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帝国时代 >

第132部分

明末之帝国时代-第132部分

小说: 明末之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这可是咱们弟兄用性命换回来的消息,还请郑王早作准备,免得遭受明军突袭,依小的看,这支明军恐怕只是先锋,后方不知有多少大队兵马呢。”
郑柞倒还没有说什么,周昌则一边贼溜溜的四处打量,一边厉声呵斥到,“你一个小小的哨探,懂得什么,国家大事,自有上位者谋划,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指手画脚了。”
话音刚落,那名哨探不仅没有被吓退,反而说道,“启禀郑王,有一件事小的不知该说不该说。”
听到他的语气,周昌便知不妙,再度厉声呵斥到,“小小的一名哨探,汇报完了便该退下,剩下的事,郑王自会处理。”
话还没有说完,郑柞将手微微一抬,冷声说道,“清使大人,我很想知道,这里什么时候成了满清的地方了?”
周昌闻言,打了一个寒颤,再看周围侍卫的目光,那里还敢多嘴,忙稍稍的朝身边的绿营兵示意。
此处异样,那些绿营兵皆是看在眼里,虽然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察觉到了一丝寒意,再加ωo0。上时不时扫视过来的敌视目光,一种不妙的感觉,油然而生。
郑柞身边的侍卫,更是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以众人难以察觉的脚步,悄悄的围了过来,若是有警,这些人便会毫不犹豫的挡在郑王身边,或是直接把周昌拿下。
那名哨探倒也机灵,等到侍卫们都围了过来,方才开口,只听得他说道,“我在边关之上,曾听人言,鞑子军队根本没打算跟咱们南北夹击,而是集兵于贵州,打算等到明军精锐尽入安南,乘虚而入,一举端了大明的昆明老巢。”
郑柞脸庞微微抽搐,周昌更是急着解释到,“只是一个谣言而已,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话音未落,郑柞已怒声喝道,“来人啊,把这个骗子给我拿下。”
侍卫们听令,当即就要冲将上去,谁知周昌早有准备,一个跟斗滚落在绿营兵的身边,然后慌忙站起来,也不顾一身狼狈的模样,一边仓惶而逃,一边大声命令到,“挡住他们”
周昌作为满清使团的正使,自然有着独一无二的威权,何况他还见过皇上,入了旗籍,已经算得旗的自己人了,这些地位低下的绿营兵下意思的要服从命令。
可是,周昌的形象实在过于狼狈,再加上能够在绿营这种炮灰营中混上如此之久,大多还是精明非常,眼见周昌慌不择路的逃跑,当即也是毫不犹豫的跟上,只有十几个傻呼呼的绿营兵冲了上去。
等到那群傻蛋发现不对的时候,郑柞的侍卫已经冲了上来,三五个欺负一个,转眼的功夫,便将他们全部撂倒。
不过,这群绿营兵逃命的时候,也有够亡命的,后队的安南士兵完全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更不知道上国士兵怎么突然朝着他们冲杀起来,心中恐慌,顿时再站不稳阵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这群绿营兵乘机逃跑,窜入丛林之中。
站在不远处指挥火炮的荷兰使者也发现了那处的异动,风急火燎的跑了过来,急促着问道,“尊贵的郑王殿下,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鞑靼人突然溃逃。”
郑柞努力的平复着情绪,对于这场战争,荷兰人还是尽力了,不仅派了两千名士兵,还带来如此众多的大炮。可以说,如果不是他们,郑柞绝对没法如此轻易的兵临高平城下,于是尽量使用平和的语气说道,“议员大人,我们都被鞑子给耍了,他们根本没有派遣军队南下作战,而是直接朝着昆明城扑过去了,现在明军已经杀过来了。”
荷兰人一阵结巴,仿佛是没有听清楚一般,说道,“郑王殿下,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郑柞给荷兰人重复了一遍,语气是如此的肯定,以至于荷兰使者当下暴跳如雷,怒骂到“该死的鞑靼人,我要宰了他们。”
