了?合府里谁敢给咱们主母气受?”
早早儿的,杜氏便以住在内城方便文茂读书考试的由子,在京城赁了个小院,以免杜氏再受陶氏的气。这院子里她是主母,谁还敢管她?这话不过是讨好。
杜氏听了果然受用,嗔了一眼文竹道,“小丫头,越来越会说话了,以后讨好你婆婆可是用得着”
如今的杜氏跟从前大不一样,生了儿子除了人丰盈了许多,底气也足了,虽然还是那样的端庄大方,但说话办事更加利落。
文竹撇了撇嘴,“人家是关心嫂嫂,却被嫂嫂笑话”
杜氏叹了口气,“哪里有笑话你?孙妈妈说了,让我明儿跟你一起回去呢,二伯母要商量嫁妆的事情。我借口最近忙,只说三日后再回去,谁知道你这孩子这样实诚,直接就答应了明儿个回去。”
文竹不明所以,“明儿个回去又怎么了?可是庄府上又出了什么事?”
杜氏一脸的不耐,“还能有什么事?还不就是安王府那边的事儿,听说二伯母脾气又不好了。你呀,明儿个回去给我小心着些,别又撞刀口上,我可没法儿救你”
文竹心中打鼓,几日前来的时候陶氏还好好的,且说过几日要去看文淑,不过几日的功夫,又出了什么事?

第一百九十一章 嫁妆

第二天的一早,庄府的马车早早的接上了文竹,杜氏又打发人带了几样城里有名的点心,一同带去。
匆匆进了二门,文竹连衣裳都没换,便由孙妈妈引着往主院去。
刚进了主院,就听到有人摔了茶盏,接着便是陶氏的骂声。文竹一愣,和孙妈妈互视一眼,后者不由摇了摇头,她出去接人时,陶氏还好好儿的,这会子怎么又发作起来。
两人加快脚步,到了廊下,早有小丫鬟哆嗦的进去通报,只说六小姐回来了。
陶氏这才略有收敛,不再骂人,只是略阴沉了脸色道,“让她进来吧”
进了花厅,就见地上一个碎茶盏,热水流了一地,一直流到卢春菱的脚边,她脸色难看,垂手而立,显然正在听训。
文竹心中不愉,陶氏又不是正经婆婆,二嫂虽有些娇气,但也是大家出身,知礼懂事的,竟然半点面子都不给,当着一众丫鬟下人的面,就给人家甩脸子。
只是她也不过是个晚辈,又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便上前一步,冲着陶氏行了一礼才道,“这是怎么了,二伯母可是手滑了?”
孙妈妈正着急,听了这话忙借坡下驴道,“都愣什么呢?夫人不过失手打了个茶碗,快收拾了,换一盏来”
看着卢春菱的脸色略有缓和,文竹却只能转而向陶氏道,“大嫂送了些春兴楼的点心,知道二伯母爱吃,昨儿个特意打发人买的,二伯母可要尝尝?”
孙妈妈早安排了小丫鬟将那点心取了,又用上好的瓷碟装盘,端了上来,梨香上前伺候陶氏用点心,孙妈妈又道,“夫人,香姨娘昨儿说身上不好,您看可要请大夫?”
陶氏听了将手中的点心又放回碟子,怒道,“那个小贱人,整日的说身上不好,我倒要亲自去看看,怎么个不好”说着便起身,往院子走去,竟是连文竹等人都不顾了。
眼看着气势汹汹的陶氏出了门,文竹这才松了口气,拉着卢春菱道,“嫂嫂,二伯母这是怎么了?”
卢春菱相比王府宴会时,要瘦了一些,性情也沉稳了许多,她同样松了一口气,却是扯着文竹的手道,“你还没换衣裳吧?跟你回院子换衣裳去,回头慢慢儿跟你说。”
待回了院子,文竹收拾完,这才与卢春菱坐下来好生说话。
“昨儿个突然让我帮忙准备妹妹的嫁妆,我便将自个儿成亲时的嫁妆单子略作修改,又问了老妈妈们,今儿一早交了上去,结果没看两眼,就摔了茶盏,再就是一顿骂,说什么不能压过文淑去……”一坐下来,卢春菱便忍不住倒起苦水,她也是娇养的女儿,哪受过这般委屈。
自个儿的嫁妆,文竹多少听杜氏说过一些,公中出了三千两,又有文竹母族的资产,虽大半被文竹留给了杜氏贴补庄家,但还有些资产,只不过就是些田地、铺子,数量也不多,京城两家铺子,一个小庄子,还有彭城的一个铺子,一个庄子和一百亩田地。
除了铺子和庄子比文淑多了些,三千两真是不多,且不说家具、衣料,还得些活钱压箱底。文竹手上有钱,那是她自个儿的,跟这嫁妆单子上的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但毕竟是自己的亲事,文竹不好开口,只宽慰道,“也是二伯母这几日心情不好吧?不是说这几日要去看二姐的么?怎地没去?”
