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655部分

大时代1958-第655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这件事,解决的办法需要迂回一点。我不能直接把伊拉克和伊朗武装起来,这样会引起美国对海湾国家的同等对待,虽然就算是如此,我也相信伊拉克和伊朗的武装比对方要强,不过这种事情,能避免就避免,不是么?”谢洛夫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幽幽道,“解决的办法就在一个存在感不高的国家身上,阿富汗和伊朗有共同的边界,你们是最好的选择。”

“这么一说确实是这样,我们国内的安全环境很差,需要一大批军事援助来稳定国内的叛乱!”阿明一下就明白谢洛夫的弦外之音,想要拐弯抹角的支援两伊,阿富汗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直接答应下来,借口国内叛乱太多,把这批给伊拉克和伊朗的武器先存放在阿富汗。

“你要是一个大国的领袖,可真是一个不得了的事情。”谢洛夫拿着酒杯和阿明手中的酒杯触碰在一起,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呵呵!”阿明笑而不言,阿富汗国内的情况其实不错,叛乱当然存在,不过完全被阿富汗政府军控制住,毕竟现在阿明的威望无人能及,进行斯大林式的改革又有莫斯科的支持,远远比五六十年代要强得多,虽然和伊拉克和伊朗那些石油出产国相比,却和以前有天壤之别,远远不是后世谢洛夫了解的样子。

喀布尔全城都会彻夜点亮灯光。在城建上不比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要差,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现代化的公交系统遍布全市,学生们穿西式服装,年轻男孩女孩之间的交往也相对自由。当然为了尊重传统,即便是在喀布尔,女性也要把头发遮起来。

阿富汗人重视教育并将其视为实现平等的伟大力量。进学校取得好成绩,就有机会进大学,来到苏联留学,平等的教育拥有神圣的价值。

人民民主党政府监督实施过各种农村发展项目,用吉普车送护士到偏远的村庄,为村民打预防霍乱等疾病的疫苗。这种消灭疾病的运动,在苏联、五十年代的中国、以及很多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过。工厂大批量的存在,各种设施也都在建设当中。阿明在这件事上,到是非常以斯大林为榜样,强硬的推进各种改革。

五年计划推进的过程中,阿富汗的安全部门也在克格勃的指导下,不断清除敢于反抗的势力,帽子有的是,武装匪帮、人民公敌、外国间谍、苏联存在的罪名,阿富汗都有,而且花样翻新,有这种领导人加上克格勃的驻外顾问团队,阿富汗现在的环境比印度强得多。

吞并了巴基斯坦的印度已经明显消化不良,就算最终能摆平内耗,也不知道要多长时间。

谢洛夫这次迂回作战,阿明心领神会,开始对苏联的大战略进行配合。目前为止苏联对阿富汗都是非常支持的,反而阿富汗和印度境内的很多**武装,都是里根在支持,阿富汗的情况还好一些,印度那边的情况要糟糕的多。这种局面阿明没有理由不配合苏联,美国是两国共同的敌人。

回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阿明,似乎十分高兴,趾高气昂的出现在电视面前,踌躇满志的对着全国讲话道,“一小撮人民敌人,拿着帝国主义的钱,想要把我们的祖国拉回到中世纪当中去,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背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你们的阴谋根本不会得逞,各地盘踞的武装匪帮最终会被消灭干净。”

从讲话的第一天开始,连接苏联的三条公路上,每天都有不断的军车和坦克从苏联开过来,被阿富汗人民军接收,这种场景通过电视被阿富汗全国人民了解。很多民众都议论纷纷,知道了阿明的底气所在,这次总书记去莫斯科访问,肯定是收获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准备把一些地方的叛乱彻底扑灭。

只有一个问题?没听电视上说叛乱有多么严重啊,怎么需要这么多的军事援助?

可能像是一些外国电台说的那样,总书记肯定在封锁消息,嗯,肯定是这样……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阿明大张旗鼓的对地方武装宣战,严重的程度在一些人议论纷纷,同样也让谢洛夫挠头,“对待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敌人,用的着这样么?”