这时,倒是郑柞身边的大臣稍微清醒一点,其中一人急忙说道,“郑王殿下,现在不是追究鞑子罪责的时候,我们得想办法堵住明军。”
郑柞和荷兰使者立马醒悟,正要布置开来。
这时,那名大臣又用极其细微的声音说道,“其实,我们现在还没有跟明军交战,若是投降恐怕还来得及。”
他说话的声音虽然极低,但荷兰使者身边的通译还是听了个分明,急忙翻译一遍,顿时吓得荷兰使者脸色大变。他来到这里的目的正是为了阻止明军继续向南进军,若是安南再降,则中南半岛无人能挫其锋,到时候,香料群岛危矣,东印度公司危矣,荷兰的东方贸易危矣。
于是,他定了定心神,问道,“明军究竟来了多少人。”
郑柞叹了口气,说道,“前锋万余人,后队不知有多少。”
听到明军前锋只有万余人,荷兰使者立马松了一口气,在那里说道,“郑王殿下请放心,明军前锋不过万余多人,而我军拥兵十几万,完全不用畏惧。”
郑柞苦笑了一声,有句话他没有说出来,明军前锋虽然数量不多,但后队不知有多少,何况双方的质量也是千差万别。这群家伙可是一举干掉吴三桂关宁铁骑的凶悍人物,既是他们可以轻挫其锋的。
不过,也许这些荷兰人倒是可以试试。
正在此时,那名荷兰使者仿佛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一般,立刻说道,“郑王殿下请放心,区区万余前锋,凭着我的两千火枪兵定能将他挡住,完全不用担忧。”
郑柞大喜,满怀感激的看着这位长相怪异的西洋人,心中喃喃的说道,“还是这位哥们够义气。既然如此,他也不能小气。”
于是,他对着部下说道,“郑宝、郑兰何在?”
“末将在此”两名长着满脸横肉的将领出列,然后听见郑柞说道,“郑宝率精兵八千在前,郑兰率精兵一万在后,协助荷兰议员大人挡住明军。”
两名将领爆喝了一声,“末将得令”
顿时,安南、荷兰两万大军横阵于明军的必经之路上,摆开架势,做出一副决一死战的气慨。
不过,明军实在来得太快,高平一带本就是莫氏一族的地盘,指引明军的莫氏军队自然是熟门熟路,几乎是安南、荷兰联军刚刚抵达,他们的后脚便踏了上来。
看着风姿招展的明军旗帜,郑宝、郑兰二人一阵哆嗦,刚才的决死气慨,刹那间消散不见。从古至今,安南长期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庸而存在,甚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安南直接便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中原军队的威望更是深深的扎根在他们的心底,只要想一想,便觉得恐怖。面对这些明军,虽然他们占据着人数上的优势,但心中却是只打鼓。
倒是荷兰的军队毫无畏惧,西方自大航海以来,凭着他们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的自信。正是这种自信,使得他们敢于做任何尝试,也无惧任何国家的军队,几乎是战争还没有开始,他们便拥有了强大的心理优势。
只听得荷兰使者对着他的两千军队,大声喊道,“雇佣兵们,不用担心,只要我们打上三轮排枪,那些野蛮人便会崩溃,不管他们来多少人,都只能是被宰杀的份。”
郑宝、郑兰身边皆有通译,听见荷兰人的话,一阵汗颜,向来只有中原王朝将别人视为野蛮人,什么时候他们成为野蛮人过。
不过,他们也在悄悄的祈祷,渴望着战事真的如荷兰人所说的那样,只要三轮排枪,大明的军队便会崩溃。
思索间,明军已经摆好阵势,杀了过来。
双方的大炮几乎是同一时间打响,不过凭着这个时代的火炮,要想瞬间给予对方致命的打击几乎是很难的,除非他们碰上的是一支从来见过大炮的土著。
可惜的是,这里不是新大陆,明军更不是印第安人,无论是大明、还是中南半岛上任何一个成体系的国家,不仅都见过火炮,而且本身也拥有着这种利器,只有经历康乾统治过的清朝人,才会大惊小怪的称呼洋人船坚炮利,乃是鬼子。
因此,双方的火炮虽然打得激烈,可是任何一方都没有动摇的迹象,倒是明军越逼越近,仿佛准备发动攻势。
