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筑北王府 >

第41部分

筑北王府-第41部分

小说: 筑北王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老王爷去的急,王府上下突然间只剩您和王爷姐弟两人苦苦支撑,若不是有年纪相仿的那些朋友一力帮衬,又怎会有今日的风光?”

这还是静言头一次听到这段历史。悄悄去看姑奶奶,只见她眉眼间的怒气去了大半,眼神也不那么锐利了,似是在回忆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姑奶奶才长长的叹了口气,“话这么说是没错,但现下他们这些孩子怎能与我和弟弟当年的情况相提并论?我是真心喜欢这些孩子们,哪一个不是疼到心坎儿里?就是因为喜爱,所以才严格。文笙也不小了,我当年虽也年少,但情况所迫,不得不在外面周旋应酬。你也应有所耳闻,当年巴雅城里可没少有人背后编派我孟浪泼辣,便是如今,老一辈的人里也不会说我什么好。”

王妃一笑,拍了拍姑奶奶的手道:“身正不怕影子斜。”

姑奶奶摇头,“人言可畏,正的也有被歪曲成斜的。”

就是因为姑奶奶这句人言可畏,王妃淡淡一笑,揪住话茬提起,“不知是谁将今夜郡主他们小聚的事儿告诉了堂姐?想必那嘴里也说不出什么好的,才惹了堂姐生气。”

于是王厨娘便被推出去与夏菱和夏荷一同跪在堂下。

王妃点头道:“约莫猜到是你了。”

又问姑奶奶,“堂姐可知为何这次我能猜到是王厨娘么?”

姑奶奶冷冷一笑,先不答话,反而提起:“章姑娘虽不爱说话骨头里的性子倒很硬气。才来王府就立项改制,只怕是得罪了一圈儿的人还不自知。王厨娘是府中的老人了,这新老之间起了别扭也是正常。章姑娘是否为难了他们这些下人我不知道,但能惹得旁人盯紧了不放,想必也开罪得不轻罢?”

静言垂着头不言语。

王妃说道:“正是。我也觉得静言这丫头有时候呆呆的像根木头,只把差事放在心里,却不懂旁的那些人情世故,到底还是年纪小。不如,堂姐有空时提点她几句?咱们也都是为了王府好,虽这丫头笨了些,好在是肯为王府尽心尽力。”

姑奶奶轻蔑的哼了一声:“不敢不敢,章姑娘是王妃的远亲,若论提点也轮不到我。”

王妃轻叹,“堂姐这是笑话我呢。您也知道我是最懒散愚笨的,还谈什么提点?”

说罢就招呼静言,“真是个笨丫头,还不快些给姑奶奶磕头?你这年少无知的得罪了人都不知道,日后可怎么帮我管好西院呢?西院这么多女人,寻常赌个气啊,斗个闷子啊都是少不了的,你应多听姑奶奶说说掌故,免得再犯错儿还得劳烦长辈提醒。”

静言赶忙走出来给姑奶奶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姑奶奶虽未给什么好脸色,但也受了,还亲自伸手将她扶起,“你有个好表姑,可别负了你表姑今日一片苦心。”

静言起身后又躬身行了礼才退至一旁。

原以为在涤心斋姑奶奶发了那么大的火儿,到了容华斋会和王妃吵嚷起来,却不想这两个女人只是各自拿言语试探。

无论是王妃东拉西扯的避重就轻,还是姑奶奶给足了面子就借坡下驴,只让静言有一种感觉,绵里藏针。

看着二人手着挽手,面上亲亲热热,到底是因为什么让她们结了怨?

后来王妃叹息着又提起丫头婆子们喜欢挑拨一事,眉头微皱眼含不忍,“夏菱夏荷,你们俩在王府伺候了这么多年,我原以为是很妥当的,不想却连规矩都忘了。静言推搪不过郡主的撺掇去胡闹,你们俩怎么也不拦着些?今日必要给你们一个教训,你们可服气么?”

夏菱和夏荷齐齐磕头,“请王妃责罚!”

王妃点头道:“春巧,把人带到厢房面壁思过。”

夏菱和夏荷又磕了头,均是想不到仅仅去跪一宿就能了事,心中无不暗喜。能不被掌嘴打板子就是保存了颜面,跪一宿又何妨?