阿明也有自己的考虑,事实上阿富汗的建设初步有了成果,一些问题也确实出现了,以斯大林为榜样的阿明,开始思考下一个问题,那就是彻底完成对阿富汗的改造。这种改造肯定是不顺利,温情脉脉的事情不会再发生。换句话说,阿明认为阿富汗的环境和苏联在三十年代的环境差不多。

既然环境差不多,以斯大林为偶像的阿明,觉得干掉所有障碍就必须进行一件事,这件事在苏联发生过,大清洗!接受苏联军援,帮助苏联完成大战略的同时,阿明也准备完成覆盖阿富汗全社会的变革。

第九百七十七章 该我了

阿明相信苏联会支持他,从个人上说谢洛夫和他关系不错,从利益上来说阿富汗现在对苏联还很有用,何况他没有脱离苏联的想法,也不会对亲苏的人民民主党势力动手。 .

这场运动几乎没有预兆就开始了,把在莫斯科的谢洛夫下了一跳。但是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大特务,就知道这就是一场换了名字的大清洗。马上开始派人去补救,并不是去阻止阿明,而是避免苏联在大清洗之中的不利条件。

首先要封锁消息,二战之前世界所有国家都知道苏联进行了一场大清洗,但是到底有多么严重却没人知道,只有希特勒那种赌徒,通过苏联和芬兰的战争看清楚了苏联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整个大清洗的过程中,不能暴露自己的虚弱。苏联必须不能让阿富汗走自己的老路,安稳的度过这段危险期。

这场阿明发起的运动当然会迟早传出去,不过只有真正的干过这种事情的部门,才会在干刚开始的时候,通过阿明讲话当中的蛛丝马迹和征兆,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动手。最熟悉这种工作的是苏联克格勃,克格勃当中最熟悉的是现在的总书记。

“随着革命力量的增长,敌人似乎在变的越来越驯服,在我们的面前表现的泰然自若。假定现在的内部敌人不再具备伤害性,这种妥协性的想法在根本就是一个错误……”谢洛夫拿着阿明下发到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各地党支部的信,表情只能用一脸嫌弃来形容。

这封信和五十年前,斯大林下发的公开信差不多,阿明已经开始动手了,谁都跑不了。

“让你弟弟去阿富汗学习一下,别实习了,工作就是最好的实习。”放下了和儿子的通话,谢洛夫走到窗边,今天天气有些阴沉,似乎莫斯科的第一场雪就要来临了。

随着阿明的信件被各地党支部接受,一场在阿富汗前所未有的运动,迅速在全国不铺展开,不过和三十年代苏联不同的是,阿明从莫斯科的大特务头子身上学到了一个东西,那就是用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来掩盖自己本身的目的。

名义上阿明是指挥人民民主党对阿富汗的割据势力,暗地里抵制人民民主党的宗教势力宣战,就像谢洛夫借着苏伊士运河危机,把全世界的注意力吸引过去,铲除了匈牙利和波兰的反苏势力,等到一些风声走漏的时候,事情已经做完了。

可以说,一场涉及阿富汗全国的整肃,除了苏联的安全干部群体第一时间发觉,还算处在秘密当中,很快阿富汗全国三十六个省包括新合并的领土,全部被席卷到了这场运动当中,阿明的扶持起来的总策划人,也就是当初苏联内务部部长的角色,是一个俾路支人。

从一九八六年年底,阿富汗的整肃运动已经席卷全国,这个时候一些消息才开始流传到国外,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出面不断替阿明背书,“关于阿富汗内部的叛乱分子,这是阿富汗内部自己的事情,相信任何人尝试阻止都是阿富汗人民的敌人。一些国家对苏联施压,希望苏联制止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苏联内部出现分裂国家的行为,我们和阿富汗政府的态度没有任何区别……”

苏联年底的中央全会,刚刚修宪完毕,所有加盟共和国已经没有组建国家组织的权利,名义上的军权、对外权利全部被收回。这是总书记用政府扩建公寓,和将一批老旧车辆解除送给干部的交换条件。苏联的干部阶层在克格勃的严密封锁下,对国外不是很了解,仍然处在土鳖的状态,直接被这些蝇头小利征服。