郑宝拿起千里镜,朝着明军进攻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明军同样成线性阵列踏步走来,在这崎岖的路上,整齐程度于荷兰人一般无二,甚至还要稍微强上一点,而且他们同样是大队的火枪兵,密密麻麻的席卷过来。
看着这种庆幸,郑宝脸色微变,这时听见荷兰使者大声吼道,“雇佣兵们,不用害怕,那些野蛮人都是一些胆小鬼,他们绝对不敢跟我们对射,只要三轮排枪,那些蠢货一定会崩溃。”
在喊声中,明军越走越近,双方几乎都能相互看鼻子看眼了,然后荷兰使者挥舞着佩剑,大声喊道,“开火”
正是他喊出这句话的同时,对面的明军已经率先打了一排火枪过来,弹丸如同雨点一般的砸在荷兰雇佣兵的身上,不少人还没有开枪,就已经倒在了血泊里。
被对方先发致人的荷兰雇佣兵一阵惊慌,也打了一轮排枪过去,杀伤明军无数。可是明军丝毫不为所动,机械化的在那里换阵,第二轮排枪又打了过来。
荷兰使者的心已经是在滴血了,他没想到这支明军如此的凶悍,面对面的对射居然毫无畏惧。郑宝则更是心惊胆跳,双方的士兵一排排的倒下,仅仅只是看着,他便已经承受不住这种压力了。
至于一旁观战的安南士兵,更不用说了,若不是,子弹还没有打到他们身上,否则只会跑得更快。
这场对射,根本就是双方勇气的对拼。
郑宝祈祷着荷兰人能够坚持下去,因为这里除了荷兰人,他不知道还有谁能顶得住这种弹雨。
可是,三轮排枪过后,对面的明军没有崩溃,反而是荷兰人陷入崩溃之中,所有的雇佣兵再也不肯听从使者的命令,直接朝着后队的安南人冲了过去。
明军乘势掩杀,顿时,无论是安南士兵,还是荷兰人,都有如山呼一般的喊道,“败啦”
郑宝在刹那间了悟,原来火枪兵对射的战斗,就是如此的简单。。。。
明末之帝国时代第一十五章满清弃卒、火枪兵对决(正文) 。
请假!!!!!!
请假!!!!!!(本章免费)
出去培训半个月,不能更新,还望多多包涵!
尾声
尾声(本章免费)
面对汹涌而来败兵,郑柞无比深刻的知道,郑氏一族盘踞越北的美好时代已经结束,心中黯然神伤,带着大军撤去,因为他非常清楚的知道,随着明军的到来,围歼莫氏军队的谋划已成幻梦,如今更重要的是保存自家的实力。、
实际上,这个时候,他非常清楚的知道,面对明军编织起来的一张巨网,面对数国联军以及安南国内部的那些势力,他那点实力,根本折腾不了什么,不过,这些实力却是他将来谈判的基石。
明军肯定不愿意阮氏独占安南,他们需要郑氏来平衡双方的力量,以谋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一切都是他的机会。
事实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明军并没有一棍子将他打死的计划,而经此一战,他元气大伤,为了对抗南方的阮氏集团,他不得不紧紧的抱着明军这条粗腿,至于占城等国,不用明军亲自动手,便已经败得一塌糊涂,让整个半岛纳入南约的势力范围之内。
对于这一切,北京城里的顺治皇帝都只是等到尘埃落定的那一刻,才弄了个分明,站在城墙上遥望南方,但见秋风萧瑟,好不凄凉。
原以为他能够将明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南边去,让清兵主力乘虚而入,没想到鳌拜集结主力,在贵州一带狂攻数月之久,毫无进展,反而随着南方战事的平定,明军再度集结主力,猛烈反攻,贵州土司更是接连起义,在前后夹击之下,鳌拜一战而败,大量的主力军队被分割包围,满清能战之士,丧失大半,再也没有了战略进攻的能力,转入全面防守之中。
思绪之中,他胸口觉得一阵气闷,吐出一口鲜血,跌倒在地上。
不多日的功夫,北京城里传来消息,顺治身死,康熙即位。
不过,这一切都改变不了明清双方实力的变化,同时,此刻的大明已非原来的大明,特别是大明皇帝的权力已经消散殆尽,然后又在孙永金有意推动之下,宪政逐渐确立。
同时,大明用南约这么一个框架,逐步的将自己的触角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完)
╭╮
 
  
  ╭╮╭╮  ╭╮╭╮  
    ⌒     ∨    
  (﹏)。。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