而且明眼人一看便知,王妃处置了章姑娘的丫头等于做了个样子给姑奶奶看。地上跪着三个人,两个是王妃指派给“远亲”姑娘的贴身丫鬟,另一个是姑奶奶一直宠信的西院厨房管事,王妃来了这么一手,就是逼着姑奶奶处置那厨娘了。

而这位姑奶奶也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如果她此时护短便是输了王妃一招,且王妃向来被认为是宽厚之人,她罚了面壁思过,那姑奶奶这位历来以做派犀利强硬著称的必然不会从轻,只能更上一层楼。

于是这一层楼上去了,就让王厨娘挨了十个嘴巴。

挑唆生事乃是犯了口舌,王府西院有专门惩治这一项的“慎言板子”,那巴掌大的木板拍在脸上是什么感觉只有领过罚的才知道。

旁人还好,静言却是头一次听说王府还有这种东西。听着院里噼噼啪啪的声音,后来又看到嘴上脸上都红肿一片的王厨娘进来磕头,静言突然觉得后脊梁冰寒一片。

罚也罚了,能扯的闲篇儿也扯完了,最终以大郡主和静言行为“轻浮”闹起来的事端就在下人们被责罚的结局中落幕。

姑奶奶带着人,就像来时一般趾高气昂的走了。时辰已晚,王妃让大郡主早些回房歇息,却是留下了静言。

“你们因为什么事儿跑到涤心斋小聚?”

静言早已判定王妃是个表面敦厚内心玲珑的女人,而且她也想通了,在王府必然要依附姑奶奶或王妃中的一方,那对着她已选定追随的王妃,静言决定有一说一,没有丝毫隐瞒。

还是这个熏香袅袅温暖如春的房间,没有外人。所有丫头,包括春巧在内都被遣了出去。王妃斜斜的倚在榻上,似笑非笑的听着静言把由廖清婉的信引起的小聚说了一遍。

等静言说完,王妃微微一笑,“这又是个注定要伤心的姑娘了。”

看静言眼中带着疑惑,又说:“凡是跟二公子沾边儿的事,以后你千万不要跟着参合。你是个姑娘,是女人。你在西院,不是东院。我知道你是好意,不忍看自己的好姐妹伤心,那我就告诉你一些话,你自己斟酌着怎么说给你那姐妹听。”

于是,在这个冬夜,容华斋内,北疆某些静言不知道的往事被王妃慢慢道来。

举国上下,筑北王府历来在所有亲王府和外姓藩王王府中都是最特别的存在。不提那些挂名的亲王,只说了同样是藩王王府的庆南王府。

南域富庶,庆南王一力发展经济,早就将兵权交付,南域的王府便只剩荣氏一族的亲兵而已。北疆地处边关,相邻的琉国人异常剽悍,所以筑北王府一直兵权在握。更相传曾经还有特定的某个皇族持有一份密诏,可以随时调遣北疆军平定“内乱”云云。

所以这筑北王府真是上位者心头一把双刃剑,又要笼络又要防。

是以,北疆军镇守边关却又处处为人制肘,只有自力更生。

以前的北疆是苦寒之地,又被防范猜忌,后来有英明神武的世宗即位,才在老王爷兄弟俩手中终结了连年的边关征战,总算太平了这二十多年。但老王爷的双生弟弟却在最后一场赫赫有名的帝泉关之战中战死沙场,也就是姑奶奶的父亲。

姑奶奶的母亲在她幼时就去世了,姑奶奶便被老王妃一直带在身边视如己出,老王爷夫妇对她的宠爱远远多过对自己亲子的数倍。

因为……

“姑奶奶的母亲和老王妃是亲姊妹,都是蒙州草原上最强悍的莫伊族中尊贵的公主。你必然在想我为什么要跟你提这些北疆往事罢?我就是要告诉你,因为王府的‘特别’,所以大世子和二公子乃至两位郡主,身为筑北王的子女,他们的婚配必须要仔细斟酌。北疆才安稳了几十年,莫伊族的公主能带来草原上最强一族的支持,能带来大笔财富,廖家的小姐能带来什么?”

静言一震,直愣愣的看着王妃。

王妃淡淡一笑,似是自嘲,又似感慨,“所以我作为巴雅城中一个普通氏族的女儿能嫁给王爷,真是福星高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看官棒棒糖的两颗地雷。

看到有用爪机看文的看官留言,在下这才反应过来复制防抽章节会增加爪机看官的流量使用,这让兔子很是为难。

不如这样,JJ的抽搐咱们无能为力,但时好时坏。那就先不添加放抽章节了,如果抽的太厉害,请看官给我留言,我再来贴。

41。

经过那一晚王妃的一席话,静言更加为难该怎么对清婉说才好。

在她看来,肯定是不能把大郡主说的“二公子风流成性”告诉她,而换种说辞,无论是中意之人另有所爱或是因为她的家世“不配”嫁给有情郎都很伤人。而且,清婉的信到底要不要交给二公子亦是让静言犹豫再三。