听了这话,卢春菱看了看院子,自有水苏在院子里望风。自从青杏嫁了人,芽儿便也进了屋子服侍,管着这几个小丫鬟,琉璃不知几时就得出嫁,芽儿日后便要顶她的差事,自然将这上茶和望风的事儿都让给了水苏。
“姐姐放心,我这院子安全的很。”
听了这话,卢春菱才小心的道,“庄王妃过生日,因着是小生日,便不打算大办。婆婆想过去贺,顺便见见二妹妹,只是……”下面的话不说也明白,定然是庄王府没给下贴子,陶氏送了贺礼过去,王府也不过是差人来谢一声,就没提让她去贺的。
既不打算大办,请的便是亲戚好友,至于庄家,不过是个妾室的娘家,送份贺礼就是了,怎么还能过去凑热闹?
如此想了想,文竹便劝道,“那是安王世子替二姐姐考虑呢,怕二伯母去了,她的身份尴尬,不如过些日子下了贴子再上门拜访,也是一样的。”
卢春菱听了,眼睛一亮,“确是如此,回头我就跟婆婆说去。”
看着卢春菱似已经将刚刚的事儿忘了,文竹不由觉得陶氏运气太好,这样性子的儿媳妇去哪儿找。但想了想,又嘱咐一句,“且别着急说,还是等个合适的时候,尽量引着她自个儿说。至于我那嫁妆单子,过几日大嫂就过来商议,你就别愁了。”
一席话说的卢春菱又展了笑颜,“我理会得,妹妹放心”
果然,三日后,杜氏乘了马车上门,与陶氏商议了一上午。因是自己的嫁妆,文竹便不好去听,只在院子里侯着,想着就算杜氏没空,卢春菱也会跑来告诉自己。
不到午时,杜氏便进了客院之中,接过水苏递过来的温热茶水,几乎是一饮而尽。待放了茶盏,才道,“哎哟哟,可算出来了,若不是有妈妈来回事儿,我还逃不出来呢”
文竹将炕桌上应季的红樱桃往杜氏前面推了推,方笑道,“大嫂说的好可怜,都是文竹的不是。”
杜氏也不客气,连着吃了几个,只觉得又大又甜,这才道,“可不就是你的不是,不过总算把嫁妆定下来了。虽只有三十二抬,但大嫂一定给你办的像样子。”
文竹却是摇了摇头,“大嫂不必如此,文竹不看重这个。”是啊,嫁妆多少又如何,不过是给外人看的,钱也就是这么多。
听了这话,杜氏放下了手中的樱桃,又取过帕子擦了手,皱着眉头道,“这可不一样,嫁妆好不好看,关系到你在婆家的地位”说着想了想又问,“你可是……可是对这门亲事不满意?”
文竹听了方轻笑道,“哪有什么不满意,不过是宫中赐婚,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说实话,对这门亲事,文竹并没有什么热衷,虽那日从宫中回来得了那方沾了血迹的旧帕子,心中略有振动,但从始至终,她都没有想过,要嫁给他。
开始,他是文慧的,送了文慧胭脂,又捡了那支簪子;后来,他是文淑的,连庚帖都已经换了。再不济,还有那个秦家二小姐,若不是宫中忽然就赐了婚,怎么也轮不到她的。只是婚期越近,她却越觉得心慌,只是这情绪却不好露出来。
杜氏却似多少看出了端倪,她不由衷心劝道,“妹妹既然知道,不嫁也得嫁,不若就收起心思,好好儿嫁了。”说着又嘴笑带笑,“我是听四婶娘说过的,那段公子一表人才,为人稳重,是难得的良配,若是你们俩好好儿过……”
文竹却是截住了杜氏的话,“若是、若是她中意的不是我呢?”