苏联对外部门,都在全力替阿富汗擦屁股,努力的对外表明没有什么整肃,阿明政府只是在和一些国家的分裂势力做斗争,至于欧美国家信不信,反正社会主义国家都相信。

“都持续了十个月了,阿富汗才多大的地方?用的上这么长时间么?”谢洛夫收拾着衣服,对着过来报告的切布里科夫大将问道,“差不多就可以了,时间再长我们就捂不住了,我明白阿明同志的苦心,但是就算是好意,以后的人一样会骂他的。”

切布里科夫沉默不语,他知道总书记说的是实话,哪怕杀掉的真是武装匪帮、罪犯、宗教分子、以后的人们同样不会理解,就像是八十年代的人,无法理解三十年代苏联面对着什么形式一样,只会抱怨当时的肃反工作者杀人太多。

后来人不会考虑三十年代苏联的危险情况,不会理解独自存在在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处境,不会理解各地还存在对抗苏维埃权威的群体。不会理解任何一点大清洗的必要性,他们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内务部杀人太多了。

沉默片刻,切布里科夫大将道,“相信这次运动过后,阿富汗国内将不会存在任何分裂势力了,各地的宗教领袖、武装团体和部落酋长,都已经被铲除的一干二净。”

“一干二净?希望吧!人民民主党真的做成了,那绝对是阿富汗民众的天大幸运,沙特也就是仗着两个臭钱儿,没有石油,那个国家和地狱没有区别。”谢洛夫哼哼一笑穿戴完毕,准备下班出去转转。

阿富汗的幸运之处在于,目前的阿富汗国际环境很安全,换句话说就是有大哥罩着阿富汗,西边是伊朗、东边是中国、北边是苏联。阿明可以毫无顾忌的铲除国内山头林立的情况,周围几个国家都对阿富汗没有敌意。相反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三十年代的苏联只有老哥哥们一个,在全世界来讲,苏联面对的敌人只是威胁程度不同,轴心国集团咄咄逼人,美国是长远存在的敌人。

阿明虽然主要精力都在清除国内的分离势力和整顿党内,却也没有忘记配合苏联的战略。打着镇压国内叛乱的幌子,十个月来阿富汗不断的接收苏联军事援助,实际上早已经是打击叛乱需要的十倍以上,这批军事物资覆盖陆海空三军,近程导弹、三代主战坦克、武装直升机和战斗机,什么都有,很多武器都是直接从苏联武装力量直接退下来就送到了阿富汗。

而苏联近一年来主要是撤除驻波兰的北方集群回国,目前已经撤回了十万人,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一年来里根故态复萌,苏联和美国的关系还是非常紧张,不过这种紧张没有阻挡苏联撤军的步伐,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里根最近越来越嚣张了。

中程导弹的销毁工作也在推进当中,远远比历史上要快的多。苏联和美国都分别派出团队,监督对方销毁中程导弹的过程,防止对方和自己耍猫腻。这种互相派出监督团队的事情,苏联仍然是吃亏的,因为不少中程导弹苏联都部署在国内,接受美国人的检查比较不公平。

北方集群的撤军,和中程导弹销毁的实行,这两件事让将近一年都在试探苏联的里根终于确定一件事,苏联确实在收缩,不管是不是国内出现了什么状况没有让美国知道,但肯定是苏联已经进入颓势。只是谢洛夫还在咬牙坚持不投降,才还在中美洲和美国找麻烦。

苏联外交部三天两头的抗议,让里根出现了更进一步苏联就会认怂的错觉。各项投入还在继续加大,在苏联和美国这种激烈的争吵中,日本的制造业彻底放弃了抵抗,被全世界云集到日本股市的资金冲垮。

美国和苏联这场争斗,终于让从制造业对美国产生威胁的日本跪下了。这就像是加多宝和王老吉打仗,最后和其正跪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对抗,干掉了非常可乐一样。

坐火车准备出去视察的谢洛夫,身上的手机响起,“我是谢洛夫,直接说话……”

“你不在克里姆林宫,没事到处跑什么,你现在还以为是克格勃的主席?天天没事到处跑?”谢尔比茨基独有的那种非常不客气的声音传来,嗓门很大,一点都不想快要挂了。

“你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讨厌,我还兼任克格勃主席,有些地方属于自己部门的东西,当然要去看看!”谢洛夫眼皮一耷拉,对着手机狂喷,毫无总书记的威严。

“哦,秘密对吧?那我没事了!”谢尔比茨基呵呵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