这一耽搁就是好几天。

自从在涤心斋闹腾了那一次之后,静言每日早起便又多了一项——去给姑奶奶请安。

她不傻,虽然王妃未曾直接吩咐,但就从那晚王妃让她给姑奶奶磕头认错,话里带着一句多跟姑奶奶学些王府掌故,她就知这是点醒她平日里应酬功夫做得不够。

以前静言只求做好自己那一摊子事儿,打定了主意要少交际多干活儿,现下却发现这都是痴心妄想。身在王府,人人都悉心钻营,只她闷头闷脑的,即使不犯错,在别人眼里也是不识抬举,无礼傲慢。

于是在一番小心打探旁敲侧击之后,静言摸清了姑***作息和喜好,又因为先前王妃说过的话,每日一早便第一个去给姑奶奶请安。

一连去了三天。

第一天人都没见着,只出来个小丫头说姑奶奶早间倦怠不想见人便把她打发走了。第二天足足让她站在廊子里等了一刻才进去,对着她的大礼人家也只是哼了一声算是应了。第三天才说上一句话,“这么早王妃起了么?”

静言答说不知王妃起没起,她都是先来给姑奶奶请安的。

于是因为这句话得了个假笑,外加一句:“章姑娘有心了。”

这件事王妃是知道的,而且还夸了静言,“你先去给姑奶奶请安很对。”然后又轻飘飘的点了她一句,“反正早起走了两个院子了,从容华斋的西角门出去就是连着夫人们院子的小夹道。你这么年轻天天闷在屋里对身体不好,再多走几处就当活动筋骨了。”

姑***漱石居,王妃的容华斋,再加上三位夫人的院落。如今静言每天起床再没有从前那般好心情,最可恨的便是还要仔细打扮。她爱的素衣裳,简单轻巧的发髻全都不合时宜了。

昨夜一场大雪,早间又冷又潮。

静言穿着雪青绫子袄出去,回来时身上多了一件八成新的大红羽纱斗篷。

夏菱帮着脱下来时笑着说:“这又是哪一位送的?”

跟着出去请安的夏荷一边帮静言脱软靴一边说,“你说夫人中哪一位最会来事儿?”

孔夫人呗。

夏菱想了一会儿便借着给静言拿手炉的机会小声对她说:“姑娘可得留心这位夫人。您还没进来时,我瞧着她四处活动,在王妃面前卖乖也比平日勤了许多。”

静言看了她一眼,笑道:“糟了,我挡了人家的路又收了人家的方小说西,真是不识好歹了。快帮我看看,可有没有那个院子里近日递上来的条子咱们压着没批的,麻利儿的给人送过去罢。”

夏荷也凑过来说:“姑娘心里明镜儿似的还要问别人?而且您的手也太松了,她要那么多人参难道是要做萝卜汤么?您是人情还上了,也容我们落个好儿呗~”

静言抬手就掐住夏荷圆润的脸蛋子,“行,看你这么鬼精鬼精的,这一包人参就由你送过去好了。说我想给三支,另两支是你和夏菱撺掇的。”

夏荷娇憨的笑起来,“姑娘最疼人了!”

夏菱白了她一眼啐道:“赶紧去库里提了方小说西送过去罢!谁用你来奉承?”

然而夏荷出去了一会儿便又回来,气哼哼的道:“秋嫂子说咱们这边库里的不够使,把我搪回来了!”在外间低低的咒骂,声音越来越高,再有小丫头拱火儿便梗着脖子嚷嚷,“这玩意儿又不是果子干,谁敢大把的吃是怎么的?一会儿等她来了瞧我要问出好的来呢!”

静言才把头上那些珠钗换下又让夏菱给重新梳了个轻便的发髻,此时听了便叫夏荷进来,“你少说两句罢,回头等早会过了去方小说院大库上支了就是了。”

然而夏荷还是不甘,“这个数目对不上,肯定有花头!咱们这边儿贵重药材用的少,上次盘库我还看见登着有十来支,现下连五支都凑不上,必然有鬼!”

静言想了想,西院确实是很少有人使这些人参灵芝之类的贵重药材,所以是一月一盘。但这些方小说西一小包就值很多银钱,若是真出亏空确实算个事儿了。

“你先别嚷嚷,想查什么也得悄悄的,不知道打草会惊蛇么?”

夏荷这才偃旗息鼓,夏菱却若有所思。

静言从镜子里看着夏菱问:“想什么呢?”

夏菱先是一笑,然后才慢慢的说:“也许是我多想了。孔夫人向来最会为人,和上下的关系都打点得极妥当,很多时候她想使什么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