杜氏一愣,她跟文茂婚前是见过一面的,也是如此,婚后二人甜甜蜜蜜,文茂也没有喜欢过别的女子。但她毕竟是成亲有了几年的,便又劝道,“不管他以前中意的是谁,时间长了总会发现你的好,毕竟你也说了,这是宫中赐婚。”
想起那日段明熙的话,文竹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他是真的中意自己么?还是早早儿的得了赐婚的消息?又或者,是因为自己得了贵妃的青眼?
杜氏下面的话,文竹只是随便应了应,一直都是心不在焉的,陶氏已经撂开手不管了,杜氏自会把嫁妆办的妥妥当当的。
直到杜氏告辞回去,文竹还在想这事儿,连着几天,都心神不宁,一时将手上的绣衣也搁置下来。
琉璃见了也着急,便拉着芽儿几个人将那些荷包绣鞋都一一做了,以减轻文竹的压力。
六月,宫中赐了东西下来,不过是些首饰、衣料,说是给文竹添妆。再一次跪在那锦缎铺就的地上,文竹这才真真切切的觉得,自己真的是要嫁人了。
从此后,便冠以段氏为姓,以段家为家,要像卢春菱一般,在婆婆面前立规矩,又或者像杜氏那般,想办法在府中立足。而或者,或者如陶氏一般,与那些姨娘们斗法,过着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的日子。
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会沦落到陶氏那样,她要过好自己的日子,至于那个人,是段明熙,或者是白少景,又有什么关系呢?
半个月后,文竹的嫁妆单子送到了段府,看着这份不长却价值不菲的单子,连段老太太都吓了一跳,倒是段大夫人笑着解释,“既是宫中赐婚,贵妃娘娘说不得要给添妆的。”
段老太太这才点头,却在心中记了下来,这个孙媳妇可不是个容易拿捏的,先是明熙闹着要娶,自己顺着庄家的意思定下了庄家二小姐,谁知却被她进宫求了赐婚,弄得自己和庄家都下不来台。
只是段二夫人撇了撇嘴,“那也得看看她姐姐,怎么也不该越过去才是”
听了这话,老太太心中更是不悦,没过门就得罪了庄家和段家,竟然还不自知,这样丰厚的嫁妆,定然是要强过她二姐,而自己的大孙媳妇,罗氏,也没有比她强太多。这样的孙媳妇,就算是不得已娶过来,也得好好打磨,不然,还不知道怎么张扬跋扈。
拿着同样一份嫁妆单子,文茂也是吃惊不已,“怎么给六妹妹办的这样丰厚,你不怕二伯母?”
杜氏一脸的不在意,“这有什么,单子是一并送出去的,二伯母看到了,段家也就看到了,难不成再给要回来?”说着她又贴近文茂,“前年六妹妹给的那些值钱的东西,我只取了一半贴补公中,另一半卖了一些,又留了一些,都贴进去了,若是按六妹妹原先那些,要比这多出近一半来。”
文茂听了点点头,却又叹了口气,“只怕这单子太过扎眼,给六妹妹惹来麻烦。”
“怎么会?若是二妹妹那样也就罢了,可这是贵妃娘娘赐的婚,自然要办的体面些。”杜氏说着又不管自家丈夫,交待小丫鬟们,将从老家带来的几件书画取出来,只等着给文竹添妆。

第一百九十二章 出阁

同样收到嫁妆单子的陶氏气的又砸了茶盏,连着香姨娘都受牵怒的挨了骂。只是差了管事妈妈去问,单子已经送去段府,如今再改自是不能。
陶氏怒极,又骂起了杜氏,而文竹却还不自知,只是呆在小院里绣嫁妆,虽然琉璃等人将小物件都接了过去,但嫁衣还是要自己做的。
终究没有逃过,陶氏想了半日,仍是叫她过去训了话。
“段家的人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你那个婆婆也不是正经婆婆,明熙又是外室所出,你好逮也是个嫡女。若不是宫中赐婚,真不愿意答应这门亲事……”陶氏说的言辞恳切,文竹在心中却不屑一顾,还没嫁过去,就挑拨起来,若真不想答应,又何必上赶着要把文淑嫁过去?
心里虽这样想,脸上却不显,文竹垂眸而立,沉默不语,似乎真心听教。
陶氏继续交代着,虽然心中有气,但文竹是马上要出嫁的,段家怎么也是世家望族,文